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语言是人们相互交流的重要手段,又能反映民族特点和民族文化。本文从日语的“表”和“裏”在语言中的表现“内”与“外”、“建前”与“本音”等几个方面来剖析“表”和“裏”,以进一步加深理解日本文化和日本民族特点。  相似文献   

2.
为应对日益严峻的能源与环境危机,我国也着力发展新能源汽车,这为纯电动汽车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契机。目前,有关新能源汽车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技术、产业发展趋势及市场化等方面,多采用定性方法研究。本研究通过国内典型的纯电动汽车技术与数据调研,首次编制纯电动汽车投入产出结构,并基于2010年全国投入产出延长表,分析了纯电动汽车制造业的经济关联效应和产业波及效应。研究表明,纯电动汽车制造业发展对其上游产业拉动能力极强,而对其下游产业的推动作用相对较小;整体而言,纯电动汽车制造业对国民经济发展有较强的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中国现代作家笔下有许多叙写“南洋”土著形象的篇章,由于“南洋”民族生态的复杂多样性,每位作家作品中展现的“南洋”当地人群像也各不相同,然而却几乎同一标志性地呈示出某类相同的文化性格形象图谱,其中“纯性”与“热性”是其主要通约化文化性格类征之一,作家分别赋予了其多重丰富的生动文化意涵。  相似文献   

4.
常宁方言中“得”的能性表达主要有助动词和补语标记两种用法.作助动词用时构成“(不)得 V”格式,作补语标记时构成“V(不)得”、“V(不)得O”、“V得OC/VO不C”、“V得/不CO”等格式.“得 V”一般用于疑问句、否定句中,使用范围受限;“V 得(CO)”使用较自由.动词和形容词可以出现在“得 V”中,“V 得”中的 V 只由动词充当.“得 V”一般表主观能力和对客观事件能否实现的主观估测;“V 得”既可表主观能力、推测,又可表客观可能和情理许可.二者分工除部分重叠外,处于互补状态.  相似文献   

5.
“第三代”诗歌指20世纪80年代中期出现的一种重要诗歌创作潮流人们评述“第三代”诗歌的诗学追求时,认为“第三代”诗歌体现出鲜明的后现代特征。这是不对的。“第三代”诗歌有“纯诗化”这一独特的诗学追求,一方面,内容上他们追求“纯诗化”。他们“反文化”、“反崇高”,就是要把“文化”、“崇高”这些“非诗”的杂质去掉,而在诗歌中写出真正的个人生存体验。另一方面,他们追求语言的“哲学化”。他们“反修辞”和“拒绝隐喻”,是为了让诗歌语言更准确地表达内容。  相似文献   

6.
“纯艺术”观的核心是反对艺术实践中的任何功利目的。这种思潮初发时,是对资产阶级社会成规的一种革命,有其积极作用。其强调艺术本身固有规律和特点的一面,至今仍不无道理。但“纯艺术”观把艺术目的与社会现实生活完全割裂,把艺术的形式与内容完全割裂,则属谬误  相似文献   

7.
现代汉语中,有一个重要表时标记“的”。表时标记“的”所在句子即为表时“的”字句。文章从语义入手,在外显作用、表义重点、使用条件、否定对象、分布位置、语法意义等方面,对表时标记“的”进行了多维度语义考察。考察结论;外显作用上具“外显已然”语义特征;表义重点上具“凸显焦点”语义特征;使用条件上,句类选择具“倾向认识句”语义特征,谓动选择具“唯动作性”语义特征;否定对象上具“否定凸显焦点”语义特征;分布位置上具“唯谓后性”语义特征;语法意义上具“强化现实性”语义特征。  相似文献   

8.
穆木天“纯粹诗歌”的诗学主张,以“先验世界”为其哲学背景,开启了中国早期象征诗派的理论先河。然而,受文化前在视野及特定历史情境等因素的制约影响,“纯诗”理论隐匿了不少非纯因子,并在20世纪20年代后期被激活、放大、扩散,最终促成了“纯诗”向革命诗歌的转向。  相似文献   

9.
语法成分的语法化过程也是纯理功能变化的过程。通过考察“好”的语法化及纯理功能的演化,我们发现,“好”的语法化与纯理功能演化遵循两条途径:第一条是从形容词语法化为副词,纯理功能相应地由经验功能演化为人际功能;第二条是从形容词语法化为连接词,纯理功能相应地由经验功能演化为语篇功能。  相似文献   

10.
论“姑舅表婚制”的历史存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姑舅表婚制”是人类自血缘家庭建立以来,一直普遍存在的一种特殊的婚姻形式。外婚制是其产生的根本原因,“舅权制”则是其存在的内驱力。“姑舅表婚制”有交互姑舅表婚、舅表婚和姑表婚三种基本形式。这种婚姻制度的最主要特点是它的强制性,主要体现在择偶优先权上,尤其是舅家的优先权。“姑舅表婚制”事实上属近亲相婚,因此在现代社会必然要走向终结  相似文献   

