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贪婪与放任     
从前,有一只熊。他是一只强健的棕色的熊。森.林里的所有动物都很尊敬他,因为他从未做过任何坏事。熊有一个非常要好的朋友,是一只上了年纪的松鼠,就住在他洞穴外的树上。有一天,熊在森林里漫步,突然听到一种奇怪的嗡嗡声。熊从未见过蜜蜂,但蜜蜂们都认识他。  相似文献   

2.
11年前,中国长一家人才交流中心在北京设立。一个叫王学军的人长一个在这里留下了自己的档案,开始了闯荡生活。如今,他的编号“001”的人才交流协议和档案已经被中国革命博物馆作为文物收藏。11 年过去了,我们大多数人的生活已随社会一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么,他这个“1号人才”过得好吗?在这11年里,他走过了一段什么样的人生历程?  相似文献   

3.
母鸭教子     
凡夫 《人才瞭望》2008,(12):104-104
小鸭出世了。鸭妈妈说:“我这一辈子无所作为,我的下一代再也不能庸庸碌碌了。我一定要把他培养成蓝天勇士,像大雁一样在长空翱翔。”  相似文献   

4.
美学家罗丹曾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我说:"生活中不是缺少发现,而是缺少表现."人人都能看到时间万事万物,能把它呈现出来的才是大师."王维就是这样一位大师,美在他所反映的客观世界中. 山水是一种自然美,诗画是一种艺术美.如何把自然美转变成艺术美,便是历代诗画家的追求."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苏轼对王维山水诗歌的评价,这主要是缘于王维的山水诗善于在描写山水自然的形貌中寄寓自己的审美理想,给人一种如诗如画的超凡脱俗境界.  相似文献   

5.
小猴种瓜     
小猴很爱吃瓜,看到小熊种的瓜又大又好,就跟小熊要了一些种子,准备自己种瓜。  相似文献   

6.
欣闻江苏成立陈独秀研究会,我非常高兴首途来到我少年求学的故地南京,表示热烈的祝贺。(一)南京是陈独秀先生闯荡一生的重要一站。甲午战后,他十七岁由安庆到这里,对乡试科举不满,走上反清革命道路;他奋斗大半辈子之后,于53岁在上海第五次被捕,押解到此,写下了"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行无愧怍心常坦,身处艰难气若虹";等名句、名联;字如其人,势若雄狮,哪里像个囚徒?他身陷囹圄,在南京当局军政部长何应钦面前,处处表现了奋笔所写"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的独特风格。他于54岁在蒋介石法庭上用出色的抗争实践和手上的笔又…  相似文献   

7.
缺乏效的生活是一种缺陷,缺乏独处的生活则是一种灾难。澳洲的一位动物学家从亚马逊河流域带回两只猴子。一只硕壮无比,一只瘦小赢弱。他把它们分别关在两只笼子里,每日精心喂养,观察它们的生活习性。一年后,大猴子莫名其妙地死掉了。为了不中断研究,他又让  相似文献   

8.
李大爷是安徽蚌埠市经济开发区菱湖社区的一名退休人员。李大爷退休前一直从事财务工作,凡是他经手的账目都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被同事送了外号"李明白"。李大爷不但在工作中账理得清,生活中也是一把理财好手,从他算账劝老伴缴费补办养老保险  相似文献   

9.
杨超 《人才瞭望》2010,(5):46-48
与十几二十年前南下广东打工的父辈相比,他们是截然不同的群体。他们手上没有久握锄头、镰刀留下的老茧,甚至已经不会种地;他们不用背负生活的重担,可以潇洒走他乡;他们听着MP4,聊着手机QQ,习惯了城市生活,他们是典型的80后和90后。因为沿着父辈的足迹赴南粤闯荡,他们也被称作第二代外来工。  相似文献   

10.
正他是一个地道的美国人。他编辑的新闻稿件曾获得过普利策新闻奖。他在事业如火如荼的时候离开众人心驰神往的美国。他在年逾花甲的时候选择来到中国。他用亲身经历向世人宣告:生活在别处。在许多中国人还在对"美国梦"孜孜以求的时候,约翰·莱顿(John Lydon)带着另一种憧憬来到中国工作,那个时候他对中国几乎一无所知。在许多人满以为事业有成而肆意享受生活的时候,他放弃了美国这个报  相似文献   

11.
好心的狗熊     
有时候你的“好心”反而是对他人的伤害。熊看见鱼在水里游,它害怕鱼被淹死,忙把它“救”起来放到岸上。不一会儿,鱼张张嘴咽气了。熊自我安慰说:“我是好心啊!”小鸡看见一群小鸭在水塘里玩耍,羡慕得想哭。熊走过去说:“我帮你追他们去。”说着,捉起小鸡就往  相似文献   

