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区域规划特点、问题及区域发展新格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耀 《创新》2010,4(3):5-7
我国国家级区域规划不仅成为国家战略布局和区域发展政策的重要工具,同时也应当成为引领区域经济科学发展的行动指南。制定和出台国家级区域规划必须立足于国家整体战略,能够引导区域内各主体一致行动,规划实施的关键在于建立有效的区域协调机制。未来我国沿海经济带将走向"俱乐部趋同",大城市圈对区域资源配置的主导性增强,产业资本将替代劳动力成为要素流动的主体,民族地区经济的战略地位跃升。  相似文献   

2.
王洪涛 《创新》2012,6(4):112-116,128
以新古典经济增长的α趋同和β趋同理论为基础,依据1995~2010年广西14个城市的人均GDP,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对广西区域经济增长过程中存在的趋同和分异现象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在检验期内广西区域整体上存在α趋同和绝对β趋同,在加入人口增长率、工业化水平、外贸依存度和固定资产投资率等控制变量后存在条件β趋同,但在某些时间阶段却存在经济增长的分异。根据广西经济增长的趋同与分异变化规律,提出了促进广西区域经济发展一体化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求是学刊》2018,(5):54-64
近十几年里,中国高铁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高铁项目作为一项新兴的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对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目前关于高铁建设与运营对区域经济趋同的影响尚缺乏经验证据。文章利用2000—2014年地级市数据分析了高铁建设与运营对经济增长及其经济趋同的影响。结果显示:高铁建设与运营对经济增长及其经济趋同具有明显的区域异质性;国内高铁运营更有利于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和就业规模的扩大,但在加大物质资本投资和集聚人力资本方面弱于高铁建设。当然,这点在区域层面也有所差异。基于此,本文将为各地区进一步借助高铁项目拓宽区域发展空间,兼顾效率和公平,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因地制宜地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本文运用非参数DEA分析方法,将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前沿区域——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增长分解为物质资本积累、效率改善、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投入等四部分,然后利用空间统计与空间计量经济分析技术,采用绝对收敛方程考察了长三角经济增长率与这四类因素的收敛效应。实证结果表明,物质资本所贡献的经济增长主导着长三角各县市区的实际经济增长;长三角区域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空间依赖性,并对经济增长的变化趋势产生明显影响;物质资本积累这一新古典经济增长因素是唯一使得长三角地区间差距缩小的因素,主导着长三角地区经济收敛的方向;人力资本、效率改善与技术进步等新经济增长因素使得长三角经济增长趋异,对长三角的经济差距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在综合考虑多维要素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协同作用的基础上,构建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模型,利用1993.2009年的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和空间计量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实证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中国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产出弹性值合计约0.05.0.07,表明其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作用。(2)中国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非常显著,若不考虑空间溢出效应,会高估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3)外地交通基础设施对本地经济增长表现为以正的空间溢出效应为主,但是也有空间负溢出的证据。(4)在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多维要素中,劳动力与其他公共部门资本存量对中国区域经济弹性的贡献仍然较大,新经济增长因素与新经济地理因素的作用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6.
谢康  肖静华  乌家培  周先波 《创新》2016,(1):92-105
中国制造2025核心内容之一是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实证结果显示:相对于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融合路径,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融合路径与"两化融合"具有更为紧密的关系,这表明中国政府推动"两化融合"国家信息化战略已产生实际成效。然而,"两化融合"虽对提高经济质量有影响,但与经济规模不存在正相关关系,经济总量位于中间或中偏后的省份表现出更高的融合水平。同时,尽管中国省际"两化融合"水平的提升也像中国经济增长那样具有β趋同特征,但未达到普遍的空间自相关。据此,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政策调整方向是什么,可以尝试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证据这一方法来回答,进而在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提出中国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政策调整方向。  相似文献   

7.
在新全球化浪潮中,FDI带来的资本和外溢效应已经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FDI投向资源型城市是否仍能发挥外溢效应,助力地方经济增长?这个问题决定着地方政府的政策取向。以新增长理论为框架,构建Panel Data模型研究FDI在资源型城市的外溢效应问题,结果表明,FDI在资源型城市中仍然具有明显的外溢效应,也有助于实现经济的增长。  相似文献   

8.
利用偏离份额模型测度我国八大区服务业的全国同步增长效应、结构效应和竞争效应,并引入同位变化和空间依赖模型对竞争效应进行分解,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各区域服务业增长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性;我国不同区域服务业结构效应和空间效应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八大经济区服务业存在结构优势的子产业占83%;西北地区服务业表现出明显的空间竞争劣势;结构效应、区位效应和空间效应对区域服务业增长贡献的方向并非完全一致,我国区位效应对区域服务业增长的影响明显低于结构效应的影响,服务业区域专业化和地理集中度呈现非同步性。  相似文献   