11.
浅析本雅明的"纯语言"翻译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纯语言"是本雅明在《译者的任务》一文中提出的一个重要的哲学观点。对纯语言的正确理解是正确解读《译者的任务》所体现出来的哲学翻译观的关键。本文试图从纯语言的概念入手来分析纯语言与翻译的关系,以及本雅明基于纯语言原理下的直译观,文章最后论述了纯语言翻译观在翻译领域所产生的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2.
茵加登在考察文学作品的存在方式时,明确提出文学作品是一个"纯粹意向性对象",杜夫海纳则把审美对象看作是一个"纯粹知觉对象"。在现象学的框架内,虽然两者都是意象性对象,但是,在对各自意向性对象含义的理解和阐释上则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茵加登把意向对象看作是意向活动的指向者和构成者,而杜夫海纳仅仅把意向对象看作是意向活动的指向者,而否定其构成。造成这种差异的根本原因在于,茵加登更深地受到胡塞尔纯粹理性意识的影响,把意识活动看作是智性活动,因而其所说的纯粹意向性对象就被杜夫海纳看作是智力对象;而杜夫海纳则更深地受到梅洛-庞蒂的影响,把胡塞尔的纯粹意识修正为纯粹知觉意识,因而其所说的纯粹知觉对象就是一个感性对象。杜夫海纳就是立足于此展开对茵加登的批评的。概而言之,现实性与非现实性、自律与他律成为"纯粹知觉对象"与"纯粹意向性对象"的最显著区别。  相似文献   

13.
始自2001年的“纯文学”讨论没有在对八九十年代文学历史的检讨中对“文学自主性”的理解做出新的贡献,其引发的关于“文学性”的讨论深化了对文学自身境遇的思考,但是这些讨论依然以认识论思维讨论文学的经验属性,没有对“文学性”的根本依据问题做出深入讨论。“纯文学”反思不足以代替对八九十年代文学的整体概括,“文学性”问题应该在“文学本体论”的层面得到理论升华。  相似文献   

14.
这次的新冠肺炎疫情震撼了世界,导致此次疫情的重要病源来自野生动物,而"元凶"似乎是人们的"野食"。野生动物纵有危险之虞,如果人们不捕杀、不食用,危险终究不会发生。因此,"野食"成了关键性的话题,本文从人类学的角度对"野食"进行分析。文中个别观点曾经在拙著《饮食人类学》[1]中有所论及,只是在当下的特定语境重新讨论更不寻常,语义也完全不同。  相似文献   

15.
针对有关英语“吃”事件动词概念隐喻的专门研究缺乏的现状,以语料库语料为基础,运用概念隐喻理论从施事和受事的特点着手分析“吃”事件动词的概念隐喻,结果表明“吃”域提供了施事的“内化”意象和受事的“破坏”意象,并分别被映射到不同的目标域形成概念隐喻。该结果提供了理解“吃”事件动词的隐喻理据的一个新视角。  相似文献   

16.
在证券市场上 ,“壳”公司本无价值 ,但却作为一种稀缺资源而具有价值 ,并成为众多公司和企业买卖的对象。作者以“壳”公司作为研究对象 ,来分析其价值本质及其相关行为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从“壳”价值的形成入手 ,认为其价值的本质在于其“稀缺性” ,并分析了“壳”资源的买卖行为对证券市场产生的有利和不利影响 ,指出对“壳”资源的买卖行为进行规范和引导的必要性和意义  相似文献   

17.
论下里巴人     
本文探幽溯源 ,对历来关于“下里巴人”的种种阐释加以辨析 ,从而提出它是口耳相传于三峡地区的巴族民歌 ,相当于“风雅颂”的“风”歌 ,即“巴风”的观点。风格特异的土家族薅草锣鼓、丧鼓歌、哭嫁歌、竹枝词、五句子等就是古代巴风传承的遗韵。本文还运用分析心理学的“原型”理论阐释了“下里巴人”的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语料的分析,在前人基础上对表示“进入”义的“进”对“入”的历时替换作出进一步补正,认为表示实在意义的“进”在历时发展中逐渐替代了“入”;而表示抽象意义的“进入”时,“进”对“入”的替换有很大的局限性,只有少数组合中的“入”可被“进”替换。  相似文献   

19.
"活动"范畴,是皮亚杰发生认识论的逻辑起点和中心范畴,也是皮亚杰理论中最复杂、最不易把握的概念.皮亚杰的认识起源于活动的观点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来源于实践的观点十分接近,而且从个体认识发生的角度支持了马克思主义关于认识起源于人们的社会实践而不是单纯起源于物质本身的观点.但是皮亚杰的"活动"范畴不是尽善尽美的,它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范畴有着原则的区别,而且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20.
摆手舞是土家族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舞蹈。该文通过对摆手舞和巴渝舞各自不同的产生年代、产生地区、民族属性、主要内容、艺术风格几个方面进行比较、论述,得出摆手舞源于土家先民原始社会的劳动生活,并非巴渝舞在民间流传发展的产物,即摆手舞非巴渝舞的论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