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9 毫秒
1.
在唐宋以后的中国封建政治舞台上,翰林学士职官,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因朝代更换,历经变革,“其建置纷殊,名号异同,未可仆数.”翰林学士职官名物制度的复杂,给文史工作者带来了不易区别的困难.即以宋代为例,既有学士院之名,又有翰林院、翰林司之称;官署为学士院,官员却称翰林学士;官印更是独存旧格,沿用五代“翰林院学士印”之六字印文.及元人修《宋史·职官志》,居然误以“翰林学士院”为正式官署名,赫然作为标题,列于正史之中.今人受其影响,在一些有关宋人诗词著作译文中,因而出现了将“翰林院”当作“学士院”的误解.疑似之迹,不可不察.为了避免以讹传讹,贻误后世,笔者于授《中国古代官制史》课程之余,撰成斯篇,谨供讨论.[学士院]一、职源学士院之名,始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738年).“故事,驾在大内,则于明福门内置院;驾在兴庆宫,则于金明门内置院;今在右银台门之北第一门东向,榜曰‘翰林之门’,其制高大重复,号为‘朝门’,入门直西为学士院,即开元二十六年之所置也.”这是唐人李肇所记,当为可信.宋代沿置,学士院为正式官名.有冒称“翰林院”或“翰  相似文献   

2.
唐宋时期学士院及翰林学士有众多别称.本文从金门玉堂、北门与北门学士、蓬莱瀛州、鳌山、金銮坡五个主要方面,对学士院、翰林学士的别称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南都学坛》2015,(5):24-27
唐五代翰林职官可分为学士和待诏两类,前者参与中枢政务,后者以琴棋书画等伎艺供奉宫廷。从文士待诏、伎术待诏同处翰林院,到部分文士待诏别居学士院,最终演变为翰林学士,这一由"合"至"分"的因革过程是科举制发展、文人政治兴盛的历史大势所趋。然而,即使职任、地位差别迥异,待诏和学士仍然"分"中有"合",反映出同为差遣职、同属翰林系统的相通之处以及翰林制度在初创时期将文学与琴棋书画、天文方术等各类才艺之士荟萃一院之制度的痕迹。唐五代翰林职官的特点反映了唐代科举制对于培养造就新兴政治力量的作用日趋加强,文人的政治参与度和政治影响力达到了新的高峰。  相似文献   

4.
从诗歌的角度,来审视宋代翰林学士的生活,可以发现:翰林学士虽地位崇重,然学士院宿直的生浩却孤寂清冷;他们在朝中还常是文学弄臣,作了不少奉和应制诗;他人在艳羡的同时,常希望翰林学士能援引自己。  相似文献   

5.
宋代翰林学士的宿直制度有一套严密的规定,主要体现在宿直、儤直、宿直的员额、锁院等方面,但有的执行起来并不严格。儤直的现象较为多见,从宿直的员额看,至南宋时不少是一员独直。学士院的锁院极为严密,有着具体的规定。直接禀承帝王旨意与接受中书熟状,翰林学士草拟制麻时,都得锁院。  相似文献   

6.
宋代学士院的翰林学士在立春、端午等节日要为皇室诸阁作帖子词,其帖子的多寡视诸阁地位的不同而不同,一般为五七言相间的绝句,内容上多祈福颂德,也有寓规谏之意于其中者。  相似文献   

7.
对医待诏的起源及唐代医待诏、翰林待诏、翰林医官以及与翰林院、翰林学士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考证,对唐代医待诏的相关史实进行了钩沉与评述.  相似文献   

8.
武则天设置北门学士,为当时重要的政治事件,影响深远。但北门学士之"北门"指何处,从宋代以来就有不同的解释,主要的说法有长安大明宫翰林院门和大明宫北门玄武门两种。本文通过对北门学士职责的分析,以及对大明宫内建筑功能布局的分析,认为以上两种说法都是错误的,北门学士之北门应为大明宫之右银台门。  相似文献   

9.
两蜀翰林学士科举出身者比例较低,这和中原政权有所不同;但其被擢拔为翰林学士的比例很高,这又和中原政权有一致之处。两蜀学士中,前蜀不乏唐朝衣冠后裔,后蜀则更侧重委任幕职僚佐。两蜀翰林学士除了履行翰林学士初创时的草诏敕和备顾问的内职外,还频频地兼任重要的实职,成为加强皇权的一种得力工具,同时也卷入中枢斗争中不能自拔。有的学士所用非人,加剧了政治腐败,加速了两蜀政权的衰亡。  相似文献   

10.
《梦溪笔谈》是中国北宋著名科学家沈括所撰著的笔记体载著作,蕴含着丰富的科学思想和正确的科学观念。今将在诸前辈学者深入研究《梦溪笔谈》的基础上,从地理学角度阐述其科学思想。1.引言沈括(1031~1095),字存中,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中国北宋著名科学家和政治家。嘉祐八年(1093)举进士第,曾任司理参军、察访使、安抚使、翰林院学士、权三司使、集贤院学士、龙图阁直学士等。  相似文献   

11.
翰林学士始设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 (738) ,掌重要诏令的起草并参内议。这一重要职官历经玄、肃、代宗三朝发展 ,至德、宪宗时 ,因集中皇权和动荡的局势的需要以及朝中权势斗争的影响 ,翰林学士的职权得到显著发展 ,导致其政治影响在唐后期日渐提高  相似文献   

