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努尔哈赤家族的姓氏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间的推移,经历了一个比较复杂的演变过程。这一演变是在社会巨变中进行的。 一、努尔哈赤使用佟姓及其原因 见于文献记载,努尔哈赤最初使用佟姓。明朝人和朝鲜李朝人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女真史料,说明了努尔哈赤使用佟姓的事实。 明人关于努尔哈赤佟姓的记载难以一一枚举,只罗列如下几个例子: 茅瑞征说:“奴儿哈赤佟姓,故建州枝部也。” 傅国说:“万历戊午夏四月,故龙虎将军建酋佟奴儿哈赤初发难,袭我抚顺关,陷之。” 张鼐说:“奴之祖曰佟教场,建州卫左都督佥事也,生佟他失。有二子,曰奴儿哈赤,速儿哈赤。”等等。 以上资料说明,明人一致确认,努尔哈赤以佟为姓。 努尔哈赤的同时代人,朝鲜李朝的南部主簿申忠一,在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从佛阿拉回国后,记述说:努尔哈赤的祖父为“佟交清哈”,还说努尔哈赤自称佟姓。直到18世纪末,当努尔哈赤家族的姓氏早已改为爱新觉罗以后,朝鲜史家李肯翊还坚持努尔哈赤佟姓  相似文献   

2.
觉罗与鹰     
觉罗为满洲大姓。其族人口众多。数百年来,学者、专家对此姓氏,多有猜测,但看法尚不一致。清太祖努尔哈赤,姓爱新觉罗氏。满语“爱新”义译为金。努尔哈赤远祖孟特穆的姓氏,本作“夹温”。那么,“夹温”又是什么呢?我认为夹温就是今天在黑龙江省说满语地方所说的“夹翁”,于义为鹰。  相似文献   

3.
利用喇嘛教统治蒙藏民族,作为清王朝的一项传统政策,早在入关前即已开始推行。但其具体始于何时?倡导和首先实行这项政策的是谁?在以往的有关著作和文章中,大都比较含糊,一般认为,皇太极时期,后金(清)政权与西藏正式建立关系,即是清朝政权开始推行喇嘛教政策的时期,至于在这以前,即努尔哈赤时期对喇嘛教的政策,由于史料的缺乏,则不甚了了,因而一般把它付之阙如。但是,我检阅了一下《满文老档》,发现其中有一些关于喇嘛教的材料,对于我们了解这个问题是很有帮助的。它证明,努尔哈赤时期,后金(清)政权,即对喇嘛教采取了尊崇和利用的政策。因此,我们可以肯定,清王朝利用喇嘛教统治蒙藏民族的政策,始于努尔哈赤时期,它首先是针对蒙古族的;倡导和首先推行这项政策的,是清政权的奠基者努尔哈赤。  相似文献   

4.
《社会科学》1983年第8期登载了张家哲同志《究竟该如何评价范文程》一文。对范文程的评价不单是评价范文程个人的问题,还涉及到对明清之际很多历史人物的评价,涉及到民族关系和清代前期的历史地位,值得探讨。兹对张文的观点,谈谈我的看法。 一、关于范文程进入后金社会 张文认为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建立后金政权后,便频繁地向其他民族进行掠夺性的战争”,“萨尔浒战役后努尔哈赤进行的战争,很明显已越  相似文献   

