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2 毫秒
1.
成南达万高铁沿线经济走廊建设是四川省委第十二次党代会做出的重大决策,对此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经济走廊建设具有高铁规划稳步推进、高铁线路战略地位突出、高铁线路辐射带动作用明显、高铁沿线发展前景广阔、高铁沿线重大战略叠加带来的发展机遇巨大、高铁沿线资源禀赋富集独特等有利条件,但也面临产业结构同构、各节点城市经济体量较小且增速缓慢、要素吸纳能力不足、基础设施建设欠账较多、沟通合作机制亟待深化等突出困难,只有坚持思想引领为魂、统筹规划为要、产业支撑为重、基础设施建设为先、要素吸纳为本、沟通协作为急的发展路径,才能推动经济走廊建设尽快取得实质性进展。  相似文献   

2.
纵观全球的高铁格局,21世纪世界高铁的重心在中国,中国高铁的重心在湖北武汉。武汉作为全国高铁中心节点城市的地位已经初步确立并将不断强化。发展高铁经济和相关产业,释放高铁的带动效应,是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最直接、最有效的抓手。发展高铁经济的基本模式可按照"一个平台、两个层面、三个结合、五大工程"的模式有序推进,打造全国首个"高铁经济示范区"。  相似文献   

3.
以安徽省高铁沿线城市为例,探讨在高速铁路影响下安徽省内高铁站点地区可达性的变化和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以2007年高速铁路建成前和2011年高速铁路建成后两年的相关数据,采用加权平均旅行时间和经济潜力两个分析指标,得出安徽省高速铁路的建设和运营不仅提升了安徽省区域内综合竞争能力,更是提高了地区的可达性和经济潜力;修建高速铁路有利于区域内生产要素的快速流动和集聚,加快区域内产业结构的调整,加快区域内"一体化"的发展,加快区域内对外的经济交流,推动区域内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4.
从高铁发展的现状出发,思考分析了其对区域经济与部分产业带来的机遇诸如:经济融合、产业推动和综合辐射效应。以及其对人才与资本流动、产业规划的挑战,以助政府、企业和民众能理性应对高铁的发展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高铁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行体验方式,以其快速化、个性化、舒适化的特点,深受社会各界的关注。在分析京沪高铁旅游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从功能定位、空间结构、项目开发以及路线等方面出发,设计出四个旅游圈和四条精品旅游线路,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其今后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商圈是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产业聚集现象。高铁车站建成之后,大量关联密切的商业企业在高铁车站及其周边空间上的聚集形成城市高铁商圈。对城市高铁商圈进行区位、功能、规模、客流、业态和辐射力的动态性分析和比较,判断不同城市高铁商圈的发育程度,可以调整和优化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指导城市高铁商圈运营,从而促进城市高铁商圈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杜静潇 《金陵瞭望》2010,(18):27-27
鸣——!随着一声汽笛的长鸣,高铁时代呼啸着向我们扑面而来了!沪宁高铁的建成通车,使得“双城记”有了中国版!  相似文献   

8.
9.
高铁经济带是依托高铁综合优势形成的发达带状经济区域,是交通带、产业带和城镇带的综合体。江西加快打造沪昆高铁经济带条件成熟且意义重大。当前,要突出抓好统筹协调、优化布局、开放合作、三产带动、完善配套和吸引人才等六个重点工作,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新动能。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初期的中国由高速铁路建设带动了高铁经济的快速发展,已引起世界的高度关注。因此,有必要对这种新型产业经济发展现象及时进行研究。高铁经济对推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作用和战略意义,但也存在许多问题。我们必须正视这些问题,采取有效对策,保障高铁经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高铁开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特别是中心城市在城市群中对其他城市发展的影响,以京津冀城市群为考察对象,选取区域内1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研究样本,以1995~2017年城市间的面板数据为实证样本,通过构建城市规模、高铁开通两个计量模型,并对模型可能的内生性问题进一步考察、模型的稳健性进行检验,就区域内中心城市是引领带动还是产生“虹吸效应”,高铁开通对城市协同发展有什么影响等问题展开研究。研究表明,城市规模对城市间的经济协同发展有影响,人口规模、经济规模以及土地规模的不同集聚导致这一影响效应不同,城市间的地理距离对这一影响效应存在明显的调节作用; 同时,高铁开通这一外生事件对城市间的经济协同发展也有影响,且高铁开通在城市规模对经济协同发展影响的路径中也存在显著的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12.
我国高铁技术的发展现状、前景决定了铁道类高职院必须着眼于自身发展历史,结合地方区域经济发展,通过铁路元素的渗透、开展校企合作和社会培训等方式,打造铁道类高职院专业建设特色。  相似文献   

