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论家庭变迁与人口的生育行为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家庭变迁与人口生育行为的变化呈动态关系和密切的相关关系。随着社会的变迁、时代的进步,我国的家庭规模与结构、家庭关系、家庭经济生产功能、家庭生活方式和养老保障功能等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对人口的生育行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以及政策的制定正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重新审视家庭与人口生育的关系,考察家庭变迁与人口的生育行为,分析和确定家庭因素对人口生育行为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王军 《人口学刊》2015,(2):26-33
生育政策调整对中国出生人口规模的影响是本研究关注的主要问题。本文利用2013年中国家庭幸福感热点问题调查的原始数据,基于生育意愿与生育行为差异的视角,研究生育政策调整对中国出生人口规模可能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通过20112013年的重复测量,中国目前意愿生育水平在1.86左右;育龄人群现行生育政策条件下的终身生育水平为1.59,生育政策完全放开后的终身生育水平也仅为1.68,都显著低于意愿生育水平;基于生育意愿与生育行为的差异,即使生育政策完全放开,中国20142013年的重复测量,中国目前意愿生育水平在1.86左右;育龄人群现行生育政策条件下的终身生育水平为1.59,生育政策完全放开后的终身生育水平也仅为1.68,都显著低于意愿生育水平;基于生育意愿与生育行为的差异,即使生育政策完全放开,中国20142020年每年多出生人口规模也不超过324万。  相似文献   

3.
西部民族地区包括中国少数民族人口最集中的8个省区,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少数民族人口的63.41%。受到这些地区本身历史的、自然的、民族的、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多种因素影响,其人口状况也表现为与中国中、东部很大的不同,具有自身显著的独特性。本文通过对历次人口普查资料和有关统计数据的分析,对中国西部民族地区的人口变动以及自然增长状况进行了系统地分析,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人口生育行为的理论追溯及经济成本和经济效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向红 《西北人口》2001,(4):12-14,11
人口问题是影响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追溯人口问题的理论渊源,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家庭经济学、人口经济学等理论,对人口生育行为进行经济成本和经济效用的分析,为解决社会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在观察数据基础上,描述出生人口性别比周期性波动现象,并对其内在机理做出解释。研究发现,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周期性波动是一个普遍规律,其波动周期与生育间隔相关。正常情况下,周期成分对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变化影响较小并且稳定。中国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周期成分明显大于其他国家,这与中国强烈的性别偏好有关。周期成分不是影响中国出生人口性别比的主要因素,性别选择行为是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的主要原因。在实际工作中应该尊重出生人口性别比周期性波动的客观规律,关注出生人口性别比的中长期变化趋势。中国出生人口性别比的"拐点"已经出现,在继续加强综合治理工作的条件下,出生人口性别比将进入下降过程。  相似文献   

6.
本文借助一些机构对21世纪中叶中国人口变化的预测 ,就未来50年低生育水平对中国人口规模和年龄结构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关于人口转变与生育转变的理论,人口学家曾作过许多不同学科角度的研究和探讨。从人口学的角度看,“人口转变”是指从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增长(经过高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的过渡阶段),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的转变。而“生育转变”则不仅是由高生育率向低生育率的转变,而且还包括生育作为三位一体的社会现象,所具有的数量、时间和性别特征的转变,即由以早生、多生和择生(生男)为基本特征的传统生育向以晚生、少生和生男生女顺其自然为基本特征的生育现代化转变。  相似文献   

8.
钟逢干 《南方人口》2007,22(4):1-12
论文从"社会发展史一定程度上是人与生物圈关系史"和"文化是人实现人同自然之间双向适应关系的方式"的认识出发,论证了中国人口理论研究是高层次的文化活动;继而,以追求人与生物圈关系和谐的理论为工具,透视生育文明从古到今的发展.生育文明的本质,就是人通过在婚育方面的文化创造,既增进人自己生命素质又促进人与生物圈关系的和谐,而这也属于中国人口理论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婚居模式与生育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使用1993、1997和2000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纵向追踪数据,探讨在社会转型、经济转轨、人口转变的社会环境下,婚姻居住模式或家庭结构与生育行为之间的关系。运用事件史分析技术(event history analysis),采用离散时间事件模型(discrete time hazard model),我们发现,居住模式影响妇女的生育行为,但其影响因孩次和居住制度而异:对二孩递进的作用大于对一孩递进的影响;从妻居对生育行为的影响不同于从夫居。家庭结构与生育行为的关系反映了代际之间的互动和影响,也反映了不同居住制度下妇女在家庭、家族中的地位和家庭权力结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唐氏族谱》等八份湖南族谱为基本资料,研究明清时期湘中、湘南地区家族人口增长的整体趋势及差异性.研究表明,明清时期湘中、湘南地区与长江下游地区的家族人口增长率存在着某种一致性,大致在1%左右波动,且其长期升降趋势与我们对明清社会变迁的认识颇为吻合;自然灾害、战乱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是家族人口变动的重要动因,天灾人祸造成人口短期的剧烈波动而社会经济变迁则型塑了人口变迁的长期轨迹;家族基因、家族发展模式及其所面对的外部环境共同造就了家族间人口发展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1.
清代中期是中国人口迅猛发展时期,人口数量达到了传统社会的最高峰。但是人口过度发展也产生了人地矛盾突出、生活水平下降、社会危机加剧、生存环境恶化以及阻碍社会发展等一系列危机和隐患,正是这些危机和隐患导致了中国经济的落后,以及向近代转型的艰难。  相似文献   