5.
天命十年 (1 62 5) ,努尔哈赤定都沈阳。努尔哈赤认为沈阳乃“形胜之地”,所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且交通四通八达 ,便于军事行动 ;由于流经沈阳的浑河与老家苏子河流域有河流相通 ,可以方便地从家乡将木材源源不断地运来 ,修筑宫室 ,并作为生火之用。故努尔哈赤迁都沈阳非一时心血来潮 ,是深思熟虑的结果。后金定都沈阳 ,对沈阳的政治、经济、城市建设和文化发展都产生了非凡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清太祖努尔哈赤(1559—1626年)是建州女真社会转变时期的重要历史人物。他以卓越的才能促进了女真族历史的发展。研究努尔哈赤及其时代,有助于了解满族入关前的社会性质、后金政权的建立和满族共同体的形成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清朝以努尔哈赤之父显祖塔克世一脉为宗室,这些人是皇帝的亲支近派。对于他们,除规定可以系金黄色腰带以示尊崇外,还封赐给他们以不同等级的爵位,给予很高的地位,目的即是在于团结亲族,维护爱新觉罗家族的封建宗法统治。 清朝宗室封爵制度,从太祖努尔哈赤时开始出现,经历了较长的时间,终于得以逐步完善化、制度化,形成了一整套系统的办法.本文拟就个人搜罗所及,对此进行介绍,并向专家和学者们请教。  相似文献   

8.
努尔哈赤时期是满洲政权中枢决策机构的建立期,经过不断的内部斗争,最初形成的贝勒大臣共同决策,发展变化为努尔哈赤控制下的四大贝勒共议国政和努尔哈赤控制下的八和硕贝勒共议国政,中枢决策本身屯呈现着广泛性、秘密性、共议性和民族性等几个主要特点。同时,与中枢决策密切相联的信息输送、处理和保存制度也次第建立。所有这些,对于当时和此后满洲政权的发展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努尔哈赤建立后金,黄衣称朕,是女真各部统一进程、建州与明朝政治力量对比发生变化的重要标志。因此,后金的建立,有一个从始“定国政”至建元天命的历史发展过程。“定国政”。一五八三年(万历十一年)努尔哈赤以父祖“十三副遗甲”起兵,数年间基本统一建州女真本部。努尔哈赤旋于一五八七年(万历十五年),在费阿拉筑城围栅,兴楼台衙署,建统治权力。《满洲实录》载:  相似文献   

10.
宁远之战是明与后金关系史上一次极其重要的战役。努尔哈赤宁远战败 ,其根本原因在于政策上的失误导致民心的丧失。此外 ,在思想上努尔哈赤骄傲轻敌 ,以致在军事上打了一场兵家最忌的无准备之仗 ;而碰到的对手又是敢战敢胜、指挥有方的明朝杰出将领袁崇焕 ,这也是其战败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清王朝的奠基人清太祖努尔哈赤是建州女真的首领。建州女真在十六世纪时分布在今天的辽宁东部,它最初的都城在今新宾县境内。1583年,努尔哈赤年方廿五岁时,以十三付甲的微末兵力开始创业。从此先后统一女真各部,接受明朝的官职  相似文献   

12.
清永陵,又名“兴京陵”,是大清皇帝爱新觉罗氏祖陵,位于今辽宁省新宾县永陵镇.几乎所有与之相关的学术论著和宣传资料,均称它是明朝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清太祖努尔哈赤所建.近年笔者在研究盛京三陵过程中,重新翻阅了《满文老档》、《大清实录》等相关史料,却始终未见有这项记载.因此.引起怀疑.原来,此说最早出自1938年(日·昭和十三年)出版的《永陵及其附近遗迹调查报告》(日·前田升著).此书在考及永陵始建年代时写道:“据《兴京县志》记载:‘戊戌秋八月,谒陵礼成.’即万历二十六年(公元1598年)努尔哈赤建国之前建成.”  相似文献   

13.
明朝万历年间,生活在东北边疆地区的女真人结束了长期分裂局面,建立了各部统一的地方民族政权——后金。在统一过程中,作为首领的努尔哈赤起了重要作用。努尔哈赤(一五五九年——一六二六年)姓爱新觉罗,明建州左卫苏克素河部人,二十五岁起兵,经过卓有成效的斗争,终于统一了女真各部,使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满族出现在中国历史舞台上。他是怎样完成这一统一的?在这个过程中,他究竟起了怎样重要的作用?这统一的完成又有什么意义?本文试就这些问题进行探讨。军事统一女真各部努尔哈赤生活在一个混乱、动荡的时代。当时,以原始氏族部落形态散居于白山黑水间的女真人可以分为三大部分:长白山以南、浑河上游  相似文献   

