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们一直认为,中国是阴阳历的故乡,数千年间,即使偶有其它历法形式出现,例如北宋沈括的十二气历方案和太平天国的天历,不是受到世俗观念的排斥,就是昙花一现,很难得到贯彻和行用。 但是,古代的中华民族果真没有创造和行用太阳历吗?现在从彝族天文历法的调查和彝族天文学史文献的研究来看,完全打破了旧有的观念。数千年以来,在彝族人民长期生活的这块上地上,就一直使用着自己传统的民族历法——彝族太阳历。它不同于其它古老的太阳历,具有许多独特的优点,并带有中华民族古老的文化传统,是彝族人民的光辉创造,是世界历法史上富有价值的一项发明。  相似文献   

2.
近五十年来,一些民族学家对凉山彝族的历法进行了研究,认定为太阳历。彝族太阳历,是一个令人感兴趣的问题。我为了核实凉山彝族是否行太阳历,翻阅了许多彝文古籍,同时也访问了马边、峨边、越西、甘洛、美姑、喜德、金阳、雷波、盐源等县的许多对彝族历法比较熟悉的老人。这些老人都是彝族的星相学家。现就我所调查和考证的结果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文萃与信息     
彝族文化学派的学术贡献 彝族文化学派登上中国学坛短短三年间,以其新材料、新问题、新发现、新观点。在中国文化史和世界文化史上,对若干人们未能提出的或不能阐明的事象给予了新的自成一家之言的解释,为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突破作出了重要的贡献。①发现了过去不为人知的彝族十月太阳历,这是中华彝族文化学说的重要基石之一。②中华彝族文化学派对中国文明的源头提出了新说。③中华彝族文化学派揭示了中国古代基本哲学思想阴阳五行和八卦的起源,为研究中国哲学开辟了新的途径。④中华彝族文化学派探明《夏小正》是十月太阳历,从而纠正了自古以来注  相似文献   

4.
现代历法的演变张定河现在已知的最早的历法,都是阴历,如埃及阴历。阴历是以月亮盈亏的周期(从一次新月到另一次新月)为基础的历法。月亮盈亏的一个周期被定为一个月,根据阳历标准计算,约为29.5。阴历的观测和推算简便易行,但问题是由12个月组成的年只有35...  相似文献   

5.
云南星回节的来历及其与火把节的关系问题,是两个曾经引起几代人进行争论的老问题。争论的实质是:它们是云南固有的习俗还是从内地传入的?它们是两个不同的节日还是同一节日而有不同的名称?对于后一个问题,自从刘尧汉先生根据彝族历法(即十月太阳历)提出了“均为年节”说以后,可以说是已经根本上解决了。但是关于星回节(火把  相似文献   

6.
古蜀时期的原始宗教与历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不同时期的蜀地有不同的原始宗教反映,而历法应该与之有着必然联系。本文从古蜀地区不同历史时期的原始宗教入手,借助蜀地的考古发现,分析原始宗教与历法之间的辩证关系。研究表明,古蜀地区从日月崇拜向月亮崇拜、太阳崇拜的演变,历法也由太阳历分10月、12月而演变为阴阳合历。  相似文献   

7.
历法漫谈     
历来各国历法,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即阳历、阴历和阴阳历。阳历的年和日是以地球公转和自转为依据,阴历的月和日是以月球圆缺为准则;阴阳历则既根据月球的圆缺,也照顾地球的公转。  相似文献   

8.
清人惠栋引《九家易》说以汉易卦气学附会《系辞传》文,现在有学者认为惠栋的说法“揭示了《易》的历法本质”。实际《九家易》对《系辞传》文的解释本来就是错误的,而无论《周易》还是汉易卦气学,其本质也都不是历法。  相似文献   

9.
流传于贵州地区的彝族英雄史诗《支嘎阿鲁王》以长篇叙事诗体叙述和描写了天地初开后、远古大英雄支嘎阿鲁测天量地、治理天地、制定历法、射日射月、移山填水战胜强大的敌人、降妖伏魔、统一彝族地区等许多伟大业绩。史诗结构宏伟,情节曲折而神奇。内容包括远古彝族先民的文学、哲学、人类学、民族学、天文学、历算学、医药学及政治、经济、地理、美术、音乐、舞蹈、军事等非常丰富。是一部很有价值的彝族古典文学。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制历,从有文字记载以来,就是阴阳合历的体式。太阳历的回归年与太阴历的朔望月长度的调配,是通过添置闰月来完成的。《尚书·尧典》“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就是最早的记载。安置闰月,是使一年春夏秋冬四时与十二个朔望月大体相当,这仅是年与月的配合而已。《尧典》将一回归年定为366日,是不能据以创制出有规律的安排年、月、日的历法的。无“法”可依,还是观象授时的阶段。  相似文献   

