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西社会科学》2017,(4):206-213
《刑法修正案(九)》对于考试作弊行为的犯罪化,总体而言是合理的。但对于替考行为,尤其是"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的行为,其犯罪化的合理性则有待商榷,有过度犯罪化之虞。应当将替考行为有限非罪化,使刑法的规制聚焦于职业替考者,并把替考要约行为和一次性、偶发性轻微替考行为予以非罪化,代以行政处罚,从而实现行政制裁与刑事制裁的有机衔接,切实贯彻刑法的谦抑性原则。  相似文献   

2.
李之亮所著<宋两广大郡守臣易替考>(巴蜀出版社2001年5月),繁博富瞻,检索甚便.其<琼州>篇共录宋知琼州66人,却多有错漏,今列表以辨正,①其中:误系年30人,误录非琼守12人,漏录琼守11人(表中分别省称"误年"、"误录"、"漏录").  相似文献   

3.
<正>万古霉素是一种糖肽类抗生素,主要用于治疗其他常见抗生素治疗无效的重度感染疾病。本品属于窄谱抗生素,毒性强,不到万不得已时,医生不会对患者使用万古霉素。近年来,抗生素滥用现象严重,现已经出现可抵抗万古霉素的细菌,比如万古霉素抗药性肠球菌,提高预防和治疗传染病的难度。基于这种情况,临床使用替考拉宁、达托霉素、利奈唑胺等药物以替代万古霉素。  相似文献   

4.
随着人才竞争的越演越烈,文凭成为人才证明的重要凭据,而考试又是得到文凭的唯一途径.这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导致了在中国教育考试体系不很完善的情况下,出现了一大批"新兴考试人",即"枪手".虽然国家再三强调要整顿考试秩序,也采取了很多防止替考的措施,但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不论使用什么先进手段,都会出现漏网之鱼.  相似文献   

5.
高校领导干部要有高度负责的执政理念。当前特别要强化四个意识:一是要有干好事业的发展意识,二是要有依法治教的法律意识,三是要有在岗为民的服务意识,四是要有励精图治的忧患意识。  相似文献   

6.
审视科学禁区之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科学研究是否有禁区的问题上,反禁派的观点是无禁区有规范,挺禁派的观点是有禁区,折中派的观点是只有相对禁区.可经逐一分析表明,它们的立论都难以自圆其说.稳妥的说法应是:科学在研究方式上有规范,在研究领域上则是运思无禁区,验证有禁区.  相似文献   

7.
张秀廷 《河北学刊》2005,25(4):52-56
事物—概念的偶有属性,一向为逻辑界乃至哲学界所不齿。然而事实上,偶有属性具有最基础性的逻辑学意义。偶有属性是概念内涵不可或缺的构成因素,并且是概念形成的逻辑起点。偶有属性具有不同于固有属性和特有属性的逻辑特征:偶有属性是一个“集”,偶有属性集具有多元性,偶有属性集有“二目”与“多目”之分,同一偶有属性集中的偶有属性之间具有全异关系又有“对称”与“非对称”之分,同一概念不同偶有属性集中的偶有属性之间具有交叉关系。偶有属性对于概念和概念活动具有基础性逻辑功能:偶有属性集是概念内涵与外延互相制约关系的逻辑基础,偶有属性是概念间内涵关系乃至概念间综合关系的逻辑基础,偶有属性是概念的逻辑方法的逻辑依据。  相似文献   

8.
王丽梅 《船山学刊》2003,(4):126-128,153
“无”是老子思想中一个重要的范畴,“无”是没有任何规定性与确定性,也不能给万物和人类以任何的规定性和确定性;无是生,这种生是以化言生,即化掉机心和造作,就等于生万物;肯定,是不与否定相对待的肯定;无是超越,超越肯定与否定。无中有有,有中有无,无而不无,有而不有,万物始于无,成于有。无以有显,而从有出。老子通过“无”这一范畴,层层下贯,由无到有,由有透显出人,深刻地论述了人与万物的“观照”关系,实现了价值转换与价值重估。  相似文献   

