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处于改革开放前沿的佛山市,从1979年到1986年短短的八年间,经济的发展是令人瞩目的:工农业总产值由1978年的33亿元上升到1986年的128亿元,增长2.87倍,年均递增18.4%,比全省的增长速度高出6.4%;1984年已实现工农业总产值第一个翻番;1987年达到157亿元,比1986年增长22.7%,预计1988年工农业总产值将达到170亿元左右,提前12年完成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的经济发展目标;国民收入由1978年的17亿元跃升到1986年的54.29亿元,增长2.2倍,年均递增15.6%,比全省高4.7%;人均国民收入1495元;1987年国民收入达78亿元,比增16.95%;1986年农村经济总收入达93.36亿元,比1978年增长5.7倍,年均递增24.3%;农民人均年收入1986年为1016元,比1978年增加了800  相似文献   

2.
胡耀邦同志在党的十二大报告中指出:“从一九八一年到本世纪末的二十年,我国经济建设总的奋斗目标是,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力争使我国工农业的年总产值翻两番。”这不仅给全党、全国人民进一步明确了今后的工作方向,也为我区各族人民指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美好前景。 三十多年来,党和国家十分重视我区的经济建设,从一九五○年到一九八一年全民所有制单位基本建设投资额就达一百八十多亿元,新增固定资产一百三十多亿元,城乡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工农牧业生产已经走向稳步发展的道路。 尽管我们取得很大成就,但就基本建设投资效益而言还是很不理想的。 从投资系数看,全国“四五”时期平均投资系数为3.76元,即每增加一元的国民收入,需要投资3.76元。这个数字比国外先进国家约高1.5左右。而内蒙的平均投资系数是3.25,较全国稍低一些。 从投资利用系数看,我区1950年至1979年三十年间完成投资一百六十九亿元,形成固定资产一百二十四亿元,交付使用率为73%。比“一五”时期的81.4%降低24.2%。可是已经形成的固定资产却有相当一部分没有使用。据调查,1981年我区有1507个全民所有制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其中就有600个亏损企业,亏损面达39.8%还多。乌兰察布盟86个工业企业,  相似文献   

3.
<正> 建国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也经历了几起几落的过程,走了一条曲折的道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资金使用方面存在着占用多、周转慢、效益差的弊病.据统计,"一五"时期,国营工业每百元产值占用流动资金是28.50元,商业每百元销售收入占用流动资金是44.50元.而到1979年,国营工业每百元产值占用流动资金为33.60元,商业每百元销售收入占用锍动资金为51.78元.1979年和"一五"时期相比,国营工业每百元产值多占流动资金5元.商业每百元销售收入多占用流动资金7元,如按1979年工业总产值计算,仅工业企业全年就多占用流动资金约300亿元.最近几年,虽然国民经济经过了初步调整,但企业流动资金的使用情况并没有明显好转.这说明,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我们还需要很好地认识和掌握资金循环的规律,下大力做好这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4.
一、问题的提出1981年冬,酃县开始全面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生产力,推动了农村经济的蓬勃发展,使老区面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1989年,全县农业总产值达11352万元,按1980年不变价格计算,为6094万元,比1980年增长1786万元,增长41.45%,人均国民收入达879元,比1981年增长2.7倍,粮食总产量1990年达91651吨,比81年增加19000吨,亩产量增加近100公斤,人平口粮接近400公斤,基本上解决了温饱问题。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区的经济效益低,财政收入少,资金不足,是四化建设上的一大困难。一九七九年至一九八一年的三年间,工农牧业总产值平均每年递增百分之十一点六,国民收入递增百分之十三点二,而财政收入却递减百分之四点五,一直徘徊在四亿元左右。为么什财政收入不能与工农牧业总产值同步增长,甚至还有所下降呢?其主要原因: (一)我区的经济结构,产品结构严重不合理.企业的经济效益太低。拿国营工业企业来说,一九八一年平均每百元固定资产创造的产值,全国为91.98元,我区是39.70元,我区历史最好水平的一九六五年曾经达到107.02元;每百元工业产值创造的利润和税收,全国平均是24.74元,我区是15.93元,我区史史最好水平的一九六五年曾经达到35.91元。再拿商业企业来说,每百元销售额平均实现的利润,一九八一年全国平均为6.22元、我区是1.14元、居全国倒数第一位;我区史史较好的水平的一九六八年曾经达到4.76元。今年以来,我区的经济效益有所提高,但仍不够理想。上半年,全区地方国营工业企业的亏损面高达百分之五十点三。上述对比数字,尽管口径可能不尽相同,但足以说明,当前我区工商企业的潜力是很大的,经过努力也是可以挖掘出来的。  相似文献   

