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待科学社会主义,坚守“共同富裕”这一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创造出“先富后富”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策略选择,在“富起来”的同时,不断完善共同富裕新阶段的现实路径。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人民实施脱贫攻坚,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的同时,对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历史方位、理论理念、战略思路和政策举措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创新,大大加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历史进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大线索、长过程、大战略,彰显出中国共产党对科学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本质的坚定信仰、必胜信念和实践智慧,是中国共产党对科学社会主义的重大原创性贡献。  相似文献   

2.
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相对于物质生活共同富裕,精神生活共同富裕难度更大、挑战更多、过程更持久。“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基于社会主义本质、新发展阶段目标和新时代历史方位而作出的重要论断。这一论断及其实践推进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对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增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彰显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都具有深远的意义。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推动实现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价值意蕴,有助于进一步把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时代要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相似文献   

3.
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关于共同富裕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堪称新时代“共同富裕论”,其中包含着许多富有时代气息、具有原创性贡献的鲜活的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论断。从政治要求维度看,共同富裕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还是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促进共同富裕须着眼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探索符合中国国情和人民需要的分配制度、分配秩序和调节方式;从时代特征维度看,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和本质要求,促进共同富裕是一场关乎中国社会发展全局的广泛而深刻的历史性变革;从人民情怀维度看,共同富裕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实践要求,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和文化基础,促进共同富裕是人民立场和人民江山论的生动实践;从发展路径维度看,共同富裕的前提是发展,高质量发展是促进共同富裕的第一要务,须不断提升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政治能力、战略眼光和专业水平。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共同富裕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揭示了邓小平共同富裕理论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赋予共同富裕以时代和中国特色的丰富内涵,论证共同富裕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中的崇高地位,鲜明地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党的宗旨。  相似文献   

5.
建成共同富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全世界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马克思和恩格斯论证了共产主义社会实现共同富裕的一般理论原则,列宁和斯大林在此基础上探索了经济落后国家开展社会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过渡、建设社会主义并向共同富裕的共产主义社会过渡的一般模式,这为中国共产党探索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理论遵循.各国国情差异决定了建设社会主义的路径不同,中国共产党必须根据国情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之路.在100年的实践中,中国共产党探索了一条既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符合中国国情的共同富裕道路,其实践如下:第一,党带领人民通过武装革命翻身当家作主,为共同富裕建立政权基础;第二,党带领人民开展社会主义革命把劳动者组织起来,仿照苏联模式建设社会主义,为共同富裕构建制度基础和生产力条件;第三,党带领人民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实行改革开放,为共同富裕构建体制基础和生产力条件,人民生活水平总体达到小康;第四,党带领人民在新时代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中国人民共同富裕,为全人类共同富裕做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6.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同富裕问题的重要政治判断。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资料生产和生产力、人的全面发展及社会主义本质等思想观点成为共同富裕思想的主要学理支撑。从百年党史看,为实现共同富裕,中国共产党人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理论探索和实践追求。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过程中,高质量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和美好生活创建等三个维度可能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实践方略。这三个维度各自发力、协同弥合,有助于渐进实现人民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社会理想和目标。  相似文献   

7.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是历史唯物主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历史进程中的时代话语。习近平围绕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明确了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价值理想统一于人民理想生活方式的建构过程,揭示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内涵是美好生活的精神满足,主体是现实活动的人,价值目标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建构方式是高品质的精神生产,由此构成了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鲜活意涵,在时代性、人民性、发展性和实践性上实现了对历史唯物主义精神实质的创新表达和理论升华。  相似文献   

8.
正义是人类社会的至高目标,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正义目标。唯物史观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民是历史的主体,实现共同富裕是人民创造历史的目标指向,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根本目的。共同富裕既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价值问题。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物质经济利益的分配格局的重构,而且是社会正义的追求,彰显着唯物史观视域中的生产正义、分配正义和人的全面发展正义等社会价值。其中,生产正义是共同富裕内蕴的正义基底价值,分配正义是共同富裕内蕴的正义核心价值,人的全面发展正义是共同富裕内蕴的正义终极价值。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围绕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这些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共同富裕思想,形成了以“六个明确”为基本框架的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对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思想作出了许多创新性贡献:首次明确作出“已经到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的重要论断,首次系统阐述了共同富裕的科学内涵,首次提出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首次对共同富裕进行了战略擘画。习近平关于共同富裕的重要论述丰富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意蕴,为实现马克思主义关于理想社会的构想确立了现实路径,是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带领中国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行动指南,为解决世界贫富差距问题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10.
《东岳论丛》2016,(1):15-23
社会主义的最大优越性是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这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根本不同点。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就是一个不断地为实现人民的共同富裕而奋斗的历史,就是在追求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不断探索的历史。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地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前进,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就一定能够实现。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对共同富裕进行了科学阐释,指明只有社会主义道路才是共同富裕之路.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共同富裕思想,丰富了共同富裕的科学内涵.共同富裕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科学理论成果,着力解决社会的公平正义问题.共享发展理念是对新时代中国发展阶段的全新认识和深刻把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规定和本质要求,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的内在要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鲜明特色.共同富裕与共享发展都含有一个"共"字,共同富裕和共享发展是目标指引和路径依赖的关系:共同富裕是共享发展的目标,为共享发展提供目标指引;共享发展是共同富裕的实践路径,共同富裕的实现有赖于共享发展.实现共富和共享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共享发展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路径,必然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之上,即人民群众创造历史.发达资本主义社会有"富裕"而没有"共同",原因在于生产资料私有制.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共同劳动、共同享有的共富之路,只有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勤劳才能全民致富.通过共享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应注重共享能力的建设,构建全民共建共享共富的全新社会治理格局,以共享发展推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并以人民为中心,落实共享发展理念,推进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2.
论社会主义本质与共同富裕的关系李经宇,程宇航社会主义最终要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这是中国共产党人为之奋斗的宏伟目标,也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归结点。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为实现共同富裕进行了长期艰苦的努力和艰难曲折的探索,取得了不少成功的经验,...  相似文献   

