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交际语言教学的形成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介绍了交际语言教学的形式和发展的过程,简述了几位著名语言学家的理论对它的影响,其次探讨了交际语言教学的语言理论,即语言是交际的工具,语言教学的目的是开发学习者的交际能力;最后,讨论了交际语言教学的学习理论以及交际语言教学在我国外语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和意义。  相似文献   

2.
始于 70年代的CLT ,作为一种语言教学思想 ,其核心是语言作为一种交际工具来教、来学、来使用。学外语是为了交际 ,教外语就是要培养学习者的交际能力 ,外语教学的过程即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习得过程。本文在对CLT理论研究的基础上 ,探讨了农林高校外语教学在实践这一理论的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误区 ,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交际能力包括语言交际能力和非语言交际能力两个方面,外语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交际能力,非语言交际是外语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本文旨在强调非语言交际的功能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影响,并就目前外语教学忽视非语言交际的现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语用失误与外语教学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语用失误系语言运用中使交际行为中断或失败的错误。作为语用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它对于我国外语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语用失误可分为语用语言失误和社交语用失误。语用失误的频频发生与语言能力中心论在我国外语教学中的长期的主导地位密不可分。在外语教学中 ,引入语用学理论 ,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 ,对提高外语学习者的交际能力是重要的和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交际能力理论、交际教学原则促使外语教学研究从以教学方法为中心转向以学习过程为中心 ,促使外语教学的重点从句子水平的形式准确上升到语篇水平的意义流利 ,从而引起外语教学理论的革命和外语教学实践的飞跃。探索交际教学的策略和方法的突破点在于 ,如何在外语教学实践中妥善处理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的关系 ,将来形成的占主导地位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应该是以培养交际能力为最终目的、个性化的、多样化、折衷化的。  相似文献   

6.
外语教学是注重传授语言知识还是培养语言技能,历来是教师们争论的焦点。实际上这是两种语言观和语言习得观在外语教学上的反映。就外语教学的实际情况而言,强调语言技能即交际能力的培养无疑是正确的。但当前片面强调“交际能力”而忽视“语言能力”的倾向值得注意。交际法把注意力集中在理解上,相对地忽视了分析的方法。从心理语言学角度看,理解恰恰是一个知识积累的过程。一个学生感知并学习的东西,取决于他具有的并不断充入新信息的认知结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语言连续统一体中相辅相承的两个方面。语言知识不等于语言技能,但语言技能却应该包括语言知识。知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上升、转化为技能。  相似文献   

7.
对语言"交际能力"理论的反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美国转换生成语法的鼻祖Noam Chomsky针对行为主义的语言理论首先提出了"语言能力"的概念.20世纪70年代,美国语言学家Dell Hymes又在"语言能力"的基础上提出了"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 competence)说."交际能力"理论与M.A.K.Halliday功能语言学理论在现代语言学的历史上对应用语言学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近30多年来应用语言学中的主流外语教学理论--交际教学法的理论基础即来源于此.然而随着现代语言学理论的发展,"交际能力"说不断暴露出其自身的局限性.譬如,Dell Hymes的"交际能力"理论与M.A.K.Halliday的功能语言学理论都忽视了交际过程的认知特点.本文通过分析"交际能力"理论与功能语言学的相关观点,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探讨语言的交际能力问题.  相似文献   

8.
跨文化交际能力越来越多地被提到外语教学日程上来 ,它必将对我国的外语教学产生直接的影响。本文针对中西方文化差异 ,探讨了文化因素在语言交际中的重要性 ,指出了文化能力、交际能力是跨文化交际成功的直接因素 ,深化这方面的研究既有理论意义又有现实的意义 ,并将最终对我国的外语教学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从功能的角度看 ,语言首先是交际工具。因此 ,外语教学应将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作为第一目的。交际的最高原则为得体 ,交际内容的制约机制即语境。本文旨在从语境的角度对培养学生交际能力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结构法与交际法是两种不同的外语教学理论。结构法以行为主义理论为依据 ,认为语言习得是习惯形成的过程 ,目的是获得语言能力。准确无误被认为是衡量语言学习的标准和尺度 ,其操作往往采取句型—操练—再操练这样一种机械、呆板的模式。结果往往事倍功半。交际法以认知主义为原则 ,认为交际能力是语言的最终目标。交际活动是语言学习的核心。常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交际能力包括语言知识和能力、社会语言能力、语篇能力、应变能力.交际能力理论强调在教材中体现语言材料的真实性;强调整个语言教学应围绕交际过程展开,即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创设生活、工作情景,把学生置于尽可能真实的语言环境中,使他们能身临其境进行交际,从而提高外语交际能力,达到外语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外语教学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明阁 《南都学坛》2001,21(2):114-116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语言能力、非言语能力、跨文化理解能力和跨文化交际适应能力等方面所构成的综合能力。外语教学的根本目标在于培养跨文化交际的人才 ,外语教学要涉及到语言、文化、交际三者之间的关系 ,而它们之间的关系正是跨文化交际的一项内容  相似文献   

13.
外语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掌握语言进行交际。日益增长的国际交流使交际语言教学法得到广泛的接受和应用,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交际语言教学的主要特征,在于它既注重语言的内部结构,又注重语言运用的功能。因而教师在英语教学中既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又要培养交际能力。本文运用Krashen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谈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4.
外语教学不是单一的语言教学,语言和文化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密不可分.跨文化交际能力,主要包括语言能力、文化能力和交际能力,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实现个人目标所具备的一种综合能力.文章探讨外语教学中文化因素的渗透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路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语用学家维索尔伦(Verschueren)提出的语言顺应理论从一个全新的视角诠释了当今语用学的发展.语言顺应主要是对语言结构和语境关系的顺应.在跨文化交际中,这种语言顺应能力也反映了交际者的语言使用能力.因此,外语教学中我们应通过培养学生的语言顺应能力来发展其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6.
从语言习得的角度界定文化的基本特征 ,用“文化习得”和“语言习得”两个概念描述“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外语教学中的功能与作用。以语言分析中的文化参照物为切入点 ,考察语言与文化互相渗透、互为依托的关系。运用当代社会学把文化界定为某种特定群体所共有的行为规范和价值体系的理论 ,把文化视为集体编码和程序设计 ,考察语言分析过程中的文化解码的跨文化交际行为。把语言行为视为文化交流过程的理论对外语教学具有重要启示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内容的导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的传播离不开语言。我国传统的外语教学偏重于语言本身的教授,却忽视了文化教学,造成了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低下。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遵循一定的原则,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合适的文化导入方法,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8.
国外对学习与习得的分歧由来已久,然而习得理论却在外语教学中得到广泛地应用,它的影响已经渗入到外语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并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发现语言系统是不平衡的,其运动变化的性质来自语言的交际功能,而真实条件下的语言习得能产生强大的语言交际力(communicativedynamism),反映在英语教学形式和手段上.形成了一个多组织、多层次的复杂教学过程,这是单纯语言学习难以做到的。通过这种过程,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才能得到充分地发展。  相似文献   

19.
跨文化非语言交际在外语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在教学中的缺失是由于非语言交际能力在跨文化交际中尤其是在外语教学中的地位长期被忽略的缘故,解决的对策是尽快制定教学大纲、研究其教学手段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英语是一种语言,语言是一种交际工具。语言交际的目的就是使学生能学以致用。然而,目前中学英语教学仍重视"灌输",忽视"应用",尤其是忽视了口语能力的培养,口语教学的发展现状不尽如人意。因此如何改变教学方式,提高口语能力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下面结合本人在教学过程中积累的体会,就提高学生口语能力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