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摘要]新世纪我国在民族政策更具体、细化,便于民族政策执行、评估;民族扶贫政策范围拓展,并且把民族脱贫与地区发展结合;重点解决民族地区群众的就业、社会保障和民族文化保护、教育发展等民生问题;兴边富民和扶持人口较少民族政策内容不断拓展与深化;坚持与完善民族地区财政转移支付、民族特需品减税补贴、资源税收比例等专项民族经济政策;全面展开援疆工作;狠抓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保障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权益成为民族政策新的关注点。这些政策,时代特色鲜明,内容丰富,完善和发展了我国民族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2.
扶持人口较少民族的发展,是我国新时期民族工作的重要举措,也是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现实选择。近年来,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政策已形成自上而下完整的政策体系,对这些政策进行系统梳理与分析,基于对云南、贵州两省人口较少民族扶持发展政策的微观调研上,总结出我国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政策的一般特点:首先是政策的全面性;其次是政策的贯通性好;第三是操作性强。与此同时,深入剖析了我国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政策存在的不足之处:第一、政策动态监测实施不容乐观;第二、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政策目标有所偏离和实现不均衡;第三、各省区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政策的执行程度有差别,政策实施效果有差异;第四、扶持人口较少民族政策的明显针对性,对和谐民族关系的构建产生不利影响。通过对政策的梳理、分析,有利于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还能够不断提高政策效应。  相似文献   

3.
因区位分布、地理环境、历史基础、文化观念等因素制约,我国28个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水平总体滞后,同步实现全面小康面临着特殊困难。人口较少民族贫困发生率高、贫困程度深,是集空间贫困、资本贫困、能力贫困、信息贫困于一体的深度贫困,也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贫困。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减贫与发展对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然而,28个民族间存在发展基础、发展条件、发展成本、发展水平和发展目标等诸多差异,加之各地情况千差万别,决定了扶持政策不能同质化和一刀切。必须坚持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战略思想,分类指导、因族举措、因地制宜、因时施策,实施差别化政策。  相似文献   

4.
22个人口较少民族问题是我国民族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此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自2005年制定出台和组织实施专项规划以来,人口较少民族经济社会得到了快速发展。笔者在调查分析内蒙古自治区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政策的实践措施、实践成效、政策实施中需解决的问题等基础上,对今后如何持续实施好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政策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5.
随着国家特殊扶持政策的出台和完善,我国人口较少民族.的社会生活条件有了较大改善,扶持效果明显。但人口较少民族地区对外界扶持作用的依存度高,内部创造力严重不足,只有通过扶持政策与民族增长因素相结合,走少数民族自我发展的特色道路,才能彻底解决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的根本问题。在分析人口较少民族扶持政策的变化和武陵山民族发展试验区初步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景颇族发展的特点,提出了建立景颇族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试验区的构想。  相似文献   

6.
巩固深化脱贫攻坚成果,实现其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人口较少民族地区是重点和难点。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将马克思主义跨越理论同人口较少民族地区实际相结合,实施精准帮扶政策,让这些地区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以马克思主义跨越理论来探寻人口较少民族的脱贫密码,可以发现,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以特殊方法因应特殊情形是人口较少民族脱贫实践的方法论;正确处理民族关系是人口较少民族跨越式发展的动力源;共同富裕的价值理念是实现全面小康的理论向导和关键之点。以提高可行性为前提,以产业发展多样化为导向,以政策驱动实现生产力跨越式发展,是人口较少民族巩固拓展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对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实践指向。  相似文献   

7.
人口较少民族政策是我国民族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扶持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比较分析,从行政管理、人力资源、政策执行及其程序的角度分析了人口较少民族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公共政策的整体观点提出对策,构建管理机制和人力资源政策及配套制度,为促进人口较少民族建成小康社会提供理论和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我国保安族、裕固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和赫哲族等北方人口较少民族的社会经济发展为例,对北方人口较少民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成就进行了实证分析与回顾,而且重点对其现阶段存在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和农民增收缓慢、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各项社会事业发展仍较为缓慢、民族传统文化面临消退、农牧民思想守旧及综合素质偏低等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依托优势资源发展特色产业,拓宽农牧民增收渠道;以政策为导向,集中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尽快解决教育发展中的迫切问题等发展思路与对策,以期进一步推动“十二五”期间我国人口较少民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项与人口较少民族减贫与发展至关重要的政策,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政策亟需进行评估和监控以使政策更加科学化、规划化。本文运用公共政策周期理论,采用问卷调查数据评估《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2011-2015年)》的制定过程、实施过程、监督过程以及政策满意度等,以期探究扶持政策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0.
北京是全国各民族人民的首都,56个民族均有人在北京工作、学习和生活。自新中国建立以来,北京市委、市政府和各有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维护首都民族团结,保护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文化的法规和政策,使少数民族在社会发展各方面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少数民族在京的民族成份越来越全,人口也逐年增多,出现  相似文献   

