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兰州是我国西北地区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大约距今四、五千年,这里就有原始人类生活着,他们使用一些简单的石器,木器和骨器工具,从事原始的农业、狩猎和采集等生产活动。在兰州四墩坪曾发现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遗址,从遗址中发掘的各种器物来看,兰州是中国先民所创造的仰韶文化遗址之一。到了两干多年前,这里就出现了最早的兰州城,历代古称为金城、五泉、兰泉、皋兰等名。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恩格斯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是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同时,他们也是伟大的文艺批评家。他们创立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美学理论,其中有相当大的一部分内容是通过对具体作家作品的评论所阐明的。他们对欧洲的文艺史不仅相当熟悉,而且有深湛的研究。他们评价过的作家作品,几乎构成全部欧洲文艺发展史。他们的文艺批评理论内容之深广,实际经验之丰富,在中外文艺批评史中是罕见的。他们的卓有成效的文艺批评实践,开辟了人类文艺批评史的崭新阶段。在他们的批评理论和批评实践中,贯穿一个基本思  相似文献   

3.
西部大开发是人们都在思考和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兰州在西部大开发中如何抢抓新机遇,实施大开发,围绕大目标,开创新局面,首先必须弄清楚我们能够抓哪些机遇?如何才能抓住机遇?确立什么样的思路,到底能干些什么?怎么去干?本文试图就这些方面提出一些参考意见。一、如何认识西部大开发对兰州带来的机遇兰州在解放以后曾有过三次发展机遇,这些机遇都为兰州发展带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并形成了一定的工业基础。第一次,50年代的内地建设时期,当时背景是国家经济处于恢复期,兰州通过此次机遇建立了一批项目;第二次,六、七十年代的三线建设期,当时兰…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二大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大战略任务。我国工人阶级特别是青年工人如何建设精神文明?他们的情况如何?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在兰州第一毛纺织厂等单位进行了调查。调查表明:新的一代青年工人已成为我国工人阶级的主体,其历史地位和作用不容忽视,他们有自己独自的特征。正确地评价他们,培养他们,对青年工人进行共产主义教育,使之成为有理想、有觉悟、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一代新人,以适应四化建设的需要,已是摆在全党全国人民面前一项刻不容缓的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5.
唐代诗人特别是盛唐诗人几乎都有过漫游的经历。他们因其文化精神的冥冥左右 ,在大唐帝国的辽阔版图上风尘仆仆 ,往来穿行 ,饱览祖国山水 ,广交朋友知己 ,认识了社会 ,开阔了眼界 ,增长了见识 ,净化了心灵 ,提升了人格。可以说 ,漫游是诗人们所读的又一部书 ,是诗人们一种新的人生体验。  相似文献   

6.
七十年代初期曾在兰州安宁堡大沙沟Ⅳ级阶地堆积物中发现古菱齿象化石。此后在长达近十年的时间里,再未听说过在兰州地区发现古脊椎动物化石的消息。在最近一年接连在永靖关山和皋兰北山中发现马鹿和爪兽化石,它们的发现和意义就显得不同寻常了。  相似文献   

7.
张雪梅 《晋阳学刊》2009,(4):128-129
有学者认为,“在中国哲学史上,关于男女爱情的问题,几乎没有哲学家讨论过,儒家讲仁爱,但只是在人伦道德层面上讨论,对于男女爱情则视为私事而认为不值得重视。”似乎我国古代的智者已超越了对爱情这一重要情感的体验,似乎他们不屑于对此进行思索和发表见解。然而这种认识显然颇有可商榷之处。在《论语》、《诗经》,乃至《孔子诗论》中,我们可以发现,虽然先秦时期没有如今所指的“情爱”这个词,情爱现象及其关于情爱的思想却早已产生。在儒家思想的形成之初,孔子就对于爱情问题进行了观察并有过一系列论述。今天,我们有些学者也认识到了孔子关于男女情爱的思想,但是他们往往对这个问题一笔带过,不作深入系统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兰州市位居甘肃省中部,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与欧、亚、非文化贸易交通的孔道,也是西北的交通枢纽。 兰州北与武威地区毗邻,西接青海省界,西南与临夏回族自治州接壤,东南和东部与定西地区为界,地处东经102°26’~104°34’,北纬35°34’~37°07’。现在市境内主要铁路、公路交通干线,蜿蜒于河谷盆地之间,纵横延伸,形成城乡衔接的交通网络。由于兰州在甘肃所居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公路交通的兴起与发展,都是以兰州为中心,辐射本省各地县和邻省的。兰州是去青海、河西、新疆乃至经西藏至尼泊尔入印度各道的交通枢纽;在军事上兰州又是河西诸部的后方与屏障。记述兰州交通运输的沿革,几乎大部分涉及到甘肃。兰州的交通,也就是甘肃交通运输的缩影。  相似文献   

9.
国家西部大开发目标已确定,作为一个西部主要城市,兰州该如何发展自己呢?在审视全貌的同时,我们不仅将目光投向她的一个有待开发的区域——黄河北。在这个孕育生机和希望的季节,我们将满含期望与探寻的目光投向兰州的北大门—一黄河北。站在母亲河的南岸,眺望河北的时候,视野之内虽有浓缩沧桑的岁月飞架于黄河之上的中山铁桥,有峰峦叠翠如画,亭阁勾连若虹的兰州八景之一的白塔山公园,还有寥若星辰的高层建筑,以及那段宽畅平坦的滨河北路。但当你站在黄河北岸四望河南时,几乎每个观者的思绪都会不经意间被满目的雨后春笋般拨地而…  相似文献   

