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台湾作家的香港关注--以余光中、施叔青为中心的考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中叶以后台湾与香港两地文学的互相影响,通过文学思潮、作家作品和人员交流予以实现.先后于70年代移居香港的余光中和施叔青,他们跨文化的人生背景和写作视野,使他们在香港这座跨文化的国际城市中取得优异的创作成就,成为两地文学结缘的代表.余光中以儒家入世的志士心怀和仁者心肠为中国文化造像和替中国坎坷多难的现实怀忧;施叔青则以女性主义和后殖民理论来诠释香港独立的女性人生和百余年被殖民的历史.他们来自台湾的文化身份和文学经验,融入香港生活的描写中而获得新的香港经验,对他们返回台湾后的创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余光中的文化个性,表现在"大我"的湖海豪气和山河乡心.其散文是20世纪60年代西方文化在中国第二次启蒙的产物,使我们处处感受到中西结合的多元文体张力和深厚的内容,及严密的逻辑构造和思维逻辑.余光中从三个方面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借得借鉴.  相似文献   

3.
梁笑梅 《江汉论坛》2005,(3):100-104
从传播学的角度看,台湾诗人余光中的诗歌在不同的文化空间广为传播,深受读者的喜爱,在大陆的传播也处于持续升温的状态,从各种选录和品评来看,我们发现余诗始终是选家和评家视野中的亮点。从文学传播的视角来考察和描述余光中诗歌的传播情况,认真研究余光中诗歌的传播技巧,总结其有效传播的成功经验,可以从一个新的维度来进一步观照和体认余光中诗歌的艺术成就及其诗史地位。  相似文献   

4.
本文结合余光中的评论分析了他的"性爱诗"的内容、类型和创作心态,并以近代以来中西爱情文学处理"情欲"的分野为文化背景,揭示了余光中"性爱诗"在当代诗坛的积极意义与特殊贡献.  相似文献   

5.
黄维樑 《云梦学刊》2003,24(6):11-12
台湾诗人余光中对屈原的推崇是真诚的、发自内心的,他不但直接称赞屈原的“志洁行芳”,而且将屈原置于世界文学的宝库中,将屈原与但丁、荷马等人相比较,认为屈原的作品是一切诗人的源头。余光中对屈原的推崇与屈原的爱国爱民是分不开的,而余光中自己也是爱国爱民的诗人。  相似文献   

6.
余光中融合中西的理论和实践显示了它的独创性意义。在余光中现代诗中 ,中西融合是在实践中逐渐完善的行之有效的理论基础和方法 ,它显示了中西文学融合的现代性目标和价值预期的实现的可能性。具体来说 ,这种融合 ,一是以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对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改铸 ,这主要表现在余光中对传统的价值观和功能观的认同。一是以外来文化 ,尤其是西方现代主义的哲学精神对本土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改铸 ,这主要表现在将以往的传统投射到现在的层面和对传统文学的追问和批评上  相似文献   

7.
庄伟杰 《晋阳学刊》2005,(1):103-108
真正的诗人总是保持恒久的前倾姿态,在人格上确立一种自觉的边缘意识.正如古今中外一切大作家大诗人一样,余光中的生命境界和精神世界是立体多元而又充满矛盾的,同时也保持其微妙与和谐的统一.余光中展现的世界具有多重的美学内蕴和多维路向.我们发现,当诗人从边缘立场出发,至少在两种向度上同时展开一是既能作为个体生命独特的心灵图景与创作主体的生命感受;二是又能作为表现出人与超自然两个层次的契合上,发出关于人类生命终极意义的追寻和关注以及体现出文化与历史传承的真义.余光中诗歌对当代华文诗歌写作有着重要的启示和意义.  相似文献   

8.
李惠 《中文信息》2013,(9):205-205
德国诗人诺瓦利兹曾说过,哲学就是带着淡淡的乡愁寻找家园。其实,无论是“荷马史诗”之《奥德赛》中奥德修斯十年的辛酸返乡记,还是唐诗宋词中令人魂牵梦萦的思乡情,“乡愁”一直是人类文学亘古不变的母题。人类一直都在寻找归乡的旅途中,余光中更是孜孜不倦地前行在归乡的路上。对于“乡愁诗人”的称号,余光中早已厌倦,他早就呼吁大家对”乡愁”进行解构,由这一角度出发主要从三个角度进行剖析,力图阐释余光中诗歌的“乡愁”意蕴。  相似文献   

9.
陈才俊 《学术研究》2002,(8):138-141
余光中是一位卓越的文学家 ,优秀的语文教师 ,具有独特的语文观。本文对他在语言运用的目的、白话文与文言文的关系、中文的西化、新闻语言等方面的研究予以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高准、邱捷对拙文《军事对峙时期两岸文学的互动简史(1949-1979)》提出的批评,完全是意识形态挂帅,如高准不止一次把政治著作当作文学互动例证,还把提倡文学现代化的余光中比做红卫兵;尤其是邱氏用政治批判取代文学批评,把大陆来稿视为统战特稿,共产主义入侵台湾,这种恐共心理真是似曾相识燕归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