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中国近代史上,甲午中日战争是一场影响深远的战争.清政府在这场战争中失败的原因是什么?这是史学界一直比较注意研究的课题.但感到不足的是,大多偏重从政治制度、军事装备和训练诸方面找原因,几乎都忽略从财政问题上总结失败原因.为此,本文想就这个问题谈点粗浅看法,以求教于史学界同仁.  相似文献   

2.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内忧外患危机.国民党内部、国共之间矛盾重重,战争不断,中日之战亦迫在眉睫.在此背景下,蒋介石抛出并执行了"攘外必先安内"的内政外交政策.对此政策,史学界众说纷纭、褒贬不一.然而对政策提出的缘由,却鲜有论述.笔者对此试做探讨,求教于史学界同仁.  相似文献   

3.
21世纪中国史学新思维略论--后现代思潮与中国"新"史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史学界变化日异,研究的理论与方法愈来愈趋向多元化.其中,西方后现代思潮,对中国史学界的冲击与渗透具有革命性的意义.后现代思潮皴染下的当下中国史学研究特点主要在三个方面即本体论、认知框架与研究对象与重点上,表征出了与前迥异的面相.  相似文献   

4.
一、问题的提出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的战败投降是亚洲太平洋遭受日本法西斯侵略的各个国家和地区人民乃至世界反法西斯阵营共同抗击、奋战的结果.除了正面战场、解放区战场等一些具体问题,总体上如何评价中国抗战,在国内史学界似已不成问题.但是国际"二战"史学界特别是欧美和前苏联的一些有影响的"二战"史著作,看法却大相径庭.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史学界对21世纪的中国史学出现了各种思考,如从整体观察,当然可视为当前史学界学术水平的集体反映.就具体而言,"21世纪中国史学"一词的认知与提法还有可以讨论的空间,本文就此提出几点个人的看法,野人献曝,目的不在褒贬,而是希望能发挥一些澄清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梁启超与心理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启超是中国史学界较早尝试使用心理史学方法的学者。他明确认识到社会心理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探讨了心理分析法在历史研究中的必要性,并以义和团运动为个案,运用心理分析方法探索义和团运动发生的根源,其论断切中肯綮。  相似文献   

7.
关于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社会性质问题,最近在史学界出现了一些新的观点。《河北学刊>>1988年第6期上发表的钟兴瑜的《近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和社会定性辨析》一文(以下简称“钟文”),就很有代表性该文认为毛泽东关于近代中国社会矛盾的论述是不科学的,关于近代中国社会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说法也是不确切的。我认为,钟文所涉及的是中国近代史的一个最重大的问题,有必要加以进一步的探讨。所以,笔者不怀浅陋,提出自己的一点看法,以求教于史学界同仁。  相似文献   

8.
<正> 香港在中国近代史研究中具有某种特殊的意义.鸦片战争之后,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历史变迁,香港从华南滨海一隅的渔村小岛发展成为世人瞩目的现代国际大都市,这种特殊的历史现象本身,就很值得深入探讨.但是由于种种原因,香港史研究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并未引起内地史学界的足够重视.这种状况与学科发展的要求是不相适应的.实际上,不论从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社会史等领域上,目前都亟待深入研究.本文拟就香港与中国近代史研究有关的若干问题略抒拙见,以就教于史学界前辈.`  相似文献   

9.
吕喜林 《阴山学刊》2001,14(2):50-53
中国古史分期是我国史学界长期争论的一个重要问题,但始终未形成定论。近十余年来,史学界开始反思并重新认识中国古史分期问题,逐渐认识到五形态的模式并不符合中国历史实际。对中国存在奴隶社会的质疑和否定已成为许多人的共识。从中国古史分期问题的曲折发展历程中,我们应不断反思,从而得到启示。  相似文献   

10.
为什么英国能够率先进入工业社会,而拥有灿烂中古文明的中国却不能,一直是20世纪中国史学界、也是国外史学界所探讨的重大问题。在这个探讨的过程中,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释。其中,天津师大历史系教授侯建新先生从农民个人力量增长的角度来论述中古晚期英国社会变革的动力,认为中古以来中英两国农民私有产权与劳动生产率发展变化的巨大差异是两国近代历史发展大分岔的基本原因,给人以不少启发。侯先生在考察中古晚期英国农民个人力量增长的表现中,着重考察了英国农民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因为它是农民个人力量增长的重要指标与…  相似文献   

11.
现代中日关系是中国现代史和民国史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很多问题不仅引起史学界的关注,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如关于“以德报怨”政策、关于“惨胜”说、关于如何认识日本军国主义历史观等问题,都需要认真地实事求是地评价.本着这种精神,提出自己对以上问题的看法,以就教于史学界.  相似文献   

