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冈升平是日本第二战后派的代表作家。毕业于京都大学法国文学专业。二战末期,大冈升平入伍参军,日本战败被俘之后,大冈升平对这段经历刻骨铭心,以描写二战后期日本兵的煎熬苦难的自传性反战小说《俘虏记》为开端,走上了作家的道路。之后,他的《武藏野夫人》和《野火》为他带来了很高的声誉,奠定了他作为第二次战后派旗手的位置。大冈一生...  相似文献   

2.
芥川龙之介创作中的现代主义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芥川龙之介是日本现代著名的中短篇小说家,是日本新思潮派的代表之一。他的创作突破了日本近代文学传统,是日本现代作家中最早表现出现代主义意识的作家。日本评论家中村真一郎认为:“芥川龙之介的作品的主要特征就在于反映人们错综复杂的思想意识。当我们阅读他的全部作品或是他的一部自选小说集时,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接近于西欧二十世纪的作家所刻画的复杂的内心世界。” (《芥川龙之介介绍·芥川龙之介的魅力》)  相似文献   

3.
一武者小路实笃(1885—1976)是日本近代著名的小说家、剧作家、诗人和画家。他早年受托尔斯泰的影响,提倡人道主义。与他人创办《自桦》杂志,是白桦派代表作家之一。他的中篇小说《爱与死》所描写的是一个并不复杂、也未成功  相似文献   

4.
有岛武郎是日本“白桦”派的代表作家,但他的视野已远远超出了“白桦”派的创作思想范畴,他倡导的新理想“一元生活论”和“本能生活论”猛烈地冲击了当时的注重理智、循规蹈矩、排除热情、禁忌欲望的基督教上层社会。作家通过小说《叶子》,对当时社会的腐朽与黑暗进行了无情的揭露与批判,充分地体现了作家的批判现实主义精神。目前学术界对于《叶子》(又名《一个女人》)这部作品的优美的语言技巧、“梦幻”的描写、“叶子之死”的评论较多,但是对于作家的新理想主义的研究较少,特别是对于他的批判现实主义精神的评论也不多见,对此,文章试图通过对《叶子》这部作品的分析,从作家的新理想主义和批判现实主义精神来透视作家的思想及创作观。   相似文献   

5.
真正的比较文学研究 ,应该是以一种时空坐标系统为依托 ,既从横向关联的角度 ,又从纵向历史的方位探究作家与作家之间的多种牵连 ,从而使研究本身摆脱那种就事论事的尴尬 ,在更为广阔的背景上来呈示作家们之所以形成自我独特艺术品性的诸种内在或外在的因素。通过对一些作家与作家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影响的各种方式方法的考察 ,揭开艺术发展的某些内在规律。在我看来 ,刘立善先生的新著《日本白桦派与中国作家》(辽宁大学出版社 1995年 3月版 )就是从这个角度进行比较研究的一个成功的范例。在这本 5 0余万字的论著中 ,作者以日本白桦派为核心…  相似文献   

6.
正川端康成是日本新感觉派作家、著名小说家,他幼年父母双亡,由于从小缺乏亲人的关爱,川端康成性格内向、不擅应酬。1924年,从小就立志当小说家的他从东京大学国文专业毕业,此后他相继写出代表作《伊豆的舞女》《雪国》《千只鹤》等,1968年川端康成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声名大振后,常有人找上门来,拉川端康成参加各类活动。一次,川端康成身体不适,正在家休息,有位朋友却  相似文献   

7.
一、在苏联时期持不同政治观点的作家对苏联解体的反思苏联解体前的文学界主要有三个派别,即传统派(自称“爱国者”)、自由派(或称“民主派”)和持不同政见作家(大多流亡国外)。(一)一些传统派作家的反思情况著名作家邦达列夫是传统派作家的主要代表。他从一开始就反对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曾经当面责问戈尔巴乔夫。苏联解体后,他于1993年发表了《致雅科夫列夫的公开信》,称这位前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为“腐烂的美国谎言牛排的爱好者”。在1993年“十月事件”前后,他和其他一些人士针对叶利钦政府解散人民代表大会和最高苏维埃,几次发表抗议…  相似文献   

