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推进,世界各国的联系更加紧密,所关注问题的共同性更加凸显。诸如环境保护、市场运行、民生保障、安全维护等关系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问题已经不是一个国家的问题,也不是一种制度的问题,而是世界性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世界各国的社会主义思潮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探索,尽管分析各有不同,但在许多关注点上形成了相对共识。研究这些共识对于我们深入了解世界社会主义思潮的整体发展,借鉴其合理成份推动中国的全面深化改革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是从1516年出版英国人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一书算起的。空想社会主义因有科学因素,它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所以值得纪念。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可分为四大阶段,即: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社会主义运动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变;社会主义制度从一国到多国的演进;社会主义革新从地区到全球的扩展。当今学习社会主义五百年的历史有五方面现实意义:会增强我们的社会主义信心、信念和信仰;要吸取空想社会主义中的科学成分;不要重犯空想的错误;要总结社会主义的实践经验以加深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要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为世界社会主义做表率。  相似文献   

3.
生态社会主义析评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汤传信 《江淮论坛》2002,2(4):60-67
“生态社会主义”是20世纪末产生的一种社会主义思潮。它基于人类生存的未来视点,从分析资本主义制度与生态危机的必然联系入手,重新思考社会主义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寻求对现存资本主义社会进行变革的根本途径和策略,建构未来社会主义的理想模式,形成自己颇具思想体系的理论框架。本文阐述了“生态社会主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同时也分析了其理论缺陷和失误,并对其发展前景作出前瞻性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创新性品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本质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创新性品格表现在三个方面:(1) 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社会主义本质;(2) 根据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和重构社会主义体制;(3) 把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革看作社会主义本质实现的两大实践性环节  相似文献   

5.
自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建立迄今,社会主义国家先后经历了20世纪20年代军事共产主义向新经济政策的转型,40年代后期苏联改革潜流的涌动及东欧人民民主国家摆脱苏联模式的尝试,50年代初至60年代末的改革探索,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的改革浪潮及90年代以来改革的深化.纵向来看,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是一个不断向深广推进的过程,而且每一次的改革浪潮都呈现出一些不同的特点.认真分析这些特点,既有助于深化对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史的认识,也会给当前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探索提供某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20世纪80年代末,东欧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相继垮台,纷纷放弃社会主义制度.90年代初,苏联解体,使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巨大挫折,再次震惊了世界.对此,西方资产阶级欢呼雀跃,弹冠相庆,称"马克思主义已经死亡".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不会因苏东剧变、社会主义遭受挫折而丧失对社会主义的信念.本文系统总结了苏东社会主义失败的经验、教训,并通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的举例,使我们坚信:社会主义的力量终会战胜资本主义的力量,人类社会最终进入无阶级的最高社会形态,即共产主义社会.  相似文献   

7.
生态社会主义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借鉴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牟红芳 《理论界》2007,(3):146-147
生态社会主义无论是作为以生态效益为核心价值的社会思潮,还是作为以社会主义为终极追求的理论体系,都同实际的社会运动结合起来。本文力求从实践层面探求生态社会主义社会本位的宗旨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的启示,生态社会主义社会治理构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治理模式的启示,以及其关于社会运动和改造主体认定的某些思想对增进社会和谐的启示,以期深入推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8.
市场经济作为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一种经济形式.具有非凡的活力。但市场经济 并不能解决经济生活中的所有问题。市场经济的运行需要道德的支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 主义道德具有相容性和一致性,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为人民服务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 求,进而也是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应澄清集体主义原则不适 合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模糊认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理直气壮.名正言顺地加强社会 主义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9.
19世纪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曾赋予社会主义以全新的价值构成要素和合理的价值排列次序。20世纪伴随着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历史性飞跃,也同时出现了社会主义价值结构的移位现象。面向21世纪的社会主义仍然面临着价值观重建的抉择。从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立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不仅意味着社会主义在观念上的现代转型,而且意味着社会主义在实践上的时空延展。  相似文献   

