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语言交际活动涉及两个意图: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信息意图是指发话人提供话语的字面意义,交际意图则是发话人想通过明示的信息意图所要传达的真正含意。对篇章交际意图推导过程的构拟表明,逆证推理与缺省推理的结合,既顾及了关联期待的动态性,又可以使明示-推理模式的应用更具有可操作性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2.
于艳 《兰州学刊》2008,(Z1):151-152
D.Sperber和D.Wilson所提出的关联理论把语言交际看作是一种明示——推理的认知过程。作为一种特殊的交际方式,广告也是广告人与广告受众之间的一种明示—推理交际。在广告交际过程中,广告受众根据广告人设置的明示信息和自己的知识经验进行语境假设,直至找到最佳语境并对话语做出最佳解读。文章借助关联理论中最佳关联性和动态语境等理论,对广告明示和推理过程加以阐释,分析了广告受众获取最佳关联从而正确解读广告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关联理论认为人们的言语交流是同一交际过程中发话者明示行为与受话者推理行为的两个方面。作为一种言语交际,手机短信孕育于信息编发者与接收者之间的关联互动。就短信发送者而言:发送短信旨在给对方明示其所想要传达的信息意图;而对接收短信方来说:解读所接收的短信必须依靠自身的百科、逻辑和词汇等语境知识对所收到的新信息进行语用推理。以关联理论为研究框架,探讨手机短信交流过程中信息互动双方如何在明示—推理这一交际模式下成功地进行短信息交际。  相似文献   

4.
盛若菁 《江淮论坛》2007,(1):166-169
关联理论强调最佳关联原则,但在言语交际中,说话者与听话人既有利益一致、遵循最佳关联原则追求最佳关联的一面;也有出于不同交际目的,发话者或是诱导受话者定向、偏向关联,或是受话者有意违反最佳关联原则,进行多种关联,以期获得幽默、讽刺、新颖、雄辩等修辞效果,追求“最佳修辞效果关联”的一面;而对言语交际中修辞关联的分析却正是关联理论研究所忽视的方面。  相似文献   

5.
从关联理论的角度来分析模糊语言的特点及其与关联理论的相关性,探讨模糊语言翻译是一种双重明示——推理的实质,以期探究有效的模糊语言语际翻译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红楼梦》有着丰富的仿拟这一既新奇又独特的语言手段,对它的理解与认知,必然是一个由交际对象为获得仿拟的语用意义而进行的语用推理过程。关联理论认为交际的成功依赖互明和关联两个条件。交际者将交际意图以关联的仿拟形式明示出来,交际对象则依靠自己的认知能力推理出与自己的认知环境相关的交际信息,从而达到交际的成功。  相似文献   

7.
关联理论虽然主要是用来研究语用学的,但关联交际原则“每一个明示的交际行为都应设想为它本身具有最佳关联性”却从交际的角度为翻译实践提供了新的视角。翻译的本质是跨文化交际,译者要传达原作者的交际意图,就必须找出原作品中的最佳关联性,并在译语作品中将其再现,以实现交际的成功。文章认为最佳关联转换应成为关联翻译的标准之一。  相似文献   

8.
论关联理论对幽默的阐释及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联理论是一种语言交际理论,它对于幽默话语的产生和理解,及其翻译都具有强大的解释力。本文首先简要回顾了关联理论的基本观点,并在关联理论的框架下分析了交际双方发出和接受幽默话语的双向交流过程。同时,在翻译幽默时,始终把翻译视为一个对原语进行阐释的动态明示——推进过程。译者要根据交际者的意图和受体的期待进行取舍,这样才能取得最佳关联。  相似文献   

9.
关联理论是关于交际与认知的语用学理论。它用认知科学来解释人类的语言交际,认为人类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目的是为了认知。关联理论对于语境的解释有别于传统语用学,提出了认知语境的概念,认为认知语境应包括语言使用者大脑中所有关于世界的假设以及认知处理能力,这就为语用推理提供了一个平台,认为在语言交际中认知语境是选择的结果,是变项,不变的是关联。它结合编码-解码模式和意图交际模式提出了明示推理交际模式。  相似文献   

