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论网络道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社会独立的活动空间需要新的行为规范来调整 ,网络社会赖以存在与发展的当代信息技术所引起的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需要新的行为规范加以预防和消除。网络社会的行为规范中 ,网络道德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网络社会呼唤网络道德教育。网络道德教育 ,既是网络社会对传统道德教育的挑战 ,也是道德教育的世纪选择  相似文献   

2.
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一定社会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道德的特点是依靠社会舆论和教育的力量,使人们逐渐形成一定的信念、习惯、传统而发生作用。中国传统的道德修养方法"为仁由己"对现代道德修养具有十分重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现代新疆社会中,柯尔克孜族受众通过接触大众传媒,及时把握了社会环境的变化。通过解读大众传媒所提供的信息,柯尔克孜族受众传统价值观及行为规范发生了改变,大众传媒加快了现代文化元素融入柯尔克孜族传统文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文化是五千年礼乐文化,传统文化精神只能用"尚礼"精神来概括。礼既是现实关系,又是原理、行为规范和价值标准。周公与孔子是中国礼文化的代表人物。尚礼精神对现代文化发展,特别是对解决人类社会目前存在的三大危机具有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国封建社会伦理之中,积淀了丰富的以"尊亲"、"顺亲"、"养亲"等为主要内容的父子伦理精义;在中国社会结构由金字塔型演变为橄榄型、步入了后喻社会时代的今天,封建社会时代形成的许多父子伦理内容和沟通模式已不适合当今社会时代的发展要求。在今日中国社会伦理系统之中,应该建立新型的父子伦利(互利)关系。这既需要借鉴现代社会的"互喻"模式,又要采补传统伦理的精髓内容。  相似文献   

6.
孝道文化视野下的当代养老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敬老养老是中国传统孝道的基本内涵,孝作为伦理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在促进家庭和睦、社会稳定,特别在敬老、尊老、养老上曾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而养老问题尤为突出。社会现实要求人们重新审视传统孝道,弘扬与时代相适应的现代"孝道",构建与"孝道"文化相适应的养老体系,解决我国养老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差序格局”——中国传统社会结构和中国人行为的解读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费孝通教授通过对中国社会的深入观察,在他的早期著作《乡土中国》中把中国社会结构的特点归纳为“差序格局”,并与西方社会进行了系统的比较。这一理论在国内外有着广泛的影响。本文试图进一步分析传统的中国社会与西方现代社会之间在价值观念与行为规范之间的差异,讨论了它们各自不同的文化与宗教基础,结合当代中国的一些社会现象来分析传统中国的观念在今天是否仍然在影响着我们的观念与行为。中国要想真正成为一个现代的公民国家和法治社会,必须对中国的思想传统进行深刻地剖析和反思。费孝通教授的“差序格局”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很值得国人重读和思考。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美学的现代发生发展既受制于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现代转型,又受制于其自身包含的现代性困境,还受制于西方美学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影响。这种状况使得建构一种适合于现代中国社会和文化的“中国美学”变得十分困难。中国传统美学自20世纪初王国维和鲁迅对其进行审美“主体性”的现代奠基以来,一直影响着后世100多年中国美学的发展。王国维和鲁迅对于传统美学的复杂的“批判”态度,虽在西方美学确立话语霸权和马克思主义美学被推为座上宾的情况下得到缓解,却在后现代美学“反现代”、“反传统”的强势入侵下再一次得到张扬。鉴于此,今日中国美学的建设在方向上就不可能还是一种单一的“反传统”或“回归传统”,而要考虑诸多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9.
在国家形态上,现代中国并不是典型的民族国家,立国的根基也并非彻底的社会契约论式的现代政治哲学原理,而是混合了文明传统与20世纪国家政治实践的结果,特别是共产主义革命的影响。对于现代中国来说,民族问题实际上仍可被视为中华文明传统与现代性文化碰撞之后的一种后果,亦在今日语境下包含着对现代性危机的应对。因此,如果仅仅从民族、族群和民族主义理论视野出发,并不能完整解释当代中国的多样性与民族政治的现实,而是需要将文明传统、现代性及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作为变量代入对于当代中国民族问题的分析之中,从而发现隐藏在民族政治背后的历史、社会与文化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10.
清教主义起源于英国,在北美殖民地得以实践与发展.其因信称义、天职思想、山颠之城等核心理念,虽然构成宗教行为规范要素,却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消解禁锢人们思想与行为的主流教会传统的作用,促进了社会世俗化进程,在早期的美国,推动了个性解放,促成建立现代劳动、职业和财富观,以宗教的理想勾勒出国家未来追求的目标.它们奠定了今日美国主流文化(WASP)价值观念的基础,铸就了美国民族特性.  相似文献   