14.
史学界个别学者认为,努尔哈赤时代的四穆昆即是“前四旗”。本文则认为,四穆昆并非“前四旗”,1615年努尔哈赤将四穆昆析置为八固山,建州女真社会组织才发生实质性变化。此后,“穆昆”便成为“家族”的满语音。  相似文献   

15.
清王朝的缔造者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等,在进取中原之前,先统一了黑龙江流域。当时,在此区域,分布着许多女真部落,有个被称为“呼尔哈部”者,是这些女真部落中的一部分,成为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等招抚和征伐的主要对象,并构成十七世纪前期形成的满族共同体的组成部分。本文试图对“呼尔哈部”的由来、分布及其与满族的关系,作一粗浅的论述。  相似文献   

16.
有清一代的礼乐建设,在乾隆朝达到了高度发展的程度.至此以后,由于清朝国势的衰微,在中国古代奉行几千年的礼乐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而乾隆朝礼乐建设有其深厚的社会、经济和文化背景.即"康乾盛世"与努尔哈赤到雍正五朝的礼乐建设,为乾隆进行宫廷音乐改革,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和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17.
在朝鲜咸镜北道和中国图们江沿岸朝鲜族民族传说中与满族人有关的故事或形象出现的频率颇高。综合史实从语言学、历史文献学的角度进行研究、分析 ,可以认定清朝最重要的始祖努尔哈赤一族的发祥地是在包括朝鲜咸镜北道六镇在内的图们江沿岸一带和中国延边地区 ,朝鲜王朝王室的祖先同努尔哈赤的先祖有着密切关系。传说中也表现了朝鲜人因“华夷之辨”思想而对女真人怀有的偏见。  相似文献   

18.
辽宁省新宾县是满族聚居的地方,努尔哈赤庄这里的赫图阿拉建立了后金的第一个国都。这里,至今仍保留着大量的满族文化遗产。根据满  相似文献   

19.
努尔哈赤与皇太极作为大清王朝的奠基人,在清史中居于首创地位,是毋庸置疑的。这里,提出的问题是,他们对推翻明王朝所起的巨大作用,与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最后攻陷北京,同样重要,不容忽视,不可低估。本文仅就此问题,辨明努尔哈赤与皇太极在亡明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与地位,全面揭示这一历史事件的真相,给予公正的评价。  相似文献   

20.
清永陵,又名“兴京陵”,是大清皇帝爱新觉罗氏祖陵,位于今辽宁省新宾县永陵镇.几乎所有与之相关的学术论著和宣传资料,均称它是明朝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清太祖努尔哈赤所建.近年笔者在研究盛京三陵过程中,重新翻阅了《满文老档》、《大清实录》等相关史料,却始终未见有这项记载,因此引起怀疑.原来,此说最早出自1938年(日·昭和十三年)出版的《永陵及其附近遗迹调查报告》(日·前田升著).此书在考及永陵始建年代时写道:“据《兴京县志》记载:‘戊戌秋八月,谒陵礼成.’即万历二十六年(公元1598年)努尔哈赤建国之前建成.”查《兴京县志》共有1924年(民国十三年)和1936年(伪康德三年)两种撰本.《永陵及其附近遗迹调查报告》引以为据者是1936年本.现将此书“启运山”条全文移录如下:“启运山,在兴京城西北十里.初,肇祖皇帝、原皇后之陵共为一山,称兴京陵.神皋吉壤,奠我丕基,长发之祥,万年垂裕,我皇上孝思维则,赞绪迪光,四谒丹邱,志虔仪肃.戊戌秋八月谒陵礼成后.敬视寝原,增拓禁步,法制益严,诚惟圣人无加干孝,是以肇禋有成,情无弗至,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