11.
贵州毛南族是贵州国家扶持发展的唯一人口较少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但经济社会尚处欠发达状态,存在着人口经济密度小,人口结构不合理,人口素质偏低,人口地理环境较差等显现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关系到贵州毛南族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和全面小康建设的进程。因此,必须在国家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的重大政策指引下,深刻理解人口与发展的相互关系,在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基础上,完善毛南族聚居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保障制度,培育优势产业,发展教育文化事业,进一步加快人口城镇化步伐。  相似文献   

12.
从2005年到2010年,扶持人口较少民族的政策取得了良好的政治、经济效益,但也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主要体现为,基础设施建设与文化建设的不平衡,不同民族间扶持政策的不平衡.这使人口较少民族的文化空间进一步变化,也一定程度地造成民族识别与认同的混乱,还给民族关系造成一定影响.扶持政策的瞄准机制欠科学和扶持政策推进实施的阶段性是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下一步的实践中,扶持政策应从以微观经济效益为主向微观经济效益与宏观社会效益并重转变.  相似文献   

13.
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我国许多少数民族村寨地处贫穷落后地区。建国后,我国分阶段进行贫困治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帮助民族地区发展经济和文化。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国家经济文化的繁荣,加之国家对民族地区的政策倾斜,许多民族村寨得到空前发展。进入21世纪,民族村寨基础设施建设和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进一步得到改善;特色产业得到培育,村民收入有了显著提高;一些民族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村寨管理更加规范。但与此同时,一些地方片面追求经济发展,忽视对民族村寨文化资源的保护。针对这些问题,国家从治理层面、政策引导角度寻找解决方案,出台有效政策激发群众保护文化遗产的热情,拓宽文化资源保护的资金投入渠道,保护民族村寨的特色建筑和独特风貌,培育传承民族文化的各类人才,确保民族村寨实现脱贫攻坚与文化保护双赢。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详实的田野调查资料为基础,客观描述了云南人口较少民族的发展现状,深入揭示了云南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进程中面临的深层矛盾与制约。文章认为经过十余年的特殊扶持与倾斜发展,云南人口较少民族的生存与发展环境有了显著改善,实施以自主发展能力建设为核心的发展战略和发展政策,必将进一步加快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与繁荣发展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5.
文化全球化增加民族特色文化保护的难度,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基础薄弱,少数民族数量较多,人口较少,民族文化生态脆弱,旧的保护观念和思维不太适应新的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基于文化事业的保护方式也没有达到预期效果。随着民族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边疆民族地区特色文化保护必须更新观念,以适应活态性、整体性、创新性与自觉性的内在要求和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形势,将民族特色文化保护与民族文化产业发展通盘考虑,以文化保护作为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与充分保障,把文化产业发展作为文化保护的内在需求和重要途径,通过适宜的产业化利用,拓展民族特色文化保护空间,增强民族特色文化保护的自觉性和自信心,达到保护与发展的共生共赢。  相似文献   

16.
我国有22个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其现代化是民族学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小民族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并就研究中需要注意的四个问题──如何对待小民族的文化、发展与繁荣、民族优惠政策、民族发展方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正>中南民族大学科学研究发展院耿新副研究员的专著《差别化政策的理论与实践研究》,2019年10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这是一部具有重要学术理论价值的研究差别化扶持人口较少民族政策的著作。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共同开拓了辽阔的疆域,共同书写了悠久的历史,共同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共同培育了伟大的精神。在我国56个民族中,全国总人口在30万人以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财税政策对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激励作用,采用比较分析和理论论证对现行财税政策扶持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进行定性研究,对少数民族文化建设与保护的现状以及财税政策对民族文化保护与建设的现状进行具体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财税政策与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具有紧密的相关性。运用财税政策杠杆调节工具,构建具有中国国情的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的财税政策激励体系,有效促进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进而促进少数民族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相似文献   

19.
我国是个人口大国,人口现状严重超社会经济负荷,这给人民生活的改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带来很大困难。为了使国家富强,民族繁荣,人民幸福,我们必须坚持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严格控制人口的过快增长,使人口增长与社会和经济发展相适应,同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相协调。这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与人口的发展也很不适应,控制民族地区人口增长速度,提高少数民族人口素质,是少数民族经济和文化迅速发展,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一项重要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20.
本文结合《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2011-2015年)》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在系统梳理文献的基础上,经过专家反复讨论,采用AHP法构建了由经济发展、生活质量、社会发展、生态环境4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28个三级指标组成的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区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接着,本文对4种不同类型的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区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该指标体系是科学和切实可行的。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了支持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区发展的差别化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