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浅草—沉钟社作家从人道主义伦理观出发,在客观再现现实、改造现实的“为人生”艺术观指导下,真实地描画了20世纪20、30年代中国破败乡村的人生面影。他们抓住土地与农民的关系,既站在农民之中,在“物质”存在层面上以“爱”的方式表现了土地给农民带来的悲哀;又站在农民之上,在“精神”生活层面上以“憎”的方式剖示了土地给农民带来的局限和精神痛苦,从家庭和社会两个层面集中揭露了封建等级意识对农民的戕害,从而表达了从物质上关心农民、从思想上解放农民的真诚愿望。浅草—沉钟社的乡土文学创作与同时代的乡土文学表现出了共同的价值取向,他们对破败乡村人生面影的描绘丰富了中国现代乡土文学的画廊。  相似文献   

2.
乡土文学一直是中国20世纪文学的一大板块。从五四那一代人笔下破败的乡村到沈从文的《边城》那样的现代田园牧歌再到革命年代里《创业史》、《艳阳天》那样激励过两代人的浪漫梦想以及改革年代里那些反思农民悲剧命运的文学思潮、记录乡村变革的篇章,还有,那些怀旧、"寻根"的感伤情绪……乡村文学的嬗变已经成为中国社会巨  相似文献   

3.
百年中国的主流文学不是意识形态意,义上的主流,而是"题材"意义上的主流.主流文学在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左右下,出现了两次转折:一次是乡土文学向"农村题材"的转移,发生于20世纪40年代初期.中国主流文学在思想倾向和审美取向上发生了重大变化,在思想倾向上,是民粹主义的民众崇拜;在审美取向上是暴力美学崇拜.另一次是"农村题材"向"新乡土文学"的转移,发生于80年代初期.这一转向,使中国主流文学的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个变化最重要的特征,一是对乡村中国"超稳定文化结构"的发现;二是乡村叙事整体性的破碎.这两次转移并不是简单的历史重复,但对农村题材意识形态性的否定却是未做宣告的表达.  相似文献   

4.
从乡村到城市的流动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最为广泛的社会潮流.在此背景下,农民工不仅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更成为世纪之交"乡下人进城"文学和"底层写作"的主要表现对象.仔细考察我们不难发现,在当下的农民工主题写作中,对人物的命运结局设置存在两种叙述模式,或是留在城市,或是返回乡村.乡下人怀着渴望与憧憬从乡村逃离来到城市.而城市生活的碰壁与对乡村的眷恋则使他们纷纷踏上归途.与"乡下人进城"相对应,"返乡"不仅是一种现实选择,更是一种包含丰富意味的文学形式.  相似文献   

5.
论历史文学文本的结构形式吴秀明一、文本的结构形式古往今来历史文学汗牛充栋,主要的文本结构形式大致有具象、意象、心象三种。当然,这样的结构形式并非玄妙之物而令人无从把握,它主要是指作家的思维选择以及由这种选择所带来的相应的外在形式;它既是主体的,又是由...  相似文献   

6.
席宇  宋学清 《学术探索》2023,(5):150-156
文学宏大叙事从出现伊始就表现出对重大历史事件和社会问题的关注,要求作家在占有大量文学材料的基础上,以中国经验与宏大叙事结构去讲述中国故事,保证文学历史叙事的真实性。21世纪,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呼唤伟大的文学作品,宏大的历史召唤文学的宏大叙事,而宏大叙事的世纪回归又积极推动了“新乡土史诗”的文学书写。“中华民族新史诗”既是新时代文学的精神追求,也是“伟大的中国小说”的自觉追求。宏大叙事能够历史地审视中国乡村的现代转型,预见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前景,承担起讲述中国乡村大故事的历史重任。  相似文献   

