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奋斗的百年实践,透显着对生态文明的追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领导党中央守正创新,创造性地提出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强调“五位一体”的基础保障、提出人民幸福的价值目标、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势、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命题、揭示中国式生态文明建设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密切关联。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实现中国式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指导全面推行绿色生产方式、系统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的长效机制、深刻树立绿色发展理念、积极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坚持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领导,推进人类文明未来样态出现新的可能。  相似文献   

2.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国家生态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行动指南,其内在逻辑体系蕴含鲜明的时代特性和理论特质,主要融于生态文明民生论、生态文明兴衰论、生态文明建设系统工程论、生态文明生产力论、生态文明法治论和生态共赢全球论中。从其逻辑发展脉络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源起于对国内外生态文明思想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孕育于个人价值与家国情怀有机统一的生动实践、展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治理实践的全过程、旨归于引领世界生态文明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发展进程,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在中国的守正创新和历史飞跃,为国际社会推进生态治理和人类生态文明建设贡献了中国生态智慧。  相似文献   

3.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是中国共产党在深刻反思传统现代化基础上提出的科学论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蕴含着生态化与现代化相统一、生态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相统一的深刻义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强生态文化宣传、开展全民绿色行动、积极参与全球生态共建,为丰富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思想、完善现代化理论体系的生态蕴涵作出了原创性贡献,同时为广大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道路选择。  相似文献   

4.
绿色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一脉相承。乡镇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单元和基层单位,承载着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的重大使命。当前,我国乡镇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着政策法规不完善、思想认识不到位、资金投入不足、评价体系尚未建立、产业结构不合理等一系列问题和挑战。对此,要根植绿色发展理念,建立绿色治理体系,强化金融支持,构建科学合理的生态文明评价体系,大力培育生态产业,优化乡镇产业结构,促进乡镇走上绿色新型城镇化道路。  相似文献   

5.
中国式现代化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奠基、开创和不断向前推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深刻阐明了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大时代课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主题,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和方向与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高度一致。  相似文献   

6.
“发展什么样的农业,怎样发展农业”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农业绿色发展理念紧紧围绕这一问题,回答了时代之问。就生成逻辑而言,农业绿色发展理念承续于马克思、恩格斯农业生态思想,滋养于中华农耕文化的生态智慧,凝练于中国共产党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经验,立足于新时代我国国情农情新变化;就核心要义而言,农业绿色发展理念涵括农业绿色发展的基本要求、制度保障、实现路径和价值旨归四个方面;就价值意蕴而言,农业绿色发展理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农业生态思想,为新时代我国农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为全球农业可持续发展贡献了智慧和方案。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概念,其实质是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执政任务和执政目标。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亦首次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应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并举,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布局由"四位一体"提升为"五位一体"。这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与时俱进和伟大创新,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深刻认识,是我们党落实和践行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实践,是对全球气候变暖及发展低碳经济的前瞻性回应,显示了中国共产党高超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时代化、科学化。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族工作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取得了斐然成就又面临新的发展要求。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话语体系是应对新发展要求的必然措施,能够在深刻理解中国特色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伟大成果、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奋斗目标中提供话语支撑。新时代民族工作的创新实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原创话语的生产传播以及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中塑造的深刻共同性为话语体系构建奠定了可能性。加快构建这一话语体系,就要在实践推进中遵循主流意识形态价值主导原则、在内容阐释上坚持创新理论的自觉、在传播载体上实现立体多样。  相似文献   

9.
构建中国特色纪检监察学科话语体系是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实践中,中国共产党根据执政历史方位、肩负主要任务和面临突出问题的变化,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与中华优秀传统监察文化结合起来,以纪检监察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和实践创新,构建了纪检监察学科话语体系的“四梁八柱”,奠定了纪检监察学科发展的坚实基础。中国共产党纪检监察话语体系的百年构建作出了原创性贡献,这就是开辟了纪检监察学科话语构建的中国道路,积累了纪检监察学科话语体系构建的中国经验,形成了纪检和监察合署办公的中国方案,赢得了与资产阶级政党理论竞争的中国优势。  相似文献   

10.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基于人与自然之间的认识、价值和实践关系,建构了一套内涵丰富、逻辑严密、系统完整的世界观、价值观、方法论的逻辑体系。其世界观深刻回答了“什么是生态文明”“为什么要建设生态文明”的根本性问题;价值观包含绿色发展、生态民生、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核心理念,勾勒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图景;方法论强调要正确处理环境与发展、发展理念与制度建设、治标与治本、总体谋划与久久为功、重点突破与系统治理、自主贡献与共同行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和世界未来.纵观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建设历程,从带领人民求解放,改善生存环境到"求美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态环境的需要,与世界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共建万物和谐的美丽家园",反映了党不断增进"生态环境民生福祉"的历史演进.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建设理论是对马克思自然辩证法"人与自然关系"理论与中国"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生态思想的结合、传承与创新,其实践探索展现出特有的实践逻辑,即人民性是其实践基点与目标,公平性是其实践基础,时代性是其实践特征,共生性是其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2.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生态文明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背景下中国共产党人的战略抉择,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新思想,必须要凝聚起生态发展与绿色发展的共识,要处理好生态文明建设中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和水体、土壤污染防治与治理攻坚战。  相似文献   