9.
创建和谐校园,有一个标准的问题。有团结和谐的领导班子是前提,有高素质的教职工队伍是关键,有较高文明素质的学生是核心,有法制、民主、安全的环境是保证,有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是条件。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作为自己的本质和核心,将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全面进步作为自己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学校是引领社会发展与文明的机构,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建设和谐的校园犹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周和平 《理论界》2002,(4):54-56
苏东剧变已经10多年了。剧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我们从中得到的主要教训和启示是什么呢?本文想就这个问题作点探讨。正如不少文章总结的那样,苏东剧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内部的有外部的,有主观的有客观的,有历史的有现实的,有政治的有经济的,还有思想文化和民族方面的等等。然而,在这众多原因中,哪一  相似文献   

11.
曹彦 《理论界》2012,(10):90-92
我们一般认为,因缘和合、生灭无常的法是有为法。但这只是对有为法的描述,而非定义。最早对有为法作出精准定义的是世亲及众贤的老师塞建陀罗。他认为:有有为相的是有为法。根据这一定义,不仅因缘具足处在现在世的法是有为法,而且因缘不具足处在未来世将来可生起的法亦是有为法,处在过去世永不再生的法也是有为法。此外,被非择灭无为法阻碍在未来世永不会经历生灭的法也是有为法。另外,根据这一定义,有为相本身也是有为法,因为有为相亦有有为相。总的来说,塞建陀罗关于有为法的定义在佛教哲学的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蓝嫦 《南方论刊》2006,(10):89-90
《雷雨》是曹禺的处女作,也是他的成名作,更是中国现代话剧的经典之作。剧作中有错综复杂的矛盾纠葛,有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有波澜起伏的命运跌宕,有惊心动魄的悲剧力量,有神秘莫测的情感憧憬。它是一部深邃、丰富的作品,它以独特的艺术魅力赢得和吸引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观众  相似文献   

13.
童牧林 《云梦学刊》2008,29(3):58-60
岳阳是一座有山、有水、有历史、有文化、有思想的城市.认知城市是文化美学分析的极为重要的一步,它有助于人们欣赏和建设城市的旅游景观.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教育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培养“四有”新人的科学论断,是对马克思关于造就新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一个突破。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是思想道德素质方面的要求,有文化是科学文化素质方面的要求。理想是精神支柱,道德是行为规范,纪律是必不可少的保证,文化则是重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郑斌 《云梦学刊》2002,23(6):74-75,79
良好的艺术观察能力的培养,是精细的、有顺序的、分清主次的。知觉能力的深化与发展,是以比较、分析为基础的有组织、有深度、有创造性的一种艺术思维活动。  相似文献   

16.
审美教育又称美感教育 ,是全面提高人的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少年是有个性、有情感的人 ,具备基本道德观念 ,但缺乏理智 ,需要学校以及社会各个方面有组织、有目的、系统地进行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17.
闻一多的《奇迹》问世后,其题旨就成为难以破解的谜,有认为是其脱离诗人园地的告白,有认为是其幻灭的表现,有认为表现的是人生哲理,有认为是诗人对新的理想境界的寻觅和探求,有认为是浪漫主义爱情高度的体现或直接认为就是爱情诗。这种莫衷一是的阐释,固有特殊年代对诗人拔高的因素,当然更在于诗句本身的不明了性。这种具有暗示方法的创作,只有在研究者知其创作本事的情况下,才能给以正确的阐释。  相似文献   

18.
一 本想家是本能的生物性的思考者,是缺乏新思维和墨守陈说的人.本想家有不同的主体形态,有个体本想家,也有公共本想家.个体本想家是以个人为本位的人,也是以个人当前的经验和利益为出发点的人.公共本想家是以自己身处其中的特定社会为本位的人,也是以该社会当前的经验和利益为出发点的人.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主体立场和利益诉求,所以每个人都是自己的本想家;也因为每个社会阶层和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主体立场和利益诉求,所以每个社会阶层和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本想家.  相似文献   

19.
霍林高 《理论界》2005,(1):139-139
党校备课的关键有三一是学习党的政策法规,科学文化与时事,做到准确把握有自我见解;二是倾听社会各界的呼声,了解情况与需求,做到有的放矢;三是体验群众生活和领导工作,做到言之有物,有指导性.  相似文献   

20.
海德格尔的存在之思总是力求摆脱传统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而"本有"的提出则是海德格尔超越传统形而上学及其概念运思方式的集中体现。"本有"高于存在与时间,人归属于"本有","本有"自行隐逸,它是不可言说的,且是西方形而上学没有被思考的,它不只是反形而上学的,形而上学也在"本有"的发生中,为"本有"所居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