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的三重属性与人的二重属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易小明 《学术界》2005,3(6):194-202
人既是三重属性的统一,也是二重属性的统一。人的二重属性是指人的自然性与社会性,人的三重属性是指人的类性、群体性、个体性。人的三重属性与二重属性是根据不同的标准划分的范畴体系,它们之间既有共同性也有差异性,同时还具有交叉重叠性。  相似文献   

2.
在先秦思想文化视阈中,道家思想文化不同于儒、墨、法等家以群体性文化为主导。老子思想文化之特征在于其凸显"人"的自然个体性方面,在此基础上,老子第一次高扬"人"在天地间之地位。杨朱在先秦道家文化中是承上启下之代表人物,杨朱对"人"的重视展现为生命个体性文化观。庄子作为先秦道家之集大成者,全面显示了"人"作为精神性存在之向度特征。因此,个体性至上是先秦道家文化观之根本特征。  相似文献   

3.
和谐社会的三个层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和谐社会,本质上就是人的和谐,人是类性、群体性与个体性的统一,所以,和谐社会也就有类的和谐、群体的和谐、个体的和谐这样三个层次。类的和谐表现为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作为整体的内部和谐;群体的和谐表现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和谐以及国家内部各群体之间的和谐;个体的和谐则表现为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和谐以及个体内部的身心和谐。  相似文献   

4.
作为人类社会的重要现象和生动的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可以说是人的三种形态的存在方式。对于人类而言,它是人类社会延续和发展的基本方式。对于社会群体而言,它是社会群体形成和发展的必要方式,推动社会群体的生成,也是社会群体发展的重要动力,还是提升社会群体为真实的集体、自由人联合体的必要手段。对于个体而言,它是个体获得社会群体性、个体性、人类性即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的重要方式。思想政治教育正是通过满足主体需要获得了现实存在形态。  相似文献   

5.
陈东英 《学术论坛》2007,46(3):37-39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有关共产主义的论述,蕴涵着深刻的社会和谐思想,其理论前提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理论预设是人的三重属性,内容涉及三个维度(自然维度、社会维度、精神维度)。共产主义是一种理想境界,不是人类发展的终极目标,共产主义终极关怀的是人的个性自由发展。  相似文献   

6.
在社会组织理论中,个体与群体关系可谓是绕不开的基本问题。相对来说,儒家比较注重群体性,道家学派比较注重个体性。老子和庄子赞美婴儿品格,彰显自然个体性;黄老之学主张“无为而治”,彰显政治个体性;玄学重视本体论思考,彰显生存个体性;道教以宗教形式延续道家学脉,彰显宗教个体性。  相似文献   

7.
二人台保护与传承的价值和意义在于:有利于保护区域文化的多样性,有利于促进区域间实现文化自觉、文化权利的平等,有利于促进区域间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有利于增强区域文化的凝聚力、促进区域文化生态平衡。"二人台"保护与传承中需注意"个体性"与"群体性"、"原生性"与"变容性"、"特指性"与"整体性"三对关系。保护与开发"二人台"可以从建立资源库、互联网、多重传承、适度开发两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8.
生存美学的三重超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生存美学的三重超越刘恒健生存美学对于实践美学的超越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在人学本体论意义上的超越,或者说是在生存论、价值论意义上的超越。这种人学本体论意义主要包括本源性、本己性和个体性三个方面。因此,如果从美学本体论的层面上看,生存美学对实践美学就有三重超...  相似文献   

9.
论中西方人格观念的深层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不同意日本学者把中西方人格观念的差异归结为群体性与个体性,或“间-个人性”与“个人性”之间的差异,分别从共时态结构与历时态结构对中西方人格观念进行比较分析,提出中国古代人格观念在深层结构上突出和讲求个人性、个体性——一种以神性为中心的人格,而在表层结构上突出和强调集体性或间-个人性一一一种伦理-政治关系的应答性的角色,人格与角色的统一不二,构成了一种有机的人格观念结构。西方古代的人格观念则不然。其个人性与群体性、或人格与角色大抵是分离的,难以调和与有机地统一起来,这是一种思辩-分析的人格观念。中西方人格观念的差异包蕴于中西方两种自成系统的文化传统之中,是中西方文化传统中最深层的价值本性和思维方式不同的映现。它们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中西方现代社会中的人们的人格观念。  相似文献   

10.
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社会与自然的关系。这是由人的社会属性与自然属性使然。只强调人的社会关系而忽视自然关系的流行观点 ,是跛脚的唯物论 ,不能全面把握人与社会和自然三者这个统一整体的底蕴。同时 ,人与社会和自然又是互为共存的 ,其共性是互为前提 ,互为基础 ,互为功用、互为变化、互为发展和互为完善。表现出过程的历史性、历史的内化性、内化的差异性、差异的转换性和转换的正向性等鲜明特征。认识三者统一和互为共存的规律 ,有助于对人的全面发展问题的深化。  相似文献   

