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如村上春树的其他小说,《斯普特尼克恋人》充满他者形象,充分体现了他者的文化综合性、缺席性、作家的主观性和媒介作用,本质上是自我形象的映照,体现的是形象背后的文化差异和冲突。他者还成为作家借以叙事的重要手法,提升了叙事效率,但小说也因此带上了他者过剩之弊。  相似文献   

2.
由于外层空间政策在国家安全政策中的相对弱势地位,美国没有成为第一个发射卫星的国家.苏联发射斯普特尼克1号卫星后,美国政府确立了载人航天的目标,重视外层空间的实际应用和科学研究价值,这一时期美国政府的外空政策和外空活动,确立了其后的美国航天"大纲".  相似文献   

3.
美国尼克儿童频道制作的“朵拉”系列动画是一部充满童趣的动画教育片,深受儿童喜爱。“朵拉”这一形象体现了美国文化乐观、创新、自信、发扬个性等特点,我们也可以从这部动画片看出美国儿童教育注重实用性、鼓励独立思考、尊重儿童天性等特色,这对我国的儿童教育改革及动画创作有相当的启发性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从新感觉与陌生化、内心感觉外化与意识碎片、修辞手法与言意矛盾、"诗不可注"与读者参与等方面,探讨村上春树小说《斯普特尼克恋人》中的新感觉表征和意义。新感觉等手法的成功应用,为小说的主题凝聚、情节展开和人物塑型服务,增强了叙事趣味,节省了叙事成本,提升了叙事效率。  相似文献   

5.
同性恋作为社会的一种边缘人群,一直是作家所关注的对象,《孽子》、《斯普特尼克恋人》、《心是孤独的猎手》这三部小说则通过对这群游荡于社会边缘的人群的描写,表现了这群对归属感和认知感的追寻,然而越是追寻越是孤独。从而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写出了整个人类社会都存在的内心深处无法排遣的孤独。  相似文献   

6.
村上春树的长篇小说《斯普特尼克恋人》运用了大量的象征手法,小说因象征性特色而显得玄妙、丰富。最为常见的象征性事件是现代科技、现代媒体和现代消费;具有象征色彩的人物是菲尔迪纳德和矗立于罗得岛广场正中、被穿刺而死的英雄铜像;梦意象展现了现代人的生存境遇;外国音乐是小说人物自我确认的重要手段,欧美文学作品成为小说人物孤独、自由的象征;动植物意象、带有隐喻特征的魔幻元素也常常被植入小说中。  相似文献   

7.
普特南是在世的几个最为著名的哲学家之一,被称之为“坚定的实在论者”。他的逻辑哲学思想是其整体哲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与其整体哲学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因而也贯穿了实在论思想。普特南的逻辑哲学思想体现了逻辑学由经典逻辑向非经典逻辑、由绝对主义逻辑观向相对主义逻辑观以及当代美国实用主义和逻辑研究相结合的整体趋势。研究普特南的实在论逻辑哲学思想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伯纳德?威廉斯与希拉里?普特南围绕“世界的绝对观念”的论辩是晚近重要的哲学争论。普特南对“绝对观念”的批判试图在保留和重述威廉斯的基本洞见和区分的同时拒斥其有害的理论和实践后果,其实质是要在一个已然世俗化却又复魅的世界,提出一种不承诺任何前现代认知或规范性的模式,提供一种既反对客观主义又避免相对主义的思考范式,从而重新审视我们的自我理解。  相似文献   

9.
海明威以极大的热情在数十篇短篇小说中刻画了尼克·亚当斯从少年到成年的人生道路,形成了尼克形象系列短篇小说。尼克是海明威的自传性形象。通过尼克,海明威表达了他对时代和社会的审视与思考。因此,只有仔细研究尼克形象系列短篇小说,读懂尼克的性格特征,才能更好地了解作家海明威本人以及他作品中所蕴藏的深刻含义  相似文献   

10.
正值金秋送爽、丹桂飘香时节,古都南京喜迎参加’2002“海外江苏之友”活动的200位旅外华夏儿女和海外友人。嘉宾们主要来自美国、德国、澳大利亚、泰国、菲律宾、香港等14个国家和地区的32个社团和企业。他们中既有工商大腕,科技精英,也有政界要员。大家欢聚一堂,共庆’2002“海外江苏之友”活动开幕。这是一次增进广大海外同胞与我省的友好情谊,扩大和加强我省与世界各国、各地区在经贸、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的交流合作的一次盛会。  相似文献   

11.
百年中国英译小说向海外传播了多维的中国形象,但传播过程中“自塑”与“他塑”的中国形象因传播概念偏差、传播向度单一、传播内容与传播成效偏离形成错位或反差,给国家形象海外建构和传播带来困境,造成中国形象海外传播“国内佳、国外不佳”现状。国家形象海外传播要突破困境,改变中国形象海外传播现状,以及国家形象输出策略、内容和目的不协调窘境,一是要匡正传播理念,纠正“宣传”“灌输”观念为“传播”观念;二是要统筹协调双方意识,考虑双方审美意识和价值意识等因素;三是要赢得传播空间与时间,以空间换取时间;四是要倚重“他塑”成就“自塑”,树立“话语中国”中国自塑之话语自信。同时,在提升国家形象海外传播路径时,明确中国形象海外塑造和传播的价值取向和目标。  相似文献   

