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种种迹象表明,新"读书无用论"正在广大的农村地区蔓延.之所以是"新",主要因为如下事实:读了也考不上,考得上也供不起,勉强供得起也找不着工作.于是许多农家子弟或辍学或厌学,早早成了农民工大军中的一员.  相似文献   

2.
常有人问 :“退下来了 ,在家干什么?”答曰 :“读书。”我退休后有个心愿 ,就是把过去想读而无暇读的书读它一遍 ;再把过去匆匆浏览而心留遗憾的书重读一遍 ;还想把那些感兴趣的新版书也及时地读一遍。什么经济理论、人物传记、文史资料、要人回忆录、小说散文等等 ,全依个人的兴趣来读。再加一二十种报纸杂志 ,这样除了早晚散步外 ,天天关在房里阅读 ,也会紧紧张张 ,有时还感到时间不够用。如果无书 ,我真不知何以打发后半生的岁月。女儿见状 ,笑曰 :“爷爷比孙儿读书还用功 ,孙儿上学不好好读书 ,爷爷年纪一大把了 ,却还在用功。”女儿的话使我惊醒 ,自己的一生不也是弄颠倒了吗?年轻时需读书明理却未能多读书 ,退而颐养不做事了 ,却又苦苦读书 ,说起来难免尴尬。但又想 ,这并非自己的过错 ,而是社会使然 ,时代使然 ,历史使然。在旧社会 ,对一个贫苦人家的孩子来说 ,读书只是一种遥不可及的梦想。何况在我要读中学的时候 ,正是日寇铁蹄蹂躏神州之时 ,中国之大放不下一张书桌 ,怎么读书?全国解放了 ,我应该上大学 ,可又在洞庭湖畔做着与自己的年龄、知识不相称的土改工作组长。其后政务缠身 ,运动频繁 ,无暇读书 ,只能以干代...  相似文献   

3.
同样的产品,同样的市场,有的俏销热卖,有的却呆滞冷寂。这当中不能不涉及到一个商业头脑、营销手段问题。凡是在市场上捷足先登、畅销不衰,从而百战不殆、傲视群雄的业界精英,一定有其独特的经营谋略和促销手段。下面略举数例,以飨同仁。“幼犬试养”。一对夫妻带着自己的孩子去宠物店想给孩子买条小狗。店主对孩子说:“把它带回去过周末吧,如它跟你们合不来或你们不喜欢它了,星期一早上把它送来就是!”一到家,大家都争着去遛狗。看见小狗嚼破了爸爸的新拖  相似文献   

4.
“不读书”的小布什 小布什做总统那段时间,外边的舆论,不是说他做错了事,就是说他说错了话。至今我还记得他把“今生”说成“来生”,把7岁男孩说成6岁,甚至说出“他们想出新办法去伤害我们的国家和人民,我们也是”这样的笑话。  相似文献   

5.
传媒览要     
美国《时代》11月14日重拾成功孩子天生就有雄心壮志,只要花些时间去观察一个孩子怎样热切地学习走路或开口说话,你就能发现这一点。无论小生命起初磕磕绊绊多少次,大多数情况下他们都会继续尝试,一心要掌握这些神奇的新技巧。但十几年后,在孩子上初中时,许多心理学家和教师发现,一大批孩子丧失了天生的想要成功的斗志,甘愿沦为差生。对于那些把自己雄心寄托在孩子身上的家长而言,这将是一段困惑、痛苦的经历。所以,家长们渴望能像学校的课程一样教授雄心壮志,但事情并不简单。“我们可以为孩子提供机会,引发他们对某个科目或活动的热情,但…  相似文献   

6.
从古代的陪公子读书到如今的陪儿女读书,“陪读”越演越烈,种类也越来越多。近几年在江苏、山东、上海等一些重点学校周围出现了一群“租房陪读”家长,所谓的“租房陪读”,就是家离学校较远的学生家长租住学校附近的一所民房,为照顾孩子的饮食起居,家长放弃工作,随着孩子读书的学校而“迁居”。作为一个新的群体,它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社会、教育的因素,也有个体因素。  相似文献   

