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成学 《创新》2011,5(2):88-92
1941~1942年华北抗根据地困难局面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百团大战不是日本侵略军1941~1942年对华北抗日根据地进行大规模"扫荡"的主要原因,日本侵略军对华北抗日根据地大规模"扫荡"不是对百团大战的报复战;百团大战不是国民党顽固派1941~1942年大举进攻华北解放区的主要原因。因此,1941~1942年华北抗日根据地困难局面不是百团大战"后果"造成的。  相似文献   

2.
张秀见 《唐都学刊》2009,25(3):106-110
关于二战爆发前夕前苏联与纳粹德国签订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长期以来史学界褒贬不一。争论焦点在于该条约与二战的爆发是否有直接关系上。事实证明,二战的爆发与德国的野心及英法的绥靖政策间有着直接的关系,而苏德条约客观上虽促使二战提前爆发,但它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1941年湖南常德的细菌作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41年湖南常德的细菌作战[日]松村高夫松村高夫,男,1942年生,日本庆应义塾大学教授一、前言1952年,就美国在朝鲜战争中向朝鲜和中国撒布细菌一事进行调查的国际科学委员会,即ISC[1],在其报告书(同年8月31日)中,谈及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  相似文献   

4.
周恩来于1939年春回原籍浙江绍兴一次,以“扫墓”为名,积极开展抗日宣传,为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做了大量的工作,在浙江现代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艾娜·兹韦尼格尔-巴尔吉罗斯卡(Ina Zweiniger-Bargielowska)是伊利诺依大学芝加哥分校英国近现代史教授,2001年英国文化协会奖(British Council Prize)获得者。2010年她出版了著作《身体的管理:1880~1939年英国的保健、健康与美》  相似文献   

6.
1972年9月,中日实现邦交正常化,日本同台湾“断交”。但由于历史、经济、政治等诸种因素的影响,台日关系并未因“断交”而断绝;相反,双方民间性的关系随着形势的变化,有所扩大和加强。特别是1990年5月李登辉当选台“总统”后,更是全力推进台日关系,出现了许多值得注意的新情况。目前,台湾同日  相似文献   

7.
1937年,日本侵略中国的战争全面爆发。美国和苏联出于国家最高利益和全球战略的考虑,给中国的抗日以援助。到1941年美、苏二国正式参战前,这种援助的确是宝贵的,它对中国人民的抗战意志起过重要的鼓舞作用。然而,只有把它同美、苏这一时期的其他重要外交、战略决策一起考察,并联系中国人民艰苦卓绝的抗日斗争为造成盟国协同作战的战略态势所作的重大贡献,才能揭示其实质,从而做出合乎历史的评价。本文就此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8.
《社科纵横》2016,(2):147-149
1939年9月1日,德国突袭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土耳其为避免卷入战争之中,宣布保持中立,回避参战问题。土耳其为了远离战争,在1939年9月至1940年11月不同阶段的战事背景下审时度势,斡旋于英、法、苏、德之间,在保持中立外交政策不变的前提下采用灵活的外交手腕,捍卫着自己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土耳其虽占据着重要的战略地理位置,但最终依靠外交手段保证了本国的和平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1937至1941年的美国对华政策,是在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美国所执行的对华政策的一个阶段。 抗日战争时期的美国对华政策,是中国现代史和现代国际关系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而又复杂的问题。深入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对于推动中国现代史和现代国际关系史的研究无疑是必要的。本文仅就1937年芦沟桥事变到1941年珍珠港事件期间美国对华政策的演变及其原因,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 1937──1941年美国所执行的对华政策,是对日姑息和赞助中国抗日的两面政策。在这一阶段的大部分时间里,对日姑息则是美国对华政策的主流。但由于利害冲突,美日关系不断…  相似文献   