6.
国营工业企业利润分配,如何兼顾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的利益,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本文拟结合我区情况,作一些分析探讨,同大家讨论。在扩大企业自主权以前,广西的财政收入,1978年占国民收入21.75%,但从1979年以后,比重就直线下降:1979年占15.99%,1980年占14.6%,1981年占14%。近三年,我区国民收入同1978年相比,每年平均增长16.1亿元,而财政收入每年平均却减少1.8亿元。1981年用于文教、科学、卫生、行政和救济等项支出,相当于当年全区的财政收入。这几年,我区是靠紧缩开支来求得收支平衡的。造成这种困难的原因,除了经济效益低,近年来经济调  相似文献   

7.
效益与结构是工业经济这个系统中两个密切相关的子系统。效益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结构的合理化程度。本文在分析1979年以来我国工业经济效益变化特点的基础上,剖析不合理的结构对提高工业经济效益的制约作用,从调整结构的角度探讨提高效益、走出困境的途径。 一、1979年以来我国工业经济效益的走向及其特点 1.工业生产增长速度与工业经济效益出现相背运行的趋势 从经济增长速度来看,我国工业总产值从1979年的4681亿元增长到1990年23851亿元,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2.1%。这的确是一个很值得骄傲的速度。但是,我们对经济增长的评判,不能仅局限于速度本身,而要进一步分析支撑经济增长速度的各种要素的构成。对经济增长起决定作用的因素,主要是资金、劳动的投入量和经济效益的增幅,即投入×效益=速度。  相似文献   

8.
赵紫阳总理在五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千方百计地提高生产、建设、流通等各个领域的经济效益,这是一个核心问题。”但是在上述各领域中,损失和浪费现象目前仍严重存在。就企业的燃料、原材料和动力消耗指标而论,不仅落后于各先进国家的水平,甚至还有三分之二没有达到我国的历史先进水平。全国工业企业平均每百元产值占用的流动资金额达31.10元,与1965年的28.10元相比高出11%。1980年国家预算内的国营工业企业,每百元产值实现的利润为16.70元,比1955年下降了11.40元,工业企业流动资金平均周转期1980年为116天,年周转3.1次;1965年平均周转期则为74.8天,年周转4.8次。基本建设现在每百元投资可增加财政收入11元,而“一五”时期则是这个数字的一倍——22元。可见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潜力是巨大的。  相似文献   

9.
改革十年来,河南省工业发展迅速。1989年工业总产值达到953.24亿元,比1979年的193.49亿元增长近4倍,平均每年递增17.3%。但工业经济效益却并未取得相应的成绩。因此,了解工业经济效益的历史和现状,并对之作出客观分析,提出良策,对工业的健康稳定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河南省工业经济效益现状和历史的统计描述 河南省1989全部独立核算工业总产值为669.89亿元,比1988年的552.92亿元增长21.16%。但从净产值和利税总额看,1989年独立核算工业净产值为191.51亿元,比1988的170.40亿元增长12.38%;实现利税93.9亿元,比1988年的85.81亿元增长9.43%,都低于产值增长速度。下面我们就1989年河南省全民所有制独立核算工业的经济效益状况进行分项考察。  相似文献   

10.
今年,新疆围绕着经济发展中遇到的工业速度回升与经济效益下降,企业资金紧张与资金占用不合理,市场结构性疲软以及结构调整进展迟缓等矛盾,认真开展了“质量、品种、效益年”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治理整顿第三阶段的主要目标已基本达到,国民经济已步入稳定发展时期。预计全年国民生产总值达282.51亿元,比上年增长11%,国民收入达231.66亿元,增长9.9%,社会总产值达527亿元,增长11.9%。但经济生活中存在的效益不高,财政困难,结构不合理等深层次矛盾仍很突出,今后宏观调控取向应以调整结构为重点,提高经济回升质量,促使国民经济实现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1.
一、秩序演化:1979——1988年经济秩序变革的格局中国十年改革、开放,经济增长成绩斐然,举世瞩目.1979年至1986年,社会总产值每年平均递增10.1%,国民收入平均每年增长315亿元.1986年同1978年相比国民生产总值增长102%,国民收入增长95%,国家财政收入增长98%,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农村人均纯收入由134元增至424元,城市人均生活费收入从316元增至828元,剔除价格因素,分别增长160%和80%,居民储蓄存款由210.6亿元增至2300亿元.在世界经济普遍不景气、低速发展的八十年代,中国经济所带来的高速发展充分证明改革、开放的正确.然而,透过社会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2.
<正> 新中国建立后的40年,山东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辉煌的建设成就.这里可以列举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些最主要的数字来说明这一点:1988年,山东社会总产值达1774.2亿元,比1949年的41.59亿元增长4165.93%;国民收入657.54亿元,比1949年的27.41亿元增长2298.91%;工农业总产值1503.23亿元,比1949年的37.69亿元增长8888.41%;工业总产值(按新口径)1193.68亿元,比1949年的7.93亿元增长14952.71%;农业总产值(按新口径)309.55亿元,比1949年的47.19亿元增长555.97%.山东这几个国民经济的主要指标,都居全国前4位,说明山东确立了在全国的经济大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一 1982年9月,党的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制定了我国从1981年到本世纪末的二十年经济建设的奋斗目标。这一目标要求我们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力争使我国的工农业总产值从1980年的7,100亿元增加到2000年的28,000亿元左右,从而使我国的经济实力和国防实力大为加强,使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达到小康水平。以后,党中央领导同志又多次讲  相似文献   