7.
1980年代以来,民间宗教重新在乡村社会活跃起来。民间宗教现实活动呈现出如下特点:一是公开建造庙宇或殿堂;二是随着民间宗教在乡村社会的复活,一些教派开始整理、印刷自己的经卷。作为教内信徒修习教义思想的读物;三是民营企业家或当地一些村干部跻身民间宗教,并大多成为当家师傅;四是“信而不仰”与“信仰而不归属”。这些充分说明乡村社会至今仍有民间宗教生存与发展的肥沃土壤。  相似文献   

8.
探讨道家文化与乡土文学的内在关联,发现其发生机制都有“原乡”的召唤,精神契合于充满“怀旧”情绪的“乡愁”.遍布乡村大地的民间道教信仰,以内在的生活观念或外在的巫风民俗构成乡土文学的一道风景线.农民既是乡土文学的舞台主角,同时也是道家文化的主要承载者,这使乡土文学书写不能不深具道家文化意蕴.乡土文学与道家文化的关系必须放在整个中国文化与文学传统的语境中来理解和认知.  相似文献   

9.
宪政中国及其当下法学任务——基于历史考察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法律和法学建立于中国的社会现实和民族法制发展的实践基础之上,同时呼应全球化、现代化的时代主题.事实上,传统中国法律文化的儒家传统中不仅具有民主的种子和胚芽,而且宪政民主是中国文化中道德精神内在发展的本质要求;而形成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当下中国法的历史曾一度在理念与制度建构上谱写了宪政民主的新篇章.我们必须充分认识中国法的上述传统及其当下历史在中国法学主体性重建中的重要意义,同时在全球化大背景中深入探究"中国"的真正意涵,从而准确把握当下中国法学研究的历史任务和中国法的时代主题.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个坚守人文精神、恪守启蒙立场的学者,在此篇访谈中,丁帆先生回顾了自己三十年的学术道路,理性而分明地阐述了对于"十七年文学"、"文革文学"、乡土文学、新世纪文学、文学史治史方法等研究领域的学术立场和建构理念,具有论辩性地批判了当下学界某些文学批评价值观念和风气,并表达了对于未来文学的期待,体现了一代人文学者清醒的历史观念、浓重的忧患意识、独立的批判精神和辩证的审美眼光.  相似文献   

11.
当下中国文学需求的培植和文学教育问题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下中国人对文学需求的萎缩有历史和现实两方面的原因。要重振文学在社会生活中的影响,必须培植人们的文学需求。文学教育是培植文学需求的重要途径,但我国目前的文学教育本身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对这些问题需要反思,并提出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2.
新时期以来,当代中国深刻的社会变革,推动着文学不断发展变化。文学在经历了种种探索、实验之后,各要素相互影响、共同作用,中国文坛各种文学现象纷至沓来、此消彼长、精彩纷呈,构成一幅复杂而丰富的繁荣景象。正确分析、评估这些文学现象,对于把握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试对其中若干现象与趋势作粗浅的探讨。一、乡村的退潮与城市的兴盛中国有着强大的乡村传统,乡村是社会的基本组织形态。“五四”前后,中国现代最初的城市化,把一批知识青年从闭塞的乡村卷入城市,他们在与现代文明的冲撞中,或忧患、或焦躁、或痛苦、或矛盾,…  相似文献   

13.
王云芳 《理论界》2012,(8):100-101
朱西宁是台湾著名作家,当下文学史中对其评价存在偏颇。他的创作坚守民间立场,从"五四"乡土文学的传统中脱颖而出;他以儿童视角结构小说,轻逸地反思现实世界,避免了政治意识形态与知识分子立场对民间的遮蔽;他化用民间文化的经验与想象,延续了中国传统的民间文化资源,形成了更忠于文学本体的现代审美风格。  相似文献   

14.
刘成才 《学术论坛》2012,35(12):166-171
新世纪的当代文学研究在解构八十年代文学叙述成规和话语权力的同时,强化了文学社会主义想象的一致性与合法性;知识化维度建立了学科范畴的知识独立性,为"中国"阐释提供了持续的动力。当代文学研究在重述全球化格局中的"中国"主体时,也因强烈的现实诉求瓦解了学科的思想和学术能量,丧失了学科合法性。研究者应深刻把握当下中国社会危机,重建既承继"中国梦"又表征"中国痛"的批判知识和当代文学研究的合法性。  相似文献   

