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过去30多年,中国经济发展旧的动能已经释放,新的动能还未建立起来,经济发展面临许多制约因素。在对环境、自然资源、人口、外需、房地产、产能过剩、债务以及金融等制约经济发展的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采取针对性措施,实现中国经济走上新的发展道路的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2.
中国经济增长因素的理论与实证分析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文章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然后设计一定的经济变量来反映这些因素的变化,再运用合适的经济计量模型来寻求这些变量与中国国民产出(GDP)的数量关系,并进行实证分析,测定各个影响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最后根据分析的结果对中国的经济政策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针对目前我国东西部经济增长出现的非均衡发展与地区间的经济差距呈现扩大趋势。从经济增长中制度因素的角度出发展开分析,比较东西部地区非国有化水平、开放度和市场化程度等关键指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方面的差异。本文的结论:制度的差异是东西部地区间经济增长差异的主要因素之一。文章通过实证研究验证了上述的观点,认为通过制度创新缩小东西部制度安排上的差异是弥合东西部发展不均衡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4.
采用中国28个样本地区1992-2008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发现,制度因素对经济增长速度和增长方式有双重影响。分析表明:政府对经济干预程度越强,越有利于形成政府推动型经济增长方式;私有产权制度的认可和扩大是经济快速发展和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动力;市场化程度和工业化程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较大且显著;产权保护程度和对外开放程度对经济增长虽有显著影响,但系数较小。转变中国经济增长方式应着眼于改革政府绩效评估制度、健全知识产权和私有产权保护制度、坚持市场化改革等方面。  相似文献   

5.
经济增长的方式一般包括内涵和外延两种,本文采用经济增长因素分析的方法。依据我国经济学界对农业增长已确定要素的基础上,采用逐步回归的方法对影响固阳县农业增长的主要因素进行确认与实证分析,对固阳县农业的今后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保罗·罗默将知识、人力资本等因素引入经济增长模型当中,解决了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的技术进步外生化和收益递减两大缺陷,形成了新增长理论(内生增长理论)。中国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巨大成绩,从新增长理论角度来看主要得益于人力资本、科学研究、产业结构调整、市场化和对外开放等方面的进步。借鉴新增长理论模型,立足我国经济发展实践,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确立了决定全要素生产率的五项主因素:技术创新、经济结构、生态效率、开放度、人力资本,构建了"主因素分析模型"。用主因素分析模型对我国31省市区以及长江经济带11省市分别进行了实证分析,把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分解为五项主因素贡献之和。新增长理论对于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国高新区经济增长驱动因素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新区为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和区域经济繁荣做出了贡献,但目前的研究还缺乏对其增长驱 动因素的解构和实证研究。从三重螺旋理论模型入手,引入\  相似文献   

8.
中国经济增长因素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理论上看,劳动力、物质资本、人力资本、R&D资本、产业结构、制度等都是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文章运用实证分析方法,通过1978—2003年的有关数据,揭示出各个影响因素自身的情况及其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大小,从而进一步论证了各因素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中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非一致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 ,中国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 ,就业的增长率却在不断下降。增长与就业背离的原因何在 ?本文认为 ,我国在 90年代的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不一致的原因在于这一阶段的GDP就业弹性下降 ,而GDP就业弹性下降的原因在于 :对GDP的高增长贡献最大的投资和第二产业的就业弹性低。因此 ,要提高GDP就业弹性 ,缓解严峻的就业形势 ,就要调整投资结构 ,加大向就业弹性系数高的行业和产业投资的力度 ,从而实现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  相似文献   

10.
中国信息产业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协整理论,利用1991—2007年经济数据对中国信息产业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测算该时间跨度信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长期和短期弹性,基于ECM检验两者之间是否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最后利用广义脉冲响应函数描述两者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1.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表明,经济增长因素的异质性是多样化的,既来自于要素投入,也来自于影响因素的差异性。构建一个经济增长分析框架,将经济增长因素区分为投入要素和影响因素,并以索洛模型为基础,对2000-2012年广东地市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广东区域市场一体化建设不足,基础设施建设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显著,财政收入对经济增长的挤出效应明显,欠发地区要素投入表现不足并且全要素生产率整体显著低于珠三角地区,人力资本积累对欠发达地区经济增长效应显著。  相似文献   

12.
福建省经济增长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增长系统具有典型的信息不完备的灰性,适合运用灰色关联法分析不同经济增长因素的影响规律。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教育经费投入、科技活动经费支出、全社会从业人员数、实际利用外资直接投资额、非国有化率是影响福建省经济增长的基本因素。其中,外商投资因素的灰关联序呈现较大波动,科技投入因素明显滞后。优化外商投资环境、强化科技创新是福建省加快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比较近些年来中国和印度在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整体绩效方面的差异 ,反思当代印度社会的体制结构和中国经济改革过程中的制度变迁路径 ,发现 :一 ,对经济增长而言 ,市场的制度规则是重要的 ,但可能并不像新制度经济学家们所相信的那样是决定性的。二 ,市场的制度规则 ,只有在一定的文化氛围中方能发挥起合意的作用 ,而内在于市场运行中的商业伦理规范 ,对市场本身扩展而言 ,其作用可能是根本性的。三 ,对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经济增长孕育机制而言 ,商业精神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可持续发展、经济增长方式和金融现状三个角度 ,分析了我国的经济增长质量 ,认为中国实现的是低质量的高增长率 ,是付出了巨大代价的 ,今后应加大改革力度 ,重质轻量 ,以实现真正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对中国流通货币增量与经济增长率关系的实证分析表明,前者与后者之间没有因果关系。这足以说明中国经济离货币化还相差甚远。应当继续推进货币化改革,优化资源分配。  相似文献   

16.
转型期的中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非对称性,是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特有的现象。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同时,就业弹性呈下降态势。促进就业增长的目标指向,在于使中国经济的比较优势得到发挥,劳动力得到充分就业。  相似文献   

17.
传统的经济增长理论把制度因素撇开,认为影响经济增长有四个因素;资本、人力资源、自然资源、技术进步,但是作为一个动态的过程,经济增长不能忽视制度的因素对其影响的重要性,本文试从经济增长的数学模型中阐述制度变迁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制约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针对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缓慢的现实 ,指出了制约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因素。  相似文献   

19.
经济增长方式向以全要素生产率驱动的集约型增长转变是在经济新常态下谋求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以经济增长集约化水平作为反映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维度,基于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机理的分析,从资源配置效率与微观生产效率层面选取影响因素,利用中国2003-2015年30省区数据,运用动态面板广义矩估计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人力资本、技术引进、对外经济开放、制度安排与经济增长集约化水平显著正相关,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集约化水平的影响并不显著;各因素对经济增长集约化水平的影响效应呈现出区域差异,空间异质性因素为产业结构、人力资本、技术创新、技术引进,空间一致性因素为对外经济开放、制度安排,因此,东、中、西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路径与逻辑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20.
实践表明 ,居民消费需求力度决定经济增长速度。长期以来 ,我国居民消费率和消费倾向偏低 ,对我国经济增长缺乏需求拉动 ;必须把适当提高居民消费率和消费倾向作为经济增长的一项重要任务。为此 ,要处理好经济建设与人民生活的关系 ,在保持投资适当增长的同时 ,促使消费需求增长快于投资增长 ,改变我国高投资、低消费的经济发展格局 ,要采取提高居民消费率的各项政策措施 ,刺激居民消费、鼓励居民消费、增加居民消费 ,拉动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