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茶叶又是中国历史上出口商品的大宗。十九世纪末期以前,华茶曾长期独占世界市场。现在世界上的茶业生产已发展到五大洲的五十多个国家。但溯本追源,各国饮茶习惯、种植技术和制造方法,皆直接或间接地由我国传去。印度茶业是十九世纪四十年代才开始兴起,但其发展却非常迅速。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产量还不到中国的五分之一,但到1901年便超出中国而跃居世界第一位,并一直保持至今。目前印度已成为世界  相似文献   

2.
四十年代末当印度和中国先后走向民族独立和革命胜利时,两国经济都处于千疮百痍和困难重重的境地。作为世界人口最多的两个亚洲大国,中国和印度在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结构等方面具有许多相似之处。五十年代初,两国都属于落后的农业国。1952年农业在中国工农业总产值827亿元中占56.9%,在全国总人口57,482万中农村人口占87.54%。1950—51年度农业在印度国内净产值883.3亿卢比约占59%,在全国总人口约3.6亿中农村人口占  相似文献   

3.
考察中国和印度的教育制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对世界人口最多的两个国家进行比较的机会,这两个国家有着共同的几乎难以解决的问题,即克服殖民统治、半封建主义与教育不发达所遗留下来的问题,但两国的经济和教育发展战略却又不同。印度于1947年独立和中国于1949年解放时,各自在教育方  相似文献   

4.
中国和印度都是亚洲文明古国,早在公元前二世纪就开始互相来往。两国交往之深,互相在文化、艺术、宗教、哲学等方面影响之大,是尽人皆知的。不少友好事例、传说、趣闻、佳话,多少世纪以来一直脍炙人口。中印两国的交往史,实际上是一部友情史。中印分别获得解放和独立后,作为土地广阔,人口众多的两个亚洲大国,相互间的关系对世界事务又不乏重要的影响,为全世界所瞩目。一九五○年两国建交至一九八○年,中印关系的演变同这三十年国际局势的发展,有极其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温总理访印与中印关系的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印两国的崛起,是2 1世纪引人注目的重要主题。中印友好合作事关两国的重大战略利益。世界各国都在关注中印关系的发展。温家宝总理最近对印度的访问,是中印关系史上的一件大事。本文系作者对两国这次跨越喜马拉雅山脉的握手的评价与感言。  相似文献   

6.
中国和印度是当前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两个国家。1984年两国人口占全世界总人口的37.4%。作为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两国人口的规模和发展速度对其各自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重大影响。两国的人口况状和人口问题是全世界关注的大事。本文试就两国人口再生产及其决定因素、人口的城乡分布、人口的文化教育和职业结构,以及政府的人口政策及其效果作宏观的对比分析,以便研究中印人口发展的共同点和差异,总结两国控制人口的经验。  相似文献   

7.
中国和印度是世界上两个人口最多、幅员辽阔和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并正在实行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力争在下一个世纪到来之前加强各自的综合国力,为世界发展和人类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本文拟就中印两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成就、面临的问题以及所采取的对策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8.
青岛国际茶业博览会于8月22日在银海大世界海星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开幕。中国贸易促进委员会青岛分会副会长袁随中先生、云南茶叶商会副会长,云南国辉神农茶业公司董事长丁云国先生、韩国大韩投资贸易馆青岛馆馆长梁先生.中国藏茶  相似文献   

9.
21世纪初的中印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两个发展中国家 ,中国和印度都被国际社会认为具有在新世纪发展成为世界大国的巨大潜力。在亚洲地区 ,中印两国都是举足轻重的力量中心 ,且互为重要邻国。随着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地区大国的重要性日趋突出。它们之间关系的发展变化 ,可以形成战略力量的不同组合 ,从而对国际战略格局产生重大影响。因此 ,今后中印两国关系的发展趋势不仅关系到两国边界局势的稳定和各自经济建设的进程 ,还影响着 2 1世纪整个亚太地区的战略态势以及亚洲乃至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一自 1988年 12月印度总理拉·甘地应邀正式访问中国以来…  相似文献   

10.
在英国东印度公司对华茶叶贸易史上,垄断是公司坚定不移地实行的首要的一项基本政策,这项政策是伴随着茶叶在公司对华贸易中日益重要而逐渐形成的。进入18世纪后,这项政策不断得到完善和加强。在这种垄断政策之下,东印度公司逐渐建立了独特的贸易机制,而这种贸易机制反过来又进一步促进和巩固了公司的垄断政策。正是这项长期实行的垄断政策,直接保证了东印度公司对华茶叶贸易的蓬勃发展,使茶叶成为“一个世纪以来在东印度公司的垄断之下和中国通商的记录”。  相似文献   