7.
在教育孩子这件事情上,父母如果使了特别大的劲儿,觉得特别累,那一定是不对的。因为教育和陪伴孩子,应该是世界上最轻松、幸福的事情。这个人的名字叫樊登。因为创办“樊登读书”声名鹊起,也让数以千万计的家庭爱,上读书并从中受.益。  相似文献   

8.
留学远不是一条铺满鲜花的路。国人太需要理智地对待留学了,崇拜洋学历的风潮也该渐渐地过去了。几年前,让孩子去留学对许多家庭来说都是个狂热的理想。远有老一代留学生的楷模,近有上个世纪末期留学生在海外的发达。我的许多朋友那时都有让孩子留学的打算,同学聚会时议论最多的就是孩子留学。我们结伴去国际教育展,背回一堆精美的学校简介。大家曾都把理想的留学地点锁定在美国,“9·11”后又把目光转向英国和澳大利亚,英国以教育历史悠久取胜,澳大利亚以容易移民吸引人。为了让女儿留学,笔者曾一度跑国际教育展、跑留学中介,书柜中堆满了…  相似文献   

9.
六月是孩子们的节日,孩子们的六月百花盛开,孩子们的六月最需要读书. 读书的孩子是幸福的孩子,读书的孩子是聪明的孩子,读书的孩子是能够成为国家栋梁的孩子.但就在一群群城市孩子兴高采烈地背上书包走向校园的时候,一些偏远山村依然不时可见稚嫩的肩膀过早地承担生活的重担:长长的放羊鞭伴着他们的清晨,沉沉的猪草篮压疼了她们的梦想,正是读书的季节啊,他们却像父辈一样过早地加入了为生存而艰难奔忙的行列.  相似文献   

10.
乐观者在每次危难中都看到了机会,而悲观者在每个机会中都看到了危难。父亲欲对一对孪生兄弟作“性格改造”,因为其中一个过分乐观,而另一个则过分悲观。一天,他买了许多色泽鲜艳的新玩具给悲观孩子,又把乐观孩子送进了一间堆满马粪的车房。  相似文献   

11.
“我要上山打游击去!你们敢不敢跟我走!” “文革”初期,王震也遭到批斗。造反派给他挂牌子,戴高帽子,他把牌子砸了,把帽子扔了。王震还让叶帅的孩子叶选宁为他起草“反攻大字报”。一副对着干的铁骨血性。  相似文献   

12.
我的高考     
汪志 《老年世界》2014,(13):14-14
我的高考是在上世纪80年代,那一年我17岁。对于那个时代的农村孩子来说,高考可以改变命运,“跳农门”,端“铁饭碗”,不再“面朝黄土背朝天”。这是我们的梦想,也是父辈们的梦想。由于我们那个县地域大,人口多,再加上离县城又远,那年高考我是在就读的区高中参加的,尽管在区高中考,但离我家还有20多里的山路呢。记得高考那几天,雨特别的大,乡间泥泞的山路让人寸步难行。为了我的高考,为了我的梦想,那几天天未亮,父亲就送我去区上。  相似文献   

13.
因为从小身体残疾,他们是不幸的,眼睁睁地看着和他们同龄的健康孩子玩游戏、上学,却无法实现自己心中的梦想;但他们也是幸运的,因为他们遇到了朱妈妈,像亲妈妈一样呵护他们成长。失去自己的亲生孩子,她是不幸的,人世间还有什么样的痛苦能和一位母亲失去自己最亲爱的惟一的儿子相比呢?但她也是幸运的,因为有着许许多多的孩子打心底里把她当作最慈祥、最亲爱的妈妈。这位被孩子们称为“朱妈妈”的母亲,就是朱雪明,第二届“中国十大杰出母亲”,甘肃省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正是这世界上最无私的母爱,让她在为残疾人服务的事业上执著前行,为甘…  相似文献   