13.
蓝春娣  冯霞 《江淮论坛》2022,(3):142-147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光辉历程中,我们党对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进行了长期的实践探索,形成了富有中国特色的共同富裕思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我们党明确提出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新目标和新任务。深刻认识和把握中国共产党共同富裕思想蕴含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对于新时代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徐艳 《理论界》2023,(7):14-19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但对于“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的理解,如若停留在非科学的浅层次,反观现实,则容易出现对社会主义道路的不自信、对中国式现代化的不确信等负面情绪。因此,可以通过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主义和共同富裕”“共产主义和共同富裕”三对关系的诠释,多层次剖析“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有助于科学理解其深层次内涵,更加明确:共同富裕是共产主义的先决条件,同时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根本追求。这对于更加自信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正确的政治方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梳理习近平共同富裕观的原创性理论贡献对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至关重要。习近平共同富裕观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对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共同富裕伟大实践的系统归纳和理论凝结,是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展变化的深刻理论把握,是对三个“重大时代课题”在共同富裕领域的深邃理论回答。习近平共同富裕观在“发展与分配辩证关系”“公有制保障共同富裕”“共同富裕阶段性与必然性相统一”“物质富裕与精神富裕相统一”这四个方面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思想,作出了原创性理论贡献,是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思想中国化时代化的集中体现,为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提供实践指引。  相似文献   

16.
共同富裕不仅是马克思、恩格斯所设想的未来社会的重要特征,而且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核心要义。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绝对贫困问题之后,我们党适时提出在新的征程上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坚持走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体现了我们党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同时也丰富了现代化的内涵。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与重要战略目标。实现这一目标的必由之路是努力践行权利的平等自由和机会均等的公平正义,这就要求在高质量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同时,更要依靠全体人民和合理的制度安排来做大分好社会福利这个“蛋糕”,摒弃分配不公、权力寻租等社会弊端,切实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和问题。  相似文献   

17.
陈萌 《学术探索》2023,(8):28-34
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既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和奋斗目标,也是中国共产党人践行初心使命的政治实践。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六个必须坚持”,深刻揭示了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遵循的根本立场观点方法,不仅为新时代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指明了方向,更为新征程创新共同富裕的理论与实践提供了方法。在“六个必须坚持”的视角下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必须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牢牢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前进方向,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重点破解制约共同富裕实现的瓶颈问题,统筹构建多元协同的共同富裕推进方案,努力为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8.
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全体人民群众的期盼,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和重要特征。中国共产党在探索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实现了对资本主义悖论性贫困的超越,逐渐形成了对共同富裕“是何义”“倚何成”“向何去”的创造性回答,并不断深化了对共同富裕的理性认识。中国式现代化的共同富裕之路是一条区别于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且独具中国特色的发展之路,不仅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要意义,而且是在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具有开拓性意义的现代化探索,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发展趋势和格局,具有广泛而深远的世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9.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实现共同富裕作为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消除绝对贫困、为共同富裕创造前提,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运用系统论整体论方法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从历史观、价值论、方法论上确立了一整套完善的哲学逻辑,系统回答了共同富裕的前提条件、不竭动力、实现路径三方面的问题。阔步迈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应当全面总结共同富裕“路线图”深刻的哲学意蕴,准确把握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系统性整体性的方法论内容,多渠道拓宽共同富裕之路。  相似文献   

20.
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区别于西方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独特性所在。新发展阶段是使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的阶段。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既要做大“蛋糕”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还要分好“蛋糕”注重解决改革发展成果共享问题。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以制度集成创新推动共同富裕,要坚持和完善党集中统一领导的根本领导制度,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制度,坚持和完善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