12.
宾静 《西北人口》2007,28(2):93-96
清朝中叶,随着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人口迅速增长起来,形成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人口增长的高峰,人多地少的矛盾日益突出。为缓解严重的人口压力,失地农民和手工业者在无法生存的情况下被迫构成人口迁移的主力,由人口稠密地区向人口稀疏地区、由农村向商业经济发达的城市流动,使清中期的人口迁移出现新的特点及趋势。  相似文献   

13.
路阳 《南方人口》2001,16(1):28-32
生活在乡村文化中的人们,在由“自然人”生长成为“社会人”的社会化过程之中自始至终受控于乡村文化。本文运用社会学、经济学理论试分析乡村文化对村民生育心理的正面及负面影响。探讨村落生育行为的决策的转变、发展趋势以及由此应运而生的新型社会问题──村落空巢家庭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中国生育政策的系统模拟与比较选择--以浙江省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以浙江省为例,以分年龄、性别独生子女、非独生子女数据为基础,对未来46种生育政策方案、2665种方案组合,经过长时期、大跨度的模拟测算,多指标联合逐步淘汰法定量和定性的比较选择,结果表明,兼顾人口数量控制、年龄结构改善、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现行生育政策可再稳定15~20年.  相似文献   

15.
清代江南瘟疫对人口之影响初探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瘟疫对人口的影响一直是史学界比较缺乏关注的问题,而史籍中的一些笼统的记载以及近年出现的探索性研究似乎显示,瘟疫是中国历史上影响人口发展最具威力的"冷面杀手".情况究竟如何?笔者通过对发生在清代江南的一些瘟疫个案的考察,认为对清代江南瘟疫带来的人口损失率不宜估计过高,在疫病模式比较稳定的时期和地区,尽管瘟疫发生的频率较高,但对人口发展的影响并非举足轻重,至少不会产生结构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We expect population changes to be closely tied to resource abundance or scarcity. Here, I demonstrate a cl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widespread socio-economic crisis of the post-Soviet period and declining population patterns in central Kamchatka. These broad patterns, however, vary among populations, reflecting particular interlinked socio-economic, ecological, and historical conditions. More dramatic decline is observed in areas where the socio-economic crisis has coincided with a local natural resource crisis. Analyzing population shifts in the context of local circumstances, this paper corroborates the link between resource conditions and changes at the family level.  相似文献   

17.
关于影响生育水平的因素及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冬梅 《西北人口》2003,(3):13-15,5
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我国育龄妇女的总和生育率已在更替水平以下,这是我国长期实行人口政策和经济发展的结果;但由于我国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以及计划生育部门的管理机制等原因,要保持和稳定目前这种低生育水平是艰巨的。本文从影响生育水平的若干因素、我国目前出现低生育水平的原因以及稳定低生育水平的难度出发,对稳定低生育水平提出了一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have a mutual relationship, and more to the point, lack of sufficient knowledge on population development and fertility can lead to the presentation of inappropriate population plans in such a way that they may turn out to be useless and ineffective even in the event of implementation. So, the present study aimed to delve into the feasibility of implementing the new governmental policies on increasing birth rate with an emphasis on the socioeconomic status in Kermanshah Metropolis, Iran. To evaluate poverty and fertility in Kermanshah Metropolis, the present cross-sectional study used the latest statistics obtained from the Statistical Center of Iran (2011), and as for the data analysis, such tests in Arc/GIS and SPSS 20 software. The results of the present study showed that the spatial patterns of poverty and fertility were formed in clusters across the city, and the results of variance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variables of fertility and poverty demonstrated that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selected neighborhoods in terms of the variables of poverty and total fertility (P < 0.001). Furthermore, the spatial autocorrelations of fertility and poverty in Kermanshah were positive and showed that the spatial means and standard distances of poverty and fertility were overlapping. Not all districts and urban neighborhoods were equal in the total fertility rate. So, given the societal classes’ different socioeconomic and cultural status across different neighborhoods, the government’s new approaches to increasing birthrate cannot be applied to all classes throughout Kermanshah Metropolis.

  相似文献   

19.
在国家实行全面两孩政策背景下,认清生育意愿与生育行为的差异,是把握中国未来人口形势变化的关键。文章利用2010年以来的四次全国性抽样调查原始数据,对中国育龄人群的生育意愿与生育行为的差异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中国目前意愿生育水平在1.82~1.88的区间范围内,其点估计值在1.86左右,已显著低于更替水平;越年轻的出生队列其生育意愿越低,中国未来的意愿生育水平可能会继续降低;育龄人群的意愿生育水平要显著高于其终身生育水平,且二者差异随年龄的减小呈递增趋势,中国未来生育水平存在进一步下降的可能性;没有生育政策限制下的终身生育水平仅为1.68,这可以作为生育政策调整对中国生育水平影响的上限。生育政策对当前育龄人群生育意愿与生育水平差异的贡献度在33%左右,全面两孩政策对中国生育水平的提升作用有限。  相似文献   

20.
Poverty and disability are interrelated, but data that can disentangle to what extent one causes the other and vice versa is not available. However, data from Vietnam allows us to examine this interrelationship in a way not done previously. Using small area estimation techniques, we uncover three findings not yet found in the literature. First, disability prevalence rates vary significantly within a country even at the district level. Second, the poverty gap between people with and without disabilities also varies at the district level. And most importantly, the size of that gap lessens based on district characteristics that can be affected by policy. Districts with better health care and infrastructure, such as road and health services, show less of a link between disability and poverty, supporting the hypothesis that improvements in infrastructure and rehabilitation service can lessen the impact of disability on families with disabled membe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