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翻译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翻译并非完全中立的语码转换行为,而且还是一种受制于意识形态和赞助人等诸多因素操控的政治行为。在20世纪初英国对中国西藏的入侵战争中,英国人奥康纳通过《西藏民间故事》的英译诱使读者接受英军入侵中国西藏的合法性,为英国入侵中国西藏制造声势,以实现排斥中国对西藏的主权,建立英国对西藏保护关系之政治目的。  相似文献   

2.
近代史上,英国侵略我国西藏的图谋层出不穷,手段不断变换,1929年底和1930年初,尼泊尔与西藏因为某些细小事物发生纠纷,英国见有机可乘,暗中唆使尼泊尔入侵西藏,战争一触即发。国民中央政府识破了英国的图谋,派员入藏和遣使尼泊尔进行劝慰和调解,促成双方弭兵和解。通过此事,国民中央政府加强了与西藏地方关系,在无形之中,使英国侵略西藏的图谋,又一次破产,保护了西藏的安全,进一步密切了西藏地方与国民政府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1904年,英国侵略者为了将中国西藏纳入英国的势力范围,悍然发动了侵略中国西藏的战争.这次战争对于当时的西藏来说,是一件大事.西藏人民对英国侵略者的入侵进行了不屈不挠的反抗,而江孜抗英斗争就是这诸多反抗斗争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历史已越百年,但是这场战争折射出藏族同胞深沉的爱国情怀却不应被时间所遗忘.《申报》中有关英国第二次入侵西藏前后的相关报道及时而详尽,是研究1904年西藏抗英斗争重要的史料.  相似文献   

4.
18世纪后期北美殖民地的独立和英国工业革命的发展促使英国将殖民重心转移至东方,随着南亚次大陆地位的日益重要,西藏进入到英帝国的视线.哈斯汀斯总督先后派出由乔治·波格尔和塞缪尔·忒涅率领的团队出使西藏,这是近代以来英印政府代表与西藏最早的直接联系.这两次出使是在英国以经济为先导的新殖民政策影响下进行的,其目的在于与西藏及通过西藏与中国内地通商,获得殖民贸易利益,最终使命虽未完成,但对之后英国的西藏政策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5.
托玛斯·曼宁(Thomas Manning)是进入西藏拉萨的第一个英国人。事在1811—1812年。在这以前英国驻印度总督瓦伦·哈斯廷斯(Warren Hastings)曾先后派过两个使者去西藏,但都没有能到达拉萨,即中途折回。因此,在英国人的著作中,曼宁一直被说成是一个非凡的英雄人物。 1904年英国武装入侵西藏的军事头子荣赫鹏(Francis Younghusband),在所著《印度与西藏》一书中关于曼宁的“访问西藏”,有专章叙述,说他是“不可抗拒的英国探险家”;又说“当时恰值吾人与西藏关系最淡”的时候,他“能在1904年远征之前,克奏虏功”。在英国1917年出版的《国民传记词典》中,曼宁有传,说他是  相似文献   

6.
在近代以来帝国主义侵略我国西藏的活动中,英国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可以说,帝国主义对西藏的侵略,主要就是英国对西藏的侵略。英属印度政府曾于1888年和1904年两次发动对西藏的侵略战争。1904年,由荣赫鹏率领的侵略军甚至强行侵入拉萨,逼迫西藏地方当局与之签订《拉萨条约》。 辛亥革命爆发后,英国利用我国政权更替、民国初建之机,加紧对我国西藏的侵略。但由于国际形势的变化,它不再采取公开出兵、发动侵略战争的手段。英国以不承认中华民国相要挟,胁迫当时的北洋政府派员参加西姆拉会议,与英国代表和西藏地方当局代表共同讨论所谓“西藏问题”。1913—1914年会议期间,英属印度政府代表麦  相似文献   

7.
李绍明  李涛 《西藏研究》2002,(1):118-120
中国藏学出版社于今年2月出版了由历史学家西北大学教授周伟洲先生主编的《英国俄国与中国西藏》一书。该书凡14章,共630千字,可谓洋洋大观。这本书从英国、俄国与中国西藏的关系入手,客观、真实地再现了西藏的近代历史,尤其是以英国、俄国为主的帝国主义侵略西藏的历史。可以说,中国西藏的近代历史,充分反映了英国和俄国的侵略历程。一从经济上掠夺西藏是英国侵藏的第一步。随着工业化,西欧各国进入资本主义原始积累阶段,纷纷向东方开疆辟地,寻找市场和殖民地。早在1644年,东印度公司讨论独占硼砂贸易时,曾提及其产地…  相似文献   