11.
红河彝族(尼苏人)原始宗教的主要祭司是呗耄,呗耄不仅具有较高的彝文水平和宗教、历史、天文、历法、文学水平,还具有规范的唱腔和演唱演奏等音乐素质,在彝族原始宗教音乐和彝族民族音乐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2.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的主体设计体现了天地阴阳的易学理念,与表现一年阴阳两季的彝族古老历法可能有文化上的关联.彝族的祖先古羌族——氐羌生活在大地湾文化、仰韶文化时代,其主要分布地域即西北渭水流域也是传说伏羲女娲阴阳八卦文化的发源地.学界认为八卦脱胎于彝族十月历,伏羲是彝族祖先.晚期红山文化是当地原生古文化与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相碰撞、融合的产物.这说明,牛河梁遗址群的设计理念应该有更古老的易学传统,与古羌族的历法以及伏羲文化相关联,从而成为中国易文化传承的重要节点,对后世的易道文化有着重要的影响,这也是牛河梁申遗的核心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3.
"彝族年"是彝族人们在长期生产和劳动中产生的民俗文化事项.彝族年的推算方法是彝族历法来加以推算,是彝族人们的集体智慧和经验的结晶,它与彝族人们生活方式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通过研究彝族年的民俗文化,提取彝人信仰世界里所依赖的文化元素;了解彝族年的风俗习惯和仪式;从中影射彝族文化的历史影子、社会变迁、精神信仰和文化价值,得出彝族年蕴含和保存着丰富的彝族民俗文化."彝族年"又是彝族这个族群相互认同的心灵途径.笔者认为"彝族年"以传统文化事项走进现代生活,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模式加以保护和传承,这样的文化模式也是研究"彝族年"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4.
走近彝人年     
在祖国西南部的莽莽群山中,生活着一个古老神秘的民族:他们依据一年分五季,一年十个月,一月三十六天的古老太阳历而耕种收获,这个民族叫做彝族。彝族的族源多样、迁移频繁、分支芜杂、分布广泛,又因历时久远,最终形成今天大分散、小聚居的分布状态,其文化的丰富性和差异性并存。  相似文献   

15.
从民族历史文化视角深入探讨彝族四方八位方位识别的历史渊源及文化价值,发现彝族四方八位方位识别不仅历史久 远,而且蕴含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含有古老的天文历算知识,含有古朴的几何学、力学原理。彝族四方八位是彝族先民对生 存环境的客观认识,是古人对时空的独到见解,是天文与历法的有机组合,具有“活化石”的历史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6.
《诗经·大雅·生民》与彝文古籍《彝族祭谷神词》在许多方面有相同或相近的地方,两者之间有内在联系,本文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阐述:一、《诗经·大雅·生民》简介;二、《生民》后稷神话与彝族神话比较;三、《生民》与《彝族祭谷神词》的比较;四、彝族族源与氐羌的关系;通过《诗经·大雅·生民》与彝族至今保留的《祭谷神词》比较,笔者认为《生民》是古代西北氐羌民族的农业祭祀歌。  相似文献   

17.
有些汉文文献(如《黑鞑事略》等)记载,十三世纪蒙古人还没有形成历法观念,他们只以草青一度为一岁云云。但这是一种偏见,事实并不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18.
彝族历史文献,是中国古籍宝库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彝族卷帙浩繁的历史文献中,彝文《指路经》是流传广泛,影响久远的一种有独特风格和特殊内容的少数民族古籍。这类彝文古籍名称繁多,如《开路经》、《指阴路》、《教路经》、《开阴路》、《阴路指明》等,书名虽异,但内容相同,都是彝族人民在举行祭祀活动时为亡人念诵的记录,它集天文地理、文学艺术、历史文化为一体,反映出二千多年前彝族六祖分支迁徙发展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19.
从彝族神话英雄史诗《支格阿龙》中所蕴含的原始自然宗教信仰及其相关宗教仪式与现今彝族宗教的对照解读中可以发现彝族古今宗教之间具有一脉相承的文化渊源关系,由此可见神话史诗《支格阿龙》是彝族传统宗教文化的一个重要源泉。而且,由于英雄支格阿龙已经成了彝族宗教的主神,神话史诗《支格阿龙》已经成为彝族传统宗教的组成部分,因而《支格阿龙》的世代传颂对彝族传统宗教的传承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不少彝族民间文学工作者,特别是贵州省毕节地区包括彝族本身在内的彝学家们,经过认真挖掘和搜索,发现了许多用老彝文抄写的诗文论著。其中最有影响的是与《文心雕龙》、《诗品》同时期出现的举奢哲《彝族诗文论》和与沈约《四声谱》同时期的女诗人阿买妮《彝族诗律论》,唐代布独布举的《纸笔与写作》、布塔厄筹的《诗歌的创作》、举娄布佗的《诗歌写作谈》,还有宋代的布麦阿钮的《论彝诗体例》、布阿洪的《彝诗例话》及轶名的《彝族诗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