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面对中国加入WTO给东盟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东盟国家要积极应对 ,采取“扩大对中贸易”、“增加对中国的投资”、“调整对中策略”等一系列经济措施 ,以增加各国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什么是知识经济 1.提出“知识经济”这一概念的主要依据有: (1)人类知识每5年翻一番(克林顿1998年国情咨文)。 (2)高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在过去10年中,世界经济合作组织(OECD)成员国的高技术产业在制造业中的份额和出口比例翻了一番多,达到20%-25%,知识密集型产业,如教育、通信、信息等的发展更为迅速。据估计,经合组织主要成员国国内生产总值的50%以上是以知识为基础的。 (3)就业结构发生变化。越是熟练工人、受教育程度高的人,就业率越高;越是与高技术相关的高工资岗位,需要就业的人数越多。 (4)产品制造模式转向知识密集产品,如计算机、医药、飞机等,伴随而来的是柔性制造系统时代的到来,从而使制造业竞争中劳动力成本的作用降低了,技术创造成为企业竞争的焦点。 (5)投资正在流向高技术产品和服务部门,特别是信息和通信技术方面。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的"三架马车"中,中国经济长期快速的增长主要是依靠投资和出口,而消费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是比较低的.面对经济危机,中国政府提出了4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以扩大内需,其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被列为重要举措之一.根据凯恩斯的消费理论,对于中国高、中、低收入阶层而言,提高低收入阶层的收入是扩大内需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4.
1月20日,克林顿走马上任,成为美国第42任总统。由于世界经济中相互依存关系日益加深,一国,特别是象美国这样经济高度国际化的经济大国,采取什么样的内外政策,必将对各国以及整个世界经济产生广泛影响。因此克林顿政府如何动作及其可能产生的影响,正成为世界各国十分关注的问题。本文想就克林顿经济学的产生及其主要内容和90年代中期以后,美国经济发展的前景等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一、克林顿经济学产生的背景  相似文献   

5.
美国总统克林顿迁入白宫的前不久便提出了极富有个性化的美国科技革命的战略性计划.这个计划题目为《工艺学——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克林顿的该项计划直接与我们,即在俄罗斯利用由大规模削减武器生产而解放出的巨大财富的可能性相联系.  相似文献   

6.
西欧企业国际化经营活动开展最早,也最为广泛。早在上个世纪,西欧便率先迎接了机器大工业时代的到来。这一时期的西欧,利用工业革命的成果,将占绝对优势的纺织品和其它工业制成品销往世界各地;同时为掠夺附属殖民地的原材料并抢夺海外市场,西欧各国进行了大规模的对外投资,至1叭4年,美国向海外投资180亿美元,法国投资90亿美元,分列世界第一号和第二号资本输出国。20世纪前半期,由于欧洲是两次世界大战的主战场,各国的经济受到了严重破坏。只是到了1948年,美国实施振兴欧洲的马歇尔计划,向欧洲输入资本13oJ乙美元,才使得工业…  相似文献   

7.
《社会科学战线》2007,149(5):56-59
振兴老工业基地过程中,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和经济增长率提高并没有带来就业水平的显著改善、国内政策性投资增加和外资流入并没有伴随一般商业性贷款规模的增加,少数大企业占用更多的发展和振兴资源而大量的中小企业难以获得同等的发展条件,本文分析了以上制约东北振兴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目前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来带动经济增长 ,这已成为我国决策层和经济理论界的共识。自扩大内需一系列政策推出以来 ,其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因此重新检讨原有的思路 ,明确下一步政策的着力点 ,实属必要。在这里 ,仅谈个人的一些看法。一扩大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是扩大内需的两个方面。投资需求作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政府可以灵活采取对策来扩大。目前 ,我国市场有效需求明显不足 ,因而市场需求对投资项目的约束很强 ,民间经济在没有较好投资回报的情况下是不会轻易投资的。为了确保经济增长 ,政府只…  相似文献   

9.
一、得到日元升值好处的韩国经济韩国的国民经济,从萧条走向复苏,其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93年为7.1%,94年预计为8.1%.这两个数字,都超过了92年的4.7%而呈现增长势头.在受到低利率及政府的经济振兴政策而使投资回升的基础上,又以日元升值为背景,扩大向亚洲各国的输出,这都有力地促进了国民经济的顺利增长.  相似文献   

10.
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在我国长期的经济增长过程中,总量生产函数表现出规模收益递增的特征,物质资本积累与人力资本积累产生了正的外部性,因此中国的数据支持内生增长模型。但在这一过程中,企业投资的经济增长效应明显高于政府投资的经济增长效应。而在目前的经济形势下,为促进经济的增长,不仅要扩大政府投资,更重要的是要采取各种政策措施刺激企业的投资增长。  相似文献   

11.
1918年1月8日,美国总统威尔逊在美国国会发表演说,提出了“十四点原则”作为建立“世界和平的纲领”。10月,美国又公布了得到威尔逊批准的关于“十四点”的注解。本文拟对威尔逊“十四点”计划的提出背景及其影响做个简单分析。一、威尔逊的“理想化”战争目标伍德罗·威尔逊是美国历史上杰出的总统之一,他在美国外交史上以奉行“理想主义”外交而著称。由于德国实行无限制潜水艇战,1917年4月2日,他在国会特别联席会议上发表宣战咨文,呼吁对德宣战。他为美国制订了具有明显的“理想主义”色彩的战争目标。他把美国参战原因简单概括为“正义…  相似文献   