8.
西藏问题引人注目。多年以来,特别是在国外,对西藏问题也发生过一些争论。争论的 结症集中在一点上,即中国对西藏地方究竟是不是有主权,换句话说,就是西藏究竟是中国的领土还是一个“独立国”。说西藏是“独立国”这段历史并不算长久,连100年都不到,或者说没有英国的侵略西藏,就没有西藏是个“独立国”的提法,因而西藏是个“独立国”的提法是和英国侵略西藏密切联系在一起的。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以后,再没有人提西藏是  相似文献   

9.
西藏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早为世界所公认。对此,就连外国侵略者也无法否认,如1930年,英国驻印度事务大臣曾说“(西藏)必须继续被认为是中国的一个省”;1904年,英国外交大臣在致英国驻俄国大使的正式训令中也承认,西藏为“中华帝国的一个省”;美国国务院发言人里普也不得不承认,“美国从来不认为西藏是一个独立国家”;英国外交部  相似文献   

10.
清朝经营川、藏与达赖出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英国侵略西藏 ,其最终目的正如荣赫鹏于 1 90 3年给英政府的一份备忘录中所言 :除占领西藏以北阻挡沙俄南侵 ,以免危及印度外 ,还可以策应英国在四川的经营 ,使英国势力从东到西联成一片。① 可见英国侵略西藏是以此地作为阶梯进窥我国四川等地 ,妄图霸占我国西南地区。鉴此 ,清朝为巩固西藏边防 ,防止英国侵略势力的扩张 ,命张荫棠赴藏整顿藏务 ,同时令其务须经营川边 (西康未建省前 ,名曰川边 )和四川各土司之地。川边地区清朝先未派官员经营 ,而由该地之土司、呼图克图及由西藏所派遣之官员分别管理。巴塘为土司所辖 ,如驻藏大臣有泰于…  相似文献   

11.
西藏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自13世纪以来,一直连续不断地受中国中央政府的管理。“独立活动”是英国殖民主义分子强加的。英国为了侵略中国分割西藏,先提出所谓宗主权的谬论,并用武力将其势力侵入西藏;后利用达赖十三辈与清朝中央的矛盾及中国内乱之机,阴谋将西藏置于其保护下的“独立”。西姆拉会议是英国煽动西藏独立的秘密交易。达赖十三辈晚年识破英人野心,乃采取亲中央的两面政策。达赖圆寂后,英印政府利用中国抗日战争在西藏闹“独立”活动。新中国成立,和平解放西藏,打掉印度的干涉,但“独立”活动在康藏某些分裂分子及外国支持下愈闹愈烈,终于在1959年最后失败,西藏广大劳动人民从此摆脱农奴地位,成为国家的主人。  相似文献   

12.
赵萍 《西藏研究》2004,(3):8-14
10 0年前 ,为了和俄国争夺地缘政治优势 ,为了将西藏划为英国的势力范围 ,英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了侵略西藏的战争。为此 ,西藏人民进行了捍卫国家主权的正义抵抗。由于当时清中央政府的软弱以及敌我力量的悬殊 ,使这场不对称的战争让西藏人民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并最终以失败告终。江孜抗英保卫战失败后 ,英国在西藏进一步策划“西藏独立”的一系列活动 ,在西藏上层统治中培植亲英势力。从此 ,在西藏开始了长期的分裂和反分裂斗争。殷鉴不远 ,在冷战后的新的国际形势下 ,西藏地区在西方国家古老的地缘政治中心和新的能源地缘中心中的战略地位不仅没有降低 ,反而更加增强。本文试图从全球视角审视 190 4年英国侵略西藏的历史背景 ,以此来评析江孜保卫战的重大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并对在新的国际格局中我国西藏可能面临的潜在危险因素作进一步的思考  相似文献   

