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悲歌和欢歌     
悲歌欢歌流浪者本来有自己的土地.但是,头人靓:“奴隶,你借了我的种子.你得用士地来偿坯。”流浪者今天不再流浪,流浪者有了肥美的土地。因为共产党解放了奴隶,奴隶翻身做了国家的主人。流浪者本来有自己的情人,但是,头人靓:“奴隶,你徽不超人头税。你得一辈子打光棍。”流浪者今天不再流浪.流浪者有了.合爱的妻子。因为实行了民主改革,不合理的制度都已魔除。流浪者本来有自己的家乡,但是,头人锐:’“奴隶,你在家乡不吉祥,你得离开这个地方。”流浪者今天不再流浪,流浪者有了舒适的新屋。因为社会主义大建歌,家乡充满了和平与幸福。悲歌和…  相似文献   

2.
冈本加乃子是日本近代以来屈指可数的优秀女性作家。从以《病鹤》登上文坛到她因脑溢血去世,短短四年里,她创作了大量佳作。冈本加乃子的作品文风华丽绚烂,但又充满了寂寥之感,她创作的女性形象丰满、鲜活,充满生命力与母性。本文通过分析冈本加乃子的代表作《混沌未分》中的女性形象描写中的比喻,向读者介绍她笔下独特的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3.
霍达笔下的<穆斯林的葬礼>是一个承载着作家独特人生、审美理想的文学化的形象世界,它已经超越了一般的文学形象世界的意义,成为一个具有象征化的符号世界,尝试运用符号学理论的相关知识来走进这个充满悲剧意义的穆斯林世界.  相似文献   

4.
英国现代主义作家劳伦斯塑造了一系列性格各异的男性形象。笔者认为劳伦斯早期作品中的男性人物多以懦弱型为主并以此入手剖析劳伦斯的两性观点。  相似文献   

5.
中篇小说《遥远的白房子》(见1987年第5期《中国作家》),在表现哈萨克族风俗、宗教生活,以及对哈萨克族妇女形象的塑造上是有不当之处的。一些同志在报上发表批评文章,指出这篇小说伤害了少数民族的感情,尤其是伤害了哈萨克族人民的感情,它的发表,产生了不良的社会效果。一位哈萨克青年作家曾写文章批评说:“一个作家,哪怕是一个才华横溢的作家,一旦有如迷心窍般地被猎奇心所驱使——尤其是面对着自己并不熟悉的异族生  相似文献   

6.
熊慧 《民族论坛》2008,(8):58-59
《紫颜色》是美国黑人女作家艾丽斯·沃克的代表作,这部小说塑造了一批性格迥异、命途多舛的黑人女性形象。本文通过分析女主人公茜丽从无怨无悔承受男权压迫到独立自主b与男性和谐相处的女性自我意识苏醒历程,来探讨作者沃克主张女性争取独立自主、与男性和谐相处的的思想。  相似文献   

7.
菲茨杰拉德是美国20世纪最优秀的作家之一,其代表作《了不起的盖茨比》也被视为经典之作。虽然已有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该作品进行深入分析,如生态视域、象征主义等等,但对隐性进程的研究还不够充分。本文旨在探讨小说中的隐性进程,特别关注尼克在隐性进程中的形象及背后的深意。尼克形象与行为在两个叙事进程中的差异具有极强的反讽意味,进一步突显上层社会的黑暗,增强了盖茨比身上的理想主义与悲剧色彩。  相似文献   

8.
"本店所有馒头免费送给各种贫困人群,不对外售卖,请谅解。如果您是生活困难的下岗职工、收入低微的贫寒家庭、正在为找工作奔波的毕业生、无助老人、流浪者、拾荒者……欢迎您来免费食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想以"追问"的方式去了解那些生活在巴黎的市民、艺术家、留学生、游客、流浪者。解读他们的内心世界,分析他们心目中对于中国的理解,并以文论的形式书写笔者自己的感受、判断和认识。一方面针对他们的回答和看法做出对比和分析,另一方面也想把现场的感受转达给国内的读者,并与大家共同分享。  相似文献   

10.
冰心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女性意识鲜明的作家。但研究界对她"爱的哲学"思想探究较多,却对其女性意识关注不够。本文从她笔下的女性形象分析入手,阐释了其女性意识的内涵及其嬗变过程,为人们全面认识和评价冰心提供了独特视角。  相似文献   

11.
本文想以“追问”的方式去了解那些生活在巴黎的市民、艺术家、留学生、游客、流浪者。解读他们的内心世界,分析他们心目中对于中国的理解,并以文论的形式书写笔者自己的感受、判断和认识。一方面针对他们的回答和看法做出对比和分析,另一方面也想把现场的感受转达给国内的读者,并与大家共同分享。  相似文献   

