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 毫秒
1.
倪璐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5(2):152-154
德彪西(ClaudeDebussy)是19世纪末法国著名的作曲家,印象派音乐的鼻祖和代表人物,其作品追求音响色彩的变化,有别于古典、浪漫时期所有大师的作品,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他的管弦乐作品。他的管弦乐作品运用了独特的配器手法,表现出绚丽的色彩和优美的意境。 相似文献
2.
丁雪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0,29(5):110-112
19世纪下半叶是法国艺术歌曲发展的辉煌时期,这方面的创作以福雷和德彪西的成绩最为突出。通过对福雷、德彪西具有代表性的6首同词艺术歌曲进行比较分析,总结他们的音乐风格和创作手法的畀同,使我们了解他们是如何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来诠释相同文学素材的。 相似文献
3.
和声语言的使用是克洛德·德彪西音乐艺术中最有独创意义的部分。他是在晚期浪漫派、民族乐派和声基础上 ,以革新的思维 ,经过长期艰苦的探索 ,终于突破了统治欧洲音乐达一百五十多年之久的大、小调和声体系。树立起以色彩表现为主的印象主义和声的新风格。这是和声学中的内部矛盾———即“功能”与“色彩”的对立统一关系中 ,色彩因素居于主导地位的表现 ,是大、小调功能和声经过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阶段而发展到另一极端的结果。在他的作品《牧神午后》中充分体了这一特征。就和声语言及运用手段相对古典和声学来说是一种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杜鹤鸣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1)
德彪西(Debussy,1862—1918)是十九世纪后期——二十世纪初期,法国印象主义音乐的代表作曲家。 约在一九○○年以后,德彪西的印象主义构思方式及其表现手法日臻成熟。此后,大体上来讲,他的音乐作品是“描写”多于“抒情”的。较之古典及现代派作曲家的作品来讲,德彪西的印象主义式的“描写”是独具一格的。他的“写”着力在“意”(主观感受)而不在“形”。为果说《版画》还有“临摹”的性质,还比较侧重于外在(具 相似文献
5.
陆慧敏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06,26(3):111-113
调式思维作为和声手法的原动力之一,一直对其产生着潜在的影响。从调式混合的手法、主和弦的模糊法、大小调体系内的半音化、其他特种调式的渗入等四个方面对普罗科菲耶夫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第二组曲的调式思维与和声手法进行分析研究,有利于进一步理解普氏的作品内涵。 相似文献
6.
7.
杨丽莉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5(5):68-71
"我国第一代作曲家"之一的黄自先生,以其具有较高艺术质量的创作,在我国现代音乐发展中,有着深远的影响。文章通过对黄自艺术歌曲创作中钢琴伴奏的和声运用手法及和弦选择进行剖析归纳,总结出黄自作品中调性功能和弦、变和弦的运用以及对民族化和声的探索。 相似文献
8.
潘伟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0(2)
德彪西是印象派音乐的代表人物,他独特的音乐思维及音乐语言激发了人们对音乐的无限遐想,他富有创意、新颖的钢琴作品开了钢琴音乐的一代新风小型化的音乐主题、色彩奇特的和声、千变万化的织体和营造出的朦胧、飘逸、如梦幻般的音响效果,唤起了人们主观的瞬间感受,体现了浓郁的印象主义音乐特征和德彪西固有的个性其钢琴音乐艺术的风格特征表现在,音响效果朦胧,音色绚丽多彩、层次清晰,音乐个性鲜明而独特 相似文献
9.
李霞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185-186
肖邦这位钢琴诗人在钢琴曲创作方面独树一帜,同时他的和声也具有自己的独特色彩,肖邦身处浪漫主义时期但仍采用古典主义时期的和声框架,在此基础上开拓了浪漫主义和声,本文通过肖邦前奏曲来研究肖邦和声的桥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张睿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10,38(2):119-120
加强和声教学改革,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首先应当转变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强调能力培养;其次是学用结合,提高学习效率;再次是改变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气氛,强化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1.
