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以历史演变来看,《新青年》呈现出多重奏、多面相的历史态,其中所刊广告的编辑也存在着嬗变,并表现出独特的路向。《新青年》的广告编辑大致分为群益时代的商业平台广告时期、“同仁”杂志广告与政党倾向并存时期、完全政党化的“同志”广告时期三个阶段。在广告编辑的形式上,群益时代形成的北京编辑部与上海发行部二元结构,发行部掌控着广告权;“同仁”杂志广告时期《新青年》也分编辑部和发行部,但都在上海,编辑部负责广告;“同志”杂志时期,编辑部则承担着编辑广告权。从《新青年》的广告编辑实务中,可以索隐其背后的商业关系、文化互动和政治宣传等内涵。  相似文献   

2.
在传播媒介不断进化的今天,杂志传播依然不可取代.杂志广告具有传阅范围广、效果持久、容量大、目标读者群相对固定以及印刷精美等独特的传播优点.中国杂志广告凭借高起点及规范化运作迅速增长,同时许多新动向表明杂志广告营销传播逐渐走向精深化.通过对中美两国的杂志广告比较,厘清我国目前杂志广告经营的现状,明确我国杂志广告光明的未来.  相似文献   

3.
广告的产生和发展是阶级社会里产业分工的必然产物。中国古代广告与古代社会发展及商业经济的关系密不可分 ,历史悠久。它是推销商品不可缺少的工具 ,积极推动了当时的生产、交换和消费。  相似文献   

4.
中韩杂志广告信息量和信息内容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中韩两国经济交流关系的发展,两国企业都面临着采取哪些广告策略来接近对方国家消费者的问题,选择广告策略时必然考虑广告内容。本研究利用Resnik和Stern的广告信息分类体系,对中韩两国的杂志广告信息量和信息内容进行实证及比较分析。结果发现中国杂志广告比韩国杂志广告传递了更多的信息.并且也发现商标出处和产品类型是影响广告信息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商品通过广告语言的巧妙"包装"会给其销售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走向国际市场之前,汉语广告在英译时应遵循英语广告的特点,对原文广告进行处理。运用简洁精练、引人注目、音韵优美、礼貌、故意错拼错排、文字游戏效果等策略,经过精心"包装"后的中国产品的汉语广告英译更易于深入外国消费者的心灵,并赢得国际性的商业声誉。  相似文献   

6.
商业牌匾的传统文化色彩(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商业牌匾是我国一种独特的传播商业信息的广告形式 ,它通过巧取文学作品、凭借商联文采、援引成语典故、附丽神话传说、仰仗名人题字、利用趋吉心理、采摘宗教词语、表达报恩情感、显示店家诚信等方式负载着厚重的民族商业思想 ,投射出传统的文化色彩。 2 1世纪的今天 ,中国进一步改革开放 ,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探讨商业牌匾的传统文化色彩 ,批判继承民族广告文化遗产 ,不但有助于中国商业文化宝藏的挖掘整理和牌匾广告历史的研究 ,而且对于现代广告的发展和创新也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启迪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随着消费社会的到来、消费文化的繁荣,广告已成为一种促进消费的手段。广告的营销过程,从最初单纯的商业和经济行为转化为商业与文化联姻的过程,丰富的审美因素和文化内涵蕴藏于商业广告文本中,掩盖了商业色彩,具有了文化意味,传递着某种生命哲理、人文精神及张扬自我个性的价值理念。  相似文献   

8.
商业牌匾的传统文化色彩(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商业牌匾是我国一种独特的传播商业信息的广告形式,它通过巧取文学作品、凭借商联文采、援引成语典故、附丽神话传说、仰仗名人题字、利用趋吉心理、采摘宗教词语、表达报恩情感、显示店家诚信等方式负载着厚重的民族商业思想,投射出传统的文化色彩.21世纪的今天,中国进一步改革开放,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我们探讨商业牌匾的传统文化色彩,批判继承民族广告文化遗产,不但有助于中国商业文化宝藏的挖掘整理和牌匾广告历史的研究,而且对于现代广告的发展和创新也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启迪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对《申报》电影广告的一种特殊检视可以发现,20世纪40年代的市场竞争催生了大量国产商业类型电影的拍摄和放映,《申报》广告信息表明,能够在20世纪40年代与美国电影在首轮院线同步放映的国产大片,它们的放映时间、总场次和受观众欢迎的程度并不比外国电影逊色。言情、侦探、恐怖、艳情、古装、武侠等类型成为上海电影市场的主控形态。中国电影人在和美国电影的对话过程中清理了自身的类型传统,进而发掘自己的类型电影优势。中国电影自古典时期开始便从未间断过的商业电影传统,为电影艺术的每一次进步提供着各种条件。  相似文献   

