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市场经济中,企业是经济活动的主体,企业人必须具有企业主体意识。企业主体意识是企业人对本企业作为经济活动主体及其特性的自觉认识,主要包括:竞争意识、创新意识、自由意识等。树立企业主体意识,对于建立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提高企业人员的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需要树立新的意识。能否树立正确的营销意识.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对我国企业来说,树立市场意识、名牌意识、关系营销意识、绿色营销意识,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论民族大学生生态意识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意识是一种反映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新的价值观,是现代社会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目前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急切地呼唤人们生态意识的提高。研究民族地区生态环境状况,传播和创新环境知识和文化,尤其是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生态意识,成为时代赋予民族高等教育的神圣使命。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生态意识,对于减少可能形成新的“环境盲点”和“环境盲点控制区”,促进民族地区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90年代的女性写作最引人注目的特征之一,是充分的性别意识和性别自觉,文化情境的丰富复杂,使女性写作开始深入地走向自己,触摸个人“身世”、身体、女性欲望等隐秘经验。无疑,时代的“允诺”和意识的松动使这种女性自我抒发走入公共文化空间,成为90年代女性写作的一种趋向,亦成为女性写作的一场沉溺又超拔的精神历险。  相似文献   

5.
苏格拉底哲学主体意识的觉醒与古希腊民族精神的转变相应,促进了古希腊文化与哲学的变革。在礼俗上,主体意识的觉醒使城邦伦理转变为个人道德;在宗教上,主体意识使神谕转变为理性神;在哲学上,苏格拉底哲学主体意识是对希腊自然哲学和智者哲学主体意识的扬弃。苏格拉底理性主体意识处于希腊精神哲学的上升时期,是柏拉图哲学和亚里士多德哲学的理论准备。苏格拉底哲学主体意识直接开启了希腊哲学的繁荣时代,其哲学主体意识的觉醒使希腊的文化和哲学都达到了繁荣。  相似文献   

6.
论外语教学中的“语言意识”和“文化意识”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外语教学中要逐步提高培养“语言意识”和“文化意识”,“语言意识”和“文化意识”在外语教学和学习中起著很重要的作用。本文从英语语言文化教学对加强语言意识和文化意识的要求入手,讨论了语言意识的内涵和文化意识的跨文化交际及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7.
论王昭君命运改写的文化表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昭君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四大美女”之一。她的“和亲”事迹,在《汉书》、《后汉书》等正史中都有记载。文学家据此生发,咏叹王昭君的作品蔚为大观。虽然时代意识投影不同,王昭君的人权意识和女性意识无一例外地被漠视被遮蔽,“自请出塞”的个人诉求升华为“爱国”之心“救国”之举。元代马致远的《汉宫秋》,现代郭沫若、曹禺《王昭君》,命运改写的时代意识不同,文化意识的历史继承却显而易见。以此为视点揭示“传统命名”历史继承的文化表述。  相似文献   

8.
在市场经济的现实遭际中,中国文艺正经受着一场危机,这种危机集中表现为审美价值的失范和迷误。面向21世纪,有必要理顺全部价值系统,有必要重新倡导艺术的人生意识、时代意识和经典意识。  相似文献   

9.
当代的学术研究朝向多元化方向发展,特征之一便是从政治型学术向文化型学术转变,因此,学报编辑要具有广阔的文化视野和现代的文化意识。编辑的文化意识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构成。一、正确的政治意识出版工作是我们党和国家重要的意识形态宣传阵地,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和政策性。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现有各类正式期刊7559种,其中高校学报占600多种。高校学报是广大师生学术研究和理论探讨的园地,因此编辑工作者必须具备一定的政治素质,坚守社会主义及其文化事业的主流。1983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强出版工作的规定》中…  相似文献   

10.
论文化自觉意识的养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现代文化价值观的失落与文化失序问题,从文化主体性的建构角度,以文化哲学的理论分析方法,分别从文化超越意识、文化选择意识、文化边界意识等多个层面,对文化自觉意识的养成要素作了全面的阐述。强调文化自觉意识的养成不单是学理层面,更是实践层面的问题。对文化自觉意识养成问题的研究是对文化自觉在认识论领域的深化,也是对文化反思的创造性发展。  相似文献   

