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资本主义国家女性反全球化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全球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一个非常引人注目的问题,在反全球化的参与者中,女性工人为数很多.她们在运动中也表现得非常积极和活跃.这是因为女性工人深受经济全球化之苦.经济全球化使大量的女工失去了工作,或不得不从事工资极低的工作,致使劳工家庭的生活水平下降.经济全球化因为打破了国与国之间的界限,所以使性贸易和血汗工厂等违法犯罪活动难以得到控制,致使女性深受其害.公司的全球竞争还使工会组织遭到很大破坏.  相似文献   

2.
李元春  林仙健 《社区》2003,(6):31-31
我们是一批从事家政理论研究与家政教育的专业工作者,在劳动部颁发的国家职业标准中,把家庭服务作为一项劳动工种冠以“家政服务员”的举措,既表示赞赏,更表示担忧,一致认为“家政服务员”这种称呼很不准确,它使家政事业的发展带来极大的困难与混乱,建议恢复原称呼“家庭服务员”为妥,其理由如下: 一、从理论上说,把家务劳动代替家政是犯了以偏概全、以个别代替一般的错误  相似文献   

3.
女工群体是共产党早期工人运动不可或缺的一支力量。然而,地缘、家庭束缚、性别等因素极大地影响了这一时期共产党对女工的组织与动员,也影响了女工阶级意识的觉醒。如何有效地动员女工,成为阶级革命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在阶级实践中,共产党采取了号召女工团结起来的应对策略。从加强女工内部的团结、与男工保持无产阶级的团结、团结全国其他各阶级妇女及全世界无产阶级妇女等一切可团结的妇女力量三个方面,加强对女工的团结号召与阶级动员,显示出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在女工问题上的灵活性与务实性。共产党对团结问题的强调有力地指导了这一时期女工的经济斗争和政治斗争,为今后的女工运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有大约2000万从事家政服务的人员,然而家政服务工作的劳动属性却一直无明确定性,家政工人不被认定为法律上的劳动者,加之传统社会观念限制,使其备受社会歧视。"家政工"的称呼有利于把家政人员与劳动法的其他工人同等看待,避免歧视,并纳入劳动法调整,保护家政工权益。只有真实地把家政工劳动权利落实到法律文本上,并在社会上强制推行,才可以真真切切地保护到家政工的劳动权利,也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承认其法律上的劳动者地位。  相似文献   

5.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很多非白人女性从英属殖民地或英联邦移民英国,她们作为英国少数族裔群体,从事的工作呈现出低技术含量、低工资并随时面临失业威胁的职业特征,种族、性别和阶级的多重歧视以及她们自身在技能方面存在的障碍成为影响其职业特征的主要因素.为了改善职业状况,英国少数族裔女性进行了积极努力.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与女性主义“联姻”的产物。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的技术研究,是女性主义技术研究体系中独具特色的一个分支。在她们看来,女性的“工作”被限定在“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的家庭或私人领域,而男性则广泛地分布在“技术含量”相对较高的社会公共领域,这种劳动的性别分工成为性别政治不平等的根源。技术的发展使很多公共领域的劳动越来越适宜女性,可以说,工业劳动和自动化技术为妇女走出家庭、获得解放准备了前提。对女性群体进一步“细分”,探讨与女性相关的技术问题或与技术相关的女性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技术研究者应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天使”形象是典律文本中传统男性作家所创造的理想女性形象 ,它体现了父权制社会对女性的要求 ,即被边缘化的女性应心甘情愿地接受强加在她们身上的各种社会角色。“天使”的颠覆与女性形象的重构紧密联系在一起 ,成为女作家写作的首要目标。伴随着妇女解放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女作家对“天使”形象的颠覆也经历了一个渐进的过程。在不同时期她们塑造不同的女性文本形象与之抗衡。澳大利亚女性主义文学创作揭示不同时期的女作家在颠覆“天使”形象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以及各自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8.
“家政服务”、“家庭服务”和“家事服务”,这三个概念使用的语境不同,内涵和外延也有所不同。基于关系的理论辨析,家政服务业应采用分类保护、逐步立法的路径来保护家政劳动者权益。由于家政服务业“劳务关系”、“雇佣关系”和“劳动关系”三者关系的不明晰和有针对性的法律规制的欠缺,家政劳动纠纷日益增多,因此,分析家政服务业用工关系的法律性质,梳理家政服务业用工中产生的法律关系,立法保护家政服务业从业者的劳动权益,已成为家政服务业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9.
越来越多的“外籍新娘”嫁入中国,“外籍新娘”出现在许多媒体和新闻报道中。学术界使用的“外籍新娘”、“跨国流动人口”、“外籍流动人口”等概念都不能准确描述因婚姻流入中国的外籍女性流而不动的情形。研究者将这类现象视为跨国婚姻或女性的跨国流动,但不能准确分析已经在中国长期定居的跨国婚姻女性人群的移民事实。笔者认为在跨国移民理论框架下认识中国的“外籍新娘”,她们已经具备了“国际移民”定义的基本特征。这些女性像所有移徙到世界任何国家的移民一样,是“跨国移民”。因相关移民法律政策缺失,这些来自亚洲国家的女性婚姻移民一直难以取得合法身份而滞留中国,成为事实上的“非正规移民”,对中国当前的移民政策提出新挑战。  相似文献   

