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随着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逐渐深入,严峻的就业形势向高职院校的教育与管理体制提出了挑战。本文分析了高职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常见的思想问题,并给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高等院校的扩招,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阶段,高校毕业生的总量迅速增加,毕业生就业问题亦已凸显,特别是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学生、家长以及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从当前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出发,对高职毕业生就业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提出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发展到大众化教育阶段,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成为我国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切实提升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以及就业质量水平,开发与促进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十分关键。文章将以农业高职院校为例,对大学生就业能力开发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4.
高职毕业生就业难,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影响高职毕业生就业的因素有政府、企业、高职院校、毕业生自身,但要妥善解决好高职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就需要我们构建基于政府职能的长效机制、基于就业主体的优化机制、基于就业环境的柔性机制。  相似文献   

5.
随着高校毕业生不断增加,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高职院校毕业生作为社会发展重要的一部分,其就业问题更应受到关注。本研究以河南省某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为研究对象,对毕业生就业意向从就业观念、就业期待和就业心理三个方面进行调查和数据统计,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意向存在不理性之处;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消极就业心理较为明显;专业选择原因对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意向影响巨大;职业能力培养对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和就业质量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马良 《人力资源管理》2011,(10):141-141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就业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2010年,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为630余万人,今年则达到660余万人。高职高专学生就业的严峻性也越来越突出,这不仅是衡量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而且关系着高职院校的生存和发展。根据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分析就业指导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显得尤为重要。辅导员是大学生就业指导整个系统工程中最重要的一环,他们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此,如何使辅导员参与到就业指导工作中并有效发挥辅导员队伍的优势,对当前做好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赣州市某高职学院毕业生为调查对象,对赣州高职院校毕业生择业心态及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基于长沙10所高职院校2009届568名毕业生的实证调查数据考察了语言习得与职业地位获得的关系。结果表明,大学英语四六级水平和专业英语四级和八级水平对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和就业后的工资有显著性影响,但英语三级水平对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和就业后的工资均没有显著性影响;普通话水平对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有显著性影响,但普通话水平对已就业的毕业生的工资没有显著性影响;会讲学校所在城市方言对高职院校毕业生找工作没有较明显的帮助,但对已就业毕业生的工资却有较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职业院校大学毕业生作为受过高职教育的高级知识分子,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就业期望值居高不下已日益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部分毕业生择业观不正确,求高薪、求舒适、求名气的心态比较普遍,从而形成“学生找不到市场,市场找不到学生”的结构性失业的现状。因此,转变高职毕业生就业思路,了解就业市场需求,正确分析企业青睐什么样的人才,是高职院校毕业生成功择业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教育部部长周济日前在全国高职院校就业工作会议上指出,2004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目标是:到2004年9月,全国高校毕业生总体就业率超过70%,其中高职毕业生就业率达到或超过2003年同期水平。同时,周济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高职院校千方百计帮助高职毕业生实现就业。几个月间,上海各高职院校为拓展毕业生就业空间,纷纷举办了各类校园人才交流会,把企业请进来,为毕业生就业铺路。  相似文献   

11.
对提高当前高职毕业生就业率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就业率远低于普通本科就业率。本文分析了导致高职毕业生就业率低的主要原因,并从明确培养目标,加强校企合作,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转变毕业生择业观念等角度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伴随着1999年后高校的不断扩大招生,今后几年内大学毕业生的人数仍将持续增加,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高职学生的就业问题显得尤为突出。文章就此对就业能力的内涵及其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现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高等职业教育应该为适应市场需求准确定位,进一步明确培养目标;加强专业建设,办出特色;对高职学生加强就业指导,把就业能力培养贯穿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3.
针对当前就业艰难时期,分析了大学生心理挫折现象,探讨了增强大学生心理适应能力的教育对策,并对大学生挫折心理的两重性及价值进行归纳分析,提出开展大学生挫折心理和行为的教育引导等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中国是一个优质人力资本稀缺的国家,而代表着国家优质人力资源的研究型大学毕业生却面临着就业难的问题。其根本原因是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理念与社会需求有差距,导致毕业生专业技能欠缺。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建立研究型大学毕业生职业培训机制。这一机制的最佳提供者是政府、学校、企业三方的联合。作者建议设立由劳动部门主办,大学和企业协办的专门针对研究型大学毕业生的职业培训学校。  相似文献   

15.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党和政府的一贯方针和要求,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我国人力资源较丰富,但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人才结构不尽合理,重要原因是教育结构不够完善,职业教育发展滞后。目前,社会对各类技能型人才需求量很大,近些年来一直供不应求,但全国城乡每年有一千多万初中毕业生不能升入高中,数百万高中毕业生不能升入大学,同时,大学毕业生找工作困难又成了社会问题。因此,加快职业教育发展,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实行教育合理分流就显得尤为迫切。本文对中华女子学院高等职业教育现状、办学目标和发展思路、办学成效以及面临的问题和困难等.进行简要评析。  相似文献   

16.
高等教育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方面承担着责无旁贷、义不容辞的神圣使命和社会责任,关键是要打通毕业生通向农村的道路,这就需要高校在专业设置上增加和恢复原有的涉农专业,有针对性地培养农村建设所需要的人才;在招生政策上施行倾斜、优惠政策,引导高中毕业生报考涉农院校与专业;在应、往届高中毕业生中实行对口定向招生,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永久牌扎根型人才;提高去农村等艰苦地区高校毕业生的经济待遇,鼓励其到农村去就业创业;加强高校毕业生的思想教育,引导其到农村去建功立业,为新农村的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做出自己的新贡献.  相似文献   

17.
以湖南省4所高职院校834名2016届毕业生为样本,利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其职业成熟度发展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与探讨.研究发现,当前高职毕业生职业成熟度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职业成熟度在性别、专业类型、学生干部经历、校外兼职经历、社团活动参与经历、校企合作教育经历、奖助学金获得情况、独生子女情况、父母受教育程度间均呈现显著差异性.根据研究结论,文章提出应改进高职学生培养方式,促进学校、企业、家庭、社会共同助力培养人才.  相似文献   

18.
社会人才激烈竞争给高职院校毕业生求职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本文从高职院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意义出发,面对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现状,浅谈怎样系统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使他们成功地立足社会。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高职人才“双强双弱”的现状,通过拓展自身优势,提出在理论知识比中职强,实践能力比本科强定位的基础上,努力保持实践知识比本科强,综合技能比中职强的优势,丰富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并在实践中不断养成自己的实践(行动)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