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熊英 《决策与信息》2007,(12):15-16
党的十七大报告将“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之一,明确指出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主张,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要通过发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社会和谐。公平正义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准心。  相似文献   

2.
高层言论     
《领导决策信息》2010,(38):M0001-M0001
胡锦涛 国家主席 我们应该坚持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人人平等获得发展机会,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不断消除人民参与经济发展、分享经济发展成果方面的障碍。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法制建设也不断推进,广大人民群众法制意识、民主意识不断增强,其运用法律手段对自身合法权益的实现和保护也越来越强烈,所以,人们对公正执法能否实现愈来愈关注。司法机关要尽快适应广大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现实要求和强烈愿望,努力实现和维护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4.
郭宇强 《领导文萃》2007,(11):26-30
解决民生问题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这为我们解决民生问题、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和谐社会就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和谐社会重点是: "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合力".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目标: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一目标的提出,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情绪,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全国人民投入和谐社会建设的积极性,经过全国人民的长期共同努力,必将实现。然而,构建和谐社会,又是一项十分艰巨,  相似文献   

7.
高层言论     
2006年8月29日北京保证人民享有接受教育的机会,是党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也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要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全局,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体  相似文献   

8.
社会体制是国家为了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发展而对社会服务和管理作出的一种制度安排,是组织社会生活、建构公平正义社会的基本制度。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体制,就是通过利益平衡和协商对话的功能。把社会资源配置到最需要的环节中去。提升社会福利,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促进全社会的共融共生。  相似文献   

9.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解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回顾我党历史,我们发现,“以党治国”思想的消极影响,曾给党、国家和人民带来了深痛教训。反观历史,则更加坚定了我们坚持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信念和决心。  相似文献   

10.
《领导决策信息》2013,(47):22-23
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相似文献   

1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  相似文献   

12.
张彩红 《决策探索》2007,(24):67-68
民生是和谐之基.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3.
"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提出民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必须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保障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权利和利益,引导公民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相似文献   

15.
信访工作是收集民意的“直通车”、针砭时弊的“监督哨”、化解矛盾的“减压阀”。做好人民群众来信来访工作,对于保障人民权益、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作为领导干部,在信访工作中要切实增强换位意识、成本意识、法治意识和责任意识,不断提升处理信访工作的能力水平与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16.
正"立检为公,执法为民",是检察机关执法办案的根本宗旨。基层检察机关处于面对群众的第一线,群众工作的价值意义不言而喻。基层检察机关最重要的群众工作就是守护社会公平正义,提升司法公信力度,深化检务公开工作,提高群众幸福指数,确保检察工作体现人民愿望,符合人民利益。守护社会公平正义是基层检察机关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领导科学》2006,(20):1
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8.
我们的信心和勇气来自改革,我们的前途和出路也依赖改革。正如温家宝总理1月22日在2012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的信心来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来自永不停顿的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来自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生改善、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的不懈努力。来自改革和建设积累的物质科技基础和宝贵经验。来自人民群众中蕴藏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相似文献   

19.
《科学咨询》2007,(3):7-8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什么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我们试着从2006年以来中央领导的一系列考察调研、各地的最新部署以及有关民意调查中梳理出一份“民生问题报告”,既作为2006年的年终总结,也为各级政府谋划2007年施政纲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