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邓琴  覃永县 《学术论坛》2008,31(4):205-207
中国城乡发展的不平衡造成了教育的城乡二元化.在这种不合理结构影响下,农村教育话语权渐渐失去了应有的地位,从而进一步拉大了城乡教育的差距,形成知识尴尬、文化退守的局面.现有的农村教育改革没能从根本上改变这种困境,农村教育身份的缺失现象越来越引起世人的关注.  相似文献   

2.
政府控制国有银行方式的转变、对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不同的控制方式,使得我国银行业形成了二元治理制度.而二元治理制度是影响两类银行扩张模式及其效率的根本原因.浦东发展银行治理制度相对完善、制度成本低,采取梯度推进模式进行扩张,这不仅扩大了规模,而且提高了效率.工商银行的平行推进扩张模式的效果相反.GDP增长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市场化程度是影响扩张模式及效率的外部因素.  相似文献   

3.
影响农民普通高中教育投资的社会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在总量平均显示的教育发展背后,却是我国农村高中阶段尤其是普通高中教育的下滑。而农民对子女高中教育投资的个人行为受到社会因素的制约,并不只是决定于个体的原因,而是有着深厚的社会根源。这些因素包括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我国的教育制度、社会就业压力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构思农村教育的发展远景和基本方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我国长期实行二元体制,导致城乡教育存在差距.为加快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必须把农村教育放到战略位置来思考.基于上述分析,文章构思农村教育的发展远景为城乡教育一体化,并提出农村教育发展的基本方略以及农村教育发展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5.
二元经济结构,是指一个社会内部同时并存传统经济部门和现代经济部门、经济不发达部分和经济发达部分,二者共同构成一个经济整体。这种二元经济结构,是所有国家从传统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化过程中必然出现的现象,而这种转化过程,实质就是工业化过程。二元经济结构理论的最初提出者,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威廉·阿瑟·刘易斯认为,发展中国家一般存在着二元经济结构,即国民经济中存在两种性质不同的结构和部门:传统农业部门和现代工业部门。由于后者的劳动生产率远远超过前者,因而后者享有  相似文献   

6.
本文立足河南实际,分析了教育投资分配结构存在的问题,并就优化教育投资分配结构这个问题,提出了四点对策:(1)提高对教育和教育投资重要性的认识;(2)合理调整我省三级教育分配结构;(3)调整内部分配结构,提高投资效益;(4)加强政府支持,促进各地区教育平衡发展.  相似文献   

7.
思想政治教育的阶级性并不意味着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具有阶级性,二者之间缺乏必然相关性.虽然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是受具有阶级性的主体选择、操纵和控制的,但它如同货币、计划和市场一样,有其自身的性质、发展规律和运行模式,同时,又以其自身的性质扣属性满足不同主体的需要.同一主体对于不同的载体会产生不同的价值,同一载体在不同的主体身上也会形成不同的需要.因此,可以说,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不具有阶级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针对当代中国城乡社会发展的"社会事实",提出了"城乡多梯度差异社会结构"的命题和中国"六种区域社会文化类型"的理论观点.在中国城市化过程中形成的多梯度差异化社会,并没有因为现代化的水平提升而变得缩小.在多梯度差异化的社会结构变迁中,中国区域社会形成了非同步化的多层次的社会结构变迁和多类型的区域社会.当代非同步化、多层次的社会结构变迁,导致当代中国社会出现多类型的社会问题.因此,必须重新审视当代中国社会的结构与区域社会文化类型与样态.必须清醒地认识中国社会是一个多类型的、多元的、多层次的社会结构体,不能把复杂的中国社会简单归结为"二元结构"关系,这一新的观点对于重新认识中国社会的现实特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我国劳动力区域流动的特征扩展了人才获得理论的基础模型,认为在迁移引起人力资本投资回报增加和存在迁移门槛的条件下,迁出地也有可能因留在本地的劳动力人力资本平均水平上升而获益,但是由于迁移成本和教育成本的存在,人才获得理论在我国实践中可能受阻.通过对省际数据的实证检验,发现我国劳动力迁出地区未能从劳动力流动中获益,原因在于二元劳动力市场和人力资本投资环境差异改变了迁移成本和教育成本的相对差距,导致更多劳动力选择不接受教育而直接迁移,从而使迁出地的人力资本积累受到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0.
当前城乡二元教育体制引发了不少的教育伦理学问题,统筹发展城乡教育既是对城乡二元教育体制引发的伦理学问题的积极回应,也是着力解决城乡二元教育不公平的重大战略决策,我们应该按照公平的要求,保证城乡各自得到其所应得的教育。  相似文献   

