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美籍华人物理学家杨振宇说:“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由此观之,古今中外名人无不把兴趣作为学习入门的“向导”,提高学习效果的“激素”。兴趣是学生学习最直接、最活跃的内在动力,是产生强烈求知欲的“能源”。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能动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是一个毋庸置疑的有效手段。如何激发兴趣,同仁们都在苦苦探索,  相似文献   

2.
<正>兴趣,主要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特别爱好的感情状态,是一种带趋向性的心理特征,是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倾向,是人的各种需要的情绪表现。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心理上对学习活动产生的爱好、追求和向往的倾向,是构成学习活动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份,是推动学生探求知识的一种“激发剂”。有了兴趣,就有了毅力和恒心。 教师的重要任务是善于发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的学习与教师的讲授活动发生“同频共振”,从而使学生树立起学习的信心,自觉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在教学中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很多,如课程内容的科学性和应用性,教学方法的艺术性和趣味性,教学手段的先进性和新颖性。我认为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一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相似文献   

3.
目前 ,物理教学中最突出的问题 ,就是在教学过程中 ,如何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 ,不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也是物理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和基本技能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 ,本人就如何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 ,使学生对物理学习始终保持积极浓厚的兴趣 ,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重视新课的引人心理学认为 ,“疑”是深入研究知识的起点。因此 ,教师在物理教学引入新课过程中 ,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 ,巧设悬念和疑点 ,激起学生探求新知识的兴趣 ,在学生进行积极思考后 ,期望教师给予解惑答疑…  相似文献   

4.
大家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学好一门课,掌握一些知识,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无疑对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习质量,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许多学生有他们自己的爱好与兴趣,在他们最感兴趣的事物上最容易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他们一旦对某种知识产生了兴趣,就会积极主动,深入研究。兴趣越浓厚,积极性就越高,这是由于兴趣能使人感到兴奋和愉快,从而使他们投入高度的注意。所以教师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应引起高度的注意。那么,数学课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能力呢?本人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以下几种方法,以供参考,不足之处望各位同行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5.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也认为,最好的学习动力是对所学材料有内在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是学好功课的前提。一旦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产生了持久的学习主动性,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活动,学生就会以惊人的毅力勤奋地学习,开动脑筋探索研究新知识。无法想象一个对某学科毫无兴趣的人会在此学科有所建树。因此,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教学中至关重要。 学习兴趣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地位则显得尤为  相似文献   

6.
兴趣是学生学习活动的根本动力,极大地影响和制约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积极性。正如布鲁纳所说:“学习是一个主动过程,对于学习最好的激发乃是对所学材料的需要”。这里需要就是指兴趣满足。有人说:“兴趣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等等。可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至关重要。总结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情境式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方法。所谓情境式教学是指教师为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而创设特定的事例情境,以培养学生独立探求问题的教学方法。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创设多种形式的教学…  相似文献   

7.
汉语拼音是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的有效工具,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难点,让学生掌握好汉语拼音这一工具,不仅是学生学好语文的基础和前提,而且将直接影响到学生今后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深入钻研教材,利用多种途径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8.
学生数学学习成绩的好坏 ,是由各种因素造成的 ,而这些因素大致可以概括为两方面 ,即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一般认为 ,影响学生成绩的决定因素不是智力因素而是非智力因素 ,而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非智力因素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 ,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是教师必须研究的一个课题。本人认为 ,可从以下几方面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一、利用数学的实用性和教师的情感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是一门极富逻辑思维性的学科 ,它要求学生有一定的推理、演绎能力 ,一般学生往往感性认识能力较强 ,而缺乏连贯性的思维能力和对抽象…  相似文献   

9.
心理学告诉我们 ,兴趣是与人的愉快情绪相联系的认识 (活动 )倾向性 ,是指人积极探究活动与认识事物的倾向性。它是在需要的基础上发生、发展的。兴趣有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之分 ,并广泛地运用在教育教学之中 ,它运动的是否恰如其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古人也告诉我们 :“教人未见其趣 ,必不乐学。”要使学生“乐学” ,就必须使学生“见其趣”。兴趣是点燃智慧的火花 ,是探索知识的动力。所以 ,培养、激发学习兴趣 ,对政治课教学尤为重要。一、新心理学认为 ,兴趣是建立在需要的基础之上的 ,当一个人有某种需要时 ,就会对有关事物产生需…  相似文献   