11.
中国和印度占世界人口总数约40%,同为发展中国家,中国和印度流浪儿童数量都很庞大。本文通过分析中国和印度两个国家的流浪儿童基本情况、政府救助、非政府救助等情况,借鉴印度的一些救助措施、救助理念,推动我国的流浪儿童救助工作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中国和印度占世界人口总数约40%,同为发展中国家,中国和印度流浪儿童数量都很庞大。本文通过分析中国和印度两个国家的流浪儿童基本情况、政府救助、非政府救助等情况,借鉴印度的一些救助措施、救助理念,推动我国的流浪儿童救助工作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中国和印度国土毗邻,大约在公元一、二世纪佛教传入我国后,两国就开始了不断的文化交流。通过中印两国使者、僧侣的互相交往,我国对古代印度文化的研究,到公元六世纪唐玄奘去印度取经时达到了高潮。但当时的研究只局限于宗教以及与宗教有关的哲学、语言学方面,对于内容极其丰富的、卷帙浩繁的文学文献则介绍不多。本文仅就“五四”运动前后直到目前为止,关于我国学者对于印度古代文化的研究和梵语文献翻译的概况作一简单介  相似文献   

14.
中国和印度都是世界文明古国,两国艺术本来是独立发展的,各有其自己的特点。但自印度的佛教传入中国后,中国艺术便逐渐吸收印度艺术的特色,并加以发展,形成了一种特殊风格的中国佛教艺术,在世界艺术宝库中展放异彩。据中国史料记载,东汉明帝永平八年(公元65年),楚王刘英曾为“浮图”斋戒祭祀并供养佛教徒,得到汉明帝的褒奖。永平十年(公元67年),汉朝派使臣蔡谙到大月氏邀请天竺“  相似文献   

15.
中国与印度的总体发展战略,特别是外贸发展政策是相似的。中印两国均受到苏联的影响,都采取了苏联式的内向型发展战略,重视重工业,重视中间产品和资本产品的生产,尽管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经验的积累,两国实行这一战略的重点有所变化。两国的人均收入增长也相似。按世界银行的统计,以1952年美元价值计算,中国在1952年的人均收入为50美元,而印度1950年为60美元。1987  相似文献   

16.
中印文化交流五十年——回顾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十年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瞬 ,对于中印文化交流源远流长的历史来说 ,也只是短暂的一瞬。但对于中国和印度这两个年轻的共和国来说 ,五十年则几乎与她们的年龄相等。五十年来 ,随着中印两国关系的起伏断续 ,两国间的文化交流也经历了风风雨雨。现在 ,人类即将进入一个新世纪 ,人类文化的交流和发展也出现了一个新局面。这种交流和发展对人类未来的前途和命运有着深远的影响 ,起着重要的作用。作为世界最大的两个人口大国 ,中国和印度的文化交流 ,是人类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部分 ,随着两国经济的崛起和政治地位的提高 ,两国文化…  相似文献   

17.
中国与印度经贸关系的发展及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任佳 《南亚研究》2005,(2):15-18,66
中国与印度有着数千年的经贸交往史。进入21世纪,中印关系快速发展,尤其是经贸关系取得突破性进展,不断显示出互补性。2005年4月温家宝总理对印度的访问,具有里程碑意义。两国政府建立了面向21世纪的战略伙伴关系,签署了中印两国边境问题的政治指导性原则和全面经贸合作五年规划。在两国政府决心携手推动中印关系向前发展的形势下,中印经贸关系呈现出良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18.
佛教约创立于公元前6至5世纪,后在古印度逐渐流传,公元前2世纪后又传播于中国、朝鲜、日本以及东南亚各国。8世纪印度教兴起,並日见兴旺,佛教逐渐衰微。12、13世纪后,古印度除个别偏僻地区外,佛教几乎消亡。19世纪,印度从斯里兰卡引进小乘佛教,佛教始在印度获得部分复苏,目前虽有380万教徒,但只占人口总数的0.6%弱。  相似文献   

19.
印度总理瓦杰帕伊对中国的成功访问使两国开始进入对话与合作的时代。印度对华政策的调整 ,有着深层的战略根源。它是在“9· 11”事件后美国新的全球战略迅速定型的条件下 ,印度国家战略调整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印关系未来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突破 ,但总体上印度仍将中国视为潜在的战略竞争对手。中印关系的发展还可能受到中美关系和印美关系的制约。在当前的世界战略格局下 ,中俄印难以结成实质性的战略三角关系  相似文献   

20.
一、中印两国粮食生产的条件1.自然条件中印两国都是发展中国家的大国,两国人口估计占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以上。1987年,中国总人口为10.81亿,其中,农业人口为8.57亿,占总人口的79%,农业劳动力为3.14亿,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