9.
企业家精神是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内生动力,培育和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根本保障。本文基于2000—2018年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从创新精神、契约精神、合作精神、敬业精神和开放精神等5个维度测度了中国企业家精神指数,对企业家精神的空间差异和空间收敛性进行研究,并对企业家精神的经济增长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和中介机制检验。研究发现:全国层面和各省市区企业家精神水平呈持续上升趋势,创新精神在企业家精神指数中贡献最大;区域总体差异呈现“先大幅下降—后小幅上升”走势,区域内空间差异呈现为“西部>东部>中部”,区域间差异呈现下降走势,是区域企业家精神空间差异的主要因素;企业家精神指数西部地区表现出σ收敛特征,总体上σ收敛趋势不明显,而在不同空间权重矩阵下全国和东中西部地区存在空间绝对β收敛和空间条件β收敛,西部地区企业家精神空间收敛速度显著低于东中部地区,东部地区省际之间企业家精神的收敛速度最快;企业家精神的经济增长效应显著,并呈现“东部>中部>西部”的地区异质性,企业家精神凭借“知识溢出效应”“竞争效应”和“就业效应”等中介机制有效推动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0.
欧金朝 《探求》2016,(3):94-100
2004—2014年间,珠三角经济增长速度由快到缓。为考察期间生产要素对珠三角9市经济发展的影响,提高要素生产效率和促进区域经济产业优化,本文通过构造相关空间影响因素,并将其引入到SEM空间计量模型研究和测算区域生产要素效率,了解其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发现引入空间相关能够显著提高模型精度,珠三角区域经济生产率的提高主要依赖资本投入和劳动力投入,科技投入的作用相对较低。最后根据珠三角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有针对性地提出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秦学  邹春洋 《学术交流》2004,(11):83-88
区域旅游业的时空演变,在产业功能、增长方式、市场扩展、对外区域关系、旅游企业成长等方面表现出典型的阶段性特征。空间上表现为旅游产业规模扩大、旅游客源市场规模增大、旅游形象和知名度提升、旅游投资与建设的多元化和国际化等。区域旅游的驱动力来自于区域经济一体化、旅游市场拓展、旅游信息传播、地域文化交流等。区域竞争是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其内在机制在于旅游资源、产品和市场的一系列属性特征,区域旅游业空间演化的最终趋势是走向区域之间的联合协作。  相似文献   

12.
我国货币增长不确定性的根源可以划分为货币政策冲击和宏观经济冲击两个层面,通过检验我国货币增长不确定性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货币增长不确定性主要由宏观经济冲击所引致;1998年以前的货币增长不确定性比较剧烈,1998之后的货币增长不确定性明显减弱;由货币政策冲击导致的货币增长不确定性能够有效地促进经济增长,这意味着货币政策调控的有效性;但2003年以来,由宏观经济冲击导致的货币增长不确定性对经济增长起到了抑制作用,这说明以国际金融危机为代表的经济冲击对我国经济稳定增长产生了显著的消极影响,需对此进行积极的国家经济风险预警和防范。  相似文献   

13.
本文使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工具研究了1988.2009年问中国各省区人均GDP的空间分布格局与特征,结果显示,一方面,存在着全域范围的正的空间自相关性,并且这种相关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增大;另一方面,局域相关也显示出中国局域性的空间集聚特征越来越明显。以一个表征市场潜能对地区经济发展影响的新经济地理学模型为基础,本文通过计量分析进一步考察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经验分析表明,空间溢出效应是中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因素,市场潜能每增长1%,地区人均GDP增长率将提高0.47%,超过了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弹性值。当然,实证分析也发现这种空间溢出效应会随着地区间距离间隔的增加而减少。  相似文献   