12.
<正> 众所周知,辛亥革命是一次不彻底的和失败的反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革命,这是我国史学界公认的定论.但不能因此推论:辛亥革命在任何方面都是不彻底的、失败的.我认为辛亥革命至少有一个方面是彻底的、成功的,就是推翻了中国历时二千余年的封建帝制.对辛亥革命彻底推翻封建帝制的丰功伟绩,史学界历来估价不算高.原因是:作为反帝反封的革命,它是失败了,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这是大前提.辛亥革  相似文献   

13.
雇工问题是中国经济史学界一个敏感而重大的问题。值此宋代社会发生剧烈变革、经济获得空前发展之际,雇工异军突起,迅速成长壮大。本文以唯物史观为指导,通过对史料的梳理和分析,具体探讨了宋代城镇雇工诸多独树一帜的特征,并对宋代城镇雇工在中国封建社会尤其是在宋代历史上所产生的作用给予了客观准确的估价。  相似文献   

14.
王亚军 《江淮论坛》2008,(2):182-186
在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重要的思想流派--兵家思想,长期为法律史学界所忽视.本文以先秦兵家代表作<尉缭子>为研究对象,对其兵家思想进行初步疏理,以期法律史学界对兵家思想的重视.  相似文献   

15.
格奥尔格·伊格尔斯是当今享誉全球的史学理论及史学史家。他的作品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便已被介绍到中国来,但由于当时史学界的封闭状况,并未赢得足够的注意。1980年代以来,由于伊格尔斯深厚的理论素养以及高度的概括力,他的多部著作,不论在学术史的知识方面,还是在学术研究的预设、视野和方法方面,都为中国史学界提供了许多有益的东西,十分契合了新时期中国史学界了解西方新史学发展的需要,遂引起广泛的关注和欢迎。尽管长期从事西方史学和史学史的研究,但他对非西方国家,包括中国史学一直抱着一种尊重、客观、平等的态度,并将整个身心都投入到发展历史研究的事业中,这种敬业的精神值得我们敬佩与学习。  相似文献   

16.
<正> 很高兴有机会和广东的史学界同行们讨论中国社会历史的研究问题.在这里,我将就中国史研究的问题发表几点意见.要正确对待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在美国和欧洲的经济史学界中,沃尔斯坦的观点很有影响.他是一个新马克思主义者,主张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分析世界历史.他把十六、十七世纪的欧洲历史当作世界性的模式,以欧洲为核心,认为这个核心的发展是世界文明的基础,欧洲工业化的根本原因在于剥削周边的国家.他的思想对美国青年学者有较大影响,但我不完全同意他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论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长期以来一直是我国史学界争论颇多目前仍在探索的问题。以现代化为中国近代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不仅揭示了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本质和主题,能够比较全面、深刻地反映中国近代史的基本内容,而且史学界也早有此论  相似文献   

18.
孔子评价与古史分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在中国社会科学领域里,对于孔子的评价是当前聚讼纷纭的一个复杂问题。长期以来没有得到解决,其主要原因在于史学界对中国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的分期认识上存在着重大分歧,因而影响到对孔子的阶级属性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孔子究竟代表什么阶级呢?史学界的回答很不一致:有的史学家把他说成奴隶制度的维护者,他们强调他复古倒退的一面,从而忽视了他的“爱民”主张的历史作用,有的史学家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意大利著名的资产阶级唯心主义哲学家、新黑格尔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贝奈戴托·克罗齐(1866-1952)提出的"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的论点,在史学界一部分同志中风靡一时.这一论点,被不少人奉为圭臬,视为教条,成为解释历史的时新的权威根据,在当前中国史学界颇有影响.这里无法同已死去三十多年的克罗齐进行论争,只能就他当前流行的观点同他的信仰者们进行商榷,求教于史学界同龄的或年轻的朋友们.一、克罗齐历史哲学的真谛克罗齐的"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这一命题,是他在1915年用德文出版的《历史学的理论和实际》这本书中提出的(《历史学的理论和实际》,傅任瞰中译本,商务1982年版,第2页).广义"历史"  相似文献   

20.
明代荒政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荒政,即指救荒政策。它是政府对自然威胁(包括水旱蝗等自然灾害)所采取的一套预防。治理和补救的政策行为。对于救荒史的研究,解放以来。史学界没有给予重视。事实上,研究灾荒史,对于研究中国封建社会的长期延续、农民战争史,经济史、社会史确实有着一定的意义。因为在以农立国的古代中国,天灾往往是人祸的前奏,是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幕后操纵者。本文就明代的荒政问题作些探讨,冀在引起史学界同仁的注意,把灾荒社会病态史的研究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