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清水江文书的发现、整理和研究,清水江流域逐渐成为区域研究的热点。该流域河段长、辐射范围广,不同的河段有其独特之处,明确清水江分段是丰富“清水江学”内涵的需要,也是探讨区域民族互动的基础,对于解读清水江流域的历史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流域内不同河段的不同特征,可从历史文化、水文环境、民族分布等角度,将清水江流域分为三段。明清时期中央王朝推行“王化”政策,清水江中游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显示出“东西向民族互动”与“南北向民族互动”交汇的特征。  相似文献   

2.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是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人面对全球环境挑战的高度自觉和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力探索,是对“生态文明何去何从”这一时代之问作出的中国解答。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征和本质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领导,从内在逻辑与外在逻辑的和谐统一、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的融通互筑、一般逻辑与情境逻辑的双重交汇的三重维度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成逻辑作出系统性解读和整体性阐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开启了由中国向度向世界视野的深入探索,是中国特色与世界意义的有机统一。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道路,应当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提升生态系统稳定性和持续性、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从而勾勒出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绿色治理图景。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百年奋进开创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纳入中国式现代化重要特征之中。在生态哲学视野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全新的哲学范式,蕴含着伙伴型的生命共同体、生态利益共同体、可持续发展共同体三位一体的新型的人与自然关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道路是把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生态观与中国“天人合一”的生态观相结合,以绿色高质量发展为向度,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相统一,促进绿色共同富裕的生态民生,共建共享美丽世界与美丽地球的可持续发展现代化新道路。这一新道路具有不同于西方现代化老路的五大新特征,即高扬了红绿双重主题,演绎了生态辩证思维,强调了红绿一体融合,明晰了绿色价值指向,彰显了正义的全面性,树立了现代化发展中人与自然关系共生共荣的新典范,为世界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走现代化道路提供了新选择。  相似文献   

4.
在世界各国的现代化进程中,中国共产党提出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选择,明确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特征,彰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目标的价值意义。从目标确立、目标内涵、目标实现三个维度出发进行探究,深化着对中国式现代化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目标的全面理解与科学把握。中国式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目标确立具有历史开创性,提出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的新道路,为世界现代化提供了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中国式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目标内涵极为丰富,具有整体性、系统性、动态性的目标内涵要求,彰显着复杂主客体关系及其生态文明伦理,是全面发展、协调发展、综合发展的现代化的目标追求。中国式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目标实现需要全面贯彻,体现为生态化目标贯穿中国现代化全过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原则贯穿生态文明建设全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全面践行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5.
苗族古歌为苗族古代经典,作为无文字社会的口传经典不同于文字的经典叙事,苗族古歌具有民众性、日常性和表演性。清水江流域苗族古歌不仅反映了清水江苗族的祖先记忆、族群历史,而且是苗族生活的指导性原则,其“开亲歌”和“苗族贾理”即为苗族伦理观和社会规约的经典性口传文本。清水江流域苗族古歌主要从苗族的家与家族、人与自然的生态伦理和人与人的社会伦理、社会规约等方面规范着苗人的日常生活和行为准则,并模塑清水江苗族的经济社会结构。现代化以来苗族经济社会结构的转型带来了苗族伦理观与社会规约的变化,苗族行为准则的“文本”开始由口传经典转化为国家法律与制度,苗族古歌也从“日常生活”状态转化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本”形式。  相似文献   

6.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和本质属性,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立足于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担当,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当前中国立足新发展阶段的民生福祉增进、生态文明建设、经济高质量发展、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共生共存的应然之需,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并将其融入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的实然之举,更是构建我国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绿色生态新发展格局的必然之路。锚定精准推进中国式生态现代化、应对全球化生态治理危机等系统性深层次问题,深入探赜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三重维度,具有现实理论依托和实践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7.
唯物史观既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方法论指导,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哲学解读范式。从现实的人的现实历史出发,要求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人、自然与社会的和谐统一三个维度,批判性地反思中国式现代化,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本历史逻辑与和平发展的推进路径。从外在性看,中国式现代化是世界现代化历史任务的接续;从内在性看,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选择;从价值性看,中国式现代化符合中国人民的愿望和要求。社会生产发展、人民生活富裕、自然生态良好的三位一体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目标,也是世界现代化发展的前景。  相似文献   