企业和谐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根据企业所涉及的利益关系,企业和谐可以划分为管理层面的和谐、营销层面的和谐、外部环境层面的和谐三个层次。 相似文献
12.
吴铎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5(4)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种社会理想.社会工作是一个以价值为本的专业,其助人自助,维护人的尊严,坚持社会公平正义的价值内涵,所体现的是一种和谐价值观.社会工作者广泛、深入地推进社会服务,有利于营造人人参与、和谐相处的良好社会关系.社会工作组织在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协调作用,维护了政府与社会的和谐关系.专业社会工作方法具有科学化、人性化、柔性化的特征,有助于避免或化解许多社会矛盾,形成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的一种和谐人际交往关系. 相似文献
13.
王运来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2):156-158
构建和谐家庭,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人民群众安居乐业、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最终建立和谐社会,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构建和谐家庭不仅是世界和平与发展主题中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家庭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家庭和谐对世界和谐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中国的家庭和谐了,中国社会才会享有真正的和谐,也只有中国社会和谐了,世界才会有和谐。 相似文献
14.
论政党和谐及其实现途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彩玲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6)
政党和谐包括党内和谐与党际和谐两个层次。共同的理想信念是党内和谐的基础,高度的团结统一是党内和谐的表征,充分的党内民主是党内和谐的保障,党性与个性的辩证统一是党内和谐的原动力。差异性是党际和谐的前提,共同理想是党际和谐的基础,相对稳定、不断优化的党际关系模式是党际和谐的保障,促进民主是党际和谐的价值目标。加强政党制度建设,在政治实践中促进各政党的成熟与发展,是当前促进政党实质和谐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赵京封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21(2):196-202
克劳德·德彪西是世纪之交欧洲颇具影响的作曲家、革新家,也是近代"印象主义"音乐的鼻祖。由于德彪西的音乐十分强调个人的感性体验,因此,他的音乐创作往往是遵循自己的感觉规律、根据色彩学原理、重视丰富细致的音色变化和感官"印象"的结果。尤其是在他的调式、调性手法中所体现出来的音响色彩艺术特征、个性化的美学理念以及对音乐创作技术的大胆革新,成为更深一层认知、分析德彪西音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6.
和谐语境下检察思想政治工作和谐发展的路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笔者探讨了和谐语境下检察思想政治工作和谐发展的路径,提出了检察思想政治工作要致力于与党的总目标、总任务的和谐,要实现自身工作目标与对象的和谐,要与检察业务工作和谐发展,要实现继承与创新的和谐以及实现检察思想政治工作专业队伍建设与齐抓共管的和谐,才能确保检察思想政治工作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保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与时俱进,充满活力. 相似文献
17.
心理和谐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基础,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意义重大。心理和谐教育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有新的启示,在高校思政工作中应明确思政工作和心理和谐教育的密切关系,把握思政工作的关键期。 相似文献
18.
国家和社会的分野是权利定义的一个难以跨越的话语背景。权利除了国家属性之外还具有社会属性,而且权利的社会属性要深远于其国家属性。国家不能将社会的全部领域进行覆盖,更不能将社会自有的功能给予剥削和占领,社会不能成为国家的附庸。和谐社会包含四个方面的权利和谐。在和谐社会的建设中,我们既要关注、借鉴和吸收其它国家的权利发展模式,更要立足于本国国情,走出一条中国权利发展的和谐之路径。 相似文献
19.
张立文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1(1):38-42
和合学超越宋明新儒学以道德形而上学为其基本特征的传统形而上学,用和合学的方法建构以和合为核心的哲学,用对和合的研究取代对理、气、心、性的研究。和合哲学活动需要通过和合象性、和合实性及和合虚性的追求,走向和合生生之道。和合生生之道,是廓然与太虚同体的,是一个自由澄明的境界,是虚灵无物的道枢。“和合起来”的和生之道,是价值创造的枢纽,是化解与体贴的机理,是即超越即流行的生生本体。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