11.
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已成为目前经济体制改革的当务之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必须突出民族特色 ,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关键在于培育企业文化要素 ,包括人工制品、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 ,三者之间相互依存 ,相互联系 ,相互作用 ,构成企业文化的有机整体。  相似文献   

12.
伦理道德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观念 ,是中华民族悠远流长的文化传统精华 ,千百年来极大地影响和制约着中国人的社会心理和行为规范。针对目前我国公民道德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本文试图从继承的角度 ,本着创新的精神 ,探讨传统儒学伦理中具有现代价值的因素 ,以期对今天的公民道德建设提供一些可供借鉴的思想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俞宪忠 《东方论坛》2006,(1):111-116
中国社会转型的一个主要内容,就是由传统管制型政府模式转变为现代服务型政府模式,其主要理由在于:首先是建设现代民主法制国家的内在要求;其次是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再次是提升政府效能的根本保证;第四是有效应对WTO的基础工程。建构现代服务型政府的主要创新路径是:政府职能在入世后不仅要有退却和收缩,而更需要转变和强化。政府职能转换、演化、创新和变迁的基本路径(path),应该是结构性退却,空间性收缩,功能性转换,公共性强化。只有如此,才能尽快建构起适应现代市场经济要求的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政府体系,才能实现政府职能现代化,并在此引领下实现其他社会各领域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统孝道有许多敬老、养老的思想和措施,并由此形成了中华民族养老敬老的思想文化传统。中国传统孝道作为伦理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在中国传统养老中起到了保障、凝聚、调控和稳定社会的作用。因此,在我国提前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之时,继承和弘扬优秀的传统孝道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传统社会的职业种类很多,它们有着共同的道德价值规范和准则,表现为以仁为本、义利统一、诚信敬业等传统职业道德的核心价值观,传统职业道德的核心价值观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别具特色的成份,在现代社会中仍然独具魅力,仍然是现代职业活动所需要的基本道德因素.  相似文献   

16.
论中国传统道德构建的制度性匮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经脉曾点燃了遥远东方的文明之灯 ,肥沃厚重的传统伦理土壤培育出闻名于世的礼仪之邦。然而 ,社会进步离不开道德 ,也离不开法 ,在人类文明迈入现代法治社会的进程中 ,传统伦理的历史积淀令中国的法治之路举步维艰。探讨中国传统伦理建构中的制度规约匮乏 ,是为构筑一套建立在现代法治理念基础上全新的伦理机制找到一个新的契入点 ,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 ,同时推动我国伦理文化自身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1912-1949年间,宁德县域社会的现代转型虽不彻底,但已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民生的各个方面,放宽历史视界,与全国一样,自清末到民国再到今日,可以看作是传统社会走向现代社会的一个连续过程.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传统价值观念的现代转换,其过程是艰难的、曲折的,其方式是被动的、消极的,其结果是修补性的。这种对待中国传统价值观念的改良态度一直是中国现代化迟迟难以实现、举步维艰的根本性障碍。到20世纪80年代,在邓小平的思想影响和权威作用下,我国走上了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改革开放的道路,中国社会也开始了从传统经济体制向现代经济体制的转换和从传统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的转换。这种转换是中国从传统社会走向现代社会的深刻变革,然而,这一变革远未完成。到今天,中国经济社会转换的进程已经达到了这样的程度:在需要进一步更新观念的同时,使生长着的与现代经济社会生活相适应的现代价值观念逐渐达到完备和系统化,并在此基础上构建起现代价值体系。只有尽快建立起现代价值体系,并通过这种价值体系的指导和规范作用,中国社会的重构才能最终完成,中国的现代化才能最终实现。在这种社会历史情况下,再也不能只对中国传统价值观念进行改良性修补,而必须从根本上总体上对中国传统价值观念进行批判性重构,使之真正现代化。  相似文献   

19.
欧洲社会文化与欧洲统一运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古希腊、罗马文化与基督教欧洲化引起欧洲社会的几次大转型,形成了泛欧社会文化传统;这个传统在文艺复兴时期被现代欧洲民族主义文化所取代而退隐。这个退隐的社会文化传统促使战乱不息的欧洲社会以统一运动的形式,开始其新的大社会转型性整合。今日欧盟正是这种社会文化转型的体现。  相似文献   

20.
国家的法治建设离不开传统文化的归因,过多地注重西方法治理念与制度的学习与移植不利于推进中国的法治现代化。建构中国的法治社会需要吸纳现代法治观念和先进的法律文化,同时也必须植根于传统文化的基础,承继传统文化中的合理内核,以建构符合中国传统文化、切合中国人习惯特点、具有现代法治精神的新的中国现代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