10.
在19世纪末的英国,父权社会导致女性形象是在男性凝视下塑造的。为了反抗这种符合男性利益的、单一的形象塑造,“新女性”应运而生。该形象中有明显的不确定性与不一致性:一方面,她们思想自由、独立自主,对婚育兴趣不大,敢于直白表露情欲并追求权力,对“家庭天使”形象及男性的支配性地位构成挑战;另一方面,她们在对情欲、母性职责、权力的疑问中屡陷困境,被迫向父权传统妥协或接受惩罚。“新女性”拒绝男性凝视,却在父权社会中找不准女性定位。因此,这是对女性身份重塑的一次不彻底的尝试,女性如何从父权制中突围依然悬而未决。  相似文献   

11.
茅盾的小说和剧本创作中,有上百名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女性形象,即“时代女性”形象。这些“时代女性”无不以其鲜明的个性特征活跃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各个阶段,并成为茅盾创作中的一个系列。尤其是茅盾还紧紧抓住时代特点和阶级特点来塑造这些“时代女性”,不仅写出了她们的热情与苦闷,追求与沉沦,而且给她们指出了新生的路:小资产阶级女性知识分子,必须投身于工农群众之中,与工农同呼吸、共命运,彻底改造旧思想,才能获得真正的解放。  相似文献   

12.
王瑜明 《社区》2008,(24):50-51
在许多城市,人们由于工作繁忙,不少家庭需要保姆。在找保姆时,大家关注最多的是她们的身体健康状况和道德品质,却很少有人关心这些家政人员的心理健康。近日,上海开通了首条家政人员心理健康咨询热线,并且打算不定期开展关爱家政人员心理健康的知识培训。那家政人员究竟有些什么“心病”?该如何给她们减压?连日来,笔者找到多名保姆和雇主,倾听诉说,又走访了上海市心理咨询行业协会会长王裕如等专家,请他们为保姆的心理问题把把脉,送上“心灵鸡汤”。  相似文献   

13.
侨乡的跨国婚姻形态是中国父权制文化在跨国背景下的延续,"万八嫂"是对福州侨乡地区留守妻子的统称。丈夫出国带来了跨国移民家庭中夫妻双方在社会经济、家庭责任方面的重新分配,"万八嫂"承担了多重家庭责任,她们的婚姻品质和社会生活因为丈夫出国而改变,并形成了在经济、地位上对丈夫的依赖。分隔两地的侨乡跨国婚姻遭受多重挑战与冲击,呈现高稳定、低质量的特点,"万八嫂"承受着多重的压力。而侨乡家庭内部两性的不均衡发展,是不利于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的。  相似文献   