11.
从长期看,公共教育投资对就业总量具有正效应,但相关系数较小.从就业结构层面看,公共教育投资对三次产业就业量的影响不同,公共教育投资增加会引起第一、二产业就业增加,第三产业就业量减少.这与我国公共教育投资领域主要集中于基础教育的实情相符.在当期我国就业供需矛盾十分突出的现实情况下,应充分认识到公共教育投资对就业及就业结构的引导性作用.  相似文献   

12.
城乡经济协调发展中的教育均衡问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李波 《齐鲁学刊》2005,(4):119-12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经济取得了巨大发展,但在发展的过程中依然存在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教育发展的不均衡是造成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要实施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其基本策略是通过更新观念,摆脱“城乡二元社会结构”思维的束缚;深化高校招生制度改革,促进农村高中阶段教育的发展;大力发展非正规教育,积极推进农村教育结构多元化,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张阳喜 《殷都学刊》1996,(1):114-114
农民利益与城乡协调发展张阳喜城乡发展各有特点,在我国城乡经济形成了二元结构状况,在发展过程中势必带来分化。因为发展就是对现实的挑战,就是打破原有结构,这就必然导致不协调,当出现新的不协调状况后,人们可以正确利用社会整合手段,促使落后的一方加快发展,以...  相似文献   

14.
中西方不同的社会结构,形成不同的教育理念,其差异主要体现在二个方面:一、中西教育的差异中西方不同的社会结构,形成不同的教育理念,其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体制上的比较教育制度有自己的独立性,但它又必然要受到政治制度的强烈制约,因而政治制度对教育模式选择的影响是相当大的,任何统治者都力图建立适合自身统治需要的教育发展模式。正如约翰·穆勒所说:一般的国家教育(stateeducation) ,仅是一项将人们模塑成完全相似的人的人为设计,而通过此种教育强加于人们的模型,则又定是那些政府中的支配性力量———不管它是君主、牧师、…  相似文献   

15.
广西职业流动过程中的社会排斥是转型期广西经济、社会、文化综合作用的结果:劳动力市场分割导致广西不同职业群体间的社会排斥;城乡二元结构导致广西职业流动过程中的城乡排斥;对女性的偏见和歧视导致广西职业流动过程中的性别排斥;不完善的劳动力市场和劳动力供求矛盾导致对大龄劳动力的社会排斥;人力资本欠缺导致对低学历群体的社会排斥等.  相似文献   

16.
二元经济结构转型是我国长期面临的一个基本问题.经济结构可以定义为不同部门中劳动、资本和自然资源等生产要素的供给和使用.结构转型导致产业转构和融合,而产业的转移和融合又促进了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型.众所周知,消费在任何经济发展阶段都是由生产和产业结构融合以及居民收入及其分配结构所决定的,在我国,收入及其分配结构决定于二元经济结构转型的状况;生产和产业结构调整又是由产业转移和融合的状态所决定的.因此,消费提升决定于我国二元经济结构转型和产业的转移与融合.  相似文献   

17.
西部地区教育现代化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多年来,理论工作者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典型二元结构特点,对教育现代化问题进行了探索和研究.本文在借鉴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围绕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特点,结合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条件和教育发展的历史基础,分析影响西部地区教育现代化进程的主要因素.并提出西部地区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针对我国人力资本供需结构失衡问题,采用协整分析方法和误差修正模型对公共教育投资的就业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公共教育投资的总体就业效应较弱,但对第二产业就业促进效应较显著,而对第一、三产业就业量影响较小.为此,要在进一步加大公共教育投入总量的前提下,调整专业结构,优化投资结构,提高就业容量,稳步提高教育投入对第三产业就业的促进效果.  相似文献   

19.
公共政策在本质上是一种公共利益的分配形式,作为公共政策中的教育政策必然应保持其公共利益取向.由于政策内涵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教育需求的多样性和作为教育政策主体的政府的自利性,容易导致教育政策中公共利益的异化.为此必须完善涉及教育公共利益的法律条款,建立和完善各利益群体的利益表达机制,建立公平的教育利益补偿救济机制,建立严格的政府责任机制.  相似文献   

20.
城乡教育统筹发展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茜 《新疆社会科学》2012,(2):99-104,142
在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与诸多制度安排长期运行作用结果下形成的城乡教育发展失衡,不仅表现为城乡教育经费投入、师资力量对比、办学软硬件条件等资源配置失衡,还表现为城乡教育机会获得性差异大、教育管理体制滞后、教育制度创新不足等。中国城乡教育统筹发展必须突破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的束缚,通过重构动态均衡、双向沟通、良性互动的教育体系和机制,实现城乡教育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空间布局优化,最终构建城乡教育在条件、起点、过程和结果等方面的公平发展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