14.
1989年下半年以来,工业经济效益下降一直是企业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特别是1990年以来,主要经济效益指标持续下降,其幅度之大,波及面之广,是近十几年来所未曾有过的。1990年与1989年相比,全省预算内国营工业企业利税下降29.41%。其中,销售税金下降5.47%,利润总额下降54.20%;企业亏损总额增加3.98倍,可比产品总成本上升5.01%;产成品资金年末占用额增加32.07%,定额流动资金周转天数为119.07天,减速17.53天;每百元产值提供利润为4.24元,每百元销售收入提供利润为3.20  相似文献   

15.
<正> 改革开放十年,广东经济发展很快.1979~1988年,按可比价格计算,全省社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15.2%,国民收入平均每年增长12.2%.但值得注意的是,财政收入(指预算内,下同)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却逐年下降,已由1978年的23.4%降至1988年的11.9%.下面先就全国和几个省市的情况,作一个比较.  相似文献   

16.
从表中可以看到:一,W以及C、V值在逐年增长,W值1981年比1980年增长5.6%,净增1.5亿元;1982年比1981年增长5.3%,净增1.51亿元。C值1981年比1980年增长4.1%,净增0.69亿元;1982年比1981年增长9.7%,净增1.69亿元。V值1981比1980年增长16%,净增0.35亿元;1982年比1981年增长4.7%,净增0.12亿元。二,与此同时,m中的税金则是先增后降,m中的利润逐年下降。1981年比1980年下降5.5%,净减0.19亿元;1982年比1981年再减5.7%,又减少了0.19亿元,使  相似文献   

17.
河南省工业生产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是解放后建设的新兴工业基地之一。有一万多个企业,固定资产达160亿元,摊子不小,且地处中原,资源丰富,交通方便,优势多,潜力大。但由于主观和客观上的原因,我们的经济效益很不理想。1980年按人口平均计算的国民收入只相当于全国的70%,人均财政收入只相当于全国的50%。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3%左右;每百元固定资产创造的税利低18%左右。同过去相比,我省许多经济指标还没有达到历史上最好的水平,如我省每百元固定资产提供的产值,1952年为280  相似文献   

18.
我区税收增长缓慢的原因较多,主要有: 一、工农业生产发展不快,经济效益较低。生产是税收的基础,从一般意义上说,生产是税源,生产发展了,为税收提供丰富税源,税收才能增加。我区1979—1984年工农业总产值平均递增6%,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9%,人均工农业总产值1984年列在各省、市、自治区的第27位。1984年全国工农业总产  相似文献   

19.
<正>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形势发生可喜巨变。1986年农村社会总产值达7544亿元,按可比价格算(下同),比1978年增长1.7倍,平均每年增长13.2%;1986年平均每个农村劳力创造的社会总产值达1979元,比1978年提高了1.2倍;1986年平均每个农民纯收入为424元,比1978年的134元增加290元,扣除物价上涨因素,收入增长1.6倍;1980年农村贫困户还占总农户61.6%,1986年已下降到11.3%;1986年全国农副产品商品率已达58%,社会农副产品收购总额达1990亿元,比1978年增长1432亿元。这几年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以年均递增27.9%的速度飞速发展,1986年总产值3500多亿元,已占农村社会总产值47%,1987年又有较大发展,吸收了八千万农村劳力,在农村经济中已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目前农村经济形势发展喜人,农业生产形势却有点令人担忧。近年来全国物价上涨较快,肉、蛋、鱼、菜等副食品上涨幅度较大,粮棉油糖等凡沾上“农”的东西,都有点紧张,许多大中城市猪肉又实行凭票供应,对此人们议论很多。农副产品紧缺,市场价格  相似文献   

20.
一九八一年数字单位人均国民收入鲤平竺一…一皇一粤 393…326每一劳力平均国民收入{(元)(元)913857几OJ皿占一内Ono-月住一八Oodl只d一,曰9︺一一矿而扁为互升粮餐厂而刃(农业) 2074农业劳动力人均产值 平均亩产549377每百元农业生产费用纯收入238l72623社员人均纯收入223202{23 185一一一万人丁一(工业) 每百元资金实现的利税每百元固定资产提供的产值每百元产值占用的流动资金(元) 一 5。5一27兮‘一八匕夕一一Q自(元)(元)37。556。4流动资金周转天数二画二…瓜厂…250。6(元)118156373业企业率工产制生有动所劳民员全令.全国与宁夏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