10.
周长泰 《新天地》2011,(6):56-56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效果密切相关,对数学有浓厚兴趣的学生往往能获得较好的成绩,而缺乏兴趣的学生则往往把数学学习视为一种负担。也就是说,一个学生对数学是否感兴趣直接影响着学习效果的优劣。那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又有哪些呢?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下个人的教学感悟。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数学的美学特征入手,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在中学数学教学中运用的审美以及用数学美引导和激发学生做了一些尝试,以帮助学生克服在数学学习中感到枯燥的心理,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相似文献   

12.
现阶段,中职学生大多是由于高中没有考上而进入职业学校继续学习的,因此在职业学校的学生中,一个较为普遍、较为严重的现象就是学生厌学,对将来的生活感到迷茫,没有确定的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学习兴趣是学生取得令人满意的学习效果的最好保证.特别是对于中职学校学生而言,学习兴趣更应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中职学生存在着较大的厌学情绪,学习兴趣较低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中职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问题显得日益的重要.  相似文献   

13.
何振芳 《南都学坛》1999,19(6):100-102
兴趣是推动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当一个人对所学的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整个身心都会处于积极状态,将迸发出惊人的学习热情,甚至达到废寝忘食的境地。数学是一门思维性极强的学科,但教材的叙述一般比较枯涩。要使学生愿学数学、爱学数学,教师应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内驱力。1让学生真正理解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大多数学生家长是从升学的角度要求孩子一定要学好数学,认为是一门“主课”,至于数学在社会生产和实际生活中的用途,并没有给孩子讲清楚。作为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初中学生的年龄特征,结合教材内容,…  相似文献   

14.
兴趣是学习的挚友,是学习的一种原动力。凡是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必然力求去认识它,占有它。因此,在地理教学中,要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显得尤为重要。结合教学实际,我感到从不同角度启发诱导,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张玉梅 《新天地》2011,(10):175-175
兴趣是学习的根源,教师应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给予学生心理暗示,归纳总结科学的学习方法,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英语语感,利用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把学生在其它方面的兴趣,引入到对英语的学习中去,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教学中不断发展和巩固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中。本文我就结合自身英语教学工作实际,浅谈一下如何培养中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相似文献   

16.
学生对数学的内在兴趣,是学习数学的强大动力.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使之转化成学习数学的动力呢?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按以下几个方面去做,可以收到不错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他们学习知识 ,发展智力 ,培养能力和未来成就都有重大的影响。要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效率 ,必须要调设学生的最佳心理状态 ,寻找并建立情知融合点。本人从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着眼 ,从奇、疑、争、用四个字入手 ,不懈地探索 ,在数学教学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一、晓之以“奇”趣“奇”是指教师所授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手段的不断更新与变化 ,使学生感到新奇、有趣 ,从而产生极大的兴趣 ,激发起学生的无意注意。以引入新课为例 ,常采用温故而知新的方法 ,配以趣闻开头来涉及新课内容 ,上课一开始 ,就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  相似文献   

18.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新学一节英语课,如果有一个好的开端,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学习兴趣是推动学习的一种最实际、最有效的内部动力,直接关系到学习效果和教学效果。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9.
一、研究目的学习兴趣是学习者对学习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与情绪状态,对学习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学生对学习内容有兴趣,就会注意集中,产生紧张、愉快的情绪及主动的学习意识,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另一方面,由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学习活动有兴趣,或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加深了对学习内容和学习意义的理解,学生也会产生新的学习兴趣或提高原有的兴趣。因  相似文献   

20.
谢小辉 《宿州学院学报》2010,25(9):115-116,F0003
从实际出发,在对教学环境概念解析的基础上,从教学方法的科学性、教学过程的探究性、教学情境的互动性、师生关系的平等性4个方面,对教学中的教学环境调控进行了深入地探讨,认为教师只有在教学中不断的完善自己,更新知识,对教学环境进行有效地调控,才能真正成为一名学生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收获知识的同时,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生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