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孔祥熙是铭贤学校的创办者和首任校长,其主政下的铭贤学校不论是在软硬件设施还是办学理念等方面皆走在当时山西全省的前列。虽然不是职业教育家出身,但担任铭贤学校校长却是孔祥熙留美归来后的第一份工作。即便日后跻身国民党高层,孔祥熙仍不忘铭贤师生,分别在不同阶段以各种方式竭尽所能助其发展。通过对铭贤学校的回顾,能够进一步了解这所在山西教育史上有着一定地位的教会学校,深切体认孔祥熙的教育思想及其实践。  相似文献   

2.
孔母“额征在”,史称大贤德,并谓出身曲阜望族。究其竞:贤德是真,望族则假─—突出贫贱的最低阶层者也。本文先从先秦紧要制度“姓氏制”入手,考辨了“颜征在”一名虚豁失真,仅只是一位颜氏大家族名下的下女;继而以春秋贵族婚制“媵婚制”考论了她在家庭内地位之卑贱;然后又佐以她的亲密女伴─—贱妪及孔子本人“吾少也贱”的有力材料,确证孔母突出败民阶层,从而论证孔子亦属践民出身。此与历古迄今一致认定“孔母孔子出身贵族论”大相径庭。  相似文献   

3.
孔祥熙生平     
孔祥熙,字庸之,号子渊,1880年9月11日(光绪六年八月初七)生于山西太谷一个没落商人家庭。孔家祖籍山东曲阜,其先祖孔宏开任职山西,在交城病故,后人遂落籍山西,经商谋生。到孔祥熙的祖父孔庆麟之辈,已很富有,设有票号、商号多处。祥熙的父亲孔繁慈为贡生,承继祖业,至清末因数次战祸造成巨额损失,加之票号财东因循守旧和子弟的奢侈淫佚,家境日渐衰落。  相似文献   

4.
爱英 《山西老年》2011,(5):21-21
孔祥熙祖籍山东曲阜,其先祖于明万历年间迁到山西太谷,其父亲孔繁慈是清末贡生。孔祥熙从小在家庭熏陶下学习各种儒家经典,因此有很深的国学根底。  相似文献   

5.
太谷老街     
郭兆炜  崔涛 《社区》2008,(10):48-51
这里曾被美国记者罗比·尤恩森称为“中国的华尔街”; 这里是中华民国四大家族之一——孔祥熙的故乡; 这里曾是山西最富有的地方。  相似文献   

6.
沈明臣出身于宁波栎社一大家望族。明嘉靖年间.明臣一度曾与徐渭同为兵部右侍郎胡宗宪募客。此后,他先则浪迹于吴、楚、闽、粤之间;后归故里,成为两上草野骚客之领袖。他作诗七千余首,既有慷慨铿锵之作,也有满目琳琅的小品,尤擅古体歌行;其寄慨抒怀之作曾脍炙人口,可称得上晚明浙东“独鸟鸣春”的布衣歌手,其门人屠隆,后辈文人钱谦益、朱彝尊、万斯同等人都曾在著述中对其多有褒奖。  相似文献   

7.
卫青(公元前?年-公元前106年),字仲卿,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人。他曾以七战七捷的辉煌战绩,败匈奴于漠北,奏凯歌于寘颜,成为解除西汉北方严重边患的伟大军事家。可是二千多年来,由于他出身微贱,因亲得官,以及涉及“飞将军”李广之死等原因,一些贬低、不满卫青的言词,常散溢于若干史论中。故本文试就卫青的出身、经历和战功等方面,作些辨正,以就正于史学界的同志。一、不是嬖宠是功臣  相似文献   

8.
蓝雨 《山西老年》2012,(1):16-16
民国年间,孔祥熙作为民国政府的要员,先后担任国民党中央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行长,实业部、财政部部长等职,管了一辈子的钱,当时,国人戏称其为“财神爷”。在他一生的理财生涯中,有一件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的事情,那就是在他的老家山西太谷县有一家孔祥熙暗地里经营达30多年的私人银行。  相似文献   

9.
《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在《武帝纪》的最后,对曹操的一生有一段评语:“汉末,天下大乱,雄豪并起,而袁绍虎眎(视)四州,强盛莫敌。太祖(曹操)运筹演谋,鞭挞宇内,(?)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这是对曹操的盖棺定论,大体上符合曹操的为人,因而为大多数后人所接受。曹操生于一个宦官之家,在重门第讲出身的汉末,并不为社会所重视。那个以出身于“四世三公”的豪门望族而自夸的袁绍,就不把曹操放在眼里,献帝初平元年春天,十八路诸  相似文献   

10.
司马光是宋代著名政治家、史学家.他历仕四朝,“皆为人主所敬”.是统治集团中颇有声望的人物.他出身陕西望族,其父司马池官至天章阁待制,“号称一时名臣”,司马光深受家庭影响,“家世为儒臣.自髫龀至于弱冠,杜门读书,不交人事.”自宝元元车(1038)中进士甲科步入仕途,至元祐元年(1086)九月病逝,他从地方官作到朝廷宰相,得到朝野上下的拥戴和赞誉.其名望之高,影响之广,在封建士大夫中是罕见的.  相似文献   