12.
试论消费主导型经济增长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投资与消费比例失调、消费需求不足,既是短期问题也是长期问题,调整现有的经济增长方式、努力提高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和最终消费率,已成为我国扩大内需和宏观经济调控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必须重新认识消费对经济的重要作用,尽快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投资拉动型向消费主导型的重大转变.消费主导型经济增长模式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原动力,是当代经济增长的一般模式,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深入准确把握当前制约消费需求扩大的主要因素是制定刺激需求政策的前提基础.  相似文献   

13.
本文深入探讨了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若干热点问题。投资增长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但理论结果显示,随着社会资本存量增加,投资的产出效率将越来越低。长远看扩大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是必然选择。在扩大消费问题上,预防性储蓄的存在使低收入者与高收入者需要不同的应对方法。资本市场中的q因子可为提高投资效率提供重要决策依据,增加资本和减少资本的调整成本不同是造成过量投资低效率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美欧不断暴露出的经济疲软、债务恶化问题说明美国并未因刺激经济计划出现真正的经济复苏,巨额银行有毒资产和社会失业等深层次矛盾依然严重。即便是美国某些行业采取类似房地产次级贷款的办法来刺激销售额的大幅度增长,也未能扭转美元的颓势,更不能说明其市场已经好转。这或将驱使美国政府采取新型金融战争、甚至刻意加剧国际紧张局势等特殊手段来转嫁国内危机。由于此次经济危机的严重程度远远超过网络泡沫后的衰退,因此美国已将转嫁经济危机的目标瞄准中国及其周边地区,这意味着中国周边地区的战略压力加大,也将对中国的经济安全、金融安全和国防安全构成严重挑战。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正面临着一个从主要依靠指令性计划推动的产品经济模式向充分发挥价值规律作用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模式转移的艰巨任务。在这个大转移的过程中,如何一方面把微观经济放开搞活,另一方面又使宏观经济保持平衡和稳定,这是一个难度极大的问题。我们必须在扩大企业自主权、缩小指令性计划范围的同时,注意建立和完善对经济的宏观控制,以保证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真正做到“微观放开放活,宏观管住管好”。本文就是试图从分配结构入手来探讨如何加强经济体制改革中的宏观控制问题。  相似文献   

16.
随着美国金融危机的愈演愈烈,中国将面临被转嫁危机的重大威胁.其原因不仅是美中经济紧密相连以及中国是美国最大的竞争对手,而且向他国转嫁经济危机是美国的惯用做法,并且美国早有向中国转嫁金融危机的想法.其转嫁途径主要是通过胁迫中国继续向美国借债来摆脱危机,通过衍生金融工具等手段套取中国资产,通过扩张性的货币政策稀释美国债务,以及通过美国进口企业"赖帐"转移危机损失.因此,中国必须重新评估对美外汇投资资产的用途,停止对美虚拟资产的投资,考虑用外汇扶持出口型企业的发展,保留对美金融市场开放领域,打破美元主导国际货币体系的格局,促进内需扩大和经济转型.  相似文献   

17.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快发展 ,世界各国纷纷推出了减税计划和方案 ,形成了新一轮全球性的减税趋势。这些国家和地区包括美国、德国、法国、比利时、加拿大、澳大利亚、阿尔巴尼亚、波兰、哈萨克斯坦、印度、巴基斯坦、意大利、马来西亚等国及我国台湾地区。这次减税具有一些共同特点 :降低所得税税率 ,包括公司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 ,很少调减间接税税率。目前这一减税浪潮 ,势不可挡 ,之所以出现这种形势 ,其原因主要在于各国企图通过减税提高本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刺激国内外需求 ,以便进一步扩大投资。一、全球性减税趋…  相似文献   

18.
去年二月,里根就任总统后不久,便向国会提出了一项经济复兴计划,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不少报刊称这个计划为“里根经济学”、“行动中的供给经济学”、“新经济学”。有些报刊则嘲笑这个计划及其理论基础——供给经济学是“巫术经济学”。从计划的提出,到参众两院辩论修改,到最后通过施行,迄今已经历了一年时间,计划的各种矛盾开始暴露出  相似文献   

19.
贸易战在特朗普任内将是美国干扰中国发展的常规化战略,从历史研究中认识其内在规律有必要性和创新性。美国历史上,以总统为代表的政府在面对重大挑战时,为凝聚和增强力量,一贯通过强化反垄断,实现体制外的民意动员和体制内的行政权扩大。民意动员主要诉诸深植于历史文化中的公平竞争价值观,行政权扩大则是总统通过加强实施《反垄断法》,在三权制衡体制内取得相对优势,从而具备干预经济贸易的能力和自由度。中美贸易战中,特朗普政府对政策和法律工具的选择难以脱离历史的规律性做法。鉴往知来,在《反垄断法》法制史维度上思考中美贸易战,进一步探讨应对美国诉诸价值观的民意动员和扩大行政权的外溢效应,并提出前瞻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钟宁桦  施翌  解咪 《学术月刊》2023,(10):36-48
中国以银行为主导的金融体系是助力实体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运行的重要支撑。基于多套微观数据,可尝试探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发生后中国银行业的信贷配置与后期影响。研究发现:在“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实施期间,相较于其他类型的银行,国有银行更积极地配合刺激计划,更多将信贷配置到中西部地区,其中主要是中西部的国有企业获得了更多信贷支持。然而,在计划实施期间向中西部地区发放更多贷款的银行,在计划退出后的资产质量更差,并且这一影响在中长期持续存在。研究结果说明,国有银行与国有企业对逆周期宏观调控政策的有力落实,是中国在危机后能够迅速稳定经济与就业的重要原因,但也需注意与金融风险相关的中长期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