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义和团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重大事件之一。多年来,众说歧异。本文想就义和团的功绩问题谈谈个人看法。义和团运动是在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民族危机日趋严重、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狂潮的  相似文献   

2.
一部中国近代史,从某种意义上讲,也就是中国人民为实现国家的近代化而斗争的历史。在这一历史过程中,义和团运动究竟起了何种作用,这是关系到如何评价义和团运动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有人曾把义和团运动说成是“反近代化的”对此,我们不能同意。现就管见所及,对这一问题谈些粗浅看法。 1 义和团运动虽然是一次旧式的农民斗争,但它与争取实现中国近代化的进步潮流并不是相对立的。义和团的反帝斗争与争取民族独立这一实现中国近代化所必需的首要条件,有着直接的联系。毛泽东曾经指出:“帝  相似文献   

3.
义和团运动是一场单纯的农民革命还是以农民为主体的中国社会各阶层的反对外国教会侵略和抵抗帝国主义军事侵略的民族战争?近代教案与义和团运动的关系如何?本文将就这些问题提几点看法。一近代中国,教案迭出,此伏彼起。教案,即反对外国教会侵略的斗争,或称反洋教斗争。如果从19世纪50年代的西林教案算起,到1900年的义和团运动期间,全国共发生大小教案四百余起,平均每年有十起之多。这成为中国近代社会中的一个特有的历史现象,要对这  相似文献   

4.
简讯     
△为了纪念义和团运动九十周年,中国史学会、中国义和团研究会、山东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和山东大学决定于1990年10月7日至12日在山东济南召开“义和团运动与近代中国社会国际学术讨论会”。会议将讨论四个主题:(1)义和团运动与晚清政治;(2)  相似文献   

5.
毛主席在历次论述中国近代现代革命历史时,总是把义和团运动看作是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一个准备阶段。可见义和团运动是有其正义性和革命性的一面的。但是义和团运动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阶段(我们认为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是在辛丑条约后)的农民自发的运动,并且是发生在经济比较落后的北部中国。因此,这个运动本身不能不具有严重的落后性。一个林彪“四人帮”的理论家,从其假左真右的立场出发,以尊重“义和团的革命群众运动”为名,完全不顾历史事实,竟把义和团的落后的缺点的一面,也就是义和团“笼统的排外主义”的一面,一概都说成是革命的,把义和团的所作所为都说成是“革命群众的运动”。其目的很明显,是想用历史上的所谓“革命群众运动”来为其现实的反革命政治野心作辩护,为他们的反革命需要服务。我们必须肃清林彪“四人帮”在义和团研究中的流毒,全面地正确地研究义和团运动的历史。其中主要的就是既要首先肯定义和团运动进步的一面,同时也必须指出义和团运动缺点错误的一面。  相似文献   

6.
1900年的义和团运动距今已有六十周年了,在六十年前中国人民爆发了一次規模极为宏伟的反帝斗爭运动,形成了中国近代的第二次革命斗爭高潮。这个运动曾严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对华侵略的兇恶气焰,阻止了帝国主义进一步瓜分中国阴謀的实现,“他們的英勇斗爭是五十年后中国人民伟大胜利的奠基石之一。”关于义和团运动史的研究,解放以来虽发表了一些論文,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从进一步的要求来说,义和团运动史尚有許多問題未被历史工作者作深入的探討,例如义和团运动是怎样发生、发展的?义和团的組織及其源流演变如何?义和团的政治要求是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二次革命高潮到第三次革命高潮,即义和团运动到辛亥革命的约十年间,出现了一个农民(包括手工业者)反帝反封建斗争高涨的局面。这个期间的农民革命斗争,上承义和团运动的被镇压,下接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达到高潮的辛亥革命,因而探讨有关它的一些问题,对研究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有重要的意  相似文献   

8.
论近代中国甲午战前的教案与反洋教斗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开始的教案、反洋教斗争到本世纪末的义和团运动,其间经历了四十年,无论从其斗争目的或动力看,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中国近代教案、反洋教斗争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过程中产生,它的斗争锋芒主要指向外国教会势力,所以它的发展历程不能不随近代社会矛盾的变化而变化。中国近代反洋教斗争是中国近代民族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近代史上有三次民族运动高潮,近代反洋教斗争同样也  相似文献   