12.
16岁那年,在离高中毕业只剁两周的时候,因为贫穷,他不得不离开了校园,开始在社会上闯荡。43岁那年,他完成了人生的质变,从一无所有的穷小子变成了美国首富,建成了美国历史上第一个托拉斯。他,就是赫赫有名的石油大王洛克菲勒。  相似文献   

13.
谁值得信任     
孙权小时候,深谙玩乐之道,家里给的零花钱自然不够。没有钱,这种浪荡的生活也就失去了支撑。手下的心腹们也替主人着急,其中有人给孙权出主意,说:"为什么不去找管财政的大臣借点钱花呢?只要你一开口,他们马上就得把大把大把的金银孝敬出来。"孙权听了,直奔"财政部"。掌管财政的大臣名叫吕范,得知孙权的来意,他深施一礼,说:"钱是有的,你要花也是可以的,但必须按程序来。  相似文献   

14.
陈润吾祖籍江苏,1949年出生。同年随其父赴台,在台湾度过了俭朴贫寒的青少年时期。1973年,陈润吾从台湾来到美国,闯荡硅谷,迄今已有29年。这29年中,硅谷从默默无闻到名重全球,陈润吾自己也从白手起家,到功业有成。他所经历的创业之路,相信对于现在或将来有志于闯荡海外的年轻人来说,都有值得借鉴之处。在硅谷经受磨练陈润吾是23岁那年,在台湾念完大三,带着一年的学费来到美国的。到了假期,与其他华人留学生一样,陈润吾开始打工积攒学费。从早上9点到下午3点在餐馆洗碗,直洗得满手都是裂开的口子。干完餐馆的活儿,再去糖果店…  相似文献   

15.
何炅 《人才瞭望》2011,(10):83-83
受人之邀,我利用前一段的假期去了新西兰。那是一个很美丽的国家,有着比人口多好几倍的羊和很多很多的森林。在新西兰遇见了一个可爱的导游先生,他的名字叫Liam。他是一位非常热情又非常细心的多动症"患者",常常在哼唱小曲,敲打手指头、挤左眼等小动作更是停不了的。  相似文献   

16.
骆新华,一身风尘,但丝毫没有掩盖住他抖擞的精神。他利用在北京开会的空隙,很温和又很认真地跟我们谈了湖北省的外国文教专家工作。看得出,在湖北省外事办公室工作整30年的他不浮不躁,始终把做外国专家工作当成是一种呼吸,融入到他的整个生活当中。  相似文献   

17.
扔鞋和捡鞋     
一次,他上火车,脚被车门夹了一下,一只鞋掉在了车外。可他随即脱下脚上的另一只鞋,扔出窗外。见旁人不理解他的举动,他说:"一只鞋,别人捡到了也没用,把另一只鞋也扔出去,这样,别人就可以捡到一双鞋了。"另一次,他去看望工人,发现路旁有一双鞋子,便问:"这是谁的鞋  相似文献   

18.
老舍的小说善于从很细微的方面写城市市民的生活、处所等等,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加以概括,最宽泛而最恰当的恐怕就是"文化"--老舍就是这样一种"文化型"的作家.市民,是中国城市社会中一个重要的社会阶层,反映这一社会阶层生活的作品,古典文学中有,近现代文学中更为多见.老舍先生不是表现市民社会生活的唯一作家,但就其作品所取得的成就看,至今还没有一个作家能超越得过.老舍先生正是以其善于描写市民生活、创造他们的形象的突出成就牢固地奠定了他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独特地位的.而在他的这些同类题材的作品中,<四世同堂>可说是很有特色、很有代表性的.  相似文献   

19.
金山寺     
尤凤伟  瑾轩 《人才瞭望》2015,(1):101-104
一宋宝琦在睡梦中被短信的振铃惊醒,他把手机举到老婆面前让她念。这是常态,一来他不用找眼镜,另外,也是最具实质意义的:他"现阶段"外面"清爽",乐于顺水推舟自证清白。老婆念:"僧人"要出事!他惊得坐起身,拿过手机看了一服,不由自主"啊"了声,一夜没睡。上午,市府召开文教口领导干部碰头会,作为市府大管家的副秘书长宋宝琦,马虎不得,诸事亲力亲为。直等到分管文教口的钱副市长开始讲话,  相似文献   

20.
舞台上的一架钢琴,一把特制的琴椅,回荡着动人的旋律。鼻梁上的粗框眼镜,俊朗脸庞上的自信笑容,他的梦想是音乐。一场意外带走了他的双臂,却带不走他对音乐和生活的热爱。他用脚趾抚摸琴键,这是梦想的声音在欢声歌唱。他叫刘伟,他把不可能变为可能,他用不懈的努力和对梦想的执着,感动并激励着每一个听到他琴声的人,精彩地活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