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郗文倩  王长华 《河北学刊》2007,27(1):137-142
中国古代文体很早就形成了一个与礼仪制度、意识形态密切相关的价值序列,众多文体因自身不同的社会功能分列于不同的位置,乃至有尊卑高下的社会等级。这个价值序列是正统文化辖制和威慑文人、文学以及文体的结果,其中所包含的价值评判对中国古代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文体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说唱文学为背景 ,切入中国小说口语发生的原生历史场景 ,就语体、体裁和风格三层面 ,深入把握中国古代小说的文体内涵和民族特性。认为口语和韵语在小说中的存在、叙事体与抒情体交互混杂以及浓郁的民间风格 ,构成中国小说的民族特性。  相似文献   

3.
作为文化产品的小说文体在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又由于新的文化场的出现而发生变迁。历史叙事与说书艺术孕育和制约着文言小说与白话小说文体的建构,在语言表述、叙事方式等诸多方面形成与西方小说文体迥异的语体和体制,呈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4.
论中国古代公案小说与古代判词的文体融合及其美学品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苗怀明 《齐鲁学刊》2001,(1):109-115
判词是一种司法文体,经过漫长时期的发育演进,在唐代发展完备并完成其文学化的转型过程,形成了自身特有的文学品格,成为一种新的文学体裁。到宋元时期,它开始与此时发展成熟的中国古代公案小说联姻,并在明代孕育出一种形式独特的书判体公案小说。判词在公案小说中有如下独特的美学品格和表现功能:一是有卒章显志、强化主题的功能;二是小说情节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三是在作品中起着结构上的组织作用。  相似文献   

5.
王章才 《学术界》2023,(10):134-147
所有的文体“本同末异”,故客观上本有可通融性;中国古代长盛不衰的文体辨析不期然而然地为文体浑融做好了准备;文体浑融具有自主性、契合性、不对等性及排异性等特点。这就是中国古代文体融合的基本规律。文体融合也可称“文体互文”。中国古代文体互文的具体方式约有六种:构思性互文;表现模式互文;讲说口吻互文;语言体式互文;风格互文;体裁、体类互文。这六种互文方式也不绝缘,相反,文体互文或文体融合常常是多种方式共存并行、综合性施加的。  相似文献   

6.
论中国古代文体分类的生成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英德 《学术研究》2005,11(1):122-127
中国古代文体的分类有三种生成方式,即作为行为方式的文体分类、作为文本方式的文体 分类和文章体系内的文体分类。中国古代的文体分类首先萌生于人们对特定社会行为的分类,不同行为方 式的区别类分是中国古代文体分类原初的生成方式。按照文本自身各自不同的形态特征区别文体,则生成 了作为文本方式的文体分类。就文章体系内的文体分类而言,泛文学观是其得以滋生繁衍的沃壤,因文立 体是其得以生成确立的基本路数,异中求同则是其得以归纳类属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新时期文学曾有过三次文体革命 ,从总体上看 ,它具有自由松动、多元融合、频繁多变的艺术特征。其中作为抒情类的诗歌、散文的文体革命起步早 ,兴衰起伏更迭较大 ;而作为叙事类的小说、戏剧的文体革命因切近世俗化社会 ,汇集了一大批锐意创新的文学精英 ,在相对稳定的实践中取得了更为显著的成就。本文围绕抒情和叙事两种文体革命这一论题 ,对近二十多年来文体现代性的现状及其艺术实践试作评述 ,以便从中寻找可资借鉴的创作资源。  相似文献   

8.
吴承学等学者一直致力于中国古代文体学学科的树立和建构,并在学科研究对象、学科研究范围、学科研究方法、学科内涵图谱等方面取得了较大成就。不过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中国古代文体学研究和学科体系构建还在发展和探索之中,仍有很大的可开拓空间。借鉴韦勒克文学研究三个分支即文学史、文学批评、文学理论的学科划分,以文体史、文体批评、文体理论三个分支来构建中国古代文体学学科体系。在综述近20年来文体学学科及其文体史、文体批评、文体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论析文体史、文体批评、文体理论三个分支之间各自独立又互相渗透的辩证统一关系,并以古代文体学传统中三个分支的原生历史存在形态来印证中国古代文体学学科体系重构的学理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9.
中国文论史上,每种批评文体都有其鲜明的体制特征,文体体制的嬗变呈现出变与常的悖立整合;受时代风尚、批评主体情趣爱好以及文体本身发展规律影响,批评文体的语言表达和艺术手法表现出散韵、秀隐交错的嬗变规律;批评文本结构、语言表达等的变化,必然引起文体体貌上的不同,因此,批评文体之体貌体现出质文代变、雅俗相递的嬗变规律.  相似文献   

