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文学作品内容和形式的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同文艺理论中的其它一系列重要问题,诸如文艺的特征、形象思维、创作方法、艺术典型、文学遗产的批判继承和革新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内容和形式问题,是文学理论研究、文学创作和文学评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近年来,“四人帮”一伙把文学作品内容和形式这个基本理论问题贬低为一般的文学常  相似文献   

2.
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是修辞学研究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即如陈望道先生所说"修辞研究要把内容决定形式作为研究的纲领."对此,陈先生在阐释修辞学的对象、修辞的定义及与题旨情境的关系时,从理论上对之作了深刻剖析.<内容与形式关系的修辞学思考>一书,紧紧扣住陈望道修辞思想的"纲",集中论述了内容决定形式、形式服务于内容的重要性,见解独到,饶有新意,并提出了一系列创新性见解.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在西文文艺思潮影响下,国内有些学者声称修辞中并不存内容-形式的对立。本文从内容与形式配合每每比重失衡,从二者之间常常表现为一对多的关系,以及从它们分别有着自身的组织规律等几方面,对前述观点进行了证伪。  相似文献   

4.
从内容与形式关系看语文教学中的课文分析靳宜萍一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内容与形式”是一切事物都具有的共同属性。艺术也同样,没有内容或没有形式的艺术实际上是不存在的。然而,关于艺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问题,在文艺理论界历来存在着不同的认识和观点。在西方影响最...  相似文献   

5.
宗白华对艺术形式进行了独特的理论阐释,通过对艺术形式的深层结构的分析,认为艺术形式表现生命的内核,表达心灵的姿势。艺术形式具有可感性、创新性、审美性等特征,但积淀在艺术形式中最根本的却是文化精神。间隔化、构图和感悟生命的真理是艺术形式最主要的作用。宗白华对于艺术形式的理论阐释对于今天艺术形式的创造和研究仍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论马尔罗的艺术形式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从形式问题入手,试图发现并分析构建马尔罗艺术形式理论的基石。因为对作者而言,艺术形式同人类的生存一样,始终是其关心的首要问题。其次,论述变形这一命题,按照马尔罗的观点,变形是艺术发展的必然和艺术生命的固有规律。最后,阐释人类、艺术和现代社会之间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7.
在艺术创作中情感的流露往往是作者心中真实情感的反映,它需要一定的形式来表现。对艺术家来说,重要的一点就是为了将自己心中真实的情感表达出来而选择合适的艺术形式。情感与形式的关系在本质上就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无论是绘画艺术还是其他艺术形式,都说明恰当的艺术形式能表达出人们真实的情感。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的文艺观念一直是以形神兼备作为文艺的最高境界。一方面以“文以载道”作为文学的主导思想,强化文艺的教化作用:另一方面也强调“不涉理路,不落言荃”,注重艺术表达方式和审美趣味。所以中国文学总是“发乎情,止乎礼仪”,在总体上比较好地把握了文艺内容与形式之间的关系。孔老夫子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种具有独特形态的文艺观与西方易于偏激的文学理论有着极其明显的差别。五四运动以后,中国文学从内容到形式来了一场彻底的大转换。这种转换首先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开拓了现代文艺理论的思想体系,为中国文艺快步进入现代社会奠定了理论基础。其次苏式文艺体系和西方现代主义文艺观的影响,先后对中国建国以来40年文艺理论的总体构成巨大的冲击。这种冲击使以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为主导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艺学一直在成就与教训的曲折道路上艰难地前进。因此,从形式论角度回顾文学理论发展的道路,剖析当前各种文艺思潮的利弊,对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艺学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9.
德国浪漫主义文学家席勒将形式与心理结合起来,创造了自己独树一帜的形式心理美学。他主张以审美假象为特性来认识艺术想象,强调艺术形式的审美作用,主张理性与感性、内容与形式的结合,以形式的普遍性克服内容的特殊性,并通过悲剧心理阐释了自己的形式心理美学理论。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在西方文艺思潮影响下 ,国内有些学者声称修辞中并不存内容 -形式的对立。本文从内容与形式配合每每比重失衡 ,从二者之间常常表现为一对多的关系 ,以及从它们分别有着自身的组织规律等几方面 ,对前述观点进行了证伪。  相似文献   

11.
王夫之的“情景”说既是一种文学创造理论,又是具有更为广泛意义的美学理论,它与佛教的“现量”概念相结合,在明清之际构建了一座美学理论的高峰。王国维是中国文学理论史上系统阐述“境界”说的第一人,其“境界”说脱胎于“情景”论,然而,它经历了一个从艺术走向人生、从人生走向哲学、从以和谐为基调的优美走向以痛苦为主要内涵的崇高的历程。王国维的“境界”说是在近代中国的土壤里成长起来的,同时又是以西方近代哲学为重要营养的学说,它是对以王夫之为代表的中国古典诗歌“情景”论的错位生成,也是中国古典美学向近代美学转折的标志。  相似文献   