8.
徐志摩(1896—1931),是个颇有争议的作家。他在将近十年的时间里,写了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和《云游》,散文集《落叶》、《巴黎的鳞爪》,还有短篇小说集《轮盘》等作品。徐志摩虽写过各种文学作品,但最有影响的还是他的诗歌。徐志摩曾被奉为“新舟派”诗坛的盟主。在六十余年的新诗史上,标志摩不仅留下了许多诗篇,而且还留下了一个令人望而生疑的名字。那么我们今天应该对他及其诗歌给予怎样的评价呢?  相似文献   

9.
在文学史教程中,英国作家托马斯·哈代(Thomas Hardy,1840—1928)通常被归入传统主义或现实主义作家之列.但是,他的许多作品,尤其是他的最后一部小说《无名的裘德》(Jude the Obscure,1895),充分反映了贯穿整个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一个基本主题——异化.从这一意义上说,哈代可以被看作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先驱之一.  相似文献   

10.
田发宽 《中南论坛》2010,5(1):85-86
芥川龙之介是日本近代新思潮派的代表作家,素有“鬼才”之称。在短短十几年间,创作了小说、评论、随笔、诗歌、札记和游记等大量有分量的作品。他的早期作品以历史小说为主,《地狱变》就是其中的一篇成功立作,作家以血淋淋的惨厉笔墨揭露了封建领主骄奢淫逸的罪恶和下层人的悲剧命运。本文分析《地狱变》中主要登场人物画师良秀的性格特征,从而更好地解读悲剧故事产生的由来。  相似文献   

11.
坂口安吾是日本“无赖派”的代表作家,其代表作《白痴》突显“无赖派”的鲜明特点,更体现着日本近代文学的现实主义特色。其作品以独特的视角描绘出的社会样貌,折射着作者的善恶观。《白痴》中隐含的伤感与呐喊体现了当时日本青年的心态。  相似文献   

12.
西村时彦对楚辞学的贡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西村时彦(1865-1924),日本明治大正间汉学家,尤精于楚辞.他对楚辞学的贡献,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1)采集收藏《楚辞》类典籍一百余种,其中有善本(明刻本、清初刻本)二十余部,日本刻印本十二种,西村手抄本二十七种,多为中国学者所未见;(2)西村藏书多有批校、考证,并完成研究性著作四种:《楚辞王注考异》一卷、《楚辞纂说》四卷、《屈原赋说》二卷、《楚辞集释》不分卷.  相似文献   

13.
野间宏论     
野间宏是日本著名现代作家 ,属于“战后派”,是公认的战后派的旗手。他是一位有影响的进步作家 ,从大学时代起 ,即信仰马克思主义 ,关爱人民。他的“伤痕文学”对警醒日本民族具有莫大的历史作用。同时 ,他的意识流小说在文学技法上独树一帜 ,打破了日本文学的旧传统。他又是地球和人类命运的呐喊者 ,在晚年不顾年迈体衰 ,以发人深省的文学和身体力行的行动为保护人类环境而奔走呼号。本文概要地全面论述了野间宏其人其作 ,提出在日本近代文学史上他应得到更高的评价和占据更显著的位置  相似文献   

14.
在活跃于今天文坛的一批中年文学评论家中,潘旭澜是引人瞩目的一位。近几年来,他踔厉奋发,辛勤笔耕,陆续发表许多论文,出版了三本著作:《艺术断想》(百花文艺出版社)、《中国作家艺术散论》(江苏人民出版社)、《潘旭澜文学评论选》(湖南人民出版社),另一本专著《论杜鹏程小说》也已完稿,交付出版。一九八四年十一月,他去日本讲学,应《每日新闻》、《咿哑》杂志之约,撰写了《五年来中国文学随想》、《近年来的中国长篇小说》等文学评论,受到日本读者的重视。“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是潘旭澜喜欢引用的一句话。在一定意义上可以用来比况潘旭澜从事文学评论的实践。五十年代中期,当他还是一个风华正茂的大学生时,便与文学评论结下了不  相似文献   