12.
在大和五年(831)宋申锡事件前后的大和年间的翰林学士有着不同的群体特点,而在大和九年(835)"甘露之变"前后的大和年间和开成年间的翰林学士的群体特点也不尽相同.在宦官专权背景下,唐文宗朝翰林学士进行了不同的政治抉择,同时,产生了复杂的心境.唐文宗朝掌握政治权力的还是宰相和宦官,翰林学士虽为唐文宗的近侍之臣,却还是要以朝臣尤其是宰相的身份才能发挥更大的政治作用.  相似文献   

13.
宋英宗、宋神宗朝任用翰林学士共36人。熙宁、元丰人才之盛,堪比庆历、嘉祜。王安石文章节操都堪称“真翰林学士”,他对翰苑制度之变革,翰苑词臣之任用,翰林学士之政治职能,都给予直接有力的干预和推动。熙丰时期不同政治力量间的角力与学术思想的交锋也导致文学群体的分化,在王安石及其新党把持熙丰政坛、文坛话语权的情势下,旧党翰林学士陆续被贬退,“乌台诗案”毒化了自由活泼的文学生态。由于文学的政治化、边缘化以及政治家和文学家身份的分裂,使熙丰时期以王安石为中心的汴京诗坛并没有成为诗歌创作和传播的中心,熙丰诗坛呈京城与地方独立分散形态。元丰年间,新党学士王硅、蔡确、章悖、王安礼、张璨、安焘、李清臣等人围绕王维山水画的一组题画作品,为探究新党学士群体复杂的精神世界提供了一个范本。  相似文献   

14.
五代时期朝代更迭频繁 ,政局动荡不安 ,对宰相制度产生很大影响。五代宰相的名号和机构基本上沿袭唐代 ,其一大变化是宰相的品级得到统一固定和提高。五代宰相的权力遭到枢密使、翰林学士和端明学士的侵夺和分割 ,受到极大限度的削弱。五代时期不乏有一些颇有作为的宰相 ,但从整体上看 ,平庸之辈居多。  相似文献   

15.
窦俨在后周与北宋初期均曾担任翰林学士,是北宋翰林学士中第一位卒于任上者。窦俨历仕四朝,宦海阅历丰富,在国家的礼、乐制度建设方面贡献突出。关于窦俨生平的传世文献较少且分散,文章依据新近发现的《窦俨墓志》,比对爬梳,补阙正误,亦可为《全宋文》提供遗文一篇。  相似文献   

16.
教坊始设于唐代,对唐代音乐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玄宗设立教坊的直接目的在于安置原藩邸的乐工与宦官;唐代第一任教坊使为范安及,教坊使的职能是管理乐人与音乐,他们与音乐才华没有必然的联系;青楼与教坊关系密切,盛唐时它是教坊选拔乐人之重镇,中晚唐以后教坊加强了对青楼的管理。  相似文献   

17.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期,面对美国城市社会贫困形势的日益恶化和外国移民贫民区在美国大城市中的涌现,一批出身美国本土白人新教徒中产阶级家庭的青年大学毕业生,志愿深入到城市贫民区开办定居救助之家,开展对穷人的帮教活动,并积极进行社会调查,争取社会进步立法,这就是历史上美国城市的定居救助之家运动。该运动的开展不仅直接帮助了一部分穷人走出贫困生活,尤其是帮助了一部分贫穷儿童的成长,而且揭开了美国进步运动的序幕,推动了社会进步。  相似文献   

18.
作为固定的使职差遣,唐翰林学士确定于唐玄宗朝。它经历了文学侍从、翰林待诏、翰林供奉和翰林学士等几个阶段。玄宗朝翰林学士的中枢政局定位尚欠明确,运行体制亦不完善,所以它的政治作用未能完全发挥,政治地位也不稳定,对其他政治权力有较强的依附性。玄宗朝翰林学士的入选与开天之际重用文学之士有密切关系。由于身处枢密机要之地,兼以文词之士出身,翰林学士成为盛唐文士投献诗文的重要对象。众多优秀文学家因此云集京城,令开天时期京城的文学创作呈现出多元风格,衍生出丰富的文学现象。翰林学士在客观上促成开天时期京城诗人群体审美趣味的汇聚、整合与形成。翰林学士是开天时期文词之士进阶仕途的重要渠道。  相似文献   

19.
从历史与文化的角度,对始建于清代的湖北省恩施市崔家坝镇滚龙坝村石狮子屋进行大量文献资料查阅,以及详细实地调查,从石狮子屋的平面布局及建筑细部分析石狮子屋的建筑景观意象,包括对其墙体、屋顶、花窗、抱厅、石雕、台阶等细部的分析。石狮子屋是由传统徽派建筑、四川抱厅式天井屋及土家文化相结合的建筑景观。石狮子屋景观意象体现了人神共居的伦理观、传统封建伦理观及民族文化、地域文化的融合,对现代的地域建筑设计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0.
贵阳文通书局创立于维新变法潮流之下,以服务西南文化教育为职志。抗战期间汇集西南地区的知识文化群体促进了文通书局的发展,特别在编辑所所长马宗荣的主持下,文通书局制定了教育出版的宗旨、计划,出版了众多教科书与教育类丛书,为近代贵州、西南地区的教育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随着战后知识群体的东归,贵阳文通书局的出版优势不再,由此折射出近代教育出版格局的变化对出版机构的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