12.
为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人民出版社推出优秀企业家传奇赵晏彪撰写的《汪海三十年——汪海和他的中国双星》。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顾秀莲作序推荐。4月5日,优秀企业家、双星集团总裁汪海与满族作家赵晏彪在北京图书大厦联名签售。签售活动持续了近两个小时,汪海的妙语答问和赵晏彪的理性解读,将签售活动演变成一场生动活泼的民族品牌励志活动。  相似文献   

13.
张承志在南京大学作学术演讲应南京大学教授、江苏省伊斯兰教协会秘书长伍赔业先生和南京大学外国学者留学生研修部的邀请,3月25日至29日,我国著名回族学者、作家张承志先生在南京大学作学术访问和演讲。张承志报告会计两场,讲演题目分别是《内蒙古游牧民的生活与...  相似文献   

14.
关于"身份"的焦虑困扰着一代代在美华人,曾使之失语、沉默,甚至形成了"沉默的中国人"的群体形象。美国华人文学多层面展现了几代华人的身份焦虑及其复杂成因,涉及历史变革、文化冲突、语言差异、生存困境、情感归属等诸多因素。这已成为美华作家持续关注与表现的一个重要文学主题,它道出了被过滤的历史真相以及人们为了获得生存权利所面对的无奈选择,作为对"单一化"呈现的反抗,打破了西方人眼中源于民族劣根性与缺陷性的华人身份形象。同时,美华文学也增进了人们对于身份焦虑本身的认识,有利于更好地面对这一问题并最终完成身份建构。  相似文献   

15.
中篇诗体小说《错开的花》是张承志对伊斯兰神秘主义所作的一次生动、形象和富有感染力的演绎和诠释,也是作家神秘主义思想在文学实践中的一次成功流露和宣扬。通过探析作品的深刻内容和创作特色,可以发现张承志主张消除不同文化之间的隔膜,促进多元文化相容相生的思想观点。  相似文献   

16.
散杂居农村回族依托自身构建的精神社区来实现"哲玛提"1内部的整合并树立异于汉族的"他者"形象。多维空间结构下的能动性组合为这种形象的维持提供了动力:通过行政与市场空间,保持了散杂居农村回族与周围汉人村落的和谐共生;通过信仰空间,保持了散杂居于一定地域的各寺坊之间的沟通互补以及面对强大的儒家文化和汉族习俗所产生的抗拒性涵化场域下对"乌玛"精神共同体的认同。在这种多维空间结构中,散杂居农村回族发挥个体能动性并与周边汉族社区实践着"民族互嵌式社区"2的构建。  相似文献   

17.
<正> 沈从文是一位二十年代中期登上文坛的有影响的作家,也是一个出色的“乡土文学家”。他怀着对故土和乡亲的深沉的爱,在作品中极生动传神地描写了湘西的山光水色,风土人情,这些美的人情美的山水,具有迷人的艺术魅力。在他的笔下,出现了湘西众多的人物形象,给人留下了深刻的美好印象,其中湘西少女形象更是令人难以忘怀的。这些少女不仅有着健美的外形,也有着纯洁的内心,表里一致,形神和谐,或聪慧沉静、天真无邪;或坦直粗野、率真炽烈。形成了独特的、生长在湘西这片古老、淳朴土地上的美的少女形象群。这些少女形象,是值得我们研究、探讨的,本文想就沈从文笔下湘西少女形象甜美谈点自己的感受和认识。  相似文献   

18.
贵州女作家王华的中篇小说《傩赐》,直观地向世人展示了底层生活的痛苦和悲哀。作者通过对小说主人公秋秋与蓝桐的塑造,审视着生活在半封闭山区里的人们的生存处境和精神状态。在秋秋和蓝桐的形象中融入了作家的切身体验和深切思考,并把人物的生存处境与其所处的时代背景相结合,在透视秋秋和蓝桐的爱情悲剧与乡村贫乏的物质精神生活同时,更注重挖掘他们精神世界、表现他们的心理动向,体现出作者对底层人的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19.
贵州女作家王华的中篇小说《傩赐》,直观地向世人展示了底层生活的痛苦和悲哀.作者通过对小说主人公秋秋与蓝桐的塑造,审视着生活在半封闭山区里的人们的生存处境和精神状态.在秋秋和蓝桐的形象中融入了作家的切身体验和深切思考,并把人物的生存处境与其所处的时代背景相结合,在透视秋秋和蓝桐的爱情悲剧与乡村贫乏的物质精神生活同时,更注重挖掘他们精神世界、表现他们的心理动向,体现出作者对底层人的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20.
梅卓作为一名藏族女性作家,她对小说中的女性人物形象进行了细腻的刻画。本文主要结合梅卓的小说文本和学界对其小说的研究成果,进一步对小说中不同年龄阶段的女性形象的性格特点进行了深入研究,以此展现藏族女性的魅力,揭示女性地位在社会中的变化,向人们展示作者笔下藏族女性的独特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