8.
漓江流域地名记录了漓江流域生态环境的变迁,如实反映了流域地区山川、动植物、矿产资源和自然现象等地理信息和人民生计方式、生产关系、民俗生态和民族信仰等人文情况,是漓江流域民族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人之间互动生成关系的呈现。在漓江流域行政区划名、自然村寨名的选择和变化中,包含了丰富的生态史信息,集中体现了漓江流域人民的民族生态观和生存智慧。  相似文献   

9.
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创制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价值向度和自觉。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及其创新发展、对西方现代化目标的扬弃与超越、中国式现代化战略目标体系的历史演进及“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形成为中国式现代化“五个文明”战略目标体系建构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与实践依据。共同富裕的物质文明、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文明、自信自强的精神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文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互为基础、互为条件、互相配合、互相促进,共同构成中国式现代化战略目标体系的有机统一体。而这一目标体系的建构,不仅有利于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提供目标指引,而且有利于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有效经验借鉴,更有利于为升华人类文明确立新的方案。  相似文献   

10.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之一。借助文献研究方法,从理论、历史与现实三重视角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生成逻辑及世界意义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思想的继承、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生态智慧的弘扬、对西方国家生态现代化内在缺陷的反思。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具有显著的世界意义,有助实现对西方国家生态现代化理念的超越,为后发国家提供生态现代化的新模式,为全球生态化治理贡献中国智慧。因此,要矢志不渝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强化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话语的世界传播和世界认同探究,有效增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世界意义的彰显。  相似文献   

11.
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生态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理论的“生态维度”、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意蕴”,构成了深入阐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这一论题或概念所基于的三个主要理论向度:“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观”视角可以凸显或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论题或概念的“大(宏观)生态观”特征,要求从社会(文明)整体和主体自觉的意义上绿化或重构现代社会的人与自然关系;对“合生态”或“生态化”标准不断提高的目标性追求与社会大众性动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理论的标志性方面或维度,因而,基于这一视角更容易理解和阐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论题或概念的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或文明新形态创造意涵;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世界观方法论视角下的阐释,则可以同时提供理论上认识和实践上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论题或概念的丰富政治想象空间和规约动力。  相似文献   

12.
在新时代新征程建设法治中国和美丽中国的宏阔背景下,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对于走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基础性保障功能和战略性支撑作用。在法治轨道上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彰显了形式法治与实质法治相结合的生态良法善治,蕴含了人与自然共生共荣的和谐发展价值追求,创造了集中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和法治文明珠联璧合效应的人类生态法治文明新形态。用法治来引领、规范和保障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其总目标和总抓手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框架下构建充分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完备法治规范体系、高效法治实施体系、严密法治监督体系和有力法治保障体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之法治体系构建是一个艰巨的系统工程,目前虽已取得显著成就,但仍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诸如生态环境立法的体系性、完备性不足,且与宪法和其他部门法以及党内生态文明法规之间的协调性不够;生态环境执法体系尚未达到良性高效的建设目标,生态环境司法体系尚未真正形成理性系统的“绿色司法”制度体系;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的中央督察与省级督察两级工作衔接机制不畅、国家监督...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生态向度,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充分彰显了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科学原则、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科学原理、人与自然辩证统一关系的科学论断、民族性与世界性辩证统一关系的科学品质。认真体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唯物史观意蕴,对于深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理论生成依据、科学蕴涵以及运用唯物史观基本原理来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坚持和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事业发展的一个重大战略。坚持和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理念,体现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精髓要义,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层面上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是一个贯穿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重大哲学命题,充满了丰富的关于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人的价值与生态价值的辩证关系、人的生命安全与自然界生态安全的辩证关系、人的生命存在和发展与自然界生态存在和发展的辩证关系等多方面必须予以正确把握的辩证关系。在人类社会有机体系统与自然生态有机体系统互渗互融所构成的共同体场域中,应从人与自然是休戚与共的生命共同体、人与自然是价值同构的利益共同体、人与自然是共存共荣的安全共同体、人与自然是互馈互益的发展共同体这四个紧密关联、相互作用的共同体维度全面地把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蕴含的深厚哲理,促进中国式现代化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中行稳致远。  相似文献   