10.
兰州是西北的重镇,是丝绸之路要经过的重要古城之一,所以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东部地区与西域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他经历了2000多年的沧桑,今天已成为一座新兴的现代化工商业城市。解放前,兰州在漫长的岁月里尽管作过郡城督府、省会,经济虽有过繁荣的时期,但在国民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似乎是突然之间涌现出了一个青年作家群,他们生机勃勃,才华横溢,一出手就显示出鲜明的个人风格和时代特征。这是为历史动荡所造就的一代作家,身上烙有同一历史的印记:他们几乎绝无例外地出身于“知青’,他们的创作也几乎绝无例外地发端于“知青”题材。  相似文献   

12.
盛世才表面上同意了茅盾和张仲实回乡,但又不给解决交通工具。茅盾得知在新疆的苏联总领事馆每月有一架专机飞往兰州,再到重庆,便设法与总领事联系。他不便直接承诺,但是给茅盾出了一个主意。过了一天,总领事邀请盛世才赴宴,茅盾也出席。在宴会上,茅盾向盛世才提出搭乘领事馆的飞机去兰州,总领事当场表示允诺,盛世才也只得同意。五月初,在毛泽民等地下党负责同志安排下,茅盾一家和张仲实一同乘苏联总领事馆的飞机,离开迪化,逃出虎口。飞  相似文献   

13.
万志强 《家庭科技》2008,(11):21-21
几乎所有的大中城市,都有数以万计的打工者,小城市也有数以千计的打工者,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消费群体,他们漂泊异乡,大多数都处在弱势地位,他们有着许多无奈和辛酸,渴望倾诉,他们的合法权益常常被侵犯,需要有个社团出面帮他们维护,他们在工作和生活中有很多困难,期盼得到及时的帮助,他们都希望下了班,  相似文献   

14.
海外华文作家创作心态管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外华文作家创作心态管窥赖伯疆古今中外的文艺理论家和作家,几乎都公认,文学作品是作家心灵的体现,而他们的心灵则是能动地反映了气象万千的客观世界,我国的文论家和作家们,就说过“言为心声”、“情发为辞”,英国诗人也说过,诗歌“是从心灵的旅途中”见到“永恒...  相似文献   

15.
爱情土豆     
人世间,有形形色色的爱情,有的平淡,有的悲壮,有的卿卿我我,有的你死我活。 我爹我妈婚后在一起生活了44年,平淡如水。我向来没有见他们搂抱过、亲吻过,更没有听他们说过一次  相似文献   

16.
明清时期,兰州社会经济结构中农业主导地位进一步得到了确立与发展.兰州地处甘肃中都干旱地区,水对于兰州地区的生活、生产来说是显得特别重要.水利发展状况不仅决定着这里的农业经济的发展规模,而且也冲定着整个社会经济的面貌。面对恶劣的自然条件,勤劳勇敢的兰州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充分利用当地的水利资源,以解决居民饮水及土地灌溉,尤其是明清两代,在政府的重视下,兰州地区的水利有了长足的发展.同时,明清时期兰州地区的人民还发挥地方优势,在黄河沿岸发展建成数量可观的水车,水磨、水碾等水利设施,有效地发展了当地灌溉及农副产品加工业,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兰州地区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兰州市永登县的吐鲁沟是兰州市新开辟的风景旅游点,该沟系连城林场的一部分,这里风景秀丽,资源丰富,很有开发利用潜力。 (一) 吐鲁沟位于北纬36°35’,东经103°20’,在兰州的西北,距兰州城关和西宁市都是一百多公里。这里不仅有大片的次生林,为长期生活在节奏紧张、人口稠密的城市中的人们提供自然风光,让他们在绿色环境中得到精神享受;而且,这里把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复合景观融为一体,又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场所。  相似文献   

18.
民族国家建构所倡导的地域平衡和公民平等理念与中国现代化进程开启后所加剧的区域失衡之间存在结构性的紧张.在“兰州中心说”的理想映照下,这种紧张在近代兰州显得尤为突出.由于军政两界被外省人控制,甘省知识分子的政治出路被边缘化,不自觉地形成了甘省人包办教育的局面.外省人与甘省人在政治经济文化地位上的悬殊,导致了双方在观念、思想和言行上的冲突,并引发了兰州教育界的一系列籍贯风潮.甘省人反抗边缘化的努力,反映了他们对民族国家构建的期盼与诉求,构成了近代中国民族国家建构的一个重要环节和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9.
北魏道武帝对汉士人的任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武自立国后,积极延纳汉士人,随才任用,汉士人在北魏仿汉制建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建设方面发挥了比较重要的作用。有的汉士人权力一度显要,在政权结构中有一定影响力。但当时军事为根本,汉士人在军国大事决策中不起多大作用,在军事方面更几乎无所作为,只是拓跋政权的附庸,所以不能对汉士人的地位和作用估计过高。二者之间有矛盾,但不能夸大,有的仅是个人性的。利益一致性之处使他们有合作,但仅仅是潜层次的。  相似文献   

20.
张苹  张磊 《广东社会科学》2003,1(3):105-109
19世纪80年代末期和90年代初期,郑观应同孙中山有过颇为密切的交往。他们之间无论在家庭、教育、经历乃至年龄方面,均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但是,他们都诞生于商品经济发达与对外开放的珠江三角洲,较早地从故乡走向中国和世界。他们都满怀爱国救亡的热忱,中法战争及其失败给予两人以极大的刺激和策励。这种差别和相同,决定了他们之间只能是短暂的友谊。郑观应称赞孙中山“少年英俊”,积极支持他北上投书李鸿章以实现改革救国的抱负。孙中山与时俱进,使他与未能同现存政权决裂的郑观应分道扬镳。他们后来几乎没有任何联系。只是郑观应晚年曾经斥责袁世凯以御用的《中华民国约法》取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可算是其友谊在20年后的唯一回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