14.
退休了,似乎船到码头车到站了,可我觉得还有许多事情要做。记得一位文学家说过:“美丽的梦想只能归于文化。”我从小就有当作家的美梦,后来却阴差阳错走上了从政之路,虽则梦想成空,但在繁忙的政务之余,总还不忘读书和写作。2000年2月,办完退休手续,骤然闲了下来,一种空虚寂寞之感顿时袭上心头。看着许多“老顽童”三五成群地出出进进,悠哉游哉乐趣无穷,心里好生羡慕。那些日子,我想了很多,想先休养一阵把身体调整好,又想寻找合适的题材试试笔,还想走亲访友偿还人情债。就在东想西想的时候,诸多疾病乘虚而入,争相来折…  相似文献   

15.
从“文革”时期的“知识越多越反动”,到改革开放之初的“搞导弹的不如卖茶鸡蛋的”,这大概是“读书无用论”的两次兴风作乱。今天,在中国大地兴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之际,新“读书无用论”开始在农村蔓延,甚至“念也考不上,考得上也供不起,供得起也找不到工作”在媒体的渲染下俨然成为时代的流行语。只不过,这种流行不是一种时尚,而是包含了更多的无奈、尴尬和苦涩。关于新“读书无用论”的发端,有人说是因为大学生就业难,有人说是因为大学学费贵,也有人将问题的矛头对准教育产业化。而大家的共识是,许多农民家庭出现了“因读书致贫”…  相似文献   

16.
放弃上大学,小伙要去卖房子 1990年10月,陈曦出生于四川武胜县万隆镇.7岁时,他刚上小学,爸爸便去了重庆打工,可每年所挣的钱仍无法供两个孩子上学.就这样,哥哥陈浩上完初中后,主动提出要和爸爸一起去打工. 当时陈浩已被广安一所重点高中录取,可他撕掉了录取通知书,并叮嘱弟弟说:“好好读书,哥哥往后供你上大学.”然而,2009年高考,陈曦只考上了一所三本学校.尽管一家人都很高兴,但陈浩很快发现弟弟脸上有几分落寞:“哥,我不打算上大学了……”陈浩大吃一惊:“没发烧吧,你说什么胡话?”于是陈曦对哥哥吐露心声说:“去上一所三本大学,往后毕业,工作会很难找,还是要四处去打工,这几年不就白上了吗?”  相似文献   

17.
郭华悦 《伴侣(A版)》2017,(11):42-43
以前,我习惯把孩子的教育问题,交给“有关部门”. 对于孩子来说,“有关部门”无非是学校和培训机构.平日里,督促孩子上学,完成作业.周末或节假日,根据孩子的兴趣,送孩子上培训班.后来发现,不仅是我,周边的多数父母,也是这么教育孩子的.  相似文献   

18.
好的收藏家,多把藏品当作自己的亲生孩子一样宝贝。实际上,我们又何尝不能把自家的孩子看作是独一无二的“藏品”,去欣赏他们,去发掘他们的“升值空间”?  相似文献   

19.
“我的读书故事”征文是中共河北省委宣传部、河北省作家协会为纪念世界读书日(4月23日),推动我省全民阅读活动深入开展而联合举办的一项大型文学活动,自2010年启动以来,已成功举办了三届。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积极推进“中国梦”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提升我省全民文化素质,在第18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特举办“读书成就梦想——第四届‘我的读书故事(赵州桥杯)”’征文活动。具体事宜如下:  相似文献   

20.
越来越多的家长和孩子把周末和假期的大把时间花在兴趣班上.参加兴趣班早已不再仅汉是为了“兴趣”.作为中国教育文化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现象,“兴趣班”之所以能成为当前“时尚”,其实是许多家长和孩子无奈但又必须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