11.
环境意识是时代的呼唤和需要。从环境意识正在形成为新的独立意识形式到作为哲学范畴的思考,从人类与环境关系认识的历史演变到当代环境意识的觉醒、升华,通过谈今论古、中西比较,说明需要我国独树一帜的“天人合一”优秀传统文化的整合。从我国古代历史的纵横,论述了以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思想为内核的“天人合一”文化模式,及它所构成环境意识的四个基本内容与特征。由此可见,它是构建、发展环境意识形式,创建对世纪绿色文明,不可或缺的重要思想资源和必需的历史养分。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哲学没有遗忘时代,时代也没有遗忘马克思主义哲学,二者是一种相辅相成关系。一方面,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一方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与时俱进。然而如何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目前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存在种种自我意识,主要是图解意识、实用意识、万能意识、中心意识、体系意识。这些意识困惑着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认识,制约着新时期如何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此有必要对上述五种意识进行解析。  相似文献   

13.
档案意识是人们对于档案和档案工作的主观认识。在电子文件时代,档案意识的地位和作用日益重要。然而,由于受档案工作者自身、历史文化、法律法规、国民素质等多种因素影响,社会档案意识仍然淡薄。档案意识现代化是实现档案事业现代化的前提,其具体措施是实现档案法律意识、档案服务意识、档案信息意识、档案效益意识、档案利用意识、档案保护意识等要素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传统叙事中,人物、情节、时间是三位一体的。早期的历史叙事呈现的是历史规律在时间过程中的客观流变,这与中国古典社会的意识形态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唐以后的通俗叙事中,人物、情节在时间的展开中渗透了浓厚的道德与文化意识,其中不自觉的流露了人们在那个时代的一种怀疑意识;明清以后的长篇叙事却凸现了生命意识与自我意识的觉醒,这恰反映了人意识与时代的藕合。整个中国传统叙事中隐含的时间意识,反映出的是基于中国传统文化内部的一种世界观与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15.
徐志摩的死亡意识是矛盾而复杂的,他在深刻体认死亡的悲剧性前提下,又体现出消解死亡的悲剧性倾向。这一矛盾的死亡意识之形成与当时的时代环境、诗人的人生经历和艺术追求有关,也受中西方文化环境中的死亡意识的制约和影响。  相似文献   

16.
学校德育要充分认识民族传统文化对人的现代价值,既要重视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又要加强现代意识的培养,在德育工作中把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与培养现代意识有机结合起来,创建适合时代要求的民族新文化,培养具有民族文化之根的社会主义的一代新人.  相似文献   

17.
神女与寡妇——对魏晋文学中两类女性形象的文化审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晋文学中,以“神女”和“寡妇”名篇的赋有近20篇。对于以男性为主体的魏晋诗人来说,美艳而欢愉的神女与孤寂而摧伤的寡妇,分别寄寓着他们热烈的追慕与冷静的怜悯。但是,魏晋诗人对于这两类女性形象的认识和塑造,井未真实地反映那个时代正在觉醒的女性意识,魏晋时期无论是美艳的少女还是新寡的嫠妇,并非全是恪守礼教而甘作男性或艳羡或哀怜的对象,而常常能够大胆、主动地追求自由和爱情。当现实生活中的女性意识已经随着汉魏之际的文化转型而发生深刻变化的时候,魏晋文学的“神女”和“寡妇”却一如既往地唱着昨天的歌,并千年不变地承传着古旧的文化心态。这种由男权文化所预设的“女性意识”,借助着“美艳”、“哀怨”的文本,在“怜香”,“悯孤”之心态的支撑下,流行几千年而很少遭遇文化意义上的审视与批判。  相似文献   

18.
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文化素质教育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本质要求。本文论述了加强文化素质教育 ,建设民主的、进取的、开放的先进文化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创造文化环境 ;树立全新的思想和教学观念 ,树立多元化人才观 ,发展个性教育 ,深化教学改革 ,培养创新人才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茅盾小说具有深刻的现代意识 ,主要表现在以人为本意识、时事政治意识、社会批判意识、现代都市意识、时代女性意识和现代文体意识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王朔是八九十年代最有争议的作家之一。王朔现象和一个时代联系在一起,是我们进入八九十年代的文学叙述中无法绕开的主要文化现象,他对传统文化与人文价值的反叛与嘲弄,他的独具一格的调侃语言,他的商业意识,他的创作的大众化趋向等等,都成为那个时代的一道独特的风景。时至今日,王朔现象最绚丽的时代虽已过去,但他带给我们的话题与思考依然远远没有结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