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绿色低碳化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实现高质量的关键环节。聚焦数字经济对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以数字化带动绿色发展,以绿色化协同数字发展,基于绿色发展视角分析数字化的战略规划及部署。以数字技术赋能绿色发展的理念为逻辑起点,以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数字化治理和数据要素价值化为数字经济的实践路径基准,以绿色发展为引领,坚持生态优先、绿色优先,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不断提升数字化治理能力,弥合区域间数字鸿沟,统筹国内国际双循环,为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新模式、新机遇、新途径和新引擎。  相似文献   

2.
产业数字化转型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在数字化与智能化的时代浪潮下,新型工业化要求加快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产业的深度融合。近年来,中国数字技术、数字基建以及智能设备产业蓬勃发展,以前沿技术和颠覆性技术为主攻方向的新兴科技企业不断涌现,加力赋能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然而,当前中国数实融合不充分,数据要素与数字技术的价值尚未得到充分释放,导致中国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内生动力不足。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充分释放数字技术对产业转型升级的赋能作用是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首要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下的产业数字化转型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是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全域数字化转型。数字化如何全力精准赋能中国产业转型升级,数字化赋能中国产业转型升级面临哪些现实挑战和历史机遇,如何应对挑战、抓住机遇大力推动中国产业转型升级,这是当前面临的时代命题。本研究对数字化赋能中国产业转型升级的机遇、挑战与实现路径进行全面的理论分析和实践探讨,着眼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3.
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是新时代我国加快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举措。城镇和乡村是一个对立统一的矛盾有机体和命运共同体,新型城镇化旨在培育壮大城镇,乡村振兴目标是发展和建设农业农村,两者既有异质性,又具有天然耦合性和内在相通性,在现代化实践中能够协同共进。以陕西为例,分析其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协同推进的路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时期新阶段协同推进两大战略的政策建议,即深化制度改革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高质量推动新型城镇化;以农业农村优先原则大力实施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4.
推动乡村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数字技术赋能助推乡村产业振兴,已经成为新时代的重要命题与必然趋势。基于数字赋能分析视域,研究解决乡村产业振兴的创新路径问题。研究发现,数字赋能乡村产业振兴得益于基层政府顶层设计,构建风险托底机制,推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大数据运营能力的提高,但依然存在数字建设进程较为缓慢、数字化专业人才缺乏、数字信息共享机制不够健全、“数字化”产业治理能力有限等问题。据此提出创新路径:持续提高数字基础设施内涵建设,不断增强数字化人才队伍建设能力,合理优化产业发展信息共享机制,创新驱动“数字化”治理能力的四维向度,合力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5.
城市现代化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巨大引擎,中国式城市现代化孕育着巨大的科技文明、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创造。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仅重塑了城市现代化的实现模式,培育了城市现代化的新动能,还为中国式城市现代化提供了新的机遇。从理论层面看,数字化转型能够赋能“创新城市”建设、数字基础设施能够赋能“智慧城市”建设、数字文化能够赋能“人文城市”建设、数字技术能够赋能“韧性城市”建设、数字生产力能够赋能“宜居城市”建设。从实践路径看,应当因地制宜推动新型基础设施的集约建设,打破城市内部数据流通壁垒,加快城市中“数实融合”水平,提升城市智慧化治理能力,进一步释放数字经济对城市现代化的赋能作用,提升我国的城市现代化水平。  相似文献   