14.
自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提出对华“去风险”概念以来,美欧在该概念措辞上逐步趋于一致,并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利用其主导的国际机制,联手推进“趋同存异”的对华“去风险”进程。美欧意图联合盟友和伙伴,拉拢目标发展中国家,在关键产品供应链、“经济胁迫”和“非市场政策”、出口管制和投资审查、新兴技术标准制定、关键基础设施建设等问题上,进一步朝着具体化、机制化、趋同化的方向发展。同时,美欧虽然均采用“去风险”的对华政策表述,在战略意图、实施路径等方面存在趋同之处,但仍在战略目标、优先区域等方面有所区别。美欧对华“去风险”战略给中国经济、科技、外交层面带来一定压力,但其战略目标能否完全实现,不仅取决于美欧之间政策的趋同水平,还取决于美欧正致力于推进的新规范在全球层面的接受度,仍然存在相当大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5.
经过四分之一世纪的经济增长,中国出现了沿海岸线向内陆延伸,发达程度呈梯次递退的不同经济区域,在沿海地区形成了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泛渤海地区三个世界级的经济发动机。东北是具有加重型产业和原材料产业优势的区域,它不应成为沿海地区的经济后院,而应坚持自己的区域特色,整合产业链形成自己的发动机力量,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第四根支柱,这也是中国和世界经济发展的宏观需求。如果在未来十年至十五年内形成东北、中部和中南部三个新的世界级经济发动机,那么中国将可能继续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力量。  相似文献   

16.
由一个机构对金融业进行全面监管的一体化监管模式近几年获得了很大发展。一体化模式反映了金融混业与金融全球化要求,但也存在着难于找到反映各种金融中介特点的监管方法,产生监管排挤效应及官僚主义,更易导致监管俘获等问题,同时,由于路径依赖,存在多样性的趋同更可能使未来金融监管模式演变方向。一方面,将会有更多的国家采用一体化监管模式,在监管模式的整体性安排上显示出趋同;另一方面,基于各国政治体制、历史传统、文化心理的差异,其变迁程度、组织结构等存在多样性。对我国的启示在于,一体化模式应是我国金融监管制度变革的方向,但目前尚不必急于进行一体化监管变革。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中国高校体育俱乐部现状的分析和世界体育俱乐部小型化的模式,提出对中国高校实施小型化俱乐部的思想,并分析了体育俱乐部小型化的优点。  相似文献   

18.
周韬 《社科纵横》2020,35(1):39-44
城市群的形成与发展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较高阶段的产物,是城市化发展到较高阶段的必然趋势,是分工从产业层面步入空间层面的具体体现。21世纪以来,我国城市群取得了飞速发展,城市群已经成为参与全球经济竞争的主体,已经形成替代区域经济的城市群经济,空间竞争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文章梳理了相关理论,结合世界城市群发展的历程和趋势,在空间竞争视阈下深入分析我国城市群形成与发展的动力、模式及趋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对策,旨在为提升我国城市群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水平提供有意义的讨论。  相似文献   

19.
伴随着CPTPP、RCEP和IPEF等多边自贸协议和经济合作框架的出现,亚太区域经济秩序呈现出分裂趋势进一步扩大、敛合空间进一步缩小的双重态势。敛合趋势主要表现在价值链的本地化与近岸化、自由贸易协定规则的整合与重组以及经济发展目标的部分趋同;分裂趋势则主要表现在区域经济规则标准与主导权之争、供应链的安全化与“去中国化”,以及区域本土经济治理主体的弱化。亚太区域经济秩序敛合与分裂的消长态势将对地区国家产生复杂的影响,包括重构以中美为核心的地缘政治主体的互动方式;通过贸易转移效应重塑地缘经济收益分配;促使区域国家将关键行业、数据安全以及产业链在内的经济议题“安全化”;加剧区域经济弱国“失语化”现象。亚太区域经济秩序分裂与敛合的双重趋势将长期伴随中国与区域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面对区域经济秩序的复杂演变,中国可采取经济多边主义取向、尊重东盟中心架构、维护区域治理理念和寻求合作契机四种路径推进区域经济秩序敛合,为中国经略周边、重塑周边、引领周边乃至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创造和平、稳定、有序的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20.
气候俱乐部是国外常年关注的气候合作方案,但很少有人直言俱乐部式治理能否创新性补充和完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的多边体制。规范型、论坛型、联合行动型等开放包容型俱乐部较能保障政治可行性、制度合法性,可缓解《巴黎协定》“大而弱”所导致的治理规制困境,实现国家间的合作增效,但分别存在沦为空谈、大国操纵、透明度低的风险。封闭排他的布坎南俱乐部政治可行性和制度合法性都比较低,制度设计要求高,较难建成,并存在背离多边规则、与协定相冲突的风险。总体来说,俱乐部式气候治理或能成为协定和公约框架的有益补充,但需警惕其弱化“共区”原则的风险,避免其沦为发达国家弱化和逃避气候责任的迂回手段。从引领气候治理和应对国际气候政治变局的角度出发,中国有必要关注俱乐部式气候治理,对开放包容型俱乐部保持开放态度,积极参与和创建;对封闭排他型俱乐部保持警惕,有所防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