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网络经济的产业组织理论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网络经济效应能引起产业组织特征的变化 :从交易费用看 ,网络经济降低了企业内部及市场的交易费用 ,突破了现实世界的时空限制 ,降低了时空成本 ;网络还减少了交易双方之间信息不对称程度 ,提高了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 ;从规模经济看 ,网络经济呈现为边际成本递减与边际效益递增 ,显著的规模经济性与规模影响的弱化并存 ,生产的联结体经济和需求方规模经济日益凸显 ;就垄断与竞争来讲 ,网络经济条件下 ,市场垄断与市场先入者的领先地位紧密相关 ,市场垄断的形成机理发生了变化 ,技术垄断成为主要垄断形式 ,市场垄断与竞争呈现出相互强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网络经济条件下的垄断市场与《反垄断法》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工业经济相比,网络经济条件下的垄断市场在形成机理上发生了巨大变化,并由此表现出许多新的市场特征,如竞争性垄断市场特征、合作性垄断市场特征和易变性垄断市场特征等.垄断市场结构的变化,通过垄断企业行为导致市场运行绩效的变化,主要包括提高了规模经济效应,促进了技术进步和创新,相应也提高了消费者的福利水平等.中国<反垄断法>在对信息产业的垄断市场结构与企业垄断行为进行规制的同时,必须充分考虑网络经济条件下垄断的具体特征及其影响,并采取相应措施,既维护市场的有效竞争,促进经济效率和技术创新水平的提高,又有利于提高消费者的福利水平,实现尽可能好的市场绩效.  相似文献   

3.
在网络经济下,由于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技术的市场不相容性,推动了产业组织的网络化发展,最终形成新型的市场结构--竞争性垄断.本文通过完全信息条件下的静态博弈分析,证明了技术创新是信息化条件下市场结构由寡头垄断向竞争性垄断演进的最根本动因.激烈的创新保证了竞争性垄断是网络经济下最有效率的市场竞争结构.  相似文献   

4.
网络经济是21世纪创新性的经济形式,对国民经济影响巨大,被誉为国家经济的推进剂和国与国竞争的主战场。尽管存在“自然垄断说”的反垄断法豁免、网络经济中的垄断本身可能有利于消费者利益以及“竞争性垄断”是网络经济的固有特征等网络经济放任说的主张和理论,但网络经济竞争秩序的维护诉求通过反垄断法得以因应是网络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网络经济存在的固有弊端、网络经营者对消费者自由选择权的实质限制以及网络安全对市场多样化的期待是反垄断法“干预”网络经济的重要考虑。  相似文献   

5.
李宗辉 《青海社会科学》2014,(2):105-110,120
网络经济条件下,"捆绑式"垄断成为一种常见的排除和限制竞争行为,包括软件、硬件、平台和其他商品或服务之间的各种捆绑。造成"捆绑式"垄断的原因主要在于网络经济的兼容性要求、系统性竞争、网络外部性和快速复杂的技术创新等特点。"捆绑式"垄断对消费者权益、市场竞争、电子商务以及政治社会生活都造成了危害。对"捆绑式"垄断的规制要根据个案的具体情形依据不同法律的规定作出。依据《反垄断法》作出的规制应当选择松开捆绑的中间路径而非彻底停止捆绑的绝对命令。  相似文献   

6.
网络经济效应与产业组织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经济作为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一种新型经济形态,具有不同于以往经济形态的新的特征和作用效应。网络经济效应引起产业组织特征的变化,这种变化具体表现在垄断形成机制、垄断与竞争关系、企业规模经济形成机制等方面。  相似文献   

7.
从网络经济的基本形式出发,以存在于其中的现代企业的边缘竞争问题为背景,提出边缘竞争力的概念,描述其特征、存在的状态和网络经济条件下对现代企业的影响,并将它与核心竞争力进行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给出网络经济环境下企业打造边缘竞争力的方法和步骤.  相似文献   

8.
协同电子商务:21世纪的商务模式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网络经济泡沫”破灭之后,人们都在反思电子商务将走向何方?电子商务的本质还是商务,企业只有利用网络技术改造传统工艺流程、改革管理模式,才能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然而,在21世纪的今天,市场竞争已经达到炽热化的程度,正从垄断竞争发展到协同竞争。因此,企业间开展协同电子商务是新“新经济”时代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9.
电力市场寡头竞争的方式研究和行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志 《江淮论坛》2004,(1):44-46
我国电力管理体制正在由高度计划、垂直一体化的管理方式向市场化过渡。国家拆分国家电力公司,打破垄断后,电力市场呈现出寡头竞争的格局。由于电力产品的同质性,未来电力市场的竞争方式将主要是价格竞争。由于缺乏沟通和协调机制,企业的竞争行为趋同,当前电力紧张条件下的电力投资将可能造成社会资源的损失。本文利用寡头垄断理论和博弈论对电力市场的竞争方式和企业行为进行了研究,并提出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国有企业效益低下的主要原因是国有企业存在着制度上的缺陷,因此国有企业必须从竞争行业退出,只保留垄断行业大中型企业的国有性质。国有企业的退出是由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所有制结构的调整所决定的,不会导致私有化。国有企业的退出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关键是要正确划分垄断企业和非垄断企业,明确它们的不同职责,完善各自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