6.
数字中国是涵盖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和数字生态等多个维度的综合性发展战略。实施国家数字中国战略,有助于通过营造良好数字生态来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新机遇,切实赋能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并提高国际竞争力。在作用机理上,数字中国建设能够强化创新驱动、协调区域发展、保障绿色发展、促进开放发展、推动共享发展。因此,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需要强化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产业数字化转型、高质量建设数据要素市场、提升公共服务数字化水平以及完善数字化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新时代新型城镇化在促进生产力空间布局调整、推进国家重大区域战略实施、推动中华民族经济复兴、参与国际经济竞争等方面的功能定位,深入阐释了新时代中国新型城镇化的规律性认识:城镇化是一个自然发展、循序渐进的长期过程,要防止“过度城镇化”“弱质城镇化”问题,尊重国情谋划城镇空间体系布局,处理好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注重突出城镇文化和地域特色。在政策路径上,要坚持以人为本、优化布局、生态文明、传承文化等四大基本原则,结合城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持续推进以人民为中心的高质量城镇化。习近平关于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论述内涵丰富、自成体系,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于探索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城镇化道路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和深远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8.
共同富裕思想源远流长,既是中华民族长期追寻的目标,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更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上,党中央强调要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共同富裕不仅仅是实现物质层面的富足,更包含了经济富裕、政治昌明、精神富足、社会安定、环境宜居等多个层次的内涵。高质量发展是旨在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推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更高效率、更可持续的发展,是新时期发展的方向和重要课题。经济环节的高质量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并以此促进经济总量的提升、经济结构的优化,从而促进乡村振兴和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实现经济富裕。其中,坚持科技创新的首要地位、目标与结果和数量与质量的辩证统一以及发展成果的普惠性,是新时代高质量发展道路鲜明的时代特征。基于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更好地实现共同富裕目标,可以从理论逻辑、时代逻辑和实践逻辑三个角度讨论高质量发展赋能共同富裕的内在逻辑。共同富裕必须是高质量发展基础上的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成功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结果。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在时间脉络上相互衔接,同时也具备实践意义上的可行性。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拥有着时代机遇,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与群众基础、国家治理治理能力的不断提升是高质量发展赋能共同富裕的时代机遇,但同时也面临着区域差距和居民收入差距、人口老龄化问题和财政压力、数字技术发展不平等、新旧动能转换造成短期经济承压、新冠疫情加剧不确定性五大挑战。最后,提出高质量发展赋能共同富裕的实践路径: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把握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通过推动财税制度改革完善收入分配体系;助力乡村振兴计划,推动产业融合发展;顺应数字化转型,完善科技创新体制,为共同富裕提供更加科学的现代化手段;推动产业优化升级,提升金融发展质量,更好地促进共同富裕。可以认为,本研究结论对理解高质量发展与共同富裕间的内在逻辑,探索实现共同富裕的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启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数字经济是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动能。数字经济赋能共同富裕具有深刻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与现实逻辑。数字经济中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双轮驱动能为实现共同富裕赋能增效,但也面临着数字经济的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阶层固化与数字鸿沟态势初显、数字经济领域的社会保障有待完善、良好的网络文明生态有待构建等现实挑战。新发展阶段要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完善数字经济赋能的制度机制、加强数字经济赋能的政策引领、加强新时代网络文明建设,拓宽数字经济赋能共同富裕的实践向度,扎实推进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0.
数字赋能农村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和重要途径。作为一个发展视域性命题,数字赋能农村公共服务,超越微观服务质量管理逻辑。数字技术突破时空、资源限制,赋能农村公共服务,让农业农村农民提升人力资本、享有数字红利与共享公共服务资源,促进微观农民个体的全面发展、中观农业农村现代化与宏观城乡融合发展。公共服务数字化是数字赋能农村公共服务高质量的重要机制,然而现实中存在数字人才、数字基础设施、数字资源配置等三大限度。超越农村公共服务数字化现实限度,要从农民数字素养培养、农村数字基础设施投资、城乡数字公共资源体制改革等方面着力,以更好发挥数字赋能农村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的价值作用。  相似文献   

11.
数字经济与知识产权相得益彰,是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禀赋。知识产权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以知识产权顶层设计为治理基础,以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为关键内核,以知识产权服务、安全、人才、文化、国际交流等方面为内容拓展。数字经济背景下,数据成为新型生产要素,改变了生产方式与生产效率,对传统知识产权治理体系产生直观冲击。以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为目标,推进数字经济时代知识产权治理体系现代化是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关键内容。为应对数字经济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对传统知识产权制度的挑战,推动知识产权赋能数字经济发展,结合中国数字经济与知识产权工作实际,提出数字经济背景下知识产权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新时代新征程实施好数字经济战略对于走深走好中国式经济现代化意义重大,之所以如此,主要在于数字经济能赋予中国式经济现代化具有绿色性、高效率性、空间全球性等新内涵新特征。同时,数字经济赋能中国式经济现代化还遵循规模经济等效用、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经济现代化理论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的理论创新逻辑。但是其在实践中也会遇到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不足、数字人才供给短缺等难点。基于此,应提高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筑牢中国式经济现代化的科技根基;加快高水平数字人才供给,夯实中国式经济现代化的可持续人才保障;形成促进数字经济发展的合力,打造中国式经济现代化的动力之源。  相似文献   