10.
杂文名称内涵复杂,这不但表现在杂文之"杂"上,而且杂文之"文"也义域广泛.杂文从文类泛称到文体专称有一个复杂的演变过程,这使得其命名方式和分类特征都体现出中国古代文体分类的矛盾和困惑.作为文体专称意义上的杂文是在宋明总集的编纂过程中定型的,基础是以唐宋八大家为主的古文杂文创作,而编选体例和文类设置上则与<文选>和<文心雕龙>有很深的渊源.中唐以降,古文中杂文在内容功能、语言风格、表现方式以及题目篇幅上都有其独特的文体特征.  相似文献   

11.
以政治文化为基点进行分析。中国古代建筑的政治文化意涵可包括三个方面:其一,从君主政治的权力合法性起源说看,"圣王作宫室"是君权合法性的理论依据之一,这就使得建筑与君主政治形成了紧密的联系,致使中国传统君主政治的权力合法性具有传统型与卡里斯马型的复合型特点。其二,宫殿和民居建筑中蕴含着君权权威认同的政治文化意涵。其三,通过对坛庙、明堂等古代建筑的分析,可见其中涵容着对于天人合一及政治秩序建构的融合与会通。从古代建筑这一物质文化的层面考察政治文化,为这一研究论域开拓了视野和思路。  相似文献   

12.
广府古城文化景观作为邯郸旅游形象的名片之一,以文化资源的视角开发利用,既是文化景观保护与开发本身的内涵的要求,亦符合文化产业大发展和加快产业转型提升的有效路径,对广府古城文化景观保护与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广府古城景观文化资源特点评价的基础上,研究了广府古城景观作为文化资源当前保护与开发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广府古城文化景观保护与开发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以总集为代表的中国古代文体分类,其主流是日趋繁复的琐碎细分。真德秀的《文章正宗》"四分法"以合并归类独辟蹊径,化繁为简,引人瞩目。真氏"四分法"融合功用性分类、功能性分类和形态性分类于一体,这虽然有违现代文体分类原则,但与古代文体分类的复杂态势相比显得更加合理。真氏"四分法"已与现代文学分类方法有所契合。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夏汉字典》、《俄藏黑水城文献》所公布的《同音》甲乙丙丁四个版本、《番汉合时掌中珠》、《三才杂字》等西夏时期的字书,以及《西夏语形态学》、《西夏文字解读》等西夏语言文字学专著进行了研究考证,针对一些普遍容易出现西夏文字书写错误和笔误的问题,着重从文字形体结构对比分析入手,阐述了西夏文字规范写法的有关问题,对准确认识、书写西夏文字和研究考证西夏文献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15.
剑意象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一种重要意象,它是抒发英雄心志的符码。其基本内涵就是表现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宏伟抱负和怀才不遇的愤懑不平。这种意蕴形成的文化原因有:华夏民族悠久深远的佩剑崇剑之风;侠文化的浸润;古人对剑的神秘力量的崇拜;剑之神异的故事传说。  相似文献   

16.
村庄秩序、文化重建与现代化类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谭同学 《东岳论丛》2006,27(2):62-65
稳定而有活力的村庄秩序是中国现代化的重要条件,而资源与市场的限制使得中国无法走先发现代化国家同类型的道路,故而必须有与此相适应的以文化重建为主要内容的村庄建设。当前农村文化建设存在内在缺陷是缺少群众参与性文化组织及其动员机制,培育这种组织与动员机制是中国通过另一类方式实现现代化的基本保证,也是乡村文化重建的核心内涵所在。  相似文献   

17.
浅议中国文化的生死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死问题是人类关注的终极问题,无论何种文化都对生死问题有所讨论。儒家、道家、佛教禅宗在生死观上对中国人和中国文化有着深刻的影响,虽然他们对于生死的看法各不相同,但却都反映出中国文化的相同特点。  相似文献   

18.
刘蓉 《文史哲》2007,(3):135-140
何兹全先生的社会史观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理解:一、以辩证唯物史观作为研究中国社会史的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二、研究人类社会形态、结构及其发展规律才是社会史研究的主要内容;三、理论与材料并重是社会史研究的科学方法;四、关注社会经济变迁及其对民众生存状态的影响,关注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19.
谭世宝 《文史哲》2006,(6):28-34
我们剥除有关苍颉造字传说的层累堆积,论证《荀子》记述之苍颉造字不可能早于尧舜时代。我们认为,“刑名从商”是指象形字及形声字等必须遵从商文字,否定将其释为刑法之名从商;苍颉文字不是原始社会漫长而分散的符号创作的累积,而是一个或几个天才人物为殷朝政治需要而独创的一个文字系统;苍颉文字就是殷商文字,故也就是汉字的始祖。我们考证“苍颉”为殷始祖契的别名,“契”与“颉”本为同音异写,“苍颉”亦即“商契”。我们否定胡适等对《荀子》文字的“约定俗成”的误解。其实书契的本义就是王者制定之国法大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