12.
普特南和罗蒂都是当代美国的著名哲学家。二人既有互相称道的地方 ,又有过一场相对主义的持久争论。二人的争论主要是由于真理观、哲学观和所处哲学立场的不同。普特南是在“哲学里面”讨论问题 ,而罗蒂却在“哲学之后”抽身回顾  相似文献   

13.
冷战期间,美国在全球范围内输出了大量的图书以塑造“美国形象”:一方面,通过宣传共产主义世界的“红色殖民主义”和“邪恶”本质,以反衬自我形象的“光辉”、“正义”和“民主”;另一方面,集中刻画了以“人民资本主义”新范式、“原子和平”形象、“不断进步”的种族关系、“共同的儿童理想国”和“平凡”的美国女性为表征的“美国形象”,力图强化全球受众对美国身份与利益的心理认同,最终赢得冷战的胜利.  相似文献   

14.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美国“爵士时代”的作家弗·斯科特·菲茨杰拉镕的代表作。许多评论家认为《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主角是盖茨比,其实小说中的主人公有两个,一个是盖茨比,一个是尼克。因此,《了不起的盖茨比》是一篇有“二元主角”的短篇小说。盖茨比代表了精神荒废,进而说明了美国梦的贬值与破灭;而尼克代表人们对道德成熟和精神成熟的企盼,是传统道德的代言人,他体现了人们对美国梦残存的一丝希望。  相似文献   

15.
美国评论家认为“可以肯定,在海明威的小说中没有任何人象尼克那么重要,也没有任何人物能更持久地抓住海明威读者的想象”,“尼克不仅在海明威的人物中,而且在美国文学中都是很特别的。”尼克·亚当斯在海明威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在我们的时代》(1925)(以下简称《时代》)中首次出现时,美国作家D·H·劳伦斯就指出:这部短篇集实际上是一部“不连续的长篇小说”,“它在塑造一个人和他的全部历史,对于这个人,我们不需要再知道什么”,这个人就是尼克。劳  相似文献   

16.
艾耶尔在《二十世纪哲学》一书中批评了普特南的思想,认为其节外生枝地谈论本质、必然或可能世界是得不偿失的。普特南对艾耶尔的批评进行了回应与反思,对比了物理的可能性和形而上学的可能性,在对形而上学可能性等模态问题进行辩护的基础上,极富启发性地讨论了分层等同、实体等同等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7.
民主党在2006年的美国中期选举中大获全胜,这无异于宣告了布什政府以军事干涉为典型特征的强硬战略理念的失败,战略克制理念再度受到美国战略思想界的关注。“离岸制衡”便是现实主义者探究美国霸权模式的一种克制战略理念,其理论基础是世界多极化趋势和全球霸权的非现实性,主张美国转嫁海外负担、维持欧亚大陆两端的“平衡多极”结构,以维护美国的实力优势。该战略对美国乐见中日“不和”的流行观点具有较强的解释力,对中国外交战略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8.
陈若曦以她具有生长在台湾、留学美国、回归大陆后又移居加拿大和美国的“三重放逐”的传奇式生活阅历,以及70年代初以“文革”为题材创作《尹县长》等一系列小说,开了“伤痕”文学的先河,80年代在美国创作了以海外华人生活为题材的《远见》等系列小说,为大陆读者所熟悉和热爱。本文从人类文化学角度,就“时代、历史、政治、文化‘夹缝’中的海外华人群像”,“多重文化交汇下的华人心态”和“传统与现代冲突中的女性世界”等三个方面,探讨《远见》对海外华文文学和女性文学艺术世界的独特价值和特殊贡献。析缕《远见》淳厚的文化意蕴和作家重塑华夏民族理想的文化和人格的崇高理想。  相似文献   

19.
当前,一场严重的经济危机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这次经济危机来势猛,并发症多,波及广,震荡深,成为战后最严重的经济危机。在危机不断深化、步步加剧的险恶局势下,资产阶级及其御用经济学家手足无措,一筹莫展,惊呼用来救治危机消除失业的药方——凯因斯主义“出了毛病”,无法解释当前通货膨胀和“萧条”同时出现的“怪症”,他们抱怨至今未能编造出抢救垂死资本主义的新的“经济理论”。尽管凯因斯主义已经破产,在危:机中越陷越深的资产阶级仍然继续抓住凯因斯主义的“反危机”政策作救生圈。与此同时,现代  相似文献   

20.
在《排华法案》实施的61年(1882年-1943年)里,华人成为世界上唯一不能自由移入美国的种族。1906年的旧金山地震为饱受种族歧视压迫的华人提供了成为“土生”公民的契机。而通过他们申请的海外子女出生证,使不少华人进入美国,成为所谓的“契纸公民”。本文旨在探讨“契纸公民”现象出现的历史背景、经济和文化因素,揭示其形成的原因,分析这一现象背后的种族歧视根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