15.
岛崎藤村堪称日本近代诗歌真正开拓者,抒情诗集《嫩菜集》迄今一直被誉为日本近代文学中的里程碑。作为小说家,他以不朽的批判现实主义长篇杰作《破戒》在文坛上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诗人伊藤信吉,擷集岛崎许多具有典型意义的生活片断,结合着对他的作品的评迷分析,生动而具体地揭示了岛崎精神世界的变化发展,活脱脱地勾勒出一个从浪漫主义诗人列现实主义小说家的作家形象,是一篇不落俗套的作家论。今年(1993),是岛崎藤村诞辰120周年。特推介此文以飧读者。  相似文献   

16.
有岛武郎是日本"白桦派"作家中最富思想性、受西方思想影响最深的作家之一。贯穿有岛文学的一条纵线,就是他个性化的人道主义精神。他的文学思想散见于他的小说、剧本及文学评论之中。有岛的文学思想是他文学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我们理解有岛的文学创作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17.
和许多作家的创作经历不同,老舍是以写长篇小说开始他的创作生涯的.如果除开作家青年时代的习作《小玲儿》不算,那么,他的短篇小说的真正发轫之作,乃是一九三一年十月发表的《五九》.而在这之前,作家已经写出《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和《小坡的生日》等四部长篇了.尽管老舍曾经谦称他的才力不长于写短篇,但是,由于作家在写作短篇之前已经具有充足的生活积累,丰富的写作经验,特别是他在艺术上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因此,他的短篇小说创作不仅在数量上是可观的(主要有《赶集》、《樱海集》、《蛤藻集》、《火车集》、《贫血集》等五个集子,合计约五十余篇),而且在质量上一般也是较高的,其中的几篇佼佼者,即使列入我国现代短篇小说的杰作之中也毫无愧色.这样,具体探讨一下他的短篇小说在思想、艺术上的成就与特色,就不是没有必要的了. 独特的题材领域几乎任何一个有成就的作家,都会以他独特的  相似文献   

18.
松本清张论——兼评日本推理小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松本清张 (1 90 9— 1 992 )是日本社会派推理小说的代表作家。在中国 ,根据他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砂器》和众多的中译小说 ,都深受观众和读者的欢迎。他本以纯文学进入文坛 ,未几即以推理小说风靡日本文坛。在深入体察战后社会风雨阴晴之变的基础上 ,将现实主义与深刻的哲学思考协调地统一在一起 ,他的小说使人们在洞察日本文化黑暗的同时 ,又感受到人类生存的共同痛苦  相似文献   

19.
日本新感觉派文学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新感觉派文学评析何乃英近年以来,由于日本新感觉代表作家川端康成的作品被大量译成中文和与日本新感觉派有密切联系的中国新感觉派代表作家的作品被重新出版发行,所以日本新感觉派文学的来龙去脉引起了广大读者的浓厚兴趣。鉴于以上情况,有必要对日本新感觉派文学...  相似文献   

20.
鲁迅一生中,非常注重和赞扬优秀的日本文学,他曾经翻译过多种日本小说和文艺理论著述,芥川龙之介的作品就是其中之一。一九二一年夏天,鲁迅先后译出了芥川的代表作《鼻子》和《罗生门》,登载在北京出版的《晨报》上。芥川龙之介(1892—1927),这位被称为日本近代文学史上的“鬼才”,是大正(1912—1926)时期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一九一三年二月,他就读于东京帝大英文系时,与友人一起重新出版了两起两落的帝大同人杂志《新思潮》,后来他和菊池宽、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