12.
布迪厄的文学场理论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文论研究中的影响越来越大。厘清文学场理论形成的思想渊源,对于我们准确运用这一理论进行文艺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概括来说,结构主义、现象学与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等流派思潮及古典认识论传统都对布迪厄及其理论形成产生过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3.
近来,学者纷纷将后殖民理论中的“杂合”运用于翻译研究,发现文学翻译必然是“杂合”的,本文结合后殖民翻译研究中的“杂合”以及语篇微观实例进行分析,认为“杂合”的表征是通过词汇、句法和文化这三个层面实现的。  相似文献   

14.
作为白话文运动理论倡导的先行者,胡适主要的文学语言观是“言文一致”。这一语言观的提倡将“言文分离”、封闭性太过的传统文言转型为经欧化过滤的语言新形式,从而形成文学形式与思维理念的双向更新。但二元对立思维下建立的“言文一致”的乌托邦思想,缺乏对文学语言本体性的深入思考,所带来的蒙蔽与损失也是必然的。  相似文献   

15.
1939年-1942年,延安文艺界发起了“民族形式”论争。与此相应,国统区的“新启蒙运动”“战国策派”等也对“五四”新文艺进行了再评价。讨论中,向林冰的“民间形式中心论”、胡风的彻底否定“旧形式”均受到批评;周扬则提出在“五四”新文艺基础上,整合旧形式、创制更有包容性的“民族形式”的折中方案。《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对“民族形式”论争的总结和回答,是以“抗战建国”为核心提出的一整套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文学现代性方案。“民族形式”的论予实际构成了中国当代文学、包括赵树理崛起的初始情境。  相似文献   

16.
辞赋的本质特征(神趣)是"设辞虚构"。萧统"沈思"说实谓此也。理由是:古人重辞赋;《文选》要预立既硬又科学的标准,最好的选择就是以辞赋为范文,从中抽绎出标准;古人视赋为诗,很多文体有辞赋化倾向,衡鉴辞赋的标准遂被普适、跃升为衡鉴所有"文"的标准;符合萧统尚新变的文艺思想;受王充"超奇"论启发;可验以《文选》诸篇。"设辞虚构"不仅与"沈思"说一致,与翰藻说、个人性、单篇性、文本性、审美性等也无?格。  相似文献   

17.
“文学典型”学说是建立在文学语言与社会现实的镜像功能的基础上,认为文学通过语言这种媒介可以忠实客观地反映社会生活.马克思主义的“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学说更是社会历史批评视域中的命题,是在历史唯物主义的框架内对文学社会属性和价值功能的一种界定和把握.20世纪以来的西方文学理论以文本代替作品,把文学当做语言系统内部的自我指涉,割断文本与外在客观世界的关系,使得文学典型学说受到冲击和挑战.论文认为,马克思主义的典型学说,不是一个单纯的文学理论问题,而是一个与关于历史发展、人的解放、人的自由发展等论说密切相关的历史唯物主义框架内的重大问题.在这个意义上讲,马恩的典型学说在当代仍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论佛教思想对古代文论中“虚实”范畴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虚实”作为核心的元范畴源自老庄“有无”论,早期受到道家哲学和玄学思想的渗透与作用,唐宋时期在佛学禅宗的影响下,其含义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和推进。佛学之“境”、“空灵”和“妙悟”三个方面影响到当时文学创作和批评,通过诗人和批评家之“桥梁”使虚实范畴由此获得新的启迪和推进,对中国文学批评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李贽的“童心说”是一个著名的文学理论命题。依据晚明的思想特点及文学实践状况,总结出“童心说”提出的理论背景包括批判宋明理学与纠正复古文风。继而从李贽对“童心”一词的解读及其对“至文”的创作方法入手,认为其美学内涵可以概括为创作内容上重真实、形式创作上重自然。  相似文献   

20.
"命题"是古代文论的重要构成形式。《知音》篇作为《文心雕龙》关于文学鉴赏和文学批评的专论,刘勰在文中提出了一系列有关文学鉴赏和文学批评的理论命题。这些命题从形式类型上看,主要有四种构成形式;从理论内涵上看,各有不同的思想内涵,构成了刘勰文学欣赏、批评论的基本内容;从价值意义上看,这些理论命题在今天仍然具有切实的应用价值和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