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学合理地设计"十二五"规划中的指标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导向作用。在遵循综合性和系统性等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围绕"十二五"时期的新要求,本研究构建了一套涵盖经济发展、科技创新、人民生活、社会发展和资源环境5个一级指标、39个二级指标的综合指标体系,并以安徽省滁州市为例,运用宏观计量经济学方法测算滁州市"十二五"时期的主要经济社会指标值,检验了指标体系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
"十二五"期间,文化产业发展必须与文化消费需求增长实现良好契合,文化消费需求增长应当与经济发展、民生增进实现良好协调。这就需要有一种特定的评价体系,对"十二五"规划既定的"协调增长"目标做出预期测算,并以此衡量文化产业何以才能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相似文献   

3.
杨煌 《中华魂》2011,(3):9-10
收入分配差距、贫富差距过大,是目前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引发社会矛盾的热点问题,也是制约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难点问题。“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要顺利实现“十二五”规划宏伟蓝图,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就要高度重视这一问题。着力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4.
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已经成为"十二五"规划的基本逻辑,而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则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途径:一方面,战略性新兴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较强关联带动作用,是推动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发生深刻变革的重要力量;另一方面,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市场风险高、技术不确定性和初始投资高等特征。要充分认识和把握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在高度重视技术创新的同时,需要因地制宜,正确处理技术引进、吸收和创新的相互关系,正确处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提升、发展传统产业之间的关系,谨防陷入忽视风险、贸然进入、盲目投资、跟风炒作等发展误区。  相似文献   

5.
发展与民生是当前普遍关注的话题,在发展视野下找准民生定位,对于确定辽宁“十二五”规划的思路与取向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以发展概念的演变为理论依据,在分析国内外环境的基础上,指出“十二五”的阶段特征,并从这一特征出发,结合世界经验提出民生的特定意义,进而分析辽宁存在的问题,认为在辽宁“十二五”规划的总体思路中,应转变过去只重视经济发展的理念,把民生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使其成为“十二五”社会发展的主线。  相似文献   

6.
"十一五"时期,广西经济已经呈现出较高较快增长态势,由于经济发展具有较大连惯性,以及后金融危机时代全球及中国经济的复苏趋势支撑,预计"十二五"时期广西经济增长较高较快的态势将继续延续。在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上,广西经济社会发展将是一个"快速发展追赶"和"战略瓶颈制约"共存的时期;在发展的战略理念上,以"保快速发展"为出发点,实现由"后发展欠发达地区"向"后发展中等水平地区"的追赶转变;在发展的战略思路上,广西必须在国际开放化、边疆民族化和沿海大通道三大特色上做足文章,把潜在优势转化为现实优势。  相似文献   

7.
老树 《老友》2011,(7):10-12
“十二五”规划基本逻辑 《中国改革》杂志2011年第6期的文章《“十二五”规划〈建议〉的基本逻辑》指出,《建议》的基本逻辑是,外部需求结构的变动使全球化进程放缓、市场收缩,中国要在全面持续协调发展的理念指导下,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扩大内需,努力改善民生,这样才能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核心内容,是扩大国内市场需求。具体地说,《建议》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使中国的广大中低收入者逐步转变为中等收入者,以其消费能力为支撑,使中国逐步成为国内市场规模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  相似文献   

8.
丁荣 《华人时刊》2011,(3):76-77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十二五"规划建议在提出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时明确提出,制定"十二五"规划要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必然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个领域。华侨华人是我国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重要资源,是我国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和祖国和平统一的重要力量。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江苏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全省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充分发挥侨务资源优势和作用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9.
<正>2011年是国家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在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加快改革攻坚步伐,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国家十二五期间的战略发展方向。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占有重要比重的国有经济,将在  相似文献   

10.
知识产权"十二五"发展规划具有多重属性与复杂性、制定组织结构多元化、地区发展不平衡及其与环境匹配较难等特点,较薄弱的知识产权基础因素与国际发展动态影响下,使得我国知识产权"十二五"发展规划实施挑战与机遇并存。  相似文献   

11.
根据《天津市商贸流通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天津市商贸流通业在"十二五"期间承担着汇聚商业巨头、广泛辐射周边、成为在国内国际具有重要影响的中国北方商贸中心的目标,将建设成为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独具魅力的中国北方商贸中心和国际性时尚消费之都。本文在分析天津市商贸流通业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发展环境与趋势的基础上,提出了今后发展十大重点任务,概括为"实施一战略,构建三体系,开展四工程,完善两机制"。  相似文献   

12.
宗平 《老友》2011,(4):4-5
3月14日,全国"两会"胜利闭幕。在短短的10余天里,5000多位代表、委员聚首北京,审查、审议和讨论"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政府工作报告等一系列重要文件,商国是,话民生,献计出力,坦诚直言。无论是"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还是政府工作报告,都体现出党和政府沉甸甸的民生关切,  相似文献   

13.
2012年2月14日,工业与信息化正式发布了《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这是物联网首次国家层面上的产业整体发展规划。物联网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一项,对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相关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作用。本规划的推出将会引导各级政府进行物联网产业发展布局,争取形成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合力,推动我国经济在十二五阶段更快更稳发展。  相似文献   

14.
"十二五"规划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十二五"时期,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改革和扩大开放是重点;如何促进消费、投资、出口并驾齐驱、如何保障现阶段收入分配差距不致过大、如何解决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和矛盾是难点;进一步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积极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就业优先、强农惠农,.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推进行政体制改革、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是关键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5.
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对于支撑和实施学校"十二五"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要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构建"十二五"师资队伍建设规划的基础;把提升师资队伍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作为核心,把实施"双百工程"和建设"双能型"队伍作为关键,把争取和开发各级各类人才项目作为平台;通过开展人才战略研究,研究成果转化,完善体制机制,保障"十二五"师资队伍建设规划的实施。  相似文献   

16.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余波还未平息,2009年欧债危机又接踵而来,世界经济步入下行通道。中国国内经济发展不平衡也日益加剧,环境恶化、资源匮乏、贫富差距、民生问题日益凸显,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着内外双重压力。在严峻的国际国内经济环境中,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确立了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的未来经济发展战略。但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具体目标是什么,目前的认识还很模糊,面临当前国际及国内严峻的经济环境,进一步明确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目标模式是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7.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十二五"乃至更长时期全部经济工作的一条主线。能否在有限时间内构建起科学有效、优势明显的发展方式,决定徐州新一轮发展进程和水平。本文从历史经验的探索入手,着力揭示新的发展环境和发展动力、发展重点和发展方式,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8.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重点提出了今后我国高校将建立经费使用绩效评价制度、强化重大建设项目和经费使用全过程的审计等内容。通过对新形势下高校内部审计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的分析,在认清当前高校审计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转变审计理念、拓宽审计职能、创新审计方式和正确把握审计工作重点等方面,对"十二五"时期高校审计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全新的思考和解答。  相似文献   

19.
十一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通过的"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地对我国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作了具体部署。这是使我国走上科学发展轨道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它不仅能均衡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而且能推动各地区根据不同的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发展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形成区域经济新格局,并通过不同区域的主体功能定位,因地制宜地为区域产业发展提供最佳的发展机遇和良好的环境条件,从综合效应上给力,有力地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快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0.
城市营销     
体育,人文科技与新兴能源,三大热点关键字向世人昭示:北京有"奥运"、上海有"世博"、山西有"能博",北京、上海、山西试比高。作为一个资源大省,山西如何借能博会在"十二五"能源规划中占据先机,在中部崛起的博弈中展现能源大省的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