14.
当女性获得书写的权力后,颠覆一直以来都是由男权掌控的传统文化就成为女性孜孜以求的目标,她们通过自己的言说方式参与建构历史、解说历史,试图以女性的性别特征、女性主体性的自我确证和女性对历史的阐释,使潜在的、“失声的”的女性话语浮出历史地表,将性别与政治、经济、种族、阶级放在一起,成为思考历史的一个角度。  相似文献   

15.
从女性主义视角来看,在玛格丽特.米切尔的《飘》中,不管是艾伦还是媚兰、思嘉,在父权制社会中,她们始终只是一种“他者”,一直处于女性生存的困惑之中,她们无法脱离男性权力话语中心,无法改变父权社会的既定秩序,只能依靠婚姻维系着自己的社会地位。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不同生命周期的农村留守女性都在默默地承受着巨大的社会代价与压力。国家的经济社会重构和传统父权制的双重压制,剥夺了她们与男性平等的流动机会,还使其在家庭中承担了远远超越于传统性别规范所要求的多重角色。家庭生命周期中接替出现的再生产刚性需要,使她们一生都难以逃离不断被留守的命运:从孤独成长的留守女童,到孤独持家的留守妇女,再到孤独养老的留守老人。在其漫长而又短暂的生命史中,她们所遭遇的是一个孤独的留守人生。  相似文献   

17.
身体从来都不是纯粹的物质存在,而是带着福柯所说的被形形色色的权力所规训和干预的烙印。女性的身体由于其柔弱性、可变性及可塑性,成为近代以来民族与国家叙事下妇女解放运动的符号载体。革命时期解放妇女的种种政策,是服务于革命对“文明、进步”符号意义的需求和革命补充后备力量的需要;建设时期“男女各顶半边天”的意识形态,本质上是为了最大程度动员女性劳动力参与迫在眉睫的生产建设;而新时期塑造“新妇女”形象的号召,则是为市场转型扫除障碍,使女性成为父权制和资本谋利的对象。当代社会消费主义盛行,身体的美学化成为流行趋势,女性看似在积极地塑造出符合标准的身体,然而却再一次落入权力的游戏中。  相似文献   

18.
我国家政行业的从业人员人约有150万,其中96%以上是女性。家政行业因不具有正规就业的特点而被《劳动法》排除在适用范围之外,目前又无其他相关法律保护从业者的劳动权益,因此家政工超时工作、休息休假得不到保障、食宿条件低于一般标准、遭受性骚扰、意外伤害和大病医疗缺乏社会保险等一系列问题在很大范围内存在,严重侵害了家政工的劳动权益,进而影响了家政行业的健康发展。文章从劳动者保护、雇主和家政公司的利益实现、社会性别平等三个方面论证了家政工劳动权益保护的立法必要性,以期引起社会及政府相关部门的关注,推动家政工劳动权益保护的立法进程。   相似文献   

19.
脱去财经小说的外衣,梁凤仪的小说从一定意义上更像是女性成长小说。小说中的女性大都从被父权文化强行塑造的"懵懂幼稚期"走向女性的成熟,其中总是伴随着来自父权制内部的强有力的打击,以此唤醒女性觉醒。她们经受了成长中的困厄,从而对父权制意识形态形成自觉疏离甚至反叛,最终在富于勇气的挣扎和奋斗中重新建构了性别自我。从女性幼稚期的依附性存在,到经历困厄后借助商战成功来获得命运翻转,在小说中呈现为情节和结构的标准化。  相似文献   

20.
父权制下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可以被区分为屈从、反抗及疯狂等三类。但由于其心理及人格结构的差异,“女性”和“女人”的概念也不完全等同。?白鹿原?虽然涉及到了45位女性形象,却因陈忠实不能超越其文化背景、男性视角,最终造成作品在场的大都沦为屈从、依附于父权制而丧失由自然人属性决定的人格结构中的反叛和独立精神的“女性”形象,而缺席的恰是与以心理及人格结构独立而完整为标志的“女人”的这个概念相称的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