10.
语用模糊是话语在特定语境中可能产生不同的理解或传达数种言外之力的语言现象。在此运用关联理论对交际中的语用模糊现象进行了分析,认为语用模糊的产生和释义主要取决于交际双方认知语境的参与,认知语境、认知能力的不同就会导致语用模糊。受话人在释义中,通过语境推理和优化关联原则对话语进行信息加工来达到最佳释义,从而完成语用模糊的交际认知互动。  相似文献   

11.
商务英语翻译在我国的国际商务交往中一直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运用语言学最前沿的关联理论,从文化差异、商务信函、商务说明书、外贸合同、企业对外宣传资料等角度入手,分析关联理论在商务英语翻译过程中的指导作用,能够促进商务英语翻译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的书信,从一个侧面真实记载和反映了他的思想历程。在这些书信中,马克思的理论观表现得尤为突出:对待各种理论,他始终坚持科学的态度;对待理论写作,他注重和坚持引文的真实性、逻辑的严整性、语言的准确性、结论的科学性;对待理论和实际的关系,他强调理论研究的重点在于联系实际,理论家要尊重实际。  相似文献   

13.
关联理论对于言语行为的解释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德生 《云梦学刊》2000,21(2):95-97
Austin从人类语言功能的角度,把语言的使用归结为言语行为,分为三类:言内行为,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言后行为是不确定的,即一个言外行为可产生不同的言后之果。对于这种现象,Austin没有说明,只意识到这里有一个理解力的问题。在会话结构方面,那些“答非所问”,即“风牛马不相及”的两句话可以构成完美的相邻对。这些,言语行为理论本身都不能解释。Sperber和Wilson的关联理论的基本原理指出,话语和语境之间存在着关联性,人们基于不同的语境假设进行推理,对话语就会有不同的理解,为了取得语境效果,就必须寻找话语和语境之间的最佳关联。因此,关联性在理解话语,从而实施和实现言语行为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4.
将关联理论框架应用于汉语歇后语的翻译中。译文成功与否取决于最大关联性的取得,译者须考虑读者所期待的阐释相似性的程度和类型,即应考虑目的读者的认知环境,选择最合适方法,引导读者获取最佳关联性。  相似文献   

15.
关联理论与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用学理论中的关联理论对翻译具有极强的解释作用。本文根据语用学理论中的关联理论,从一个新的角度来看翻译的过程、翻译的标准和译者的素质。  相似文献   

16.
曹斌  曾倩 《琼州学院学报》2011,18(4):153-155
本文从关联理论的视角研究转喻,揭示了转喻的认知本质,分析了转喻在言语交际中的具体理解过程。  相似文献   

17.
关联理论下,诗歌是可译的。译者作为原文作者和译文读者交际的桥梁,为了保证交际的成功,必须传递最佳关联性。以《鹿柴》为例,在对原诗理解的基础上,从影响关联性的两个因素方面对其译诗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不同语言和文化之间存在着巨大差异,幽默话语所表现的语言文化特征尤其突出,因而幽默语的翻译有时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幽默语的翻译与关联理论提出的认知环境、语境和关联有着密切的联系。从关联理论的角度研究英语幽默语的汉译过程,可以寻求相关的英汉幽默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9.
经贸英语翻译中常见误译的原因主要有缺乏专业知识和背景知识、对词义和句法结构理解不当以及受习惯势力的影响等。经贸翻译的前提是必须要具备专业知识和语言技能。作为专门用途的英语,经贸英语不同于其他文体的英语,其专业词汇往往被赋予了特殊的含义,因而原文准确信息的传递必须在动态的语境中借助权威在线经贸专科词典对词义进行仔细推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