9.
随着近代以后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传教士逐渐进入近代中国。但因与各地传统政治、经济、文化格格不入,各地教案频发,最终爆发了义和团运动。义和团运动之后,基督教转变了以往的发展策略,注重科教文卫等社会福利事业,开展了乡村建设运动,促进了其在中国的发展。基督教作为外来宗教要扎根中国必须进行转型,转型是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基督教的转型成功消除了民众的误解,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  相似文献   

10.
太平天国和义和团运动虽然同为近代中国的农民革命运动,但他们的政治意识即对洋人、洋教、政权和清政府等问题的认识,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四川近代史上的反洋教斗争在整个中国近代反洋教运动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据统计,从一八四○年鸦片战争到一九○○年义和团运动六十年间,全国重大教案二十五起,仅四川一省就占七起之多。显然,探讨“洋教”势力在四川的发展,是我们深入研究四川反洋教斗争所不可缺少的环节。本文拟就这方面的史实作一简略介绍。  相似文献   

12.
发生在本世纪初的拒俄运动,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次由新兴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帝爱国运动,它对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准备作出了贡献。义和团运动的失败,标志着旧式农民革命风暴的结束。戊戌变法付出了血的代价,  相似文献   

13.
中国早期现代化开始的标志是19世纪60年代中期发生的洋务运动。20世纪初年开始的十年新政中,中国出现了兴办资本主义工商业、教育事业和仿行宪政热潮,这使近代中国在现代化历程上又向前迈出重要的一步。而这两次以清王朝为主体的早期现代化运动都与此前发生的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密切相关。因此,近代农民运动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主要推动力。  相似文献   

14.
一、义和团运动时期中国社会阶级矛盾的特殊性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予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予盾,乃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这些主要的基本矛盾贯穿于近代中国历史发展过程的始终;近代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就是在这些矛盾的基础上发生发展起来的,因此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的  相似文献   

15.
《奉使公函稿》是吕海寰出使德国期间与总理衙门王大臣往来的公函稿本。它是史学界研究义和团运动和中国人民反帝斗争,以及近代中国与西方国家,尤其是德国外交关系史的珍贵史料。  相似文献   

16.
义和团运动爆发于处于近代化进程中的中国,毫无疑问会带有一点时代的特征.但无论从它爆发的原因、斗争的对象扣手段,还是从它所带来的影响来看,义和团运动都不能归为革命的范畴,只能称之为一场错误的巫教式的运动.  相似文献   

17.
以慈禧为首的清朝顽固派是中国近代史上最腐朽最反动的一个卖国集团,它是封建地主阶级的总代表,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代理人。认真剖析它在北京义和团运动时期的活动情况,将有助于我们深刻认识顽固派的真正面目及其反动本质。义和团被顽固派招抚利用,不自觉地成为顽固派的工具义和团运动发生在我国北方,它是甲午中日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企图瓜分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产物。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中国近代的政治形势、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辛亥革命的发生和发展、孙中山三民主义的确立等方面,对近代农民战争(主要是太平天国革命和义和团运动)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关系进行了论证。作者认为,从一定意义上说,没有近代的农民战争,就不会有辛亥革命。  相似文献   

19.
90年前爆发的义和团运动,以它独特的斗争形式和内容席卷中国大地,震惊了资本主义世界.对于中国近代史上这次重大历史事件的研究,新中国成立后一直得到学术界的重视,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也存在不少的歧见.这里,我们仅对有关评价义和团运动历史地位的几个问题谈些看法.  相似文献   

20.
关于义和团运动的性质及其历史作用,是当前史学界有争议的问题,现就所见资料,提出些粗浅的看法,就教于史学界的同志们.(一)关于义和团运动的性质问题,从下述四个方面加以探讨.义和团运动爆发的社会背景和历史根源.义和团运动的爆发,主要是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来自帝国主义的压迫、掠夺、凌辱、残害,时刻都在威胁着中国各族人民的生命和财产的安全.所以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成了当时广大人民最直接最愤恨的对象.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自从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之后,重新逐步上升,到19世纪末年,它显得空前的尖锐和突出.此种社会矛盾的性质,决定了义和团运动打击的主要对象,必定是帝国主义,是它的各种侵略势力.但是,当时国内的阶级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并没有缓和,而是在随着民族矛盾的发展也在发展.只不过两者比较而言,阶级矛盾是处于从属的地位.社会矛盾的这种状况,又决定了义和团运动不可能放弃反对清政府的斗争,仅仅是这种斗争曾经出现过缓和,不占主导地位而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