13.
实施以站城融合为内涵的高铁站区土地综合开发是推动铁路建设和城市建设融合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高铁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高铁站区土地综合开发涉及包括中央与地方政府、铁路主体、社会企业多主体利益。如何建立科学有效的合作开发模式和利益分配机制,形成合作共赢局面,是在高铁站区土地综合开发市场化实践过程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基于多主体博弈视角,在分析高铁站区土地综合开发功能定位、站区选址区位特点基础上,将高铁站区土地综合开发分成三类:城市综合体高铁枢纽,一般开发型站区和单一交通功能为主的站区。高铁站区土地综合开发应坚持“分类管理,一站一策”开发策略,根据不同开发类型因地制宜地建立开发模式。城市综合体高铁枢纽型站区宜采用政府主导、统一规划开发模式;一般开发型站区宜采用地方政府与其他主体平等协商,共同规划、共同建设开发模式;单一交通功能型站区宜采用地方政府给予大量政策支持,吸引其他主体参与的开发模式。沿江高铁汉阳站站区的土地综合开发模式实践探索,初步验证了城市综合体高铁枢纽型站区土地综合开发模式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流动空间的形成是多民族国家社会整合和边疆治理的重要基础。在现代社会中,与交通运输发展密切相关的流动空间促使时空格局持续发生变化,为国家认同的形成与强化奠定了坚实基础。作为一种流动空间的生产与再造,少数民族地区高铁的发展既是“流动的治理”,也是“治理的流动”,兰新高铁、南广高铁等少数民族地区高铁列车的开行通过物理空间与社会空间的双重构建,不仅从社会关系、价值观念和身份认同等层面促进了民族融合与民族团结,为各民族成员构建国家认同提供了可视化框架,而且具有特别的符号象征意义,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挥了关键作用,有助于提升边疆社会治理效能,也为边疆民族地区交通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5.
地缘战略是指"利用地缘关系及其作用法则谋取和维护国家利益的方略"。客观的地缘位置、改革开放实践及外部环境变化决定了中国地缘战略必须重视东西平衡的原则。高铁作为一种新型交通工具,在推动国内建设、跨国合作方面具有明显的综合效益,为中国打破安全困境,走向世界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6.
现代物流已逐渐成为企业创造利润的主要途径,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具体体现,保障了整个国民经济的高效运行。国民经济的发展对铁路运输业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高铁货运具有成本低、耗时短、准时率高等诸多优势,也不像航空货运极易受冰冻雨雪等天气因素的影响,因而实施高速铁路货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可以大幅提高货物的运输效率,是实现铁路运输与现代物流的融合与发展的关键路径。由于中国庞大的货运需求及铁路自身的限制因素,高铁货物运输存在供需矛盾及自身的结构性矛盾。采用定性及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中车公司开发的3X餐货两用车的特性和优势入手,通过定性分析指出该系列动车组是解决现存货物运输问题的有效途径; 以京沪高速铁路线为算例,定量地分析后认为在主要高铁线路运行新型餐货两用车预期带来的经济效益。研究结果表明:中车公司研发的3X新型高铁列车的投入运营,不仅在客运方面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在货运方面也会积极推进高铁运输与现代物流的融合,是适应中国国情及铁路发展前景的铁路产品,能够为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中国经济总量的不断扩大、基础设施的不断投入,中国高速铁路建设进入高速发展期。随着几大客运专线的全线贯通,区域经济发展将迎来"高铁时代"。而作为中国远程的第一条真正意义上的高速铁路京沪线,运行两年时间里,在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无疑彰显了中国铁路的投资价值。本文通过京沪高铁发展背景、开通运行现状分析,结合徐州当前的经济发展现状和高铁运行对城市经济社会影响,提出徐州如何利用高铁运行这一机遇,带动苏北地区发展,加快全面小康建设进程,提升城市竞争力,为徐州未来新一轮大发展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高铁背景下铁路大学生培养与使用意义进行阐述,对大学生在培养和使用中凸显的问题进行思考,提出对策,以利实践。  相似文献   

19.
高铁差别定价是指在不同的具体情况下,虽然是同一线路同一距离,但制定不同的票价。对高铁实施差别定价,有利于提高其运力资源的利用率、平抑上座率的波动性、增加高铁企业的商业收入,也有利于让更多顾客分享科技进步成果。为此,应依据订票时间、出行时间、出行人群、乘车区间、乘车方向等维度在票价形成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效果,普遍实施差别定价,尝试多维度折扣而且折扣力度足够大。  相似文献   

20.
智慧高铁全生命周期经济性研究包括对智慧高铁全资产、全产业链和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化技术经济战略、策略和方法的研究。智慧高铁全生命周期经济性研究对我国智慧高铁建设发展意义重大。根据京张高铁的实践,智慧高铁全生命周期分析框架可以从建设和运营两个阶段来考虑,建设阶段包括工程设计、工程施工、装备建造、车站建设四个方面,运营阶段包括设备维修、运行安全、灾难防护、能源环境、运输组织、企业管理、服务质量七个方面。智慧高铁全生命周期经济性研究应涵盖五大研究方向和三大核心问题。五大研究方向,即:智慧高铁经济理论内涵、生产函数系统模型、产业生态链复杂经济性、经济社会复杂经济性、激励机制规划设计。三大核心问题,即:智慧高铁全生命周期的技术先进性与经济合理性最佳结合问题、智慧高铁产业生态链可持续发展理论与方法论问题、全生命周期下经济社会复杂经济性的理论和关键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