15.
新中国成立以来,乡土文学研究先后形成了三种范式:革命范式、“新启蒙-纯文学”范式、“现代性反思”范式。每一种研究范式的生成,都内在于时代政治之中,都有其具体的现实针对性,在一段时间内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三种范式及其背后不同的政治文化逻辑,构成了当代中国乡土文学研究的内在张力与矛盾。今天的乡土文学研究需要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框架下拓展研究视域,整合经验,补齐不同研究范式的短板,真正实现对“启蒙/救亡”“文学/政治”等二元解释架构的超越,重建乡土文学与历史肌理之间的关联。  相似文献   

16.
社会转型打破了传统旧有的生活方式,带来了乡土文化的现代转型,乡土文学的内涵与外延也随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现代乡土文学的"乡土"含有乡村之意,但其内涵更多指向本乡、本土、本国.而当代,乡土文学在萌发初期时鲜明的民族复兴意味和启蒙精神逐渐弱化,转而关注现实中国的文化之根,乡土文学的定义越来越精准,意义范围也愈加狭窄.中国的...  相似文献   

17.
《江西社会科学》2013,(9):76-80
陌生化是形式主义文论区别文学与非文学的标准,它主张突出文学的独特性,用手法技巧表达诗意性的人生体验。陌生化以美学性修辞的方式曲折、隐晦地暗指现实,该理论与社会、历史的复杂关系构成了其内部的阐释张力。从审美客体、审美主体、文学建构、文学演变等角度剖析,陌生化在语言与技巧、感知与认知、材料与形式、共时与历时的处理上会出现种种语义悖论现象。因此,陌生化应突破艺术与现实、内部与外部的界限,在美学话语与社会现实之间进行历史转义式的理解。  相似文献   

18.
文学是伴随着社会的存在而决定其存在的状态。民族的孤立存在决定着文学的孤立状态,原始的生活方式决定着文学的封闭型发展。也就是说,文学的存在与发展并不取决于文学自身,也不以文学家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而是取决于文学从属于什么样的时代和附和于哪种类型的社会系统。文学在它漫长的孕育演变过程中,经历了从民族文学的孤立存在与封闭型发展的存在过程。而这一过程,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变更和人类对世界把握的历史过程是相契合的、相一致的。因此,它既是人类对历史存在和世界历史的一种把握,也是它的必然结果。对文学的这种孤立存在与…  相似文献   

19.
虽然沦陷区女性文学关于城市的书写只能作为一种"异质"的书写方式进入作为书写重心的乡土文学,而且背负着现实政治的沉重负担,但它却以其创作实绩构成了战争时期女性文学的重要一翼.女性书写对于市民阶层生活的精准把握颠覆了传统的审视城市的眼光和角度,将日常的凡俗生活写出一派泼辣景象.  相似文献   

20.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新乡村建设的大规模开展,不断增长的乡村现代体验要求文学必须做出回应,这使得学界关于“新乡土写作”的讨论从未间断。但研究者对何为“新乡土写作”及其该如何发展还没有定论。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学界对当下乡土小说创作庞大、凌乱而又碎片化的写作现状还缺乏深度梳理,另一方面是乡土写作观念没有实现转型,呈现了一种“21世纪的乡村现实与20世纪的乡土创作理念”整体倒挂的局面。“新乡土写作”改写了很多过去的书写命题,使乡土文学在发展中容纳了更多的现代性,它对乡村生产、生活方式与农民精神的描写都已经摆脱了传统乡土叙事的框定,它的很多形态是在过去的写作中没有的,同时也很容易遭遇各种批评和非议。新乡土写作”的难点其实不在于“破”,而在于“立”,在乡村性逐渐发生迁移的背景下,要适应它的新特质和“不足”,积极关注它的未来进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