1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不是传统文化中"和谐"理想的现代翻版,而是根源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实践。无论从理论内涵、生成语境还是从时代条件、社会形态特质来看,传统文化语境下的"和谐"理想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想都具有本质的区别。从根本上说,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和谐以及这两种基本关系的和谐,既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容,也是衡量建构和谐社会可能性与现实性的根本尺度。由此观之,前资本主义社会直至原始社会不可能出现真实的社会和谐状态,开启并推进现代性发展的资本主义社会亦复如是。和谐社会具有现代社会主义社会形态的本质规定。共产主义实践,就是要解决基于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引发而其自身不根除的社会冲突的历史运动。社会主义社会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初始阶段,其本质规定内在地包含着和谐社会的总体性要求和现实可能性。  相似文献   

11.
黄枬森 《人文杂志》2007,3(4):43-46
本文探讨了关于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若干理论问题,这些问题是:建设和谐文化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和谐文化的性质、建设和谐文化的方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建设和谐文化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七大要求,全党同志要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和不断发展党历经艰辛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社会主义本质论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试运用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结合上,探讨如何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本质论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我们的思想认识也应不断前进,应勇于和善于根据实践的要求进行创新,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这一重要论断不仅反映了社会主义实践对社会主义理论发展的呼唤,而且深刻揭示出以实践为底蕴的创新是推动社会主义不断发展的巨大动力。  相似文献   

14.
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几个理论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哲学、政治学和社会学等不同角度和层面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进行了概括阐释,并从这三个方面的综合中总结出其特点。论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性、现实性和针对性的客观要求。最后本文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方法和途径进行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15.
方雷 《江汉论坛》2006,(4):19-22
生态社会主义根据人类面临的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在对当代资本主义进行深刻批判的同时,倡导生态原则和社会主义的结合,提出构建一种新型的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主义。它不仅对西方国家国内政治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而且推动了全球范围的生态运动。生态社会主义的理念和策略对于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社会核心价值观辨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国民 《兰州学刊》2008,3(1):30-32,4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社会核心价值观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人们对社会主义的最根本、最核心的观点和看法,它贯穿于社会主义的学说、运动、制度和形态之中,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价值驱使和内在要求,是一个相对稳定的概念;社会主义社会核心价值观是人们在社会生产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对该社会近期奋斗目标的共识。它必须以社会主义为根本方向,以特定的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阶段为依托,集中体现在该社会制度和具体生产方式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最终价值驱使,社会主义社会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近期目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自由”,它既是人类理性追求的价值目标,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当今我国社会主义社会核心价值观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它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要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近期目标。  相似文献   

17.
李伟  任振涛  习成孝 《理论界》2008,19(6):21-23
马克思“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跨越论”为我们科学认识和分析苏联、中国等东方国家的社会发展轨迹提供了理论指导。邓小平同志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明确了跨越要达到的目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对跨越后的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准确定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指明了东方国家巩固并完全实现跨越的基本形式。邓小平同志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的“跨越论”思想。  相似文献   

18.
从认识史的视角考察中国人对社会主义的认知历程,中国人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迄今大致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在第一个阶段上,主要是从对资本主义的否定认识中界定社会主义,即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不是的那个东西。在第二个阶段上,主要是在自我反思与自我否定中剔除许多长期被置于社会主义名下而实际上并不具有社会主义属性的东西。这两个认识阶段目前大体已经完成。在第三个阶段上,我们则试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语境下,从社会主义的自我确证中重新思考社会主义是什么。这一探索目前仍在进行中。  相似文献   

19.
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必须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过去我们没有搞清什么是社会主义 ,不是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思想不明确 ,教条式地对待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个别具体论述是一方面原因 ,而错误地把特征当作本质 ,即把手段当作目的是最根本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乌托邦社会主义”是西方马克思主义阵营中的一个理论流派,它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强调理论的前瞻性;理想的崇高性等方面具有三大共同点,而在追求社会主义的动因;实现社会主义的途径等问题上具有两大不同点。对两者进行比较,可以使我们从中获取启示,厘清对社会主义与乌托邦的关系的认识,更好地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