13.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一步。新时代,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数字鸿沟加剧不平等以及生态空间利用不合理等问题影响和制约我国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东数西算”是我国出台的一项跨区域超级工程,它能够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以跨越财富鸿沟、发挥数字成果溢出效应以缩小数字鸿沟、推动碳排放总量降低以改善生态环境。“东数西算”赋能新时代共同富裕,可以从发挥算力优势、发展新型基建、优化能源结构三个方面展开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14.
数字经济时代,深入阐释城乡融合发展的内在机制在某种程度上就是理解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原生逻辑。数字经济赋能城乡融合质量提升的外部逻辑从宏观层面勾勒了数字经济赋能的大背景,而内部逻辑从微观视角对数字经济赋能的运行轨迹进行了洞察。根植于中国式的城乡融合实践,数字经济是通过产业融合、要素融合、服务融合、文化融合、生态融合等五大传导机制,全面赋能城乡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融合。应从“数字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数字城乡治理联动一体化”“数字城乡包容性政策一体化”“数字城乡金融发展一体化”“数字城乡下沉平台一体化”等方面进一步优化数字经济赋能城乡融合质量提升的路径。  相似文献   

15.
数字乡村建设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是落实数字中国战略的重要内容.在理论层面,数字乡村建设以数据要素赋能推动农村数字化生产力解放和发展,以平台化经济组织形式推动农村生产关系变革,以乡村治理数字化转型推动农村上层建筑调整,正在深刻改变着乡村生产生活方式.在实践层面,为高质量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应当加快完善数字乡村建设...  相似文献   

16.
用数字技术赋能商贸流通企业高质量发展,推动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建设,已成为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关键环节。基于2014—2019年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企业数据集,考察了数字技术赋能商贸流通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效应与机制。研究发现,数字技术能够有效提升商贸流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促进商贸流通企业高质量发展。机制分析表明,数字技术能够通过降本增效、业态创新和创新生态构建三个渠道赋能商贸流通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异质性分析发现,小微企业、民营企业以及全要素生产率较高的商贸流通企业,其数字技术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效果更佳。因此,探索基于企业特征的数字化转型路径、实现数字技术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全方位赋能以及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是数字技术赋能商贸流通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组织力建设作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点,应从基层管理和服务民众两条逻辑路径寻求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应加强思想引领力、管理覆盖力和经济发展力建设,强化城镇化进程中党组织的功能定位和领导能力、建立健全流动党员动态教育管理服务机制、因地制宜推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以促进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提升和新型城镇化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筑基赋能。  相似文献   

18.
从绿色消费的历史演进入手,探究当代中国绿色消费的时代意蕴。基于高质量发展和绿色消费研究综述,厘清高质量发展与绿色消费的内在机理。通过对绿色消费主体的分析,构建了以绿色消费为主体的高质量发展理论模型。继而结合当前绿色消费的现状与问题,提出采取绿色消费主体内外联动的高质量发展机制,推进经济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建设三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协调发展等新时代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绿色消费发展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19.
共同富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经之路。应从发展与公平两个维度理解共同富裕的主要内涵,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是共同富裕的前提与基础,而在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上,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则是共同富裕的根本目的。数字技术在赋能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全社会生产效率的同时,也容易造成新的不公平问题。法治既是共同富裕的重要内容和目标,又是共同富裕的制度动力和根本保障。在数字化时代,我国为推进共同富裕提供法治保障,既要总结既往的宝贵经验,又要创新实现共同富裕的体制机制,从立法、执法与司法等法治建设的全过程出发,不断推进数字经济法律规范体系建设、加强数字经济反垄断执法的能力与水平、构建推动共同富裕的司法保障体系,形成完备的推进共同富裕的法律规范和法律实施体系,进一步夯实推进共同富裕的法治基础,维护数字化时代的社会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20.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中国城镇化进入由速度型向质量型深入发展的关键时期,推动城市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是实现"全面提高城镇化质量"新要求的三大路径.通过高质量建设低碳城市的历史节点和特征事实分析、核心概念及其内在关联解析,建立基于"效率-公平-质量"的可持续发展分析框架,阐释了低碳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内涵和政策机理.研究认为,推动低碳城市高质量发展,丰富了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实现形式,强调以城市为载体和行动平台,聚焦于城镇化建设中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高质量推动城市低碳发展转型,关键在于:(1)推动低碳城市发展三大变革,提高城市系统碳生产力和人文发展水平;(2)构建绿色低碳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和城市建设运营模式,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3)以低碳的路径,推动低碳城市高质量实现更高层次的发展形态,加快转变城镇化发展方式,引领经济转型升级和社会和谐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