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异化劳动理论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马克思主义体系中占有核心的地位。马克思从考察人的本质入手 ,以实现一个人人能够得到自由、平等、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为目标 ,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 ,阐述了异化劳动的涵义以及扬弃异化、达到人的全面发展的途径。这一理论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正在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国家 ,如何正确对待异化现象 ,努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异化理论是马克思理论中的核心概念,这一理论指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不仅劳动产品发生了异化,就连劳动本身和劳动的人也发生了异化,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创造了极其丰富的物质财富和它对人性的摧残和泯灭这一事实。同时,马克思还从人的需要入手,将批判的视角历史地、逻辑地延伸到了人的休闲生活领域,并对与之对应的异化休闲进行了批判,使得异化休闲具有了深刻的实践活动根源。异化休闲标志着人彻底异化的完成。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分析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异化劳动和共产主义的论述,从人的自由作为人的本质的重要属性的角度,试图强调人的自由对于分析异化劳动及其共产主义问题的重要性,并尝试以人的自由来把握对共产主义的认识。并认为从人的自由的角度出发,来认识共产主义,就会强化共产主义作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是扬弃了以往社会中人的不自由状态,并依此重新走上新的、以人的真正全面发展为指归的社会。  相似文献   

5.
论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异化的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异化的理论是异化劳动理论的组成部分,是早期马克思哲学的重要内容。它不但是马克思当时共产主义思想的理论前提之一,也涉及到马克思主义与人道主义的关系问题。本文从马克思的原著出发,分析了人的本质异化和异化劳动理论的内容,认为它并不是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成熟的科学理论,只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形成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如何理解改造世界的主体———人、以及由人构成的社会和历史,是我们创造性地理解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关键问题。带着这些问题重读马克思的若干经典文本,可以梳理马克思从“异化劳动”到“生产方式”其理解范式的推进,从而,理解作为历史唯物主义者的马克思,其思想相对于“异化劳动”时期的推进以及对今天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逻辑审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劳动者的劳动是贯穿其异化劳动理论四种表现形式的逻辑线索,人与人的异化关系是其异化劳动理论最具本质的表现形式;其二,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成立的逻辑前提是资本主义私有制,在此前提下,异化劳动理论衍推出重要的逻辑推论是关于人的解放。在当代社会语境中,它对于中国实现中国梦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和现实意义,即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必须拒斥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异化,而拒斥两种异化的核心是拒斥人发展的异化。由此,拒斥异化有效的解决途径是通过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拒斥人发展的异化,进而有效解决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异化。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揭示了私有制条件下异化劳动是决定异化外部现象的本质异化,可以为分析当前农民工问题提供理论借鉴。从中国实际来看,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不充分是造成农民工问题的主要原因。农民工面临的各种不公平待遇突显出农民工问题已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焦点问题之一。解决农民工问题,我国需要以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标,重视农民工权益保障;还应当调整工业化、城镇化的战略部署,建立公平公正的社会机制。  相似文献   

9.
异化劳动理论的实质是:它揭露了资本家剥削、压迫工人的基本事实,揭露了工人同资本家的对立。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的异化劳动理论,论述了异化劳动与资本主义私有财产及其与劳动者自身的关系,看到了异化与资本主义经济事实的关系,在异化理论的发展史上,是一个新阶段,在马克思的思想发展中也是一个重要的新阶段。但他当时还没有建立起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异化劳动理论还不是成熟的马克思主义,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异化劳动”理论,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又从实践、从现实的生活条件进一步理解异化,发展了异化劳动的理论;《资本论》对异化劳动的产生及在生产、流通直到分配等各个方面的异化逐一作了具体分析,是马克思异化思想的进一步深入发展。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者借鉴了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并将其运用于家庭和私人生活领域,创造性地提出了性别异化理论,性别异化理论可以说是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在资本主义社会新阶段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者将异化拓展到家务劳动、两性关系、思想意识领域,并通过由异化所导致的妇女社会地位的分析,最后提出了要消除异化实现妇女解放的道路和途径。   相似文献   

11.
形上迷失即终极关怀的缺失,它的内在原因是人的意识,但意识在人类诞生之初仅提供给形上迷失以先在的前提条件,真正导致形上迷失产生的是把人类从他的物质家园———自然中分离出去的异化劳动。在异化劳动的推动下形上迷失跨越史前时代、古代文明和轴心期这三个历史阶段,从偶然的可能开始经由现实的可能最终达到其完全的现实。与此同时在轴心期,人类的精神家园也随之而彻底建立。  相似文献   

12.
东方和西方的文学作品所表现的异化现象有多种形式,其中既有人性的异化,也有自我的异化以及权力的异化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异化理论来对这些异化现象进行比较分析,我们发现,它们有着许多相似的成分,探讨这些相似的成分,分析其形成的原因,对我们认识社会和进行比较文学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批判地吸收了前人的思想成果,在认定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三要素即土地、资本、劳动相分离的事实基础上,开创了他的"劳动异化"理论,主张通过扬弃生产资料私有制来扬弃"劳动异化"。这一理论有助于我们批判性地认识法兰克福学派的"异化"思想。  相似文献   

14.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产社会化的提高,人类劳动出现了许多新特点。脑力劳动在价值创造中占据了主导地位,生产性劳动和非生产性劳动逐步融合,精神生产的劳动广泛发展。因此,科学劳动在人类文明进步中的先导作用日益突出。管理劳动在经济运行中发挥着中心作用。不断深化对当代劳动的认识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15.
威廉·福克纳的短篇小说<献给爱米丽的玫瑰>中女主人公爱米丽是一位与世隔绝、不顾现实变迁而一味坚持自己独有生活方式的人.她倨傲高贵,又充满了对负心爱人的无情报复.结合美国内战之后美国南方重建的历史事实,爱米丽是那个特殊时代的牺牲品,是一个已经异化的边缘人形象,而且她还是一个生活在过去的囚徒.  相似文献   

16.
青年作家葛水平《比风来得早》把叙述的焦点集中在进城后置身官场的小官儿吴玉亭身上,通过对吴玉亭自身的被异化及其主要社会关系的被异化,深刻揭示出乡下人之被异化的主题。吴玉亭只是一个典型,官场只是整个社会的一个缩影,而乡下人在现代化进程中的被异化则是不可避免的一种社会现象。  相似文献   

17.
自 16 6 2年威廉·配弟提出劳动价值论以来 ,人类对价值问题的争论已有 340年的历史 ,作者认为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的历史条件下 ,深化对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 ,必须正确把握七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劳动价值理论的深化必然会引发对剩余价值理论的深化。从马克思的分析方法出发 ,可以看出剩余价值也属于商品经济的一般范畴。从马克思的商品二因素原理出发 ,剩余产品的价值即可称为剩余价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引入剩余价值范畴。剩余价值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 ,体现不同的经济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