10.
印度国大党诞生已整整一百年了。在这漫长的岁月里,它经历了早期活动、甘地掌权和尼赫鲁及其后代执政等几个时期。本文仅就1939—1947年这段时间里它在领导印度人民争取独立斗争中的若干策略问题发表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美国传媒除个别如美国之音和公共广播系统外,基本上都是私营的,在经济上不受政府的直接控制,在法律上又受到宪法第一修正案的保护,享有相当的新闻自由权利。因此,美国传媒特别是新闻传媒往往自认为是独立于美国既存三大权利(行政、立法和司法)体系之外的第四权力体系,是美国社会中的“无冕之王”,与政府之间的关系是“对手关系”(adversary relationship),是代表民众监督政府的“看门狗”。[1]对于这个问题,人们可以从两个方面看,一是美国传媒如何处理自己与政府的关系?二是美国政府是如何控制美国传媒特别是新闻传媒的。一、传媒与政府:从…  相似文献   

12.
13.
14.
日中关系30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日中关系已经从量的时代进入质的时代 ,需要构筑更为成熟的双边关系。因为现在国际体制、中国的地位、两国的国内政治环境、台湾问题等都已发生了变化 ,两国的领导人也已进行了世代交替 ,所以有必要摆脱“1972年体制”。日中关系应从感情型友好关系向以相互利益为前提的实务性关系转换。  相似文献   

15.
牌楼是我国古建筑中重要的一种,有着浓厚的文化积淀和艺术价值。民国时期,处于社会转型期中的牌楼,其形制、结构、社会功能经历了复杂的演变过程。北京内城的跨街牌楼首当其冲成为城市近代化建设中矛盾的焦点。围绕着牌楼拆建问题的争论,折射出社会转型期中民众对牌楼文物价值的社会认同,以及牌楼文化价值的提升。本文以档案和报刊资料为依托,再现牌楼的历史演变过程,以期有更多的人来研究这一处于城市文化研究边缘位置的"建筑奇葩"。  相似文献   

16.
中国-巴基斯坦关系的嬗变:1962~1965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巴基斯坦是中国的“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好兄弟”,但学界对中巴这一“独一无二”的战略关系没有进行过深入的研究。本文在中国与印度相争的大背景下,对1962—1965年中巴关系的嬗变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冷战期间,谋求外在的同盟关系是巴基斯坦维护国家安全始终不渝的目标,巴基斯坦积极的对华政策是其顶住美国压力、建立中巴事实同盟的主因;中国在对巴政策中所追求的有限的政策目标以及对意识形态的摒弃是中巴事实同盟建立的另一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民国时期,电力照明、自来水、有轨电车等现代城市公用事业在北京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其经营、管理上也存在不少问题,对用户权益,乃至市民公共利益造成了损害,从而引发了北京市民的维权抗议活动。  相似文献   

18.
在近代中国文人的精神行程上,1912—1919年是一个晦暗的时期。挫败感、颓唐感、无奈感和惶惶无依感凝集成了集体性的自卑情结,由此便拓展出这一时期文学的多种趋向,其中包括骂世与避世。从骂世到“黑幕”,标示出一代文人精神堕落的过程。在这一时期文人所表达的“尊隐”意向中,个人体悟几乎完全淹没在传统提示的心理退路中  相似文献   

19.
据俄罗斯《独立报》1997年10月7日报道,俄罗斯学术界对整个科技领域已经开始的改革议论纷纷,既有要“彻底”改革的主张,也有想“在什么也不变的情况下改革一切”的看法。但是,无论改革的构想本身,还是改革的具体方案,作为一个独立文件,学术界还没有见到。该报编辑部说,他们获得了《1997—2000年期间俄罗斯科学改革的构想》草案原文。根据他们的消息,现在这个方案正在俄罗斯政府中审批。该报摘要发表了这个文件。文件中的一些观点(如加强科学研究的竞争性、加强科学与社会的相互联系、活跃大专院校与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机构的一体化过程、使自然科学研究保持与人文科学研究大体相当的规模、完善科学的规范法律基础等)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现摘译如下。  相似文献   

20.
1949~1958年是中国制度大转型的时代,本文考察了此间北京市同业公会组织能量(结构、职能、人事、经费收入)丧失的过程,分析了其在此过程中的演变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