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从主体能力的角度,全面考察写作过程的实际,经过继承和借鉴,开拓和创新,““物→←感→←思→←文”的写作过程论逐渐形成,“物→←感”是写作的第一重转化,即内化,它是写作的开始;“感→←思”是写作的第二重转化,即意化,它是写作的关键,“思→←文”是写作的第三重转化,即外化,它是写作的终结。  相似文献   

2.
生活是写作材料的源泉,观察是写作的门径,一切外部信息要通过观察才能进入大脑。只有热爱生活并且善于观察的人,才能从生活中发现许多可写的素材,并产生强烈的写作愿望。  相似文献   

3.
生活是写作材料的源泉,观察是写作的门径,一切外部信息要通过观察才能进入大脑。只有热爱生活并且善于观察的人,才能从生活中发现许多可写的素材,并产生强烈的写作愿望。  相似文献   

4.
对于小学生而言,在小学语文的学习中,写作文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这需要学生将口语转化具有文学效果的文字,由于低年级小学生自身的交流能力和写作还不是很高,所以在写作中是很困难的。而"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的应用则可以最大限度地锻炼学生的口语能力和写作能力,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起着重大的作用。因此,本文就"作文先导式"的教学模式进行了一次具体的探究。  相似文献   

5.
基于英语专业学生的写作课堂语料,通过定性和定量研究,探索“多稿法”、“单稿法”与“修改法”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三种写作教学方法均可不同程度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多稿法和修改法的写作前后测成绩达到显著差异,而单稿法写作前后测成绩则没有达到显著差异,而且不同写作水平的学生对这三种教学模式的态度和认知能力也不同。本研究对英语写作教学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小学阶段习作的总目标是:“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我们应该始终以总目标为依据,把“促使学生写老实话,表达真情实感,贴近生活,淡化文体,注重交流”,“调动和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保护和加强学生写作的自信心”,作为习作教学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一、介绍短信的流行趋势,创设短信写作情景 ①据统计,每年从除夕到农历大年初七,短短七八天是短信的“黄金档”,全国手机短信发送量达到一百多亿条。中国人一个星期的发送量远超美国人一年的短信发送量。“拇指经济”的能量和发展潜力表现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8.
各种相对定型的文体,在写作中长期被作为与特定"内容"相匹配的形式规范;而当下互联网上和纸媒文学领域出现的"实验文体写作",却正显示出打破固定规范的文体变革趋势;究其动因,是由于发展变化的社会生活和现代人更趋丰富多元的心理内容,需要寻求与之相适应的、新的文体形式予以表达."实验文体写作"是时代发展导致的必然现象.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写作教学的建议是:“教师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应试教育的观念中走出来,摒弃“千人一面,万人一腔”,坚持写作是人作为主体的一种“自由的自觉的活动”。以自主为前提,通过制定多样化的目标,运用灵活多样的教法,拓宽写作的时空等措施,去激活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越来越多的作家自述其写作的基本动力之一是自我治疗,这是一种值得关注的文化症候。它首先意味着文学边缘化时代作家的一种无奈的退缩,也是文学市场化时代一种看起来更高尚和更为艺术本位的写作伦理,当然它也是创作观念改变的结果。另外极其重要的一方面,它意味着我们这个时代心理精神危机的普遍与严重,因为作家们——这些时代最敏感的神经的确需要写作来进行自我治疗。  相似文献   

11.
“结果教学法”和“过程教学法”,是目前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最常用的两种方法。由于许多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将二者割裂开来,或注重最终成品,轻视写作过程;或强调写作过程,忽视写作基础,致使学生写作成绩不理想。针对这些弊端以及大学英语写作课时少、大班授课等不利因素,提出了计算机辅助英语写作教学的“结果—过程法”。这种模式可以解决因课时少、大班授课等原因而引起的种种问题,有利于营造一种逼真的语言情境,为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和自主学习能力,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提供了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由此可见,在写作教学中,表达欲望是非常重要的。人生来不是写作的,写作不是人类的本能意愿。而表达自己的思想却是人不可或缺的行为。“任何生命机体的积极性归根结底都是由它的需要引起的,并用来指向于满足这些需要。”①如果我们把作文教学和人的生活需要等本能联系起来,去探讨写作动机,从“本”上下功夫,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写作离不开阅读。理由很简单,写文章的人,如果他自己没有阅读过文章,那作文岂不成了“天方夜谭”?“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阅读于写作而言,主要是起借鉴作用。但并非所有能阅读的人都能写作,只有“写作阅读”才于写作有益。何谓“写作阅读”?写作与阅读的关系到底怎样?“写  相似文献   