13.
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的鲜明政治品格,也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对党的自我革命提出了更高要求。总的来看,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中国共产党勇于自我革命,走好新的赶考之路要求中国共产党推进自我革命,推进伟大社会革命要求中国共产党坚持自我革命。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始终饱含自我革命精神,人民是底气之源,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实践提供了发展动力,其他无产阶级政党的经验教训提供了外部动力。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围绕自我革命不断进行话语创新,形成了以初心和使命为内核的价值话语,以先进性与纯洁性为旨归的目标话语,以批评与自我批评为形式的方法话语,以区别于其他政党为标志的特征话语。面向未来,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继续发扬党的自我革命精神对巩固领导力,提升组织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环境伦理、绿色发展和制度体系是生态意识文明、生态行为文明和生态制度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对环境伦理、绿色发展、制度体系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互动关系进行系统分析,探索绿色发展路径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建设,不仅有助于丰富生态文明建设理论,提高公众生态意识文明水平,而且有助于推动生态制度文明的完善和生态行为文明水准的提升,增强政府、企业和公众推动绿色转型和美丽中国建设的自觉性,提高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东岳论丛》2017,(9):12-17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人与自然观新的理论境界、开放视野和博大胸怀,就生态文明建设作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了一系列事关生态文明建设基本内涵、本质特征、演变规律、发展动力和历史使命等的崭新科学论断,全面、系统、深刻回答了当代中国和世界生态文明建设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是人类社会实现绿色发展的共同财富。不论是发达的工业化国家,还是尚未完成工业化的发展中国家,都需要以生态文明科学扬弃工业文明下的伦理价值认知、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体制机制。时代迫切需要我们从哲学和社会科学视角,全面系统、准确科学梳理与研究习近平同志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科学论断,掌握科学论断所蕴涵和体现的精神实质、时代共性和实践要求。  相似文献   

16.
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系列时代问题做出的理论阐述、战略构想与推进策略以及由此所构成的同时具有理论与实践双重维度意涵的政策话语体系,为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富民兴疆是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富民兴疆不仅是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稳步提高新疆各族人民的收入水平,改善各族群众的生活质量,更是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发挥生态文明建设的经济红利和民生价值,在“五位一体”良性循环之中全面贯彻绿色发展理念,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因此,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实现富民兴疆是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基础,在可持续发展的维度下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对于推动新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加强民族团结,巩固祖国边防,维护国家统一,增进中外睦邻友好具有特殊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中国梦以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和社会和谐为基本内涵,探求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历史镜鉴、人民幸福的精神血脉、民族复兴的根本力量。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从语境到文明意识、从理论实践形态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从生产关系范畴到制度建设范畴,无不凸显其战略地位、历史地位的不可或缺性,时代必然性。探求中国梦与生态文明之间的关系,我们发现,中国梦阐释生态文明建设的传统、当下与未来,为人类社会向更高级的文明形态迈进开启新范式;生态文明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绿色属性。  相似文献   

18.
时代的问题就是时代的声音.准确地提出时代的问题,体察时代脉搏的跳动,把握时代发展的规律,是文化创新、建设生态文明的前提.提出建设生态文明问题有其时代的、现实的根源和理论依据.我们必须继承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观,以人为本,在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社会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基础上,共建绿色家园.  相似文献   

19.
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不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集中体现,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传承和创新了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也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不断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努力的结晶。  相似文献   

20.
中国学术界肩负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在21世纪“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的重大使命,基于一个“反思的问题学”视域:要准确揭示“21世纪马克思主义”何以出场、何以发展的现实根基和出场语境,用时代精神、时代内容、时代风格、时代形态、时代话语与时俱进地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就必须深刻解答21世纪的系列时代问题。一是要开辟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使之成为能够引领从21世纪哲学社会科学奔向新科技革命的强大潮流的思想旗帜;二是要深度展开全球资本新变化原因和本质的哲学—经济学批判,深刻把握全球大变局的走向,科学解答“世界怎么了”“人类向何处去”的“时代之问”“世界之问”;三是要把握从“观”到“体系”建构的思维转换,全面建构马克思主义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四是要以“反思的问题学”实现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自觉,推进研究范式创新与协同创新体系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