10.
近代中国的爱国主义广告在商业竞争中与国货运动的影响下产生.透过《申报》这个窗口,我们不难发现,爱国主义广告是近代中国工商业企业的一种广告策略,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独特的诉求方式,对近代国货名牌的创立和国货运动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
文章考校《石仓契约》中“塴”“”“冾”等俗字。即“塴塕”之“塴”当为“崩”的增旁俗字,而非“塴”字;“”当为“舉”的俗字,而非“庠”字;“冾湖”之“冾”当为“冷”的俗字,而非“冾”字;“”当为“龍”的俗字,而非“尤”字;“芋”之“”当为“卵”的俗字,而非“茆”字;“”当为“壇”的俗字;“/仸”均为“天”的俗字;“直棬”“横棬”之“棬”当为“巷”的俗字,而非“棬”字;“泣叔”之“泣”当为“血”字俗讹,“丧”之“”当为“夂”字写讹,而非“夊”字。  相似文献   

12.
曹乃谦是一位用“口语”讲“真事”的作家,他用串联式结构呈现着另类农民“丑”和“俗”的“性欲”与“食欲”,在这死寂、荒诞、庸俗、肮脏、无聊的“丑”和“俗”的背后真切地表达着人性的“善”和“美”。  相似文献   

13.
伊克巴尔是巴基斯坦一位卓越的现代思想家,“自我”是其伊斯兰思想的重要概念之一。传统伊斯兰哲学对“人”的定位强调其“人性”本质,伊克巴尔的“自我”则强调人的“个体性”和“独特性”,是对“人”的重新阐释。  相似文献   

14.
第三人称"she(她)"相对于"he(他)"产生得比较晚。"he"和"she"、"man"和"woman"、"他"和"她"在对举时表现为性别上的对立,但有时候"he"、"man"和"他"可以统称男性和女性。用标记理论和女性学的角度解释"她"消失在"他"背后的原因,是因为"女性"长期被剥夺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权利,以及女性的地位被忽视等。  相似文献   

15.
地名不仅是地理名词,而且也是文化的符号,通过地名可以了解一个民族历史上的分布范围和迁徙路线。佤语地名具有以"永"、"班"、"耿"、"达"、"斯"、"叶"字为首的六大特点,这对于进一步研究云南古地名和云南民族历史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随着高校规模的扩张,在“两新”组织就业的党员大学生与日俱增.而“两新”组织的党组织处于“小、流、散”的发展阶段、覆盖面低的发展现状,给“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因此建立高校与“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对接联动机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具体的对策有:掌握“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情况和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定期举办“两新”组织党员专场双选会;跟踪培养进入“两新”组织工作的学生党员、发展对象、入党积极分子;加强高校与“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交流合作.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哲学史上,"道"的概念是一个富有理性的具有本体意义的哲学范畴。儒、墨、道、法诸家均然。但百家所论之"道"的涵义各不相同。儒家的"道"是集政治、伦理、道德功能于一体的本体性概念,有多种涵义,而最重要、最根本的是以"道"为根本之德,是人生的根本原则、政治的最高理想和治国安民的战略。儒家之"德",是指对"道"的体悟、实践,是"道"的具体表现形式。在儒家思想逻辑中,道、德关系实质上是体用关系,"道"是根本之德,是"体","德"是道之体现,是用。在儒学诸多价值观念中,最重要的核心价值观念是"仁",儒学的根本之道就是"仁"道。"仁"与其他德目(如义、礼、智、信、和、敬等)的关系,不是并列关系,而是体用关系。仁是道之体,义、礼、智、信、和、敬等是道之用。历代儒家对儒学核心价值观的概括,就根本之道而言,都指仁道。但对体现"仁"道的"常德",认识不尽一致,有四维、五行、六德、八德诸说。文章认为,从立足于当今时代的精神需求、同时又最具普世性的价值视野而言,还是以"一道(仁道)五德(义礼信和敬)"来概括儒学的核心价值观比较恰当。现代社会的精神危机与道德失落,正在呼唤儒学的核心价值。作为"以道自任"的儒者,应该自觉承担起弘道责任,为弘扬儒学的道德人文精神、为建设民主文明、多元和谐的的未来世界而克尽其责!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句”、“读”二字的意义进行了溯源,认为:今“句”义是由古“句(鉤)”派生出来的;通过对《辞源》所列与“句读”同义的词进行了分析,认为今“读”音义源于诵书时声气的稽止,实与“逗”相通,故又为“句投”、“句度”,因声气的稽止停留客观上造成了文章整体截断为部分,故“句读”又为“句断”、“句绝”。  相似文献   

19.
汉代时期美刺思想已渐渐深入当时文人的创作中,而汉赋作为汉代重要的文体之一,其作品中不可避免地带有“美”、“刺”思想的烙印。但是由于汉代大一统的形成使士人地位转型,加上汉朝统治者的影响,因此使得汉赋中“美”的比重不断加大,而“刺”的功能逐渐弱化,在很大程度上形成“劝百讽一”的形式。  相似文献   

20.
“说A就B”是现代汉语口语中常见的一种格式,其常规格式是“说A就A”。一般认为,这个格式有“一想到……马上就”的意思,事实上,它还有“极易发生某事或事态难以预料”和“对事态的肯定,态度坚决”的意思。这些不同的语义特征主要是由副词“就”的不同义项和动词“说”的意义虚化导致的。在句法结构上,变项A、B也不仅限于动词性结构和形容词,也可以是体词性成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