11.
当代大学生择业观呈现出多元并蓄的特点,主要表现在时代性和传统性并存、主动性与被动性交错、发展性与现实性并重、功利性与奉献性博弈、个体性与群体性共存、独立性与依赖性纠葛、妥协性与坚守性权衡,充分反映了当代大学生顺应时代潮流、涵养多元文化的择业价值,在择业过程中逐步趋于理性,选择更加多样、复杂。  相似文献   

12.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内涵界定分为抽象层面到具体层面、现实层面到理想层面,从而规定其本质是实践的、发展的和实效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具有个体性与群体性的辩证统一、主体性与客观性的辩证统一、社会性与实践性的辩证统一、现实性与超越性的辩证统一等特征;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阶段性体现为价值的即时性、价值的继生性和价值的终生性。  相似文献   

13.
郝其宏 《齐鲁学刊》2013,(1):96-100
网络群体性事件是一定数量的网民为了特定目的围绕热点问题,在网络公共领域大规模汇聚意见进而影响现实生活的群体性事件。在历史沿革上,网络群体性事件是群体性事件的类型之一,具有规模性、冲突性、集群性、制度外行动、人民内部矛盾等特征;在要素构成上,具有鲜明的网络属性:发生空间在网络公共领域、主体是网民、客体是适合网络传播的热点事件、形式是意见的网络汇聚。  相似文献   

14.
“国民素质”与“人的全面发展”都具有研究人类素质的属性和功能,两者对人的潜能开发具有同一性,又有区别:国民素质的提高具有素质观念要求的内化性和外在表现稳定性,而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具有社会、经济、文化条件的需求性和未来理想性。因此,两者的关系是:国民的素质观念是在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内化而形成的,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形式主要表现为促进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以人为本的三重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业会 《理论界》2007,1(2):22-23
人是社会的人,从人的社会生活实践上看,以人为本有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上的三重视角。三重视角是以人为本的结构化,体现了以人为本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关系。三重视角对应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和谐社会建设,把以人为本与社会发展相统一。  相似文献   

16.
主体性使人意识到自身的价值,重视自身的个别存在,使人的个体性高扬,然而主体性的张扬又使人的个体性消解,对个体性的迷恋使后现代理论要铲除主体性,但离开主体性的个体性是让人怀疑的,从而“互主体性”论者提出每个人与他人都是“互为主体”,作为个人的原初性规定,每个人天生能够重视他人作为主体的生命,从而抹平了个体性被压迫的问题。但“互主体性”理论缺乏“主客”关系,也同样不能保障人的个体性的实现。本文认为,个体性的实现取决于人们对个体性内涵的确定,它应该是以往人类历吏生活的积淀。  相似文献   

17.
作为新时代城市治理发展方向的人民城市被赋予了新的内涵。人民城市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城市发展观,坚持人民至上,注重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由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在对人民城市的历史发展脉络进行梳理的过程中,可以看出中国城市治理在价值属性、问题导向、参与过程等维度发生了变化,因而人民城市具有人民性、有效性、参与性的基本属性。以人民性为根本属性、以有效性为特有属性、以参与性为基本属性的人民城市三重属性对城市治理未来形态的塑造提出了新要求,人民城市需要构建城市治理复合形态,即主体复合、服务复合、流程复合的三重复合逻辑关系,以推动城市治理现代化的实现。  相似文献   

18.
根据马克思思格斯的有关论述,人的本质与人类的本质,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作为人类之“人”的本质具有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作为人类之“类”的本质具有劳动属性、文明属性、创造属性。两个三重属性都是紧密联系、互相渗透、融为一体的,它们分别构成人的本质属性和人类的本质属性。  相似文献   

19.
行业协会服务属性探析——兼论我国行业协会的发展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业协会提供的服务具有"俱乐部"物品、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三重属性.提供"俱乐部"物品是行业协会生存与发展的主要服务功能,对公共物品的提供是行业协会发展成熟的标志,而对私人物品的提供是行业协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其原有功能异化的表现.这三重属性的均衡决定了行业协会的运转轨迹和发展方向,同时,服务属性的内在矛盾也规定和制约着它的发展.从服务的三重属性出发,本文对行业协会的发展及运作机理作了新的阐释.  相似文献   

20.
大数据时代充分利用个人信息的迫切需求,对各国个人信息保护法提出了巨大挑战.个人信息的人格属性和财产属性、个体性和社会性的矛盾统一于个人信息的利用行为中.然而,各种个人信息识别信息主体的程度各有不同,在社会交往活动中的媒介作用不同,与人格尊严的紧密程度亦不同,实践中不应当对个人信息采取单一的保护模式.对于同时满足间接识别性、社会性强、非敏感性三个特征的个人信息,与信息主体的人格尊严联系较为疏远,不必采取传统的人格权保护模式,采取财产权益一元保护的模式即可.而对于符合直接识别性、个体性强、敏感性任何一个特征的个人信息,应当采取二元保护模式,即人格权益和财产权益共同受到保护的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