11.
李训、郑注是晚唐“甘露事变”中的两个核心人物.他们继王叔文等人的“永贞革新”之后,图谋内除宦官,外削强藩,力革时弊,强化皇权,却和“二王八司马”同样遭到了失败,并且蒙受了千古的骂名.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李训原名仲言,因讲《周易》,“颇叶上意”,文宗特改名为训.他出身于破落望族,是肃宗时宰相李揆的族孙,进士擢第.李训“仪状秀伟,倜傥尚气,颇工文辞,有口辩,多权数”,文宗“以为奇士,待遇日隆”.自太和八年至九年十一月,由任四门助教、国子博士、翰林学士、兵部郎中,擢任礼部侍郎同平章事.一年之中,平步青云,位居宰辅.郑注,《旧唐书》本传说“本姓鱼,冒姓郑氏”.他出身寒微,不仅善于医术,还很有政治才  相似文献   

12.
王史鉴,出身无锡望族。其族重道义,秉诗礼,敦伦励品,睦邻友善,素以仁爱和济之风为乡人所爱戴。作为一名清初学者,王史鉴为学敦本经史,转益多师;论诗主性情,提倡唐宋兼采,不拘一格,对当时学坛诗坛之陋习皆有所匡正。  相似文献   

13.
明清时期,在“家国同构”的伦理政治型社会范式下,江南望族士大夫均有“忠君”之志而皆能尽忠报国,但当他们面对凶险的宦海风波或者政治风险之时,则会选择远避是非、明哲保身的“市隐”生活之路.江南望族士大夫又热爱乡梓、维护地方利益,明清时曾为“江南减赋”不断努力,迨至晚清,江南望族的代表苏州大阜潘氏利用该族控制的社会网络所构成的社会资源,在各种社会资源的耦合力争下使得“江南减赋”终获成功.  相似文献   

14.
原注释是这样的:“[媒人去数日……承籍有宦官]这里可能有文字脱漏或错误,因此这四句无法解释清楚。有人认为‘说有兰家女,承籍有宦官’两句当在‘阿母谢媒人’之后,是阿母辞谢媒人的话。意思是有兰家之女,出身于做官人家,可配太守之子,而自己的女儿出身微贱,不能相配。”  相似文献   

15.
美英煤油在山西的倾销,是和孔祥熙在山西独资经营的买办企业——祥记公司联在一起的。 1904年以后,美孚公司的煤油就运到山西,由太原义聚公司包销,尽管它比植物油便宜三分之一,但当时人们还不习惯使用,在城乡推销数量不大。  相似文献   

16.
自然的精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并非豪门望族之后要在名人大师与其出身之间找到名人大师的世代承袭关系恐怕是不现实的,因为农民的儿子可能成为将军,将军的后裔可能成为作家、艺术家。因此,我们在研究一代名人大师成长的历程时,重要的不是把握其形式上的承继关系.而是注重我们所研究的对象在本质上与其出身的内在联系。这种联系往往通过名人大师的品格、气质,潜在的精神表现出来。有的研究者仅凭沈从文的祖父沈宏富曾任贵州提督,就认为沈从文出身于官僚豪门,我们认为这种看法至少是比较免强的,它不完全符合沈从文的实际。沈从文的曾祖父沈歧山早年住贵州钢仁…  相似文献   

17.
铭贤学校,1907年由孔祥熙创办,到1950年改为山西农学院。在此期间,以“学以事人”为办学宗旨,以教学上不断创新求发展,创立了一个体系,二个循环,三个结合的教学模式,完善了教学和行政服务分离的监管体系,构筑了一代名校的铭贤品牌。回顾铭贤昨天的历史,一些办学育人的经验,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潘伦在<马寅初先生面斥孔祥熙纪实>这篇回忆录中,详细叙述了在1939年秋中国经济学社年会上,马寅初当面斥责孔祥熙的史迹.此文被众多著述家作为信史加以引用,在有关马寅初、孔祥熙等研究领域产生了广泛影响.笔者经过细致考证,证实了历史上并无"马寅初面斥孔祥熙"之事件.  相似文献   

19.
各地动态     
山西“老有所为”研讨会在临汾召开。由本刊等五单位共同发起的山西“老有所为”研讨会于1995年岁末在临汾市召开。50多位来自山西全省文化教育、理论宣传、老龄部门和经济战线的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学者,从经济学、社会学、人才学、心理学等多种角度对“老有所为”问题进行了认真的研究探讨。会议认为,充分发挥老年人的作用,对于振兴山西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布尔迪厄的“场域”价值学说为理论来观照《三国演义》 ,认为蜀汉的崛起 ,主要在于它在天下场域中 ,善于资本运作。而其资本 ,则以血统出身和异姓之“义”为主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