13.
朱昭华 《西藏研究》2012,136(6):47-57
进入中华民国后,中国的边疆危机进一步加深。面对英国对西藏问题的公开干涉,袁世凯政府运用了各种方法,包括劝诱西藏接受"五族共和"的观念,支持共和政权,对英国施压的谈判采取拖延战术以便取得与西藏直接谈判的成功。囿于中国的实力,这些方法都未能取得成功。在随后的西姆拉会议期间,北京政府的政策是前后一致并且合理的,只是在袁世凯迫切需要英国支持其帝制方案时,中国的对藏政策才失去了先前的气势,变得更具和解性。即使如此,袁世凯仍然希望在西藏东部保存一块明显比英国愿意让予中国的更大的地区,作为英国在藏势力范围与中国之间的缓冲带,从而保护中国的西南边界。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初,英国以仅承认名义上中国对西藏的“宗主权”和事实上视西藏为“独立国”作为策动西藏独立的策略,持续近50年,极大地损害了中国主权.清朝、中华民国历届中央政府始终坚决反对英国的“宗主权”谬论.中荚交涉西藏“宗主权”的实质是维护中国主权与制造独立的斗争.  相似文献   

15.
1893年12月5日,中英代表在大吉岭签订了《中英会议藏印条约续约》(简称《藏印续约》)。条约第一款规定,西藏亚东于1894年5月1日开关通商,任听英国商民前往贸易,印度可随意派员驻寓亚东,查看该处英商贸易事宜。从此,西藏的大门被打开,亚东成为中国西藏边境的唯一商埠,洋货源源流入西藏,英国殖民主义者的阴谋初步得逞。  相似文献   

16.
关于“印茶入藏”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世纪末到辛亥革命前,中英两国政府曾就印度茶叶运销西藏问题进行过长期交涉。这一交涉涉及到维护我国在西藏的主权和抵制英国对西藏的经济侵略等重大问题。辛亥革命后,英印资本家集团利用当时中国国内的政治形势,将大量印度茶叶运入西藏销售,逐步占领了西藏大部分茶叶消费市场,给西藏的政治和经济带来了非常严重的后果。深入研究清末中英“印茶入藏”交涉和辛亥革命后印茶侵淫西藏茶叶市场的情况,对于全面了解英国侵略西藏的罪恶目的和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拟对上述交涉的起因、经过,以及辛亥革命后印茶占领西藏大部分茶叶市场所带来的严重后果作一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7.
民国时期,英国为加强对中国西藏的渗透和控制,几经努力终于在拉萨设立了代表机构,即英国驻拉萨代表团,并千方百计地谋求该机构在实质上和形式上变成“常驻”的外交机构,直至改为印度代表团。在此期间该机构在西藏进行了种种侵略活动,极大干扰了民国中央政府对西藏主权和治权的恢复。  相似文献   

18.
1898至1921年是英国以“宗主权”为中心的侵藏政策的提出、实施和基本确立的时期.为与俄国争夺中亚细亚,寇松提出中国对西藏只有宗主权,并寻找时机发动侵藏战争,逼签《拉萨条约》,“变西藏为实际上的保护领”.随后,英国声称西藏是“一个外国君主统治的国家”,并与俄国舍谋以中国只有宗主权来否定中国对西藏的主权.继之,英国加快侵藏步伐,企图强迫中国同意西藏“自治”,并要求俄国同意其在西藏“行动自由”.1921年,英国政府采纳贝尔的建议,一方面反对中国政府恢复设置驻藏大臣和派驻军队,一方面企图制造“大西藏”以分裂中国,以这两大内容为核心、以宗主权为幌子的侵藏政策基本确定.  相似文献   

19.
关于莱丁星的传说,在西藏几乎是家喻户晓、老幼皆知。本文想通过这个朴素的传说,探索当年西藏人民抗英意识的某些侧面,正如普列汉诺夫所说:“任何一个民族的艺术都是由它的心理所决定的,它的心理是它的境况所造成的。”从十九世纪开始,英国殖民者便以种种形式,对我国神圣领土西藏进行侵略和支解。1888年3月,驻守亚东以西隆吐堡寨的西藏军民,给英国侵略军以迎头痛击,从而  相似文献   

20.
西藏百年     
西藏,伴随着战争进入20世纪早在1774年,英国东印度公司派秘书波格尔由不丹进入西藏,企图“和平通商”,被噶厦政府和六世班禅拒绝。但波格尔在藏期间,收集了许多有关西藏的情报。1779年,英国第一任驻印度总督赫斯定即假借为七世班禅坐床祝贺的名义,派人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