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橘颂>是屈原早期作品.在诗中,屈原借对橘树的赞美,清醒地勾勒出自己叛逆性格三个方面的基因楚民族长期与中原民族抗衡而形成的叛逆性格;屈氏家族在楚王室中因宗支疏远而备受排挤的抗争精神;追求内在品德的完美,不愿融众从俗的诗人气质.  相似文献   

2.
屈原的作品蕴含着诗人对生命的独到的理解和阐释,是其人格理想的艺术转化。屈原作品中表现出的是一种强烈的生命意识,反映了他的宗族感情和文化意识,体现出诗人对生命的独特领悟以及他的人格追求。  相似文献   

3.
屈原在他的作品中主要从两个方面表现其死亡意识:一是描述死亡,一是描写对死亡的超越。诗人的死亡观既受孔子、孟子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又有庄子死亡观的渗透。作品所表现的死亡意识,是诗人死亡观的艺术体现,是诗人人格境界的艺术转化,它蕴含着诗人对死亡的独特理解与阐释。屈原对于以死殉节的坚定选择是儒家"内圣外王"、道家"无待而游"人格境界的双重体现。  相似文献   

4.
对宋玉及其作品的再评价易小松奇思幻想、惊鸿绝采的楚辞历来为人们所喜爱,创作楚辞的伟大诗人屈原历来为人们所倾慕、崇敬。多少年来,楚辞学,或日届学,即以屈原及其作品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成了庞大而深远的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一个热点,表现为论文数量多,新...  相似文献   

5.
屈原是楚国的爱国诗人,他的作品含有一定的进步思思,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我们研究屈原决不能脱离屈原生活的社会背景。因此,本文试图论述一下屈原生活年代的楚国。 一、楚国的扩展简史 楚本是南方一个古老的部族,楚王族姓等,相传是古帝颛顼的后裔。到周成王时,熊绎被封于楚。居于丹阳。(《史记·楚世家》)当时还是“辟在荆山,筚路篮缕,以处草莽,跋涉山林,以事天子;唯是桃弧棘矢,以共鹦王事。”(《左传》昭公十二年)  相似文献   

6.
先秦国家观念与屈原的宗国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屈原研究中,存在着两个难以回避的基本问题:先秦时代楚具有怎样的性质?屈原宁死不肯去楚的原因何在?长期以来,对这两个连带性的问题,学术界逐渐形成了近乎定论的解答:1.楚是具有独立性质的国家;2.屈原矢志不肯去楚,终于以身殉国,体现了对祖国的深厚感情,并由此得出“屈原是伟大爱国主义诗人”的结论。我认为,这种观点产生于三、四十年代的国难时期,是有其积极的现实意义的。但在今天,当更广泛的材料和更科学的方法,促使人们对历史现象进行客观考察和深入思考之后,它便显露出许多值得商榷之处了。因此,对屈原研究中的上述基本问题,站在我们时代的高度重加研讨,以求得合乎实际的结论,乃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两千多年前的中国,出现了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在他的影响下,出现了一批写作富有楚地音乐诗歌特色的作家。屈原和他们的创作都著录于汉代典籍。西汉末的大学者刘向把在他之前富于楚地音乐诗歌特色的作品编辑成册,称为《楚辞》。东汉文学家王逸为《楚辞》一书作了注解,称《楚辞章句》。这部书一直流传到了今天。  相似文献   

8.
祖先名称和所涉地域昭示出先楚文化的水缘属性,到楚辞中积淀为屈原的恋水情结和宋玉作品君王与神女艳遇的叙事模式。人们如果还原原始思维的历史,就能揭示出先楚祖先神形体特征的生成根据,看到屈原对先楚祖先神话的继承和超越。  相似文献   

9.
《橘颂》是屈原作品中极具特色的一篇,“橘”与诗人屈原的人格形象之间有着至为紧密的内在联系。1“橘”体现了诗人屈原忠于宗国,至死不渝的精神节操;2“橘”体现了诗人光明峻洁,清醒处世的人生态度;3“橘”体现了诗人克己奉公、严于律己的高度修养;4“橘”表达了诗人内外统一,勤于自修的美的追求;5“橘”体现了诗人志节坚、久,愿为师表的励世之志。  相似文献   

10.
卢照邻的诗文,颇有“骚人之遗响”。与屈原相似的人生遭际、心路历程,使卢照邻对楚骚的认识最终超越了同时代的人。无论是作品内容方面,还是表现手法方面,卢照邻对屈原皆有着自觉的学习与继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