14.
李劼人自小受四川民间摆龙门阵文化的熏陶,熟谙摆龙门阵。在小说《死水微澜》中,李劼人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四川人摆龙门阵的具体过程,同时还向读者展示了摆龙门阵是如何影响主要人物的命运的。除此之外,李劼人还将摆龙门阵的叙述手法化用到《死水微澜》的写作里面。用说书人的口吻“、穷形尽相”的描写、叙述的自由穿插、幽默夸张的语言及川味方言等手法将《死水微澜》当作龙门阵“摆”了出来。李劼人欣赏四川的摆龙门阵文化,同时也感到摆龙门阵文化所带来的缺陷,因此在《死水微澜》的写作中通过条理分明的叙述、突出特性的描写避免缺陷,甚至也反思了摆龙门阵文化所带来的人格缺陷。但是,这种摆龙门阵式的写作依然给《死水微澜》带来了局限,游离于主题的细节描写、历史的碎片化叙述及超越性思考的欠缺是其中的主要表现。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前一句在写作的定义中告诉我们,作文教学不仅要着眼于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提高.而且还要关注学生自我意识发展和精神世界的构建。后一句对写作的要求强调作文教学要真实地展现学生生命的本色。赵谦祥老师提倡的“绿色作文”,就尊重了学生的个性,把精神生命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作文充满生机。其实作文教学需要“绿色”,有绿色也更体现出“阳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应用写作也是写作主体借助语言符号制作精神产品的复杂劳动。在未来的信息化世纪里,应用文将是社会和公务活动极为重要的工具。为适应这一需要,应用写作教学必须改变旧有模式,逐渐向厚基础、宽口径、高能力、高素质方面转化。  相似文献   

17.
立意的高度,表现在文中就是有高人一筹的见解和主张。这需要在写作时,能够独辟蹊径,能够揭开事物的本相,展示事物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18.
现代科学技术愈发展愈需要写作,写作愈受到社会普遍重视,对写作教学的要求愈高,因而写作教学改革愈要加速、扩大、深入。近几年,写作教学研究、改革的成果日新月异,令人瞩目,令人欣悦。综观写作理论探讨的专论和写作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虽众说纷纭,但各显异采,对写作理论新体系的建设和写作教学改革起了促进、推动的作用。教学改革的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活”与“实”——坚持“活”与“实”的辩证统一。写作教学中确有活与不活、实与不实的现象。凡是坚持改革、做到活与实,成绩就显著,反之成效甚微。传统的写作教学的总特点是“封闭形”的,诸如陈旧的写作理  相似文献   

19.
“写作”一词古已有之,“写”“作”二字更是源远流长,并各有若干不同的渊源。作为民族文化的凝结,“写作”蕴意丰富,而又可与中西现代写作观念相融通。今天我们对写作反映客观世界、抒发主观情志性质的认知,对写作综合性、实践性和创造性等特点的肯定,其间均已悄然可见。“写作”含义的形成和演进,正是我们的古人对汉语语言材料的聪慧选择和精当塑造。  相似文献   

20.
“意志自由”历来是哲学、伦理学中引起激烈争论的问题。赞成意志自由的哲学家的一个重要依据是 ,人有意志自由是因为人有理性 ,因此 ,人可以不像动物那样受生理需要 ,欲望和情感等因素的摆布 ,而是能依靠其理性的能力自由地选择自己的生活目标和行为方式。本文通过对理性与价值的概念 ,以及人的价值取向等问题的考察分析 ,指出人的生活目标和行为方式是由人的价值取向决定的 ,而价值和价值取向又根源于人的各种生理和心理的需要。理性的真正功能在于演绎推理和认识经验世界的因果关系。但理性不产生需要 ,因而从理性中不能产生价值。在人的价值选择中 ,理性只是一种为人的生物性需要服务的功能 ,其作用主要在于帮助人们更好地识别自己的需要和价值。因此 ,在理解人类行为和价值选择的问题上 ,我们必须相当谨慎地看待理性的作用。必须充分认识到 ,理性在人的价值选择和行为方式中只具有辅助性功能 ,而不是一种起支配作用的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