15.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和鲜明特色之一,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自然观同中国现代化面临的国情和世情创造性结合的时代表述,内含着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意蕴、生态目标和生态路径。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和发展共同体,分别展现了中国式现代化关于生态问题的本体构境、价值构境和实践构境。我们必须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筑牢“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的绿色发展基调,着力保障“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的民生福祉,不断厚植“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优质环境条件,增强全体人民实现“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的责任担当。理性审视和精准把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蕴和价值,以生命共同体的思维方式促进现代化建设理念的生态化,以利益共同体的伦理变革实现现代化建设制度的生态化,以发展共同体的实践要求推进现代化建设行为的生态化,以生态化赋能现代化,从而确保中国式现代化的永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智慧是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中国化、时代化,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宝贵成果,其不仅构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哲学基础,也在生态文明层面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出发,习近平总书记通过对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系统论证和科学回答,从根本上超越了西方生态文明理论和西式现代化道路,在现实的实践领域实现了二者的逻辑统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在这一科学思想指导下开辟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正展现出前所未有的世界历史意义:中国式现代化在解决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面临的生态问题的同时,更是立足于“全人类共同利益”提出了解决全球性生态问题的中国方案,为世界上其他国家,尤其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可供参考借鉴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7.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遵循现代化的普遍规律和立足于中国国情,在解决中国现代化面临的如何形成推动现代化成熟的政治领导力量、如何实现效率与共同富裕的有机统一、如何解决现代化发展的生态制约和如何坚持文明交流互鉴的和平发展道路等难题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中国共产党能够坚持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在遵循现代化的普遍规律的前提下,通过对上述难题的解决,独立自主地探索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和中国式现代化,超越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二元对立和物质文明丰裕、精神文明贫乏的片面和畸形的西方现代化,创造出人类文明新形态,为后发国家所希望的既不依附他人,又实现现代化提供了全新的选择。中国式现代化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也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飞跃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与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的体现。  相似文献   

18.
正义是衡量一个社会文明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整个人类实现现代化不可或缺的元素。中国式现代化始终坚持人民为社会主体,在拓展社会发展空间、破解社会发展难题、科学利用资本以及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中维护社会正义,这是对西方现代化片面追求资本增殖所造成社会正义缺失的超越。中国式现代化在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过程中,始终尊重全体人民地位平等和人格尊严,注重全体人民拥有平等机会参与现代化建设,在社会财富公平分配和社会发展成果共享中实现人际正义,这是对西方现代化贫富两极分化基础上人际正义缺失的超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强调在生态实践中坚持人的能动性与受动性的辩证统一,在树立人与自然共荣共生的科学理念、变革不合理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以及在积极参与全球生态治理的基础上促进生态正义,这是对西方现代化以牺牲生态环境而造成生态非正义性的超越。走和平与发展道路的中国式现代化,坚持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直面国际交往困境,坚持以文明的交流互鉴超越文明的隔阂对抗,在积极推动建立新的世界体系中维护国际交往正义,这是对西方现代化走扩张与掠夺道路的国际交往非正义模式的超越。  相似文献   

19.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在科学总结现代化规律基础上作出的科学抉择。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坚持节约集约、清洁循环、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等方式;必须协调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与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社会主义改革、斗争精神。建设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超越性、永续性、优越性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重要标志和鲜明特色之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理论来源包括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以及对西方传统工业化道路的反思。新中国成立以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不断发展完善,